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作文 > 對破壞共享單車的作文

對破壞共享單車的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共享單車是新事物,政府部門應該以服務思維引領,多呵護,多扶持。配套服務好了,單車停放有序了,人們愉悅、方便出行的生活小目標才能更好地實現。歡迎欣賞對破壞共享單車的作文!

對破壞共享單車的作文

對破壞共享單車的作文(一)

何爲“共享”

“共享”二字,顧名思義,即“共同享用”。近半年來,出於方便市民出行,倡導綠色環保的觀念,共享單車悄悄潛入了城區的每一個角落。小黃車,小藍車,小橙車,共享單車正如其靚麗的顏色,給北京城帶來別樣的活力。但這色彩斑斕卻脆弱得很,一不小心,便融化成一灘污水。

車輛隨意亂放,街頭倒一片,私自上鎖,重新粉刷,惡意破壞二維碼,更有甚者往車座上放大頭針……皆是我們大北京的公民幹出的事兒。網絡報道鋪天蓋地,課堂上下頻頻討論,可這種沒有公德的現象似乎日益加深。

這不禁讓我們疑惑,是我們的城市公民素質低嗎?是開發設計者考慮不周嗎?是監管人員力度不夠嗎?在我看來,是因爲我們沒有“共”的概念,更別提“共享”了。“共”即“公”,大家所的,非私人的。在我們輝煌的五千年文明中,“公”的概念並不深。作爲一個自給自足小農生產的文明古國,我們有的更多是“私道德”,家族互助,鄰里互幫,熟人社會的交往法則是我們的道德準則。有人說我們的“天下大同”不也是一種公嗎?此“公”非彼“公”,我們的“天下觀”是國土遼闊國家強盛的產物,並非城市生人社會中的交往法則“羣體觀”。故而,缺乏這樣一種基本的公德概念,我們無法“共”,更無從“享”。

共享單車僅僅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幫助我們窺透出中國現代化城市化中的一個重要問題。這是誰的問題?不必苛責,這是歷史的緣由。並非說我們中華燦爛文明有問題,而是任何一個現代化國家都會經歷的問題——文明的轉變與包容,尤其是對於古代文明深厚悠久的國家。中國,已經走向了經濟現代化,政治現代化,可文明現代化,遠遠不夠。而文明現代化扯出的問題,不止共享單車,更體現在政治民主程度,經濟誠信體系等一系列問題中。

那麼,看清了問題,該如何解決呢?

慢慢來。

教育也罷,監管也罷,立法也罷。別急,多一絲理解,多一種堅守,多一份信念。莫要急於求成,莫要求全責備。“公”的概念養成,“公民”的素質提高需要一步一步穩紮穩打。這並不是我們不需要積極改變,而是要在改變的路上,多一份從容與對美好未來的自信。

“共享”之路,任重道遠。

 

對破壞共享單車的作文(二)

信共享,拒固守

共享單車依託於人與人之間的信用,針對部分人對這種關係的破壞,我們不應退縮於一塊稱爲“國民素質不高,我們玩不起”的龜殼裏。切忌因噎廢食,相反,我們更應該相信共享單車的可行,拒絕自我否定,拒絕認爲國民素質太低的陳舊觀點。

共享單車就像是一個剛誕生的生命,充滿了人們美好的期待和祝願,若僅僅因爲人們對它的傷害便乾脆抹殺新事物,豈不是更大的傷害?新生命的分娩不是一絲苦痛都不會產生的,陣痛讓母親痛苦,但不能扼殺新事物出生帶來的欣喜、改變,乃至革新,真正讓新生命成長的是遭遇傷害、痊癒,消滅傷害,而非母親的自我否定和對新生事物的扼殺。

我們相信共享單車的可行,因爲它客觀上方便着人們的生活,促進着人們的進步,要看到的不該是有一幫人破壞規則,不守秩序;而應着眼於在這麼幾十上百萬人中只有一小撮人破壞着整體形象。我們相信共享單車,也是因爲國民素質是在穩步提升的,尤其是在新的一代人中,素質教育更是被提及又提及。知禮明讓已成爲了新一代中國人奉行的標準。我們有理由相信,同時也有資格去接受這樣一種經濟形式。

故步自封,不知實際變化的斷言是武斷、狹隘、缺乏價值的,正如同水源一般,誠然,方今中國確實有一些水面有污濁,便若是自我否定,自我放棄,自我封閉,放棄從新事物變化中汲取活的水源,結果是會且只可能是越來越壞的。現如今一部分人素質不夠,不能以偏概全地認爲所有人都不夠格。一棒子掄死了所有人,那誰又知道斷言人所期待的“現在”之後的哪一分哪一秒該是我們玩得起共享單車及其類似共享經濟的時候呢?

人總是帶着原始破壞性的,所有以纔有了伏契克臨終一句:“人們,我愛你們,可你要警惕”,讓人們小心,但是我卻認爲應該“人們,你要警惕,可我愛你們”。侷限於陰暗的樹木必將枯廋將朽,只有把陰影甩在背後,面對陽光的人才能活得出真滋味。

我們需要政府及有關企業進一步深化改革,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互信和監督,也需要個人堅守底線。相信共享是相信自我,拒絕固守是拒絕自我否定。

 

對破壞共享單車的作文(三)

共擁規範,享騎單車

前些日子,“摩拜”迎來了他的一週歲生日。由此,市佔率前二,幾近包攬全北京共享單車市場份額的“小黃”與摩拜,也藉此機會在表面上的“生日祝福”中,傳遞出對共享單車發展中的.問題的思考與一些改進建議,如發展時間短、規則不清晰,機械鎖易被破解的漏洞等。

那麼一週年過後,未來企業的道路如何纔會更光明?用戶怎樣才能用的更安心便捷?首先,政府就應在企業用車規則的基礎上,出臺保障多方權益與人身安全的規定。

來到街頭,打開每一款用車軟件的應用程序:如何收取押金,怎樣收取費用,如何開鎖關鎖等等,註冊前映入眼簾的是一段對對單車使用說明的規則解讀。看着這紛繁複雜的說明,用戶不可避免的就會產生一些疑問:如果說使用後體驗不佳該如何退還餘額與押金?還有在車輛細節方面,如對車筐與可調高度的座椅的單車,究竟在哪些種類中有所應用的不解之處?

這樣看來,政府管理部門亟待出臺在單車經濟與安全方面的統一規定,企業在與政府積極協商後應統一照做,給騎行者一條“坦蕩通達的自行車道”。

而有了規定以後,用戶需要捫心自問。自己是否有序按規的使用着共享單車?畢竟,上路騎行的是使用者自身,今天你逆行搶道,明天可能就被突如其來橫穿馬路的騎行者嚇個半死;而你剛把單車“扔”在主路上的公交車站內,在遲到前或許就會焦急的盯着手錶,看着馬路中央綠化帶裏的小黃“望洋興嘆”。可以說,共享單車共享的不僅是自行車本身,更在車輛傳遞中檢驗了每一位用戶的素質,具體表現爲在騎行過程中是否遵守交通規則,是否溫和的開鎖關鎖,在城市核心區有沒有按規定將單車停放在政府劃定的白線區域內……

所以說,當使用者都能有意識的遵循規範,大家才能共同享受騎行,而非共享抱怨與不變。

當下正是春意盎然之時,爲了道路上五彩斑斕的共享單車能再陪大街度過一個個春秋,在綠色出行中享聞花香鳥語,實在需要制規守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