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書籍 > 2017年1季度通俗歷史著作推薦書單

2017年1季度通俗歷史著作推薦書單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1K 次

喜歡瞭解歷史的朋友們不可錯過這份書單。下文是勵志網整理收集的2017年1季度通俗歷史著作推薦書單,供大家參考。

2017年1季度通俗歷史著作推薦書單

1、救世主還是惡魔: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傳

救世主還是惡魔: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傳

神聖羅馬帝國的腓特烈二世(1194-1250)是歐洲歷史上最有權勢也最有爭議的統治者之一,他頭頂德意志、倫巴第、西西里、耶路撒冷、阿爾勒(勃艮第)和”世界之冠“羅馬帝國的皇冠,統治範圍之廣在中世紀首屈一指,其一生又處於中世紀最絢麗多彩、又最動盪離亂的時期。他站在權力的頂峯長達半個世紀,影響了整個13世紀,甚至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也能感受到他的餘威。恩格斯稱他爲”中世紀的最後一位皇帝,現代的第一位皇帝“。

他是12世紀最強盛的兩個王室--神聖羅馬帝國的霍亨斯陶芬家族和統治西西里王國的歐特維爾家族聯姻的果實,他原本將擁有豐盛的遺產,而命運似乎和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在4歲之前父母雙喪,身在巴勒莫宮廷的他,由遠在羅馬的教皇英諾森三世所監護長大,故被稱爲”神甫所哺育的孩童“。英諾森三世爲他娶妻並將他扶上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然而,在羽翼豐滿之後,爲爭奪意大利的統治權,他又與”慈母教會“發生激烈的衝突。

愛戴他的人稱讚他的博學多才,將他視爲彌賽亞的復臨,地上王者中至大者。而教皇英諾森四世認定他就是約阿希姆預言書中所描繪的敵基督者的第七個龍頭,是侮辱天主與其聖者的野獸。於是,教廷不惜發起十字軍欲將其從皇位上驅趕下來,並對他的後裔趕盡殺絕。

本書描繪了腓特烈二世戲劇化的一生,讓讀者瞭解中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的政治和風俗,是華語界第一部描述這位地位重要的君主的傳記著作。(作者:王順君)

2、碧血南洋:美日珊瑚海海戰

碧血南洋:美日珊瑚海海戰

深陷中國戰場泥潭的日本,爲擺脫戰爭所帶來的困境,執意挑起新的戰事。1941年12月,日本海陸軍不宣而戰,對太平洋及亞洲多處發動突襲,自此,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憑藉突襲所帶來的優勢,橫掃太平洋、東南亞各地,其兵鋒所到之處,可謂攻無不克,戰無不勝。1942年5月初,日本海軍意圖繼續推進南進戰略,出動航母等艦艇,準備掩護陸軍奪佔位新幾內亞的重要港口莫爾茲比港。莫爾茲比港一旦易手,其結果不言而喻,日軍將獲得進攻澳大利亞的跳板,從而切斷美澳在西南太平洋的海上運輸線,迫使澳大利亞退出對日戰爭。

然而日軍的如意算盤卻最終被粉碎,日本海軍在所羅門海各路部隊相繼遭受美澳軍阻擊。5月7日至8日,雙方航母部隊在珊瑚海激烈交火,並互有損失,史稱珊瑚海海戰。此次交鋒,日方沉沒艦艇噸位少於美軍,獲得戰術勝利,但進攻莫爾茲比港的計劃卻隨之胎死腹中。

值得一提的是,珊瑚海海戰作爲人類史上第一次航母戰鬥,對太平洋戰爭乃至海軍發展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戰鬥期間日美雙方僅投入航母艦載機實施攻擊,卻未發生水面艦艇之間的交戰。這次海戰後,日美雙方越來越倚重航母,並以此促成裝備、戰術革新和戰略調整。

如今,這場在人類海戰史上有着舉足輕重作用的海戰已經過去七十多年。作者通過整理日美雙方的戰報、出版物,按時間先後順序,向讀者展示了這場在太平洋戰爭中有着特殊意義的海空大戰。本書在行文之間穿插部分參戰人員的回憶錄以及相當數量的歷史照片,歷史細節之豐富爲國內罕見。(作者:何國治)

3、不列顛的崛起--英國鉅艦與海上戰爭

不列顛的崛起--英國鉅艦與海上戰爭

在風帆時代的很長一段時間裏,英國都是當之無愧的海上霸主。英國的旗幟飄揚在七大洋,軍人的足跡幾乎踏遍了地球每個角落。然而在風帆時代的伊始,英國海軍的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儘管是一個傳統的島國,英國重視海軍卻是遲至亨利八世時期的事情。在那個時代,歐洲的海上強國是南歐雙雄--葡萄牙與西班牙;十六世紀下半葉,隨着葡萄牙的衰落,在打敗了曾縱橫地中海的奧斯曼人後,西班牙成爲不可一世的帝國,然而就在其登上巔峯之際,英國人卻不可思議地擊潰了他們引以爲傲的”無敵艦隊“,讓整個西方世界都大爲震驚。

不過就在英國人全力走向海洋時,另一個攔路虎出現了,那就是新興的海上強國,素有”海上馬車伕“之稱的荷蘭。從1652年始至1674年,英荷兩國在短短20年時間裏爆發了三次聲勢浩大的戰爭,儘管沒能在戰場上摧毀精明的荷蘭人,但英國卻因此得到實戰積累,使其自身實力更上一層樓;反觀荷蘭,雖然在較量中看似獲得了更好的戰果,但終因國小力竭最終走上了衰敗的道路。

在荷蘭之後,英國又迎來了由路易十四領銜的野心勃勃的法國的挑戰。起初,新興的法國海軍以其精良的艦船和嚴密的指揮給英國製造了不小的麻煩,但薑還是老的辣--已經在海上馳騁多時的英國人終究憑藉着豐富的經驗和堅韌的毅力將法軍擊垮。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英國走向海上霸主地位的道路同樣充滿了崎嶇。本書將爲讀者詳細解說這一過程和英國在此時期的歷史名艦。(作者:張恩東)

4、雷擊先鋒:B-25轟炸機全史

雷擊先鋒:B-25轟炸機全史

B-25“米切爾”式中型轟炸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最優秀的'中型轟炸機。這種飛機由美國北美航空公司於20世紀30年代末40年代初設計並製造,產量接近一萬架。從技術角度來看,B-25大致可分爲普通型號與火力加強型。在太平洋戰爭中,軍方人員根據實際情況,爲B-25加裝了各型武器,發展出“掃射型轟炸機”,發明了專門攻擊日軍艦艇和運輸船的“跳彈”轟炸戰術:日軍海上艦艇如在未獲得制空權的海域活動,遇上B-25基本就是死路一條。而在歐洲戰場,B-25同樣表現傑出。地中海戰區美軍裝備B-25的作戰單位有5個轟炸機大隊,包括20個轟炸機中隊,分別隸屬於第九和第十二航空隊,對支援盟軍在北非和地中海的行動做出了重大貢獻。甚至在二戰末期,部分B-25已進駐意大利境內,開始轟炸德國本土目標。

不僅美國陸軍航空隊裝備了B-25,海軍陸戰隊也裝備了B-25,只不過型號變爲PBJ-1,部分PBJ安裝了對海搜索雷達,專門執行對海搜索警戒任務。荷蘭、英國、澳大利亞、中國、墨西哥、加拿大、蘇聯等國均裝備過B-25。從歐洲到亞洲,從地中海到太平洋,從炙熱的北非沙漠到寒冷的西伯利亞,從邪惡帝國首都東京到硝煙瀰漫的俾斯麥海,從陰雲密佈的阿留申羣島到炎熱潮溼的所羅門羣島,到處都是B-25轟炸機的身影。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全面講述這款傳奇轟炸機的研製背景、機型介紹、作戰經歷、英雄人物和戰後歲月的著作。(作者:楊合龍)

5、托馬斯·傑斐遜與海盜:美國海權的崛起

托馬斯·傑斐遜與海盜:美國海權的崛起

今天的人們很難想象,美國商船不斷被海盜搶劫,船員成了人質,被脅迫去做苦力。而海盜國家還傲慢地向美國發函,要求後者支付高昂贖金。苦力船員跟那些從非洲販賣到美洲的黑奴一樣,受盡折磨。

1785年,美國還是一個新生國家。當年7月,美國商船“多芬號”在葡萄牙沿海被北非巴巴里地區的海盜劫持。剛剛立國的美國缺乏軍事力量,試圖通過談判手段,支付贖金息事寧人。但巴巴里海盜屢屢獅子大開口,囊中羞澀的美國當時確實沒有太多錢,而海盜方面也是從來缺乏誠信。1789年,托馬斯·傑斐遜被任命爲美國國務卿,決策用武力擊敗狂妄的海盜,徹底爲美國商人換來安全,避免新生的美國的貿易命脈被控制在海盜手裏。

1801年,“總統號”、“費城號”、“埃塞克斯號”、“企業號”4艘軍艦搭載着美軍海軍陸戰隊駛往直布羅陀海峽,之後又陸續加入了更多的艦隻。這期間,海盜們依舊猖狂地洗劫和挾持美國商船,甚至通過偷襲的方式俘獲了美國軍艦“費城號”,美國士兵遭受了先前商船水手受過的粗暴對待。但在1804年2月16日,美國海軍策劃了一次成功的襲擊,派員設法潛入的黎波里港,焚燬了已被改造爲海盜船的“費城號”,這一行動極大激發了美軍的士氣,成爲交戰的轉折點。較量斷斷續續進行了四年,年輕的美國海軍最終打垮了海盜,勝利完成任務。1805年,美國與巴巴里地區首領簽訂合約,解決了心腹之患。本書體現了托馬斯·傑斐遜維護國家利益與公民自由的堅定決心,同時也體現了海權的重要性。這次和巴巴里海盜的較量,堪稱美國海權崛起的起點。(作者:[美國]布萊恩·吉米德/[美國]唐·耶格譯者:李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