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作文 > 共享單車話題作文

共享單車話題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58K 次

共享單車要健康發展,離不開完善的內外部的制度支撐。以下是小編爲大家精心整理的共享單車話題作文,歡迎大家閱讀。

共享單車話題作文

共享單車話題作文(一)

共享經濟一詞也許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新詞,在共享這一問題上也許我們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接受。近來,有多家媒體報道,在公共場所,有相關管理人員對周邊單車進行了集中收繳,理由很簡單,亂停亂放影響了公共場所的秩序。

但同時,有共享單車用戶接受在採訪時表示,隨地還車本來就是共享單車一個最大的賣點,但現實情況是,很多地方無停車點,停放就是亂停亂放。這種情況下,用戶不得不到相對較遠的地方去停車,便利性大大降低。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怎麼看?新事物的超常規發展,往往會暴露基礎的薄弱。

媒體近日報道了多起破壞、霸佔共享單車的新聞。從“狂飆突進”,到遭遇“倒春寒”,共享單車面臨的尷尬警示我們:擁抱共享經濟,我們可能還沒有做好準備,特別是文化觀念上的準備。

按照經濟學家的解釋,共享是指“使用而非擁有”,是在不改變物品所有權前提下的分享模式,其優點在於使資源獲得最大限度的利用。這種模式與我國當前努力推行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恰相契合。順應潮流又開風氣之先的共享單車,自然而然地受媒體熱炒、資本熱捧,在短時間內取得了快速的發展。

新事物的超常規發展,往往會暴露基礎的薄弱。共享單車頻遭霸佔、破壞的事實,就印證了這個道理。

首先,共享單車面臨着制度支撐不足的尷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共享單車要健康發展,離不開完善的內外部的制度支撐。從企業來說,共享單車運營公司要不斷完善管理體系。比如,建立誠信用車的獎勵機制和不當用車、無序停車的懲罰機制。從政府部門來說,對於適應發展趨勢的新形式、新業態,應該扶持與規範並重,主動介入,制定規則,加強監管。對於擾亂道路秩序和城市管理秩序的亂停亂放問題,一方面要兼顧便民和城市管理兩個方面利益,提供單車停放區域,另一方面,對於故意毀壞、竊取單車的行爲,也要依法處罰,在維護企業利益的同時,放大警示效應。客觀說,從媒體反映情況來看,這兩方面做得都不夠。

其次,共享單車面臨着觀念文化基礎不牢的尷尬。大爺大媽將共享單車圈起來收看管費,孩子肆意破壞單車,這可能不單單是個別人私德缺失、私慾作祟的問題,而是反映出我們在公民素養和公德教育上還有薄弱環節。共享是“使用而非擁有”,共享的前提是對他人權利的承認和尊重。權利意識和誠信意識,是共享經濟得以充分發展的觀念根基,法治文化和誠信文化是共享經濟繁榮發展的文化土壤。如果忽視了思想文化的土壤培育,共享經濟的發展就會成爲沙上建塔,共享單車的單兵推進就會夭折。這纔是應對共享單車發展難題最需要直面的問題。

面對突出的新問題,不僅僅是提供國民個人素質這麼簡單,更關注到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等其他方面。今日關注的重點不僅僅只是共享單車這一新事物,日後與共享經濟相關的其他新事物都會層出不窮。

我們期待中國未來的共享新生活。

共享單車話題作文(二)

共享單車涉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治安管理、城建市容管理,甚至涉及刑法和民法的基本財產類法律問題。上述法律法規能否在騎行過程中得到良好貫徹,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國民的法律素養。

相比共享專車,共享單車的法律問題更爲細碎和貼近民生。共享單車涉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治安管理、城建市容管理,甚至涉及刑法和民法的基本財產類法律問題。有人說,共享單車是國民道德水平的“照妖鏡”。

在共享單車熱潮噴涌的當下,很多問題已經超出了道德的約束範圍,上述法律法規能否在騎行過程中得到良好貫徹,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一國國民的法律素養。這種法律素養甚至決定着共享單車經濟模式能走多遠。

共享單車第一個層面上的法律問題,涉及交通和市容城建的行政管理問題。

人們更習以爲常的是有關部門對機動車的管理,對於非機動車尤其自行車的違章問題,或偶以道德問題譴責,或視而不見。但實際上,非機動車違章問題的多見程度甚於機動車,早已是交通管理的老大難。

除了交通管理問題,市容管理問題也十分突出。

享單車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無樁停放、即走即停。這一特點讓騎行更加便利快捷,也讓共享單車模式得以迅速傳播。但同時,無序停放、過度投放的問題已經困擾到城市管理者。

共享單車停放在公交站臺、地鐵出入口、行人和機動車道、小區綠化帶、盲道等問題日益突出。本來就是一個老大難的交通問題,應當如何管理?市容城建部門又該如何監管?如果尺度過大過死,可能會被詬病因噎廢食,影響新的經濟形態的發展,就如同當年的專車那樣;如果放任不管,有一天某一個街道會被廢銅爛鐵的單車佔據,有一天交通會被無序行駛的單車阻塞。

除了上述違反行政管理的行爲之外,基於單車本身使用、所有等權利的問題,在更大程度上考驗着國民的法律素養。

未按要求停放、未按要求騎行,除了違反行政法規外,在民法層面上,便是一種違約行爲,說到底是一種不誠信的行爲。尤其在約束和監督機制欠缺的共享單車模式下,一般違約和侵權行爲都不會被追究責任,那麼誠信原則顯得更爲重要。這也是騎行者最基本法律素養的表現之一。

共享單車行業正在深度試水中國社會,考驗着管理者的智慧,也考驗着國民基本的法律素養。

共享單車話題作文(三)

近日,一篇吐槽各地“共享單車”慘痛遭遇的文章在朋友圈廣爲轉發。任意棄放、隨意毀壞、覆蓋詐騙二維碼、人爲上鎖“竊爲己有”等現象令人憂心。共享單車猶如一塊試金石,反映出一些人社會公德和規則意識的缺失。

共享單車爲人們帶來了極大便利,有效緩解了出行“最後一公里”問題,而且經濟環保。根據市場研究機構數據,截至2016年底,我國共享單車市場整體用戶數量已達到1886萬,預計2017年,共享單車市場用戶規模將繼續保持大幅增長,年底將達5000萬用戶規模。共享單車,作爲共享經濟的縮影,創新的不只是交易方式、交易對象,更是共享的價值理念。

共享單車若想行穩致遠,需要社會公德做支撐。從目前的發展來看,喜憂參半。一方面,部分使用者只顧方便自己,罔顧公德,隨意丟放自行車或“竊爲己有”,嚴重影響了共享單車有序發展。另一方面,針對這種現象,也有部分公民展開“打獵”行動,自發監督、自覺糾正這些不良行爲,全力維護共享單車秩序。

夯實共享的道德基石,不僅需要每個公民自覺增強規則意識,更需要用制度守住規則。從全社會角度來說,要加快誠信機制建設,對惡意亂停、濫用、損毀、盜竊單車等行爲,將租車人納入失信黑名單。從租賃自行車企業來看,要加強行業自律,完善單車管理措施,對守信者和失信者獎罰分明。

通過共享實現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無論對個人還是對社會都是一件好事。在對待類似共享單車這樣的新生事物時,期待更多人心存愛惜,嚴守規則,讓公共文明和契約精神得以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