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被主流所認同和接受

被主流所認同和接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3W 次

  大凡一個人物成功之後,大家都去看上帝,卻忘了耶穌還有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時候。當某人已經成功到你都知道了(他正好住你家隔壁的除外),那你看到的東西基本上也學不到了。名人傳記最害人的地方,就是把成功之後的輝煌事蹟一條不漏地大書特書,好像羅馬真是一天建成的。

被主流所認同和接受

  華爲的創始人任正非是大家熟悉的人物,這樣一位天王級人物,當然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這裏我要說的,不是現在的任正非,而是早年的他。

  任正非的父母都是鄉村教師。抗戰時期,任爸爸在某國民黨軍工廠做會計,業餘時間與幾個朋友開了一個書店賣革命書籍,又組織一個“七七”讀書會。這段歷史,是任爸爸文革中受磨難最大的一件事情。身在國民黨的軍工廠,而又積極宣傳抗日,同意共產黨的觀點,而又沒有與共產黨地下組織聯繫。爲什麼?這就成了一部分人的疑點。在文革時期,這怎麼能解釋得清楚。任爸爸爲此受盡折磨。

  在《我的父親母親》這篇文章中,任正非說:“父母雖然較早參加革命,但他們的非無產階級血統,要融入無產階級的革命隊伍,取得信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歷次政治運動中,他們都向黨交心,他們思想改造的困難程度要比別人大得多,所受的內心煎熬也非他人所能理解。他們把一生任何一個細節都寫得極其詳盡,希望組織審查。可在‘文革’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的運動中,父親還是被揪出來,最早被關進牛棚。”

  因爲受任爸爸受審的影響,哪一派也不批准任正非參加紅衛兵。任正非參軍入伍後,也是因爲父親問題,一直沒有通過入黨申請,直到粉碎“四人幫”以後。

  1976年10月,“四人幫”倒臺,任正非一下子成了獎勵“暴發戶”。“文革”中,無論他如何努力,一切立功、受獎的機會均與他無緣。在他領導的集體中,戰士們立三等功、二等功、集體二等功,幾乎每年都大批涌出,而惟有他這個領導者,從未受過嘉獎。粉碎“四人幫”以後,情況翻了個個兒,因爲他兩次填補過國家空白,又有技術發明創造,合乎那時的時代需要,突然一下子“標兵、功臣……”,部隊與地方的獎勵排山倒海式地壓過來。

  1978年3月任正非出席了全國科學大會。在部隊黨委的直接關懷下,未等任爸爸平反,就直接去外調查清任爸爸的歷史,否定了一些不實之詞,並把他們的調查結論,寄給任爸爸所在的地方組織。任正非終於入了黨。後來又出席了黨的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任爸爸也在粉碎“四人幫”後不久平反。由於那時百廢待興,黨組織需要儘快恢復一些重點中學,提高高考的升學率,讓他去做了校長。

  以上這些,任正非在《我的父親母親》中都有詳細描述。文章中任正非並沒有直接表達出他的處世觀,他只說了一句:“文革讓他在政治上成熟起來。”事實上,父母的遭遇,對任正非有着非常大的影響。當他看着忠實於事業和黨的父母僅僅因爲家庭出身,始終不能爲社會主流所接受,即使比別人多做幾倍的工作也無濟於事,當風暴來臨也是第一個受難者的時候,他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定要爲社會主流所認可,否則註定一事無成。所以他參軍,要把身上的顏色染紅。在軍隊他做了那麼多事,沒有任何獎勵,他能接受,在他心目中,入黨比任何獎勵都重要。因爲能入黨,就不僅是被主流所認可,也爲主流所接納。這方面,任正非做得相當出色。文革結束之前,他已經做到幹部級別,以他的出身,相信非常不容易。他父親的迅速平反,跟他入黨有莫大關係。1976年之前,無論他工作多麼努力,多麼出色,榮譽與他無緣。而1976年之後他的際遇一下從地下到天上,爲什麼?僅僅是主流潮向變了。主流的力量就是這樣的強大,幾乎沒有個人可以抗拒得了。善良的人們往往會說“歷史最終會是公正的”,但不要忘記“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對某人某事的評價,永遠折射着當代的主流意見。更何況,能被歷史所記載、所書寫的人物與事蹟,畢竟只佔少數。

  也許任正非的經歷比較極端,反差太大。但人在職場,乃至於人在社會,千萬要記住,無論你如何定位自已,也無論你設定了怎樣的目標,只要你希望有所成就,就一定要爲主流所認同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