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格言 > 人生格言 > 韜光養晦,伺機而動

韜光養晦,伺機而動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7W 次

韜光養晦,伺機而動

韜光養晦,伺機而動

韜光養晦,伺機而動

南北朝時北齊的高洋,早先沉默寡言,顯得愚鈍憨厚,退朝回家經常閉門靜坐,對妻妾也說不上幾句話。最激烈的舉動也不過是有時脫了鞋,光着脊樑在院子裏奔跳不停(其實也正藉以掩蓋心中的不平靜),而這一切都與他的哥哥高澄形成了鮮明對比。高澄兇橫暴烈,狂傲不羈,鋒芒畢露,總攬朝綱,甚至還調戲高洋的美妾,總之根本不把弟弟放在眼裏。

殊不料事有突變。一次,高澄對東魏皇帝元善不滿,與幾個心腹密謀廢立之事,被家奴蘭京聚衆刺殺身亡。

高洋得報後,神色不變,率兵趕至,將蘭京等兇手一一捕殺。對外則宣佈大丞相只是在家奴造反時受了點傷。又向皇帝元善請求護送高澄回晉陽養傷。元善心中暗喜,立即準行,認爲高澄既傷,而高洋難成大器,威權當復歸帝室了。高洋回晉陽後,當即召集羣臣佈置政事,推行新法,革除弊政。不到一年,晉陽便治理得井井有條,欣欣向榮,百官驚歎不已。高洋見內外安定,這才宣佈高澄去世,爲其兄發喪。元善認爲高洋毫無野心,便晉封他爲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襲封齊王。

數月後,高洋率兵抵達國都,逼皇帝元善禪位。元善聞知後,驚得目瞪口呆,只好交出王位。高洋登臺面南,改國號爲齊。

高澄曾經說:“我這個弟弟(指高洋)如得富貴,那麼預言吉凶的相面書就無法解釋了。”回頭來看,高洋卻比高澄高明得多。他正是借用韜晦,不僅瞞過了疑心滿腹的元善皇帝,瞞過了文武百官,連親哥哥也瞞了過去。如果高澄有幸當立,自然不屑加害於高洋。這只是最後的一步,而高洋最後竟成就了帝王的大業,雖然是緣於機遇,卻也是韜略的成功。

鋒芒畢露,咄咄逼人,固然能從氣勢上壓倒對方,從而取得勝利。但韜光養晦,暫時隱藏實力,伺機待發,也能取得同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