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文章 > 關於環保的文章

關於環保的文章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W 次

環保是現代生活中人類面臨的最大問題,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分享的3篇關於環保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借鑑,歡迎瀏覽!

關於環保的文章

  關於環保的文章篇一:法國人爲何不敢打包剩菜

法國食品浪費十分嚴重,政府希望在餐館推行打包文化,卻遭受層層阻力。餐館認爲“打包是在侮辱我們的菜”;消費者則介意他人的眼光,稱“不敢打包”。

不打包的法式“傲嬌”

在法國里昂開飯館12年的法布里斯·莫亞,一點都不介意客人將吃不完的食品打包帶走,但這種情況很少發生。他告訴《紐約時報》,平均每星期有500人來就餐,最多隻有1個人會打包。

法國政府最近公佈的報告稱,每年法國因爲浪費食品損失2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378億元)。起草這份報告的社會黨國會議員加洛特認爲,這意味着“生產和消費食品的體系出現了危機”。

在加洛特提出的36項建議中,包括推廣餐後打包的“狗食袋”(西方國家對打包袋的戲稱)。

英國《每日電訊》報稱,在很多法國人看來,餐後打包剩菜與以美國快餐爲代表的“盎格魯-撒克遜餐館”緊緊聯繫在一起,是“重視分量而輕視口味”的表現。法國人的傳統做法是“或者吃掉,或者剩着”。

法國圖爾大學社會學家讓-皮埃爾·卡伯稱,上層社會和貧苦人羣都沒有打包的概念。對於工薪階層來說,他們難得出外就餐,餐盤上通常不會剩下食物。有錢人則富有到了不屑於打包的地步。

法國“thelocal”網站稱,法國人排斥將剩菜打包帶回家的觀念從小就形成了,成年之後則因爲對法律的誤解而強化。

加洛特承認,在法國推廣打包面臨着文化障礙。客人不敢要求,餐館會將這樣的要求視爲冒犯。但食物浪費的嚴重性,迫使人們改變習慣。

歐洲非政府組織“可持續餐飲聯盟”稱,浪費食物在法國是“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的象徵。根據政府數據,法國有350萬人依靠慈善機構的免費食物過活。

打包只能偷偷摸摸

據統計,90%的法國人在理論上支持餐後打包。實踐中,只有23.6%的受訪者這樣做過。那些拒絕打包的人給出的理由是,打包剩菜顯得小氣、不禮貌,甚至是不衛生的。

法國《世界報》發現,人們對於打包的顧慮多種多樣。59歲的埃裏克直言,“我不敢這麼做”。“上週我和太太還有幾個朋友一起出去吃飯,誰都沒有吃完自己面前的食物。當時我冒出打包的念頭,並且和朋友們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最後一桌子人誰都不敢開口要‘狗食袋’。打包不符合法國文化,我們甚至心照不宣地忽略了這個話題。”他說。

47歲的塞西爾告訴《世界報》,她嘗試過打包,卻不敢經常這樣做。她的打包頻率差不多是“一年一次”。當她打包時,周圍人都驚訝地看着她,好像她做了什麼出格的事情。塞西爾說,她這樣做是因爲自己被食品浪費的數字震驚了。她很想更加經常地打包,但她在環境高雅的餐廳用餐時,不敢張嘴索要打包盒。“周圍的環境在告誡你,不能那麼做。”

68歲的亨利每次打包都要偷偷摸摸。“我和妻子有時會打包,但只能偷着進行。”他不敢向服務員索要打包袋,所以去餐館用餐時,妻子總會在身上藏一個塑料袋。用餐完畢,亨利的妻子動作迅速地將剩下的食物裝到袋子裏,亨利則負責望風,隨時告訴她,“右邊有人經過,小心”。“每次我們成功了,都會發自內心地開懷大笑。我們爲恥於打包而羞愧,這些食物我們付了錢,打包本應是我們的權利。”

自稱索菲的女士告訴《世界報》,每次她在餐館要求打包時,服務員都會瞪着無辜的大眼睛看着她,似乎不明白她在說什麼,或者她應該爲自己提出的要求而尷尬。索菲氣憤地表示:“我想等餓的時候吃完我花錢買的食物,難道錯了嗎?是時候停止浪費了,我認爲餐後打包很快就會普及。”

剩飯說明沒家教?

法國餐飲諮詢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員向“thelocal”網站透露,上世紀90年代,一些法國餐飲業的“大咖”曾嘗試推廣打包文化,卻以完敗告終。法國文化似乎天然地與打包相悖。

該國一家環保包裝公司的創始人洛朗支持餐後打包,但他也指出,自己從小受到的家教是,要吃光盤子裏所有的食物。“和很多法國人一樣,小時候大人總是告訴我不許剩飯,所以現在出去吃飯,無論菜量有多大,我都會全部吃完。”

他認爲,這種習慣讓法國人根本用不着打包袋。“如果你無法吃完自己的食物,還將它們裝到袋子裏招搖過市,一定會遭遇周圍譴責的目光。這和不知道說‘謝謝’,以及不爲女士開門一樣粗魯,證明一個人家教不好。”

也有人表示,法餐的菜量並不大,因此多數情況下,確實用不着餐後打包。

另一方面,法國的餐館老闆擔心,讓客人把食物帶出餐廳,會讓他們攤上食品衛生問題的官司。

法國餐飲業集團俱樂部的高層讓-克洛德·厄德公開表示,允許客人使用打包袋違反了法律中關於餐飲安全的規定。“法國法律不允許我們讓顧客將食品帶出餐廳,如果客人因爲這些剩菜而食品中毒,可以起訴餐館,餐館老闆就要承擔責任。”

  關於環保的文章篇二:廢輪胎“變身”環保屋

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附近的高地上,散落着一些小型的圓頂建築。這些建築的圓頂上塗抹着鮮豔的色彩,看起來“顏值”頗高。走近之後,你會發現,這些建築居然是利用廢棄的'舊輪胎建造的創新環保屋,不禁令人嘖嘖稱奇。

這些環保屋的誕生,出自哥倫比亞35歲的環保社會活動家——亞歷山德拉·柏薩拉的新奇創意。

亞歷山德拉很早就開始關注廢舊輪胎的環境污染問題。爲此,她在全球範圍內做了調查,得出的結論令人觸目驚心。

據調查統計,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15億條輪胎報廢,其中北美約4億條,西歐約2億條,日本1億條。而廢舊輪胎的回收與處理技術一直是世界性的難題,全球普遍採用的方法是堆放和掩埋,以美國爲例,1992年的掩埋堆放率爲63%。但隨着地價上漲,徵用土地處理舊輪胎越來越困難,並且大量堆積廢舊輪胎極易引發火災,造成二次污染。這種“黑色污染”呈愈演愈烈的態勢。

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徹底根治廢舊輪胎污染這一頑疾呢?經過論證,亞歷山德拉產生了一種“異想天開”的想法:輪胎需要數千年才能降解,如果把廢舊輪胎作爲建築材料,它們就會變身成爲經久耐用的“磚頭”,用來建造房屋完全具備條件,可以成爲變廢爲寶的資源。

於是,她在首都附近一個叫做Choachi的小鎮,開始試驗建造輪胎房屋。他們用鐵鏈將輪胎連在一起,形成一個結實而有彈性的圓形結構,在裏面填上土,將其變成每個重達200——300千克的“磚塊”,用來製作牆體和臺階。屋頂用鋼材或木材先搭建起天花板,然後在上面覆蓋切開的廢舊輪胎,形成一個幾乎不可降解的,不透水的屋頂。屋頂再塗上鮮豔的顏色,美化視覺效果。

室內的輪胎牆壁,則用石灰和沙子摻入五顏六色的碎玻璃製成砂漿塗抹,這樣看起來更像磚石結構,且色彩靚麗。臥室的天窗選用彩色廢玻璃瓶,將它們垂直插入廢輪胎做成的天花板中,形成了彩色玻璃的效果。

亞歷山德拉建造的環保屋,設計別具一格,通風采光良好,冬暖夏涼。不僅如此,由於輪胎的物理屬性,這些房屋還可以抵禦安第斯山脈地區常見的地震,同時,由於是用廢舊材料建造,環保屋的造價僅需常規建築的一半。因此,舊輪胎變身的環保屋,一經推出,立即受到當地居民的熱捧。

這種環保屋,不僅有效地解決了廢舊輪胎污染這個棘手的問題,還爲改善居住條件、降低房價、拉動就業等社會熱點提供了機遇。她的創意在哥倫比亞,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推廣。

  關於環保的文章篇三:話少,爲了環保

我有時很怕見到一類人,他們紮紮實實屬於一個圈子,比如詩歌圈、校友圈或者媒體圈。一旦和他們交談,我就顯得格外弱智。如果有儀器可以對這類人說的話進行成分分析。你會發現它至少40%由人名構成,而我的惶恐純粹是因爲我不認識或不記得這些名字。試想英語聽力中遇到40%的生詞,那就等於成了聾子。“張三是我哥們兒,你不認識張三?”“那天和李四吃飯,就是那個李四……”“王五有次說,陳六這人……就是做過什麼什麼的那個陳六,你怎麼連他都沒聽說過!”

這些名字不是公司名人,就是圈子棟樑,人們樂於顯擺和他們的交往。可這部分內容在我的認知層受阻,導致剩下60%的話迷失方向。我總會很自卑:爲什麼我聽不懂他那個星球的語言呢?

和一個不到三成熟的人該聊些什麼好?聊創作?救救我吧。聊超女快男?我只在看春晚時打開電視機,信不信由你。聊旅遊?請等着買我們下一期雜誌。聊宗教?等我親眼見過鬼以後。聊政治?我的情商還未夠。聊電影?如果這是部懸疑片。我從沒買過股票基金,又喪失了一大話題。

如果有一桌人,你只需要發出些“嗯,哈,呵”之類的語氣詞助興就好了。總有人能用口水控制全局,而你所需做的就是在“牧師”祈禱時跟着應和“阿門”。如果只有兩個人,如果偏偏又受不住沉默的尷尬,那麼,我們還是聊聊房價吧。

據說和公寓樓裏的鄰居認識的途徑,是養一條狗或生一個孩子。你當然可以通過讚美一條圍巾、一雙皮鞋來打發掉同乘電梯的時光,至於昨晚19樓女人哭聲的話題,雖然有點冒險,但多半也不會受冷遇。失戀、離婚、暗戀某人、被追求的女孩們,可以不吃不喝聊上兩天兩夜,一旦愛情步入正軌,她多半再沒有喝一杯的興趣。

這也許是因爲語言如水,要讓水流動就必須有落差,有時候是交談者之間的落差,有時候又是這個話語同盟與外界的落差,要不我們意見完全一致,還討論個啥?多數時候我們都是事件的看客,真相被層層裹住,哪是口水能穿得透、摸得着的。口若懸河其實只是在增加世界的話語垃圾,爲全球變暖推波助瀾。如果我們每人少吐一點二氧化碳和謠言,是不是天氣會涼快一些呢?是啊,我話少的真實原因,是爲了環保。

我哪個星球都不混,除非有那麼一個,眼神就好傳達我們的立場。光波一接觸,意見一致會心而笑,觀點相左背過身去。於是,天氣涼下來了,耳膜也安靜了。這纔是人們爭先恐後移民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