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句 > 經典的句子 > 規訓與懲罰讀書筆記

規訓與懲罰讀書筆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9W 次

規訓與懲罰讀書筆記

規訓與懲罰讀書筆記

作爲西方後現代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米歇爾。福柯的代表作《規訓與懲罰》在近代的社會、政治及教育領域都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規訓與懲罰》的核心問題是討論現代社會的權力運作機制,福柯在書中以監獄的誕生過程爲依託,詳盡而深刻地論述了作爲權力表現形式的刑罰是如何從一種“表象的、戲劇性的、能指的、公開的、集體的方式”轉變爲一種“彌散的、細緻的、微觀的、無微不至的方式。”按照福柯的理論,懲罰方式的這種從公開到隱蔽,從直接毀滅肉體到間接控制靈魂的轉變,事實上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個必然要求,是權力微觀化的直接表現,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一種新的知識型的產生。在福柯的理論體系中,權力和知識是一體的,權力製造知識,“不相應地建構一種知識領域就不可能產生權力關係,不同時預設和建構一種權力關係就不會有任何知識”。因此,懲罰方式的轉變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社會權力從一種強硬、直觀的震懾模式向一種以滲透、間接的掌控模式過渡,同時社會對人的控制也出現了一種新的手段就是“規訓”。

福柯提出了規訓的三種重要手段:層級監視、規範化裁決及檢查。

(一)層級監視

在福柯看來“紀律的實施必須有一種藉助監視而實行強制的機制。在這種機制中,監視的技術能夠誘發出權力的效應,反之,強制手段能使對象歷歷在目。”與當下的教育現實對照來看,層級監視的規訓手段在班級中是十分典型和常用的,首先必須明確的一點是,在一個班級的架構中,教師和學生並非處於同樣的主體地位,尤其在我國,教師在傳統觀念中一直以“知識的擁有者和傳授者”自居,成爲了教育過程中絕對的權威,因而在討論一個班級的“層級監視”時,是不應該包括教師的,因爲教師事實上是居於這個層級之外,對整個層級擁有絕對控制權與建設權的。而教師在課堂對學生進行的“監視”的權力與資格,實際上在他走進教室這個特殊空間時就已經被賦予了,因爲講臺是比學生座位要高的,這樣的設計非常便於教師在課堂上對所有學生進行監視,它本身就是規訓權力在建築上的一種體現,把它歸爲福柯的“全景敞視主義”的一種特殊情況我覺得也未嘗不可。站在講臺上的老師就是知識/權力的化身,他所代表的,就是教科書中被挑選出的知識,是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和權力,而教師在課堂上對每個學生表現的監視,正是試圖把學生規訓成符合社會權力要求的“馴順的肉體”的“微觀權力控制”。

事實上,一個班級中的“微觀權力”絕不僅僅是到這個程度就結束了,真正的層級監視是在學生羣體中存在並時刻運轉的。一般來說,無論是在中小學還是在高等院校,一個班級中的學生監督羣體往往分爲三級:班長、其他班委、各類小組長。這是一個典型的“金字塔”式的層級管理模式,學校和教師的要求被從上至下層層落實;而班級中廣大同學的各項情況又是通過該模式自下向上地傳達給教師和學校更高層的管理者。福柯認爲這樣的金字塔形能夠滿足兩個要求,“一是能夠完整地形成一個不間斷的網絡,從而能夠增加層次,並把各層次散佈在需要監視的整個平面上。二是結構合理,不會將一種惰性力量壓在需要規訓的活動上,不會成爲這種活動的制動器或障礙……使監視具體化並切實可行”

(二)規範化裁決

福柯所謂的“規範化裁決”實際上就是依據已有的規章制度,對違規或不達標者採取相應的懲罰措施。這就牽扯出一個關鍵問題:在學校中,在班級裏,到處都有紀律和規定,有明確成文的,也有約定俗成的,但無一例外都十分符合社會權力的約束和規訓目的,並且具有與其緊密相連的配套懲罰措施。從懲罰形式的性質來看,學校的紀律有兩類,一是明確成文的約束性規定,例如“嚴禁打架鬥毆;嚴禁考試作弊”等,學生一旦觸犯了這樣的規定,必將受到非常嚴厲的處罰,例如“記過、開除等”,這樣的懲罰是公開的、直接的,它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確立並維護學校的權威,彰顯社會權力的絕對性和不可侵犯的特點。另一種則是模棱兩可的達標性規定,比如在一個班級中總有“優等生”、“差生”的羣體分類,而這個劃分的整體界限卻並不十分明晰,儘管如此,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合格的標準還是十分明確的,對於此類不能達標的“違規行爲”,主要採取的就是操練性懲罰措施,例如一個學生的某個字寫錯了,教師可能會罰他抄寫一百遍以加深印象,這樣的懲罰主要目的在於矯正,並具有“縮小差距的功能”。

在針對規範化裁決這一方面,福柯也提到“在紀律中,懲罰僅僅是獎——罰二元體制的一個因素……教師應該儘可能避免使用懲罰,相反,他應該多獎勵少懲罰。”這裏提到的“多獎勵”,其實質目的還是爲了贏得學生的心,進而實施其他方面的規訓和教育,其目的仍是施加對人的精神的控制。除此之外,福柯還指出,簡單的“獎——罰二元體制”使得在學校中“關於行爲和表現的定義是基於善於惡這兩個對立的價值”,這就使得學校對一個學生行爲的判定必然是在是與非兩個極端中選擇,絕不會存在“還可以、差不多”這樣模糊的中間狀態。

(三)規訓教育的弊端

在福柯看來,這種規訓教育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它高舉着社會權力的羅網,每天都在教你如何在這張網裏陷的更深,但卻讓受教者毫無知覺。此種“潤物無聲”的滲透式的操控,在福柯看來是極其恐怖的事情。所以,倘若要批判規訓教育的弊端,一言以蔽之,就是通過對精神層面的滲透和教育,使你的肉體走向馴順,使你成爲這個社會裏恭順的一名良民,而代價就是喪失作爲人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喪失爲自己的生活做選擇的權力,成爲整個“現代化”社會大鐵籠上的一個螺絲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