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困難只能嚇住那些性格軟弱的人

困難只能嚇住那些性格軟弱的人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1W 次

困難只能嚇住那些性格軟弱的人

困難只能嚇住那些性格軟弱的人

有這樣一個男人。他從記事起,就知道父親是個賭徒,母親是個酒鬼;父親賭輸了,打完母親再打他;母親喝醉後,同樣也是拿他出氣。拳打腳踢中,他漸漸地長大了,但經常是鼻青臉腫、皮開肉綻。好在那條街上的孩子大都與他一樣,成天不是捱打就是捱罵。

像周圍大多數的孩子一樣,跌跌撞撞上到高中時,他便輟學了。接下來,街頭阿混的日子讓他倍感無聊,而那些紳士淑女們蔑視的眼光更讓他覺得驚心。他一次次地問自己:這樣下去,不是和父母一樣了嗎?成爲社會垃圾、人類渣滓,帶給別人留給自己的都是痛苦。難道自己一輩子就在別人的白眼中度過嗎?

在一次又一次的痛苦追問後,他下定決心走一條與父母迥然不同的道路。但自己又能做些什麼呢?他長時間地思索着。從政,可能性幾乎爲零;進大企業去發展,學歷與文憑是目前不可逾越的高山;經商,本錢在哪裏……最後,他想到了去當演員。這一行既不需要學歷,也不需要資本,對他來說,實在是條不錯的出路。可他哪裏又有當演員的條件呢?相貌平平,又無天賦,再說他也沒受過什麼專業訓練啊!然而,決心已下,他相信自己能吃世間所有的苦而永不放棄。

於是,他開始了自己的“演員”之路。他來到了好萊塢,找明星,找導演,找製片,找一切可能使他成爲演員的人懇求:“給我一個機會吧,我一定會演好的!”很不幸,他一次又一次地被拒絕了,但他並未氣餒。他知道,失敗一定是有原因的,每被拒絕一次,他就認真反省、檢討、學習一次……然後再度出發,尋找新的機會……爲了維持生活,他在好萊塢打工,幹些笨重的零活。

兩年一晃而過,他遭到了一千多次拒絕。

面對如此沉重的打擊,他暗自垂淚:“難道真的沒有希望了嗎?難道賭徒酒鬼的兒子就只能做賭徒酒鬼嗎?不行,我必須繼續努力!”

他想到,既然直接做個演員的道路如此艱難,那麼,能不能換一個方法呢?他嘗試着“迂迴前進”:先寫劇本,待劇本被導演看中後,再要求當演員。

畢竟,如今的他已不是初來好萊塢的門外漢了,有兩年多的耳濡目染,每一次拒絕都是一次學習和一次進步……他大膽地動筆了。

一年後,劇本寫了出來,他又拿着劇本遍訪各位導演:“這個劇本怎麼樣?讓我當主演吧!”劇本還可以,至於讓他這樣一個無名之輩做主演,那簡直就是天大的玩笑。不用說,他再次被拒之門外。

面對拒絕,他不斷地鼓勵自己:“不要緊,也許下一次就行,再下一次……”在他遭到1300多次拒絕後,一位曾拒絕了他20多次的導演對他說:“我不知道你能不能演好,但你的精神讓我感動,我可以給你一個機會。我要把你的劇本改成電視連續劇,不過,先只拍一集,就讓你當男主角,看看效果再說;如果效果不好,你從此便斷了當演員的這個念頭吧。”

爲了這一刻,他已作了3年多的準備,機會是如此寶貴,他怎能不全力以赴?3年多的懇求,3年多的磨難,3年多的潛心學習,讓他將生命融入了自己的第一個角色中。幸運女神就在那時對他露出了笑臉。他的第一集電視劇創下了當時全美的最高收視紀錄——他成功了!

現在,他已經是世界頂尖的電影巨星——他就是大家熟悉的史泰龍。

一個人要想幹成一番事業,就難免會遭遇挫折,遭逢困難和艱辛。困難只能嚇住那些性格軟弱的人。對於真正堅強的人來說,任何困難都難以迫使他就範。相反,困難越多,對手越強,他們就越感到拼搏有味道。黑格爾說:“人格的偉大和剛強只有借矛盾對立的偉大和剛強才能衡量出來。”

有的人在一般情況下,也是不怕困難的。但若碰到太多的困難,感到“對手”太強大了,則往往被懾服[]。其實,在自然界和社會歷史的限定下,人生的主宰就是人自己。

在困難面前能否有迎難而上的勇氣,有賴於和困難拼搏的心理準備,也有賴於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難的堅強決心。許多人在困境中之所以變得沮喪,是因爲他們原先並沒有與困難作戰的心理準備。當進展受挫、陷入困境時便張皇失措,或怨天尤人,或到處求援,或借酒消愁。這些做法只能徒然瓦解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客觀上是幫助困難打倒自己。他們既然不打算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難,結果,一切可以征服困難的可行計劃便都被停止執行,本來能夠克服的困難也變得不可克服了。還有的人,面對很強的困難不願竭盡自己的全力,當攻不動困難時,便心安理得地尋找理由:“不是我不努力,而是困難太大了”。這種“天亡我,非戰之罪也”的歸因所保護下來的不是征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而是怯弱和灰心。不言而喻,這種人永遠也找不到克服困難的方法。

有人認爲:經受住數十、數百次失敗的打擊而精神不垮,大概需要鋼筋鐵骨般的堅強意志,一般人是難以做到的。實際上未必如此。堅強的毅力並不單純來自忍受,而首先是來自明智和豁達。忍受失敗的毅力,主要來源於對失敗的科學認識和正確評價。強者認識到沒有失敗就不會有成功,失敗裏面就包含着成功。他們把開拓新路中遭逢到的失敗看做是理所當然的事,有着足夠的精神準備。他們也認識到一次失敗即是一次經驗的積累,因而能在失敗中看到成功的因素。被失敗所嚇倒的人,與其說是害怕失敗,不如說是對失敗缺乏正確的認識。許多人把失敗看做一種不幸和災難,在事情剛開始之時,就抱有“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想法,這不僅是不現實的,也是不明智的。在行動前只作成功的打算,不作失敗的準備,這隻會削弱對失敗的心理承受力,從而在失敗面前變得十分脆弱。

許多人往往不能認識到表面上的失敗從長遠看很可能是有益的。在他們看來,要麼失敗,要麼成功,既然失敗了,那就不會成功。而事實上,事情的結局並不能作“要麼成功、要麼失敗”的簡單劃分,介於“失敗”和“成功”之間的情況是無窮無盡的,在“我失敗了3次”和“我是個失敗者”之間有天壤之別。而且,心理上的失敗也不等於實際上的失敗。有的時候,心理上感到失敗了,而實際上他正在前進過程之中。而一個人只要心理上不屈服,他就沒有真正失敗。功虧一簣,虧就虧在心理的失敗上。如果你在失敗時,仍能表現得像一個勝利者,信心十足,充滿幹勁,那情況會大不一樣。別人會認爲,你的失敗是環境所致,你是一個失敗的強者,你會繼續幹下去,直到取得勝利。

由此可見,在複雜的生活現象中,失敗者和成功者這幾個字很難恰當地用在一個複雜的、活生生的、總是在變的人身上,它們只能描述某個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的情況。此時的成功可能連着彼時的失敗,這項工作的失敗也許正蘊涵着另項工作的成功。對事情只作“成功”和“失敗”的機械劃分,這是十分有害的。

如果我們對失敗有了正確的認識,而且對失敗採取了正確的態度,那麼,我們就不會被失敗所打倒,屢經失敗而不悔的堅強毅力也就自然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