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句 > 經典的句子 > 俞敏洪:如何打破思維侷限,讓自己更強大?

俞敏洪:如何打破思維侷限,讓自己更強大?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W 次

如何打破思維的侷限?

俞敏洪:如何打破思維侷限,讓自己更強大?

作者:俞敏洪

摘自公衆號:老俞閒話

提問:俞老師好,人思考問題時,常常會受到框架的束縛,如何才能突破思維的圍牆,讓自己的思維更加強大起來呢?

人在長大的過程中自然而然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和束縛。這種環境不僅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環境,還包括了幾千年形成的傳統思維、政治思維和宗教思維。

傳統思維就是從小到大生活環境造就的思維。比如,我們從小到大一直都生活在中國,我們就是在中國的傳統思維中長大的。有些事情我們自己認爲理所當然,到了國外卻發現完全是另一回事。就像我們都習慣在公共場合大聲講話,到了國外,這就是一個不禮貌的行爲。這就是我們的傳統思維和習慣,讓我們產生一種不自覺的行爲和意識。

政治思維來自於我們成長環境中的政治環境。我們從小到大都在某種政治宣傳中長大,並且大部分情況下都不會提出疑問,直到我們成年有了智慧才逐漸有思考意識。

到目前爲止,對於思想意識形態、政治思維能夠有獨立思考並提出疑問的人其實也並不多。以文化大革命爲例,那一代人深受其害,但到了80、90年代以後中國改革開放,文化大革命已經被否認了,但是中國人的階級鬥爭思維依然固化在原來的狀態下。實際上,被迫害的那些人到最後依然對這種思維模式有着不可割捨的情感,並且在現實中用這種思維來辦事。

再有是宗教思維,我們從宗教極端分子身上可以看到,任何時候極端宗教思維都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思維,但是信仰這種思維的人完全認爲自己是正確的。我們也會發現很多埋頭於宗教或者是深受宗教影響的人士,會習慣性地按照他所皈依的宗教思維來看待問題。

所有這些思維有一定的好處,能夠把人圈定在某一種價值體系或者行爲體系中。但也有很多壞處,它們會讓一個人只看到自己願意看到的,只思考自己認爲對的,而對於那些其他的思想,就很少會再去接納、思考和反思。

世界不斷變化,一個人思考問題應該更加廣博和多角度,這樣你所表達的結論和看法纔會相對來說比較全面。所以,在現代社會我們不應該再受到思考框架的束縛,不應該爲自己建立思維的圍牆、以偏概全,坐井觀天。完善思維的完整性,我認爲主要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做。

第一,多讀書,尤其是要讀有思想性或者表達了新思想意識的書。這樣的書一點都不難找,任何國家出版的新思想性的書,都會很快翻譯成各種語言在世界上流通。如果你能夠閱讀英文原著,你就能更快接觸到新的思想。同時,現在國內對於讀書的討論愈加火熱,任何一本有思想性的書總是有人在不斷推薦。你可以先看介紹再進行詳細閱讀,從而對自己的思想產生影響。把你認爲正確的新思想不斷吸收,讓自己的思想和看問題的角度變得廣闊。我所提及的多讀書不只是讀武俠、網絡小說、無厘頭的作品,而是讀真正能夠改變和充實思想的書籍。

第二,參與各種討論,尤其是思想性的討論,這非常有益。現在有很多微信羣,大家在裏面討論各種關於國家、世界、人生的思想觀點和看法,可以自由發言,有些討論會對你起到改變、衝擊作用,使你思考問題的能力變得強大。

如果你是企業家,可以參與到思想家的羣體中;如果你是思想家,可以參與到企業家或社會活動家羣體中。這樣就能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也能夠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來思考。

同時,爲了使自己達到多討論、多學習的目的,我認爲還可以進一步學習自己所喜歡或者認爲重要的學科。比如可以去學工商管理、政治學、社會心理學等,可以適當申請碩士甚至博士學位,這樣可以通過學習不斷開闊思想。

第三,要多行走。最近我讀到一篇文章,講我們要爭取每年去一個自己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如此你眼見爲實,就能夠更好了解這個世界是如何運營的。比如我每年都會去幾個自己從來沒有去過的,尤其跟中國不太一樣的地方,走到國外去。

比如我去年去了摩洛哥,就對這種開放性的以伊斯蘭教爲主的國家有了非常深刻的看法和體會。今年我去了南印度,對於印度的社會管理體系、老百姓的心態和他們對世界的看法就有了更多的瞭解,我學會了用原來不知道的新鮮視角來看待問題。所以多行走,毫無疑問是一個讓自己的思維和眼界開闊,甚至讓自己行爲習慣改變的一個好方法。

第四,要儘可能多反思、多提問。孔子有言“吾日三省吾身”,就是每天要三次回想和思考自己的對錯,對自己堅持的思想意識不斷提出疑問、反思,不斷對自己提出挑戰,這件事情毫無疑問是特別重要的。在國外的教學中,專門有critical thinking,就是從小學會習慣性地對認爲天經地義的思想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挑戰。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一個人最難的事情就是know yourself——認識你自己。大量的人類被禁錮在自己的思想觀點和意識行爲中,完全無意識地用一種狹隘的方式度過自己的生活、經歷自己的生命,卻從來沒有真正的進步。任何吸納新的思想、改變自己習慣的爲都會帶給人一定的痛苦性,所以我們的惰性導致我們不喜歡新的思想,不願改變自己的行爲習慣。改變是痛苦的,而享受現狀是快樂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如果能夠形成多反思、多提問的習慣,對於我們思想的進步、思維的拓展,以及看問題角度的多樣性,更加全面分析和解決問題,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的。

總而言之,一個人的生命和思想應該像一條河流一樣,開始起步是小小的、窄的細流,逐漸走向開闊,生命變得豐滿,最後像大江奔騰一樣寬廣,像大海一樣浩瀚,這樣的人生和思想纔是值得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