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10箇中國曆史名人故事

10箇中國曆史名人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3W 次

導語:悠悠中華,上下五千年,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有許多非凡的人物值得我們探究根源。下面是本站的小編爲大家帶來的10箇中國曆史名人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10箇中國曆史名人故事

說到紙,人們就會想到造紙術,它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而今天我們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婦孺皆知的造紙術的發明者——蔡倫。這位偉大的發明家,是來自東漢時期的桂陽郡耒陽縣,也就是我們湖南的衡陽市。

蔡倫出生於貧寒的農民家庭,從小就跟隨父輩在田間勞作。他聰明伶俐,非常討人喜歡。在勞作時,他跟隨父兄辛勤耕耘,積累了零散的生產生活經驗,學到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在農閒之餘,他仔細觀察自然中萬物的運行規律,開動腦筋思考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蔡倫在十五歲時被選入宮中成爲了洛陽宮中的一位宦官,在宮中有機會接觸到更多書本,在與各型各色的人相處時學到知識,他的才華通過他自己的努力而不斷顯現出來。接着,蔡倫得到了皇帝的賞識,被安排到職掌宮中器用的重要職位上,正是如此,蔡倫纔有機會開展多次的實踐,研究造紙術。造紙術的發明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蔡倫不知道在發明造紙術上遇到了多少挫折,但這些挫折仍然沒有使他放棄,反而更加鼓舞了他的鬥志,繼續大膽地嘗試將其他的原料加入研發造紙術的實踐中。最終,他成功了!

如果蔡倫沒有堅持嘗試和創新,而是死守着原來粗劣的造紙術,沒有對造紙的原料進行嘗試和改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也許就要被改寫成三大發明了。

蔡倫雖然沒有後代,但他留給後人的寶藏卻是無窮無盡的。他發明的造紙術,使紙本書籍成爲了傳播文化最有力的工具。而他身上所體現的精神,對生活細微之處的觀察思考,對研究發明的熱情和嘗試,對挫折的堅忍和不屈,這些都是發明家必備的品質,使他在人類發明史的長河中如同一顆明星,熠熠生輝。

作爲祖國未來的棟樑,我們在科技更新換代越來越迅速的今天,也要學習蔡倫熱愛觀察生活、勇於創新的精神,努力成爲新世紀的主人,擔起爲國家、爲人類文明做貢獻的責任!

范仲淹的母親謝氏,身世坎坷,吃盡許多苦頭,飽嘗過多酸辛,因此把太多的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謝氏以孟母自勵,悉心教子;范仲淹以顏回自律,發憤成才。舉凡古代刻苦攻讀學有所成的故事,母親和繼父都對范仲淹一一講過。

范仲淹心裏明白:要想幹一番大事業,就得自律嚴刻,自覺吃苦,自強不息。

在醴泉寺讀書期間,繼父的家境已經比較窘迫,仲淹心知肚明。每次離家去寺院,母親總勸他多帶些糧米,一來擔心兒子吃不飽累壞身體,二來怕給寺院的師父增加負擔。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帶,而且帶的數量,出人意料的少。母親絮叨規勸,仲淹總是胸有成竹地說:“我有數,不少。”

初到寺院時,糧米交給廚房,代爲製作,隨寺院的鐘聲與和尚們一道用飯。可范仲淹,從早到晚一個心思地讀書思考,經常充耳不聞鐘聲,忘記了吃飯,再去打飯時,又過了時辰。好心的廚僧或小和尚眼看着范仲淹如此廢寢忘食地讀書,便主動給他送飯來,仲淹很過意不去,給別人添了麻煩。

爲了讀書方便,他自己備了小鍋小竈,自炊起來。范仲淹按自己既定的主意,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竈裏點燃自己拾的木柴,煮米粥。一邊讀書,一邊續柴煮粥。一鍋米粥煮好了,時間也已過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第二天清早起來,鍋裏的米粥涼透了,已經凝固成圓圓的一整個。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塊上面,劃上一個十字,完整的一鍋粥分成了四塊。早晨吃兩塊,傍晚吃兩塊,一日兩餐,這便是“劃粥”。用什麼菜蔬佐餐呢?菜蔬就在寺院周圍的大山之中。坡坡嶺嶺,溝溝坎坎,自然生長着野韭菜、野蔥、野蒜、野山芹,還有莧菜、苦菜、薺薺菜、蒲公英、王不留、茵陳等十幾種可食的野菜。白天去山洞讀書時,順便拔幾種野菜回來。吃飯時,把十幾根野韭菜,或野蔥、或野蒜,切成細碎末,加入一點鹽拌和拌和,一頓佐餐的菜便成了。

這就是“斷齏”,齏ji,切成碎末的韭菜、蔥蒜等。劃粥斷齏,既簡約又清淡,省時、省力、省錢,可謂范仲淹的創造!醴泉寺讀書三年,范仲淹基本過着“劃粥斷齏”這種清苦自律的生活。隨着范仲淹在北宋歷史舞臺上光輝業績的展現,“劃粥斷齏”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時代刻苦讀書的專用成語。

選賢任能一定要堅持正直原則。

春秋時期,齊桓公任用管仲改變了齊國的落後面貌,富國強兵,齊國一舉成爲“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由此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不過對於怎樣選拔人才,齊桓公並沒有不十分明確標準。

一天,齊桓公在管仲的陪同下,來到馬棚視察養馬的情況。他一見養馬人就關心地詢問:“你覺得哪一件事最難?”養馬人一時難以回答。其實,養馬人心裏是十分清楚的:一年365天,打草備料,飲馬溜馬,調鞍理轡,接駒釘掌,除糞清欄,哪一件事都不是輕鬆!管仲在一旁見養馬人尚在猶豫,便代養馬人回答說:“以前我也養過馬,依我看,編排用於拴馬的柵欄這件事最難。爲什麼呢?因爲在編柵欄時備用的木料往往有彎的也有直的。如果想讓所選的木料用起來順手,使編排的柵欄整齊美觀,結實耐用,開始的選料就顯得很重要,下第一根樁的時候尤其要慎重。如果在下第一根樁時用了彎曲的木料,隨後你就得順勢將彎曲的木料用到底,像這樣彎曲的木料之後緊接着使用彎曲的木料,那些筆直的木料就難以派上用場。相反,如果一開始就選用筆直的木料,繼之必然是直木接直木,曲木也就派不上用場了。其實,選拔人才同編柵欄選料的道理是一樣的,國家在起初選拔肩負重任的人才時,必須慎重行事,從一開始就把握正直的標準,以便今後按這樣的標準選賢任能。”

聽了管仲的這一番高論,齊桓公深爲佩服,確定了以正直作爲國家選拔賢才的標準,世代相傳。

1746年,鄭板橋上任山東濰縣知縣。這天,他正端坐公堂批閱公文,有人擊鼓鳴冤。鄭板橋吩咐衙役將擊鼓之人帶上堂來。擊鼓之人是一個啞巴,跪在地上呈上狀子。

鄭板橋細看之下,明白了案情。啞巴原來會說話,5歲時生了一場病才失聲不能說活,但耳朵卻好使。啞巴有一個同胞哥哥,父母相繼去世後,留下一大筆財產,其哥哥想獨吞家財,便狠心地將啞巴趕出了家門。前任縣令因啞巴的哥哥拒不承認啞巴是他的胞弟,又苦於沒有證據,對啞巴的告狀不予理睬,啞巴每次去衙門告狀,都被杖責趕出。

鄭板橋受理了此案,當即傳啞巴的哥哥到堂。啞巴的哥哥還是像以前一樣說啞巴不是父母的親生骨肉,是父母從外面撿回來的野孩子。啞巴父母已經去世,無人作證。鄭板橋知道如果沒有充足的證據,啞巴的哥哥是不會認賬的,只好宣佈退堂,擇日再審。

鄭板橋略一思索,便有了辦法。待啞巴的哥哥離開後,他叫住啞巴,對他說:“你從今天開始,守在你哥哥門前,一見他出門,就上去狠狠地扭打他。”

啞巴眨着眼睛,疑惑地看着鄭板橋,搖搖頭,意思是不敢這樣做。

鄭板橋說:“你不要有任何顧慮,儘管照我的話去做,出了問題有本官爲你作主。”啞巴這才點頭離去。

啞巴果真按鄭板橋教的方法去做了。他守在哥哥門前,看到哥哥出來,就拿着一個木棒衝上去把他打得頭破血流。隨後幾天又再次毆打哥哥。舊傷未好又添新傷,啞巴的哥哥被追打得沒法,不敢出門,只好到縣衙來告狀:“啞弟不尊禮法,多次毆打親兄。”

鄭板橋傳啞巴到堂後,開始審理此案。鄭板橋問啞巴的哥哥:“啞巴出手傷人,其罪不小,本官一定爲你主持公道,還你安寧。但依照我大清律條,毆打你之人如果是外人,只作一般鬥毆論處:如果是親兄弟則須嚴加懲處。請問,啞巴是你的親兄弟嗎?”

啞巴的哥哥不知是計,只想趕快嚴懲啞巴,免受其繼續毆打,他盯了啞巴一眼後說:“他是我同胞兄弟。”

啞巴的哥哥說完望着鄭板橋,等着他的宣判。沒想到鄭板橋厲聲喝道:“既是你親兄弟,爲何不將父母留下的家財分一半給他?分明是存心獨佔!”

“這……這……”啞巴的哥哥一下傻了眼,方纔明白落入了縣令設置的圈套中。鄭板橋當即差人押着他倆回家,清點家財,對半平分。啞巴終於得到了他應得的那一半。

有一次朋友請王安石吃飯,佳餚滿桌,但王安石獨對那盤鹿肉感興趣,頻頻伸箸,幾乎是一個人把它消滅乾淨了。朋友後來到王安石家做客,與王安石夫人聊起,說王公太偏食,只喜歡吃鹿肉。王夫人問:這盤鹿肉擺在哪一邊?那朋友說擺在王公那頭,王夫人說:那就是了,下次,你請客,你把一盤芥菜放他面前,看他吃什麼。

王安石其實沒任何偏食,只不過是哪一盤菜靠他最近,他就向這一盤菜伸筷子。如果以一次偏食,去判斷王安石之愛好,準嗎?宋仁宗也曾經這麼判斷過王安石,也錯了。

一天,宋仁宗突然說要請大家去釣魚,滿朝文武自然展顏開懷。

王安石也隨大流,跟大家來到現場,只是他似乎對宋仁宗特地安排的這次娛樂活動沒一點興趣,獨自悶坐在那裏,斂眉默神。

王安石可能有嗑瓜子的習慣吧,他一手支頤,一手抓碟,把擺在碟子裏的皇家玉豆一顆接一顆地往口裏送,送豆進一顆,嘣脆咬一顆,心不在焉,把滿碟豆子吃完了。遠處,有一雙眼睛在瞄着,那是宋仁宗。羣臣都誇王安石是能臣,宋仁宗聽多了,他想起用王安石,於是將王安石從地方調來中央,安排在自己身邊,察其言,觀其行。也許在宋仁宗看來,工作時間往往難以看出大臣的性情,而在活動中看人,比在工作中看人更靠譜,所以他組織了這次垂釣活動。

而這次,宋仁宗沒有看上王安石。不是因爲王安石好沉思不合羣,而是那碟子裏的豆子矇住了宋仁宗的眼睛。宋仁宗看着王安石吃完這一碟豆子後,作出了一個幾乎可以斷絕其前程的判斷:王安石是百分百的奸臣。

碟子裏的豆子,其實只是魚餌。宋仁宗覺得,一個人沉浸在自己的心事裏,誤吃一粒,可以理解;錯嚼兩粒三粒,也情有可原,但這麼一碟魚餌都被吃完了,這不是作秀嗎?這不是故意裝深沉嗎?這次垂釣活動之後,宋仁宗把王安石晾起來了。王安石從地方帶來的萬言改革書,被宋仁宗高高掛起。

宋仁宗看人的方式不對嗎?我們都是這麼看人的,三歲看老,一錢落職,相人一面定人生死,從一滴水裏看太陽光輝……我們都自詡是識人大師,可以從一個細節識別他人之好壞、之忠奸。然則,世界上最複雜的,可能就是人了。指望一眼把人看準,哪那麼容易?多半會把人的品質看扁了,把人的性情看反了。人生到了蓋棺都難以論定,哪能一時可以論定?

孔子的故事:逆境識顏回

孔子率衆弟子周遊列國時,有一段時間的處境非常悲慘。

有一次,孔子師徒被人困在陳國境內的荒野裏,糧食吃光了,連續七天沒吃上飯,以至於孔子餓得昏昏沉沉地睡在車上。

孔子的弟子顏回爲了救師傅,不惜拉下臉皮求乞於人,四處奔波,找來一點糧米,便趕緊拾柴燃火,燒起飯來。在飯快要煮熟時,鍋裏飄出的香味使孔子來了精神,不禁擡頭觀看,正巧,他看見顏回正在用手抓出一把米飯填入口中。

過了不久,飯熟了,顏回首先盛來一碗,恭恭敬敬地捧給孔子。

孔子假裝沒看見顏回偷食之事,坐起來說:“剛纔睡夢中見到我的父親,這飯若是乾淨的話,我想先用來祭奠一下他老人家。”

顏回聞言忙說:“不行,不行,這飯不乾淨。剛纔燒飯時,有些煙塵落入鍋中,棄掉沾上煙塵的米太可惜,我便抓出來吃掉了。”

孔子聞言大吃一驚,深爲自己錯怪了顏回而內疚不已,這才知道“顏回偷吃”的真相,十分感慨。

孔子當即把弟子們召到跟前,說:“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

從此,孔子更加信任顏回。

莊子的故事:有用和無用

莊子行走在山林間,看見一棵大樹,枝葉茂盛,但一些伐木工人卻坐在樹下休息,並不砍那棵樹;莊子就問:“眼前就有—棵大樹,你們爲什麼不砍呢?”

“大是大,卻一點用也沒有。”伐木工人說,“它長得彎彎曲曲的,做棟樑不合適,做傢俱也不合適。”

莊子感嘆道:“這棵樹因爲形態不好,才得以享盡天年呀!”

下了山,莊子去拜訪住在山腳下的一位朋友。朋友見了莊子十分高興,便叫童僕殺只鵝來款待莊子。童僕問道:“兩隻鵝,一隻會叫,一隻不會叫,殺哪隻?”

主人說:“會叫的留着看家,不會叫的沒什麼用,就殺它好了。”

過了一天,莊子的學生就這兩件事很疑惑地問莊子說:“昨天在山林中看到的大樹,因爲形態不好才得以享盡天年,現在,主人的鵝卻因爲不會叫而被宰殺,在有用與無用這兩者間,老師您要選擇哪一個?”

莊子笑着說:“我將處在有用與無用之間。有用與無用之間,看起來好像近似於道,其實不然,所以還是難免有牽累。如果真能順乎自然而遨遊於世事之外,就不會這樣了。

不受稱譽也沒有非議,應世時或顯現如龍或屈曲如蛇,跟着時勢變化,不願爲了特定的目的而受限;處世時或進或退,與自然相和順,自在地遨遊在萬物的根源;主宰萬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這樣哪會有什麼牽累呢!這是神農、黃帝治世的法則呀!

“至於萬物的私情,人類的習慣對此就不是這樣了。有聚合就有分離,有成功就有毀損,有銳利就有挫傷,有尊貴的就有被排擠的,有有作爲的就有有欠缺的,賢能的人會遭到算計,不肖的人也會被欺侮,所以怎能偏執於任一方呢?悲哀呀!學子們要謹記,只有順乎自然纔是理想的境界呀!”

項羽

滾滾烏江東逝,匯成一段歷史。公元前202年,一頭雄獅在這裏倒下,漢王朝從此擡起驕傲的腳步,一路奔跑。

人傑鬼雄,英名千秋難慰一腔熱血;拔山蓋世,壯歌一曲盡抒萬丈悲情。昔日霸王,英雄氣未斂,本該東山再起,何言無面?

項羽力拔山、氣蓋世、古今未有,他勇猛善戰,叱吒風雲,顯赫一時,在擊敗秦軍,推翻秦王朝的過程中建立了偉大的功績,這樣一個英雄豪傑在政治上卻極爲幼稚,在推翻秦朝統治以後,他目光短淺,策略錯誤,企圖恢復春秋、戰國時代的封建貴族政治,燒殺破壞,以至喪失民心,終軍敗身亡。

在劉邦和項羽的形象對比之下,我們可以看出,項羽從小就有雄心大志,而劉邦年輕時是好吃懶做的酒色之徒;起義以後,項羽英勇善戰,身先士卒,對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更有破釜沉舟的勇氣,而劉邦表現爲一個膽小鬼,極端個人主義者,爲自己逃生,六親不認,把子女三次推墮車下。霸王項羽確實讓人懷念。他英雄一世,敢作敢爲,這是真正的男子漢,錚錚鐵骨,豪氣沖天。“力拔山兮氣蓋世”,這是何等的豪邁!真乃蓋世英雄,震古爍今,光照日月。英雄末路,他沒有選擇逃生,而是從容自刎。

司馬遷

縱觀中國歷史,不憚於死的文人自古有之,然爲了理想而忍受塵世摧殘的英雄卻少有。

司馬遷是疏星中最耀眼的一顆。他以肉身的殘缺修得了精神與著作的雙重圓滿,他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憑着一個文人的良心寫下一部偉大的書,上自黃帝,下至漢武,包羅歷史的傲慢與偏見、光榮和夢想,並從此領跑着中國文化。

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着史籍,被後世尊稱爲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瞭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着述歷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爲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發明毛筆的大將軍蒙恬

傳說,毛筆是兩千多年以前的戰國時期由蒙恬發明的。

公元前223年,蒙恬領兵與楚國交戰。爲了讓秦王及時瞭解戰場上的情況,蒙恬定期寫戰況遞給秦王。

在蒙恬那個時候,紙還 沒有發明,筆也沒有完全成形。人們用竹籤蘸了墨將字寫在絲做的絹布上,這種“筆”稱作“聿”。“聿”硬硬的很不方便。蒙恬以前就萌生過改造“聿”的念頭,現在,這個願望就越來越強烈了。

戰鬥的間隙中,蒙恬喜歡到野外去打獵。有一天,他打了幾隻野兔子回營,由於打的兔子多,拎在手裏沉沉的,一隻兔子的尾巴拖在地上,血水在地上拖出了彎彎扭扭的痕跡。蒙恬見了,心中不由一動:“如果用兔尾代替聿寫字,不是更好嗎?”

回到營房後,他立刻剪下一條兔尾巴,把它插在一根竹管上,試着用它來寫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水,在絹布上寫出來的字斷斷續續,不像樣子。蒙恬又試了幾次,還 是不行,好端端的一塊絹也浪費了。他一氣之下,把那支“兔毛聿”扔進了門前的一個山石坑裏。

這一天,他走出營房,想透透新鮮空氣。無意之中,他發現了山石坑裏那支被自己扔掉的“兔毛聿”。蒙恬將它撿了起來,用手指捏了捏,發現兔毛溼漉漉的,毛色變得更白了。他心中一動,馬上跑回營房,將它往墨汁裏一蘸,兔尾這時竟變得非常“聽話”,吸足了墨汁,寫起定來非常流暢,字體也顯得圓潤起來。原來,山石坑裏的水含有石灰質,經鹼性水的浸泡,兔毛變得柔順起來。

由於這支聿是由竹管和兔毛做成的,蒙恬就在“聿”字上加了個“竹”字頭,把它叫做“筆”。

想一想:發明來源於創意和靈感,只要你不斷的觀察思考和想像,你就會有所收穫的。只要你堅持着這個好習慣,什麼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