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成才 > 經典語錄 > 經典佛語的語錄88句

經典佛語的語錄88句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2W 次

佛曰:千燈萬盞,不如心燈一盞。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提供的佛語的語錄88句,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經典佛語的語錄88句

1、惡習應及時戒除;忍一時辛苦,能得一世幸福。

2、心靈的房間,不打掃也會蒙塵。

3、青春和現在的區別就是,有時我分不清,哪滴是眼淚,哪滴是汗水,因爲它們的溫度和鹹度,都像煙花,那麼涼。

4、教之以禮,育之以德;傳之以道,導之以正。

5、問:"人人若離開惡人,究竟惡人要望誰救度他去歸正路呢?"答:"此分菩薩非菩薩,有正知見無正知見而言,菩薩有大慈悲,一例普度,自於惡人而不遠離。有正知見者,縱不能化度惡人,亦不致被惡人轉變,離與不離,無益亦無害也。若非菩薩,又無正知見,試問親近惡人,果何取乎?"——牽炳南居士

6、勸人不要說謊,謊言就像幌金繩,一旦被捆上,會越掙越 緊。說一個謊,即使用一百個謊也無法圓,說謊者的一生註定在說謊 和圓謊中消磨。謊言彷彿吹到極致的氣球,一碰就炸,熬盡心血也難 以守護。人如果終生生活在謊言裏,生命便無時無刻不處在驚懼之 中,偶有風吹草動,都會魂飛魄散。

7、一個人,只有放空自己,才能讓生命的縫隙透進陽光。正如把手機電池裏的餘電都用掉,是爲了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也是爲了更好地充電一樣,我們放空自己,也是爲了讓自己得到更長久的幸福感,得到更多的充實感。若能心平氣和地駕馭自己的情緒,就可以遠離焦慮,胸襟也會變得開闊起來,這時你會豁然發現,每一個讓自己頭疼的問題其實都已經有了答案。

8、邂逅一簾清幽的雲夢,聆聽一朵花的禪語,了悟人生本源。花開有情,花落無意,只因花開花謝自在禪理之中,宛如紅塵一夢,兩難相續。

9、盡成就一切衆生,盡莊嚴一切世界,盡供養一切諸佛,盡通達無障礙法,盡修行遍法界行,身恆住盡未來劫,智盡知一切心念,盡覺悟流轉還滅,盡示現一切國土,盡證得如來智慧,是則能淨願波羅蜜。《華嚴經》卷十八,明法品

10、爲飢餓故,發心出家,如是之人名爲禿人。南本《涅槃經》卷三,金剛身品

11、若有疾病,了不念佛,便呼巫師,卜問祠祀,請乞邪神,天神遠離,不得善護,妖魅日進,惡鬼屯門,令之衰耗,所向不諧。現世罪人,非佛弟子!《事佛經》

12、我們應常發四弘誓願,終有一天定能做到:"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由於無邊的衆生是我們的父母,所以應誓願度;由於無盡的煩惱是生死輪迴的根本,所以應誓願斷;由於無量的法門是趨向菩提的大道,所以應誓願學;由於無上的佛道是自利利他圓滿的境界,所以應誓願成。

13、四個婆羅門自以爲自己很神通,不用修行,但是一佛偈使他們醒悟了。他們無不爲以前的想法而懊悔,而且又回到佛前懺悔對佛的不敬,從而專心修行,變成了四個羅漢。四個婆羅門的經歷告訴我們,犯了錯誤不要緊,只要能夠吸取教訓,及時修正,永遠不晚。

14、回顧文字可載的幾千年歷史,人類經歷過戰爭、貧窮、瘟疫及無數的自然災害,但卻沒有像現在這樣,在大多數國家經濟飛速發展,物質高度豐盛,科技超前發達的情況下,人類的內心卻無比的恐慌與忐忑。

15、以三事教化:一者神通,二者知他心,三者說法。

16、昨天的付出是昨天的事,如果今天尚未付出,就不要期待收穫。很多禪修者,秉承着這一道理,整日緊張地勞動,過着清苦的生活,平淡、辛勤而又虔誠。

17、道不遠,性海非遙。但自己求,莫從他覓,覓亦不得,得亦不真。此所謂求人不如求己也。

18、"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三分心平氣和""能屈能伸大丈夫"。退是爲了 進,能退才能進。在無法獲得期望的目標時,應當學會做退一步的考慮, 也許就會打造出另一片有爲天地。

19、失眠的晚上,看見月光溼淋淋地澆在枕側,真是極有情味的事。在鄉間的小路上散步,夜色是清涼的,夾雜着各種植物的清香,於悠閒之中擡頭撞上月亮寂靜的眼,身心俱空,卻不僅有情味,還有禪意了。可惜的是有時候小路上的蚊蟲十分厲害,走一會了難免要在身上亂抓,真是掃興煞風景之事。

20、萬事萬物都有靈性,花草樹木皆有佛心。平常即是禪,本心即是佛。

21、過年是"減一歲",必須把握時間精進。

22、佛陀告訴我們,輪迴的一切系列過患、無窮無盡的痛苦,皆是從無明開始,因無明引發。正如第j三世大寶法王在《了義大手印》中所說:"從本未有白現迷爲境,由無明故執自明爲我,由二執故流轉於諸有,願斷無明迷亂之根源。"

23、生活中,當你春風得意時,留點空白給思考,莫讓得意衝昏頭腦;當你痛苦時,留點空白給安慰,莫讓痛苦窒息心靈。當你煩惱時,留點空白給快樂,煩惱就會煙消雲散,笑容便會增多;當你孤獨時,留點空白給友誼,真誠的友誼是第二個自我。留一點空白,這是人生的真理;留一點空白,這是生活的智慧。

24、以心悟意,於一嫋煙塵裏皈依,原來,禪意不在寺院,不在古佛,不在俯首叩拜間,亦不必鉢盂聲聲。雙手合十,心,沉靜於阡陌紅塵,拂塵,拈花,聽風,或許某一粒微翊的存在,皆入禪意。

25、是否做到小乘的行爲,取決於心中是否生起出離心,出離心是清淨戒律的起點;是否符合大乘的思想,取決於心中是否具備菩提心,菩提心是六度萬行的前提;是否達到金剛乘的見地,取決於心中是否保持清淨觀,清淨觀是生圓次第的先決條件。

26、煩惱即菩提。因愛而追求,因追求而心憂,既是煩惱,也是幸福。不爲愛所苦的要點是增強"心理彈性",可進可退,可得可失,可取可舍,可成可敗,不強求結果,順其自然,人生才能收放自如。

27、學佛時間越久,修行功夫越高,越應該將煩惱、執著、習氣徹底降伏與斷除,同時,愛心與智慧得到無限提升。然而,有些人往往是背道而馳,煩惱比沒有學佛人更熾盛,內心的執著與習氣比沒有一開始修行時更嚴重。原因是,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缺乏了正知正見,於是所學所修的一切,反而成爲增長邪知邪見的助緣。

28、衰老和死亡驅逐衆生的生命,宛如牧人手裏拿着棍子趕着牛羣到牧場。

29、佛法強調,真正的善良首先應該是建立在彼此平等的基礎上的。如果沒有平等,便談不上善良。一個高高在上的有錢人施捨一點殘羹冷炙給乞丐,這不是真正的善良。佛法中的慈悲與善良之所以偉大,就在於佛家是站在與衆生平等的位置上來施行自己的慈悲與善良的。

30、人緣是付出的結果,得到他人的歡喜、信任與佩服。

31、我們總是自以爲是,認爲自己是很好的修行人。當身處順緣時,就心平靜氣、面帶微笑,表面上一副好修行人的樣子;一旦逆緣來襲,就立即表現出不喜歡、不接受、埋怨他人、脾氣暴躁、激動易怒,情緒上仍然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這算是什麼修行,根本就談不上修行。

32、菩薩乘人雖持淨戒,於諸衆生應當隨順,聲聞乘人不應隨順,是故菩薩持不盡護戒,聲聞乘人持盡護戒。

33、以無護爲方便圓滿戒度,犯、無犯相不可得故。

34、生命需用在人、事、理會合的生活中。

35、持戒恆端嚴,破戒常醜陋。《天請問經》

36、在一叢鮮花中,最突出的一朵總是最先被人採走。

37、弟子問:"聽說誦三千卷《金剛經》可以破名相?"師言:"若能夠破名相,四句偈就可破;若不能破,誦一萬卷《金剛經》也沒有用!"

38、以佛心駕馭慾望,以禪心修身養性;以佛心寬容待人,以禪心謹言慎行;以佛心保持平和,以禪心靈活應變;以佛心勤勉奮進,以禪心保持謙卑;以佛心贏取成功,以禪心化解失敗;以佛心感受快樂,以禪心摒棄煩惱;以佛心度己,以禪心度人;以佛心看透世事,以禪心隨緣而行。

39、要提起就完全提起,要放下就全心放下。

40、慈悲心要如天地寬、日月明。

41、潤弘河海,佈施衆生:飢者食之,渴者飲之,寒衣熱涼,疾濟以藥。

42、沒有吃過苦的人生,就無法真正探討道理,也無法充分發揮良能。

43、初學佛法的人在沒有打好基礎的情況下就學習一些深奧的法門,其後果猶如空中樓閣。如果沒有打好穩固的修行基礎,不但無法樹立空性的深奧境界之正見,連世間法都難以承辦?就好像是冬天在冰上蓋房子,冬季一過,冰雪融化,房子很快就會垮塌一樣。

44、天堂與地獄只在一念之間,若念天堂,有愛便是天堂;若念地獄,人間處處即煉獄!

45、生命是有限的,成爲夫妻更是前世修來的難得的緣份,只有同心攜手去走人生的路途纔是真愛。擁有它、珍惜它是幸福的,不要親手毀掉自己的幸福。

46、一日,朋友問他的朋友:何爲朋友?對方回答:我打了你你 不生氣,我有困難時你必須幫我,就是朋友。朋友愕然,回頭一想也 是:不能以德報怨哪來朋友?天下皆然。

47、汝等苾芻由二行相,應當正勤善取心相;取心相已,應善作意;善作意已,應善觀察;善觀察已,應善安住;善安住已,應同地界,正勤修習,無量無損。應同水界、火界、風界,正勤修習,無量無損。《本事經》卷五

48、見妙女色起貪心者,應起四種厭離之想,云何爲四?所謂退失想、顛墜想、行廁想、膿潰糞穢不淨之想……若起此想猶生貪心,又應更起三種親想:所謂於母等類起於母想,姊妹等類起姊妹想,於女等類而起女想。

49、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唸佛即是參禪,更無二法。即唸佛時,須先將自己胸中一切煩惱妄想、貪嗔癡愛,種種雜亂念頭一齊放下。放到無可放處,單單提起一聲阿彌陀佛,歷歷分明。

50、不取天眼等五通造事外道,唯取人理凡夫耳。(唐)法融禪師(《宗鏡錄》卷八十)

51、爲了表示自己的清高而否認別人的真實面目,斷絕與別人的來往,這不是清高而是偏激。

52、活在當下是一種全身心地投入人生的生活方式。當你活在當下,沒有過去拖在你後面,也沒有未來拉着你往前時,你全部的能量都集中在這一時刻,生命因此具有一種強大的張力。

53、二十一、淨土爲歸十方諸剎土,衆生、菩薩中,所有法、報佛,化身及變化,皆從無量壽,極樂界中出。

54、如若你還記得我,可否託清風捎來桃花初開的欣喜,我好用粉紅桃花,鋪十里紅妝,只待與你俯首相依。

55、不要把生活裏的故事想像的多麼複雜,生活樸素的不過就是一道平常的菜,快樂也罷,煩惱也罷,不過就是油燜茄子罷了。

56、人生苦短,經不起漫長的等待。很多事情,都被一個"等"字荒廢了:等將來,等不忙,等下次,等有時間,等有條件……等來等去,只等來滿腔悔恨、一頭白髮。誰也無法預知未來,及時行動纔是王道,否則,很多事情可能會一等就等成了永遠。想做的事就趕緊去做,不要給生命留下太多的遺憾。

57、人的一生,沒有誰事事得意,處處風光。告訴自己,淡然一些,看開一點,生活的過程中保持一種平常的心態,淡然而簡單,這樣你會愉快些。沒有人知道,痛苦會在哪個時段出現,也沒有人清楚,煩惱會在哪個地方出現。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我們應做的,就是珍惜擁有。

58、生活的煩惱,有時候不是故事本身,是自己的固執把煩惱隱藏起來,從而延長了煩惱的時間,加重煩惱的傷害,生活的路上不是依賴自己的個性和脾氣,而是能夠心平氣和去找到化解煩惱的方法,人海茫茫,活的不是痛苦大比拼,活的是怎麼能夠讓心態更陽光和怎麼能夠更有信心啓程。@延參法師

59、一位哲人說過:"你的心態就是你的'主人。"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卻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態;我們不能改變別人,卻可以改變自己。其實,人與人之間並無太大區別,真正的區別在於心態。所以,一個人成功與否,主要取決於他的心態。

60、真正的大心境,並非放棄後的坦然,而是放下後的無意。

61、溫和地對待下人而不加體罰。

62、所居之地如果沒有佛的形象,也沒有善人,可在心裏記住佛的形象,向四方禮敬,如同對佛無異。

63、保持內心柔和,調整好情緒,對一切衆生都謙遜對待。

64、收養孤兒,目的是撫養他們成人後使喚他們,是不淨佈施。

65、一切衆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

66、末世衆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恆清淨,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衆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藐三菩提。

67、願你的法喜如雨,帶來智慧甘露;願你菩提心似火,焚燒一切煩惱;願你的道歌清涼,唱出慈悲心語!

68、你不必和因果吵架,因果從來不會誤會人。也不必和命運爭吵,命運它是最公平的審判官。接受得失無常的前提下,做會一個有知足簡單的人是最快樂的人!

69、唯有從自身來改善逆緣,培植好緣,廣結善緣,隨順因緣,方可解除內心的煩惱,獲得生命真正的解脫。

70、把自己的心修好,就能有利於他人的安樂,所以先把自己的毛病改掉。

71、要把心裏的空間留出來,不要讓怨氣塞得滿滿當當;牢騷滿腹容易氣粗腸斷,怒氣沖天就會心痛肝傷。生氣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寬容是用別人的成績來激勵自己。寬容是一種智慧和美德;寬容是一種修養和境界;寬容是一種心靈的解脫和昇華。寬容就是不責人之小過、不揭人之隱私、不念人之舊惡。

72、只要有疑、迷惑、意志不堅定,就不可能有進步。

73、強迫自己去相信與接受某些不瞭解的事物,是政治,不是宗教,也不是睿智。

74、光陰早就把最美妙的東西加在了修煉它的人身上。那個美妙的東西,是妖,是簡貞,是從容不迫,也是一顆最自然的心。是時間贈閱的從容與清淡。是知道喜氣安穩比濃烈詭異更從屬於內心。

75、佛曰:欲爲諸佛龍象,先做衆生馬牛。

76、競利奔名何足跨,清閒獨許野僧家,心田不長無明草,覺苑常開智慧花。

77、"往復無際,動靜一源,含衆妙而有餘,超言思而迥出者,其唯法界歟!"——澄觀《華嚴經疏》

78、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釋迦牟尼佛《金剛經》

79、平常心是道,然才起念待要平常,早乖差了也,此最爲微細難湊處。

80、有慚愧心纔有覺悟心,懷着慚愧心的人才能"一日三省吾身",他關注的是我有沒有對不起別人,而不是整日追究別人缺點。

81、人生大多數的苦,其形成的原因都來自我們自己。自己造的惡業只能自己來承受,沒有誰能代替得了我們。

82、守護感官刺激不令侵入以保持心靈寂靜,調馭身心剋制自己,這纔是正確的淨化自己之道。

83、自樂平生道,煙蘿石洞間,野情多放曠,常伴白雲閒。有路不通世,無心孰可攀?石牀孤夜坐,圓月上寒山。

84、善男子,若能觀怨一毫之善,不見其惡,當知是人名爲習慈。若彼怨家,設遇病苦,能往問訊,瞻療所患,給其所需,當知是人能善修慈。

85、活着,就要活得簡單、活得快樂,不糾結、不鑽牛角尖。遇事該強則強,該弱則弱。不爲他人而活,爲自己而活。放寬心態,淡看人生,快快樂樂。活着是一種心情,不屈服於強勢,不懼苦難榮鐪,爲了經歷而活着,爲了理想而活着,爲了實現自己的價值而活着……活着是一種心情。

86、一切隨緣,一生隨緣,方得自在。

87、道德菩提非正果,今日方知我是我。

88、不見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衆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