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演講稿 > 【熱門】勵志演講稿範文集錦4篇

【熱門】勵志演講稿範文集錦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1W 次

演講稿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裏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那麼,怎麼去寫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勵志演講稿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勵志演講稿範文集錦4篇

勵志演講稿 篇1

如果一個小小的手機失去了都讓我感到牽腸掛肚的話,那我們生命中一定還有遠比手機珍貴的東西,我們絕對不能隨便失去。

幾天前不小心把手機丟了。按說一部手機現在也不算值錢,而且只要到電話營業廳報失後辦張新卡就行了。但心裏依然覺得丟了一部手機好像失去了很多不可彌補的東西。這部手機已經跟了我好幾個年頭,變成了我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儘管後來出現很多新款手機,我還是沒有捨得更換,好像一個老朋友一樣,交往久了,儘管知道對方有一些不足和缺點,但依然願意交往,因爲和老朋友在一起,熟悉對方的脾氣個性,感到更加自在。手機裏還儲存了上千個電話號碼,丟了手機就把和無數朋友的聯繫方式給丟了,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另外,手機中還錄入了一些我常常閱讀和背誦的文章,還有很多場合拍的紀念照片,現在突然都沒有了,就像丟了老朋友一樣,有點魂不守舍了。

突然想到,在我們生活中擁有的很多東西,擁有的時候完全沒有感到這些東西對於我們有多麼重要,只有失去了,才發現這些東西是多麼珍貴,多麼值得留戀。但我們生活中不能等到擁有的東西真的失去了纔去體會這些東西的珍貴,因爲有些東西一旦失去,就再也不會回來。所以我們必須學會在沒有失去前就小心愛護好這些東西,而不是失去後留下後悔和遺憾。如果一個小小的手機失去了都讓我感到牽腸掛肚的話,那我們生命中一定還有遠比手機珍貴的東西,我們絕對不能隨便失去。

我們不能失去我們的家庭。家庭是風雨中的那間溫馨小屋,在整個世界都拋棄我們時我們依然擁有的唯一歸宿。只要家庭存在,我們的靈魂就有堅強的支點,我們走進狂風暴雨,走向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都有一條可以回頭的路在身後,把我們從流浪的荒野引向溫暖的爐火。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是我們牽掛這個世界的理由,父母、孩子和愛人。

我們不能失去我們的朋友,在生命幾十年的歷程中,之所以有生命的精彩和起伏,是因爲有朋友;之所以有事業的成長和輝煌,是因爲有朋友;之所以有痛苦後的安慰和溫暖,是因爲有朋友;之所以有思想的進步和喜悅,是因爲有朋友;我不敢想象沒有朋友的生活是一種怎樣的生活,那生命該會多麼痛苦和寂寞。而一路有朋友相伴的旅程是多麼幸福的生命。

我們不能失去書籍,書籍是我們生命中最大的慰藉,再孤單的人生只要有書籍相伴就不怕一個人獨行在路上,書藉也是永不會拋棄我們的朋友,在需要的時候隨時來到身邊,不需要的時候默默守候在一旁。打開書本,總能引人思考生命的意義。有人說在監獄裏整治犯人最殘酷的辦法就是不讓犯人看書讀報,這樣他的精神就會一片茫然,心理就會崩潰。我有過類似的體會,坐長途飛機的時候,十幾個小時,如果有一本你喜歡的書,時間就會過得飛快,如果沒有書籍,十幾個小時就變成了一段度日如年的難熬時光。因此,在我浪跡天涯的時候,我可以什麼都不帶,但是一定要帶上兩本我可以反覆閱讀的書籍。

我們不能失去藍天白雲,儘管這件事由不得我作主,但我深深體會到了人類失去藍天白雲有多麼可怕。城市上空的污染讓我們呼吸困難,疾病叢生;人類的生活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充滿了灰色和壓抑。當我到達草原看到遼闊的天空和黑夜中滿天的繁星時,我突然明白,人類只有生存在這樣的天空下,纔是真正酣暢淋漓地活着;難怪草原的歌曲是如此的嘹亮、悠長和動聽。

我突然發現,我們生命中不能失去的東西太多太多,而且都是如此的珍貴,但所有這些珍貴的東西似乎與我們日常的追求和工作沒有太多的關係。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追求着事業的成功,追逐着世俗的名聲和地位;當然我們也在追求買更好的房子、汽車或電子設備;但如果有一天,我們只能在兩者中選擇其一,要不選擇親人、朋友、書籍和藍天白雲,要不選擇財富、名聲、地位和汽車時,我想大部分人會選擇前者而不是後者;因此,什麼東西對於我們最重要已經一目瞭然。想到這裏,我覺得丟失手機已經不那麼重要,幸虧我生命中擁有的很多珍貴的東西還沒有丟掉,我還來得及把這些珍貴的東西照看得更好。也許偶然丟失手機是上天對我的生活已經誤入歧途的一種警示?如果是這樣,我覺得丟失手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勵志演講稿 篇2

非常感謝大家的歡迎,但我得實事求是地說,我很不情願地站在這,因爲我很怕來到這裏,又被貼上一個標籤叫青年導師,我身上標籤夠多的了,用得最多的叫學術超男,我真的不想再貼上一個標籤叫青年導師。我今天來只是想和我們的青年朋友們在一起探討、交流、分享,如果說有導師的話,我希望你們也同時是我的導師,我們互爲導師。

請問十八歲的時候,你們在想什麼,幹什麼?高考?都在高考!我十八歲的時候幹了什麼呢?我十八歲的時候做了一個勇敢的決定,參加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那麼我爲什麼做這樣一個勇敢的決定呢?讀了這本書,這本書是蘇聯作家維拉凱斯特林卡亞寫的,它的名字叫——《勇敢》,它描述的呢是莫斯科和列寧格勒的一批共青團員到西伯利亞,就是蘇聯的遠東去建設一座共青城,我讀了這本書以後熱血沸騰,我說我也去,我也寫一本中國的《勇敢》,我要成爲中國的維拉凱斯特林卡亞,堅決去了。而且還非常幸運的是到了烏魯木齊以後分單位,就把我分到了農八師共青團農場,我馬上就想起了一首歌,而且我就是唱着這個歌去的,這首歌叫《共青團員之歌》,有會唱的嗎?我們告別了親愛的媽媽,請你吻別你的兒子吧,再見吧媽媽,別難過,莫悲傷,祝福我們一路平安吧……走了,根本沒有考慮媽媽的感受,後來我爸才告訴我,我媽每天晚上哭,就是要去。要實現自己的目標,實現自己的理想,但是去了以後,才發現,那個被詩意地描述過的地方,證明了生活不是詩,等待着我們的是無法形容的寂寞,單調、勞累、糾結,我就住進了牛棚跟牛住在一塊,第一天干活幹什麼?擠牛奶!我就上去擠,根本擠不出來。老職工就跟我說,不是這樣擠的,你得先讓小牛吃一口,把它奶脹出來,我說這小牛怎麼弄呢?他說你把這小牛放了讓它吃吧,小牛栓在旁邊,我把小牛解開了,小牛衝過去,一口咬住了,就吃奶,我在旁邊看着。老職工說,你怎麼還看着?它都吃完了,你還擠什麼?我說這怎麼弄呢?你拽過來啊!好吧,我去拽那牛,根本拽不動!出生牛犢不怕虎,它還怕我嗎?好不容易拽過來,又把它拴上,它又掙脫了。擠了大概這麼多,母牛發現了,很憤怒地一腳就把奶桶踢翻了,然後順便也給了我一腳,這老職工說你怎麼這麼笨!

後來班長過來說,要不你去放牛吧,班長給了我一根棍,這麼長,很結實的棍,我說拿棍幹嘛呢?打狼啊?他說狼倒是沒有,打牛,牛不聽話你就打它,我沒管這個,我就帶了本書,裝在口袋裏,趕着牛出去了,出去以後牛在那吃草,我就看書,看了一會,一看,牛沒了!只有一頭牛還在跟前,正準備往前衝,我趕快拎着棍子過去我就,你站住!你上哪去?牛看了我一眼,然後走了,最後我的跟前,一頭牛都沒有,然後只好拎着棍子一個一個去趕牛,然後就很快把我從畜牧班調出來,我到了大田班,然後在兵團幹完了所有的,幾乎所有的髒活、累活、苦活、比方說有一種活叫脫褲腿,就是棉花苗長到這麼高的時候,要把棉花苗下面的'兩片葉子把它打掉,因爲它苗只有這麼高,你這樣是夠不着的,得跪下來,跪下來以後兩隻手去弄,然後膝行,一爬就是一天,兵團的田叫條田,那個條田叫一望無際,根本看不到頭,你每天必須從這一頭爬到那一頭,然後把另外兩行的葉子打完,再爬回來,這一天的活就算幹完了,你要是速度不夠,你回不了家,你根本回不來。那個時候我看着那一望無際的條田,我就想,我的希望在哪裏,現在很多年輕人說,我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希望,你到條田去看看!

後悔嗎?不後悔!因爲那是我自己的決定,我不後悔,我到現在都認爲,當我服從自己的內心最強烈的衝動的時候,不管它的結局是怎麼樣,不管將來我會吃多少苦,我無怨無悔。選擇即負責!人生能有幾回“二”,何不瀟灑“二”一回。所以我到今天還很“二”,我的“二”勁一直保留下來,就是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我想我既然是做了這個夢,雖然生活不是詩,雖然生活沒有像我想想象的那樣,可以給我提供那麼多素材,讓我成爲一位偉大的作家,但是我的夢我得繼續做下去。所以我當時讀了很多的書,而且正是由於這樣一個積累,最後讓我考上了武漢大學。我畢業以後,住過辦公室,住過筒子樓,一直很艱苦很艱苦地過來,我現在很清楚的記得19xx年,廈門大學房改,學校分給我一套房子,因爲那時候我已經是教授了,112平方,七打折,八打折,折下來,你們猜多少錢?三萬!不是每平方啊,總價!我買不起!

勵志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叫苗淼,是六年級的一名學生,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開啓生命鎖的鑰匙。

人生,可以比做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還記得有一年,媽媽在廣場上教我溜冰。開始,我不會滑,所以必須扶着牆,一旦離開,就會摔倒在地上,這時,媽媽就會對我說:“摔倒了,站起來!”那六個字,說的是多麼堅定、有力。在媽媽的鼓勵下,我鼓足勇氣站了起來,繼續滑。就這樣,不知摔了多少次,腿上已是傷痕累累,可我並不怕苦。最後,我終於學會了滑冰。

現在,我已滑的很快了。再回想起五歲那年,媽媽對我說的那句話,“摔倒了,站起來!”我想,這六個字不僅僅是激勵我學會滑冰,而且還告訴一個道理:人生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肯定會遇到許多挫折和困難,但是,決不能放棄,應該堅強面對並克服。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和成功!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了。

勵志演講稿 篇4

打開自己、保持好奇、擁抱世界

劍橋大學有一位頗有成就的華人,在劍橋大學工作十幾年,當上了院士,很不容易。但我發現他與學院內其他英國同事缺少交流。我去學習三個月,就與英國老師們很熟了,進入了他們的圈子,見面都會熟悉地打招呼。這位華人院士很奇怪,問我怎麼會與大家這麼熟悉,說他自己這麼多年在劍橋,與這些英國老師沒有多少交往。這位院士爲什麼難以進入英國老師們的圈子?我想,是因爲華人院士的中國胃。華人院士不吃西餐,每頓飯都要回家吃中餐。英國老師們多在俱樂部吃飯,吃飯時就是交流聊天的時候,有時一頓晚飯會吃到晚上10點。吃飯就是思想和情感交流最好的時候。我每到一個新國家新地方,都堅持吃當地的食物。想擁抱世界,要有一個擁抱世界的胃。擁抱世界的胃,幫我很快融入了劍橋大學的教師圈子。

堅守一個習慣,就等於向世界關上了一扇門。開放自己,接納新事物,就是融入新世界。對外部世界保持好奇,樂於交流、分享、連接,力求去理解、接納對自己來說是新鮮的事物,海納百川,納入外部的新知識、新感受、新資源和新力量。華人院士的一箇中國胃,就使他錯過了諸多與同事朋友交流分享連接的機會。

不會理性思考,你就不是人

在哈佛學習期間,我體會到哈佛的自由與奔放。剛到劍橋,感到劍橋太傳統,一個有八百多年曆史積累的學校,清規戒律多,等級色彩重。擔心適應不了。隨着深入其中,慢慢體會到,這些清規戒律中表現出來的等級森嚴,不是行政和人格的等級制,而是一種學術等級,對知識的尊重。例如,只有院士纔有停車位,只有院士纔有資格在草坪上踏草行走。正式集會場合,從穿着打扮就能看出不同人在知識成就上的等級。這些傳統,有些是正式制度,有的是約定俗成的。劍橋的等級制,是學術等級制,是對知識貢獻者的尊重。劍橋大學裏對知識貢獻高度敬重的氛圍,有一種特別的文化力量。

“我思故我在”,按笛卡爾對人的定義,理性思考是人之所以爲人的根本特徵,當人不在理性思考之中時,這人就不是人。理性思考的結果,就表現爲發現知識和創造知識。知識的發現與創造,使人成其爲人,使人類擁有了與動物世界不同的文明的演進。

一個社會之中,什麼成就是最受大家尊重的?從尋常人的回答可看出這個社會的文明層次。當“這個孩子有官相,長大要當官”成爲讚美之辭時,當學校的最高權威是行政領導而非專家教授時,這就是一個官本位社會,官員擁有權力和資源,受大衆羨慕。官員是財富分配者和秩序維護者,官員並非知識、財富的創造者,一個官本位的社會,不會是知識持續突破的社會,也不會是一個可持續發展之社會。帶來新知識者,帶來新財富者,這兩者被尊崇,則人心智的力量就流向了知識創新和經濟創新了。未來的制度變革,其實本質就是重新調整社會的價值制度,尊重什麼否定什麼,以此引導資源的新配置。

從野蠻生長到專業生長

在劍橋,有種做夢的感覺,似乎現在仍沉浸在夢中。我喜歡劃賽艇,在波士頓參加過比賽,在日本參賽還得過獎。一天,院長對我說,聽說你喜歡劃賽艇,你在劍橋當訪問學者期間,願不願參加賽艇俱樂部?我說好啊。院長就進行了安排,告訴我何時何地去找誰訓練。我按照院長的指示去了,沒有讓我下水劃,而是先接受訓練。教練訓練了我1個半小時,那個累!長期沒有這樣累過,腿都抽筋了!訓練完後,我推着自行車,一拐一拐回宿舍,嘴裏哼着歌。是哼着歌回去!那個舒暢!我從來沒有被這樣訓練過!這訓練方法太好了!我跟人說起這事,人說,劍橋有30幾個俱樂部,你查一下那個俱樂部的情況。我就上網查了一下,這是“劍橋大學賽艇俱樂部”,有百年曆史,是世界最高水平的賽艇隊,是出世界冠軍、奧運冠軍的俱樂部。你說,這是不是做夢?

還有,一位老師訓練我講英文。我說,我學的是美國英語,不熟悉英國英語,這老師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語,英國英語的說法是錯誤的。”那訓練辦法之獨特有效,讓我想起《國王的演講》電影中的辦法。從來沒有人這樣訓練過我,我也從來沒學得這麼快過!

走過一個學院,那是“三一學院”,那是牛頓走過、停留過、在蘋果樹下休息被掉下來的蘋果啓發出偉大思想的地方!我現在還在夢中,還沒有從夢中緩過勁來!

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持續積累,是人類文明最寶貴財富。從野蠻生長到專業生長,中國正面臨大關。

還有以下這些,餐桌上隨手記下的王石說的句子。

你不拋棄自己,沒有人能拋棄你。

追求完美,允許殘缺。

人生60,纔是開始。52歲時,我登完珠峯下來說:五十歲是一個成功男人的開始。現在63歲,我感到現在纔是一個開始。

人活着爲什麼?長壽很重要,但你只要活得精彩,長壽不長壽就不重要了。

過去,我的心態是全方位擁抱西方世界。到哈佛學習,我關心的是“從哪兒來到哪兒去”,開始關心中國文化,要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因爲我們是從這傳統中來的。選了中國傳統哲學課,對一切,要自我更新,重新認識。

到哈佛之後,體會到登知識的山峯,比登珠峯難得多。決定放棄原計劃的再登珠峯,要集中時間和精力登知識的山峯。

哈佛學習,真辛苦!經常在早上3點才做完作業,還睡不着,還得按時去上課,真怕得抑鬱症。考試的時候,20分鐘就有人做完走了,到50分鐘時,教室只剩我一個人,還沒做完,急着要做完。也想過放棄,但最後還是逼自己,死記硬背,不放棄。

總有一些心理暗示,老了,不用再辛苦動腦子。成功了,不用再這麼辛苦了。經過哈佛和劍橋,強烈感到,腦子回到了20年前。

劍橋有名的中國人,一個是徐志摩,他寫了詩,一想到劍橋,中國人就會想到徐志摩。其實,在劍橋這種人類知識殿堂中,幾首詩排不上位子。一個是金庸。金庸82歲到劍橋來讀書,讀完了碩士和博士,都是硬梆梆拿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