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句 > 經典的句子 > 北大教授張維迎:中國經濟轉型靠的是柳傳志這樣的人

北大教授張維迎:中國經濟轉型靠的是柳傳志這樣的人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6.4K 次



中國經濟轉型靠的是柳傳志這樣的人,而不是靠周小川

北大教授張維迎:中國經濟轉型靠的是柳傳志這樣的人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張維迎在“CMRC中國經濟觀察”第40次季度報告會十週年專場的演講稿

我們現在大家都在關心中國經濟的增長和它的轉型。這裏邊討論最多的問題包括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投資、消費等等,還有產業政策。

在我看來在討論所有這些問題的時候,其實我們受兩種理論模式主導。這兩種理論模式可以說是非常經典的。第一種就是新古典增長理論。就是一個函數,這個函數是產出的GDP來自三方面的因素,資本、勞動、技術。如果我們算一個增長率的話,增長率是等於技術進步率或者叫做全要素增長率,再加上勞動增長率,根據它們每一項,都由GDP的彈性而定。這個理論其實有一個問題,就是沒有增長機制。比如說資本積累,誰來進行資本積累?沒有。儘管現在我們講的內生增長理論,不像新古典理論一樣當做一種外生的,而是當做一種自我強化的過程,但是仍然沒有解釋這個技術進步是怎麼帶來的,這個理論也沒有任何結構問題,談的也是一個總量的增長,而不涉及到一個產業結構的變化。

按這個理論接下來我們就會有一些政策的訴求,比如說第一個訴求是資本積累是最重要,一個國家要增長,就必須進行大量的固定資產的投資。

第二,這個投資可能需要政府來做,特別是在落後國家,更需要政府來替代企業家進行投資。從五十年代開始,這可以說是好多計劃經濟國家的一個基本指導思想,甚至在今天,在我們國家仍然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另一個與此相關的,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最早是爲了應對經濟波動的,可以說是一個短期的宏觀政策。現在在我們中國,甚至說在全世界,變成了經濟增長的經濟學,或者是長期的經濟學。像我們中國的十二五規劃或者現在的十三五規劃,基本思想也是與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有關的。投資有什麼變化,消費怎麼變化,出口怎麼變化,這就變成了一個三駕馬車的。

凱恩斯主義的政策含義是什麼呢?增長就是怎麼推動總需求的增長,要不就是投資,要不就是消費,要不就是出口。如果經濟要轉型的話,特別是中國這樣的國家,原來靠投資拉動,出口拉動,就是從投資拉動,出口拉動,轉向爲消費拉動,就是我們怎麼刺激消費的問題。

這個理論我曾多次講過,它錯的離譜。但仍然是我們制訂政策的主要理論依據。爲什麼錯的離譜,因爲它把目的和手段顛倒了。按照新古典理論投資是爲什麼?是爲了未來生產能力的提高。我們把我們收入的一部分不用於今天的消費,而用於投資。這樣未來我們有更高的收入。

在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投資就是爲了增加需求,所以任何投資都可以增加總需求,所以大家會明白爲什麼中國的浪費型投資這麼多。再比如說消費,消費本來是目的,在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消費已經是手段了。我們爲什麼要刺激消費,要不然達不到8%的增長速度。還有貿易的問題,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認爲只有出口大於進口,貿易對GDP的貢獻纔是正的。所以你可以查一下中國三駕馬車的貢獻。如果這個國家出口一億,進口九千萬,算一下是正的。如果出口一萬億,但是進口一萬零一億,那貿易對GDP的貢獻就是負的。所以在危機的時候好多國家限制進口,想辦法推動出口,這是一廂情願的事。

這個理論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問題。他假定經濟是由一個單一產品組成的,這個產品就叫GDP。所以可以任意加,比如說50的投資加上80的消費,就是130。如果投資從50變成30了,那我們消費能增加,完全就是一樣的。因爲只有一個總量,只有一個產品。

學過經濟學都知道基本的收支流是這樣的,從家庭、企業,產品市場、要素市場,當然你可以加入一個政府。

這些理論都有非常大的誤導。我們基於這樣的理論制訂政策,其實從長遠來看它的負面效果大於正面效果。

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經濟理論來理解我們中國的發展和增長,甚至整個人類的發展和增長?我有一個看法,任何一個經濟發展理論它必須是一個研究企業家如何創造和創新的理論。

幾年前我就總結了一個,我叫它亞當斯密—熊彼特的經濟增長模型。和我剛纔講的新古典模型很不一樣。這個模型我總結在這裏面,很容易記,那我們對經濟有一些不一樣的看法。

簡單來說,在亞當斯密看來:經濟的發展源泉就是勞動生產力的提高,而這個來自於技術進步和創新,就是不斷的新產品、新技術的出現,每個人在單位時間內可以生產出更多的東西來。而技術進步和創新依賴於分工,分工越細,專業化程度越高,創新就越多,新的產品也就越多。而分工受制於市場,特別是市場規模。市場規模越大,分工就越細,分工越細,技術進步越快,創新越多,然後經濟就越發展。而經濟發展之後,我們有了新的財富,這些財富本身增加了市場的規模,這樣的話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經濟就是這樣不斷的來進步。

亞當斯密本人他沒有能夠研究推動這個鏈條運動的人的因素,我加進去了,就是企業家。這也是熊彼特在他的經濟發展理論裏面提出的觀點。無論是技術分工還是市場都是靠企業家,企業家精神。

市場本身不是自然的存在的,市場是需要企業家開發的,沒有企業家的時候是沒有市場的。大家都用微信,沒有馬化騰就沒有微信。我們用蘋果的好多產品,沒有喬布斯,沒有企業家精神,那些東西也都沒有。也就是說市場不是自然而然存在的,市場是企業家開發的。

那分工,其實我們看企業家每一個創新,就是創造一個新的分工。比爾蓋茨就是最典型的,他創造了一個軟件產業。我們知道現在幾乎每一個新的企業家,最偉大的企業家,他們都是創造新的產業的企業家。也就是延長了分工鏈條。熊彼特研究的企業家的主要功能就是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