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職場故事 > 中國商人的特點 我們的老闆身上的十大劣根性

中國商人的特點 我們的老闆身上的十大劣根性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4W 次
中國商人的特點 我們的老闆身上的十大劣根性

中國商人的特點 我們的老闆身上的十大劣根性中國商人存在10大劣根性:兄弟戲、御人術、兔死狗烹、外儒內法、挾民族旗號以令市場……這十大先天缺陷正是生根於這一代商人奮鬥邏輯與內心深處的疼痛。這些以先天性營養不良的商業底蘊入世,使我們擁有了傑出的企業家,卻找不到傑出的企業家精神。缺陷①:帝王心中國人歷來就不缺乏當國王、當皇帝的慾望。在幾千年皇權歷史的中華大地,有句口頭禪異常流行: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改革開放三十年,大小公司如同大小王國一樣風起雲涌,大小老闆懷揣着層出不窮的帝王夢想。古代帝王之術首先是一種御人之術,用今天的話說,是一種組織方式。管理方式很難用對錯來劃分,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原本也無可厚非。然而,先不說帝王思想中的濫權意識是否符合現代公司要求,其作爲一種文化慣性,也滲透到了當今看似前衛的企業家們的意識當中,這顯然已經不爲這個時代所接受。案例:2012年,引起最大爭議的電視節目不是《中國好聲音》或者《非誠勿擾》,而是各種職場招聘節目。在當紅電視招聘節目當中的BOSS們,對員工的“誠信”、“人品”的要求,幾乎到了“潔癖”的地步。然而,他們自己真的如其要求的那般品德高尚、業務過硬嗎?其實,這並不僅僅是老闆虛僞作秀的問題,種種帝王式的雙重標準,已經招來了鋪天蓋地的詬病。缺陷②:家長情結在中國企業中,老闆也廣泛存在着家長情結,時不時有做家長的衝動,想掌控員工們的整個生活乃至人生,以體現“皇恩浩蕩”。家長式領導通常具備以下特徵:在心態上,下屬必須依賴領導者;偏私性的忠誠使得下屬願意服從;沒有清晰的權威或嚴格的制度,領導者的意圖並不明確表達出來。在許多中國公司裏,往往只允許有一個聲音,靠家長權威來維繫一個現代企業的運營。企業的接班人問題早已在多年之前擺上檯面,儘管老闆們一再宣稱自己會放權,但仍然事事插手,橫加干預,卻又缺乏清晰的整體邏輯。而這樣的“愛民如子”,培養出來的可能不僅僅是紈絝子弟,而是假接班、真太監。缺陷③:兄弟終於鬩牆古語兄弟鬩牆,指兄弟之間的糾紛,也比喻內部爭鬥。當今中國商場,上演着多少內部爭鬥的悲情一幕:遊戲規則不清,責權利分配不明,更重要的,是合作伙伴願景目標的不透明性以及行爲模式軌跡的不確定性。在中國,有個“人生依附”的文化:公司員工要保障自己的權益,靠的不是明確細緻的規章、規則,而是跟一個有本事的老大;當老大的,合作伙伴、手下弟兄,手心手背都是肉。雙方靠的是做人的“理”,跟兄弟的“義”,還有江湖豪客的胸懷。然而,最可靠的是“兄弟”,最不可靠的,往往也是“兄弟”。老大對手下的所作所爲所思所想,又是無法絕對掌控的,一旦出現矛盾,推波助瀾、互相升級,更是不可控制。以“兄弟感情”爲紐帶的經營關係,充滿了模糊和彈性:萬一他做了初一,我就沒機會做十五了。這是囚徒困境,也是制度悲劇的文化根源。缺陷④:崇尚內鬥,制衡權力在封建帝王社會,但凡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大多是爭權奪利的派系之爭。說到底,雙方都是爲了自己的家族榮華富貴,“都不是什麼好人”。這很正常。相反,如果對立兩派,都是真正的正人君子,都是真心的爲國爲民,不懷私心雜念,但是,雙方爲鬥而鬥,意氣用事,結果搞得你死我活,進而騰出空間反讓小人得志,就是“悲劇”了。中國企業觀念問題、利害問題,往往衍化爲誰大誰小的地位、面子問題。市場競爭亦復如是,不在乎經濟上是否最合算,而在乎誰贏誰輸。來自美國的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雄霸全球飲料業多年,卻雙雙進入世界500強。市場競爭本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可以實現多贏的過程,中國企業卻奉行的是——“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缺陷⑤:挾“民族”之旗以令諸侯我們周圍的大小企業家,不論參與任何一行生意,首先的評估標準是,這個項目能不能做大?大、第一和統治力,是目的;價值、貢獻乃至使命,都不是目的。在中國企業中,往往“以大爲尊”。 把企業做大,本是一件好事,但這不應該成爲企業經營的唯一目的。更不用說在現代企業的競爭中,早已不是比拼誰的山頭多、兄弟多。案例:素有光伏龍頭之稱的無錫尚德,終於不堪虧損重負,正式步入破產重整程序。此項具有標誌性的行業事件,則宣告光伏產業邁入泡沫破滅階段,光伏神話就此終結,光伏產業將迎來大規模破產、兼併、重組浪潮。短短十來年光景,光伏產業由興盛跌落低谷,表面上看是行業盲目發展、產能嚴重過剩所致,而深層次的原因,則是地方政府不尊重市場規律,爲追求GDP政績,行政權力過度干預光伏產業。缺陷⑥:飛鳥一盡,良弓必藏如果把劉邦比作集團公司的董事長、大老闆,那麼,誰是他手下最成功的職業經理人?大多數人都會脫口而出,漢初三傑:蕭何、韓信、張良。錯!而是成天跟在劉邦身邊鞍前馬後,出謀劃策,最後官拜宰相的厚黑鬼才陳平是也!陳平善於玩兒陰的,但確實爲漢高祖立下了汗馬功勞。在當今中國商場,陳平式的“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職業經理人,往往比按部就班打正規戰,從制度體系入手的,更爲吃香。經理人跟老闆,只要把話講透,老闆就不怕你,因爲消除了不確定性。所謂人品,是次要的。上級怕下級“人品不好”,往往不是喜歡好的人品,而是擔心下級的壞人品會如何損害於他,只要把話講透,讓老總放心,水至清則無魚,這點道理,做大事的老闆還是懂的。要做一個成功的職業經理人,光立功不行,更要學會自保,審時度勢。否則,韓信就是下場。缺陷⑦:帝師情結,走狗宿命也不是說老闆對於職業經理人,都像劉邦跟陳平一樣,極端的實用主義跟厚黑。那麼,爲什麼在實際操作中總是改不了“兔死狗烹”的循環宿命呢?在中國,實操型的職業經理人,想用老闆的事業平臺玩兒你的理想主義,想做“帝王之師”,揚名立萬,需要萬分小心。務虛時理想化,務實時苟且化;一切本着風險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當臨界點來臨時,不可避免地祭出一個犧牲者。缺陷⑧:以情動人實取巧今天許多的中國企業管理者,深諳情感管理之箇中三味,用企業內訓的形式,把它批量化、流程化、產業化。培訓講師們從教練技術以及拓展培訓項目中摘選出一些動靜大、口味重、夠刺激的科目,如培養“團隊凝聚力”的蜈蚣爬、培養意志力的拉拉鋸。煽情演講、激發“感恩”,幾乎是這類內訓的必修課。尤其是最後學員上臺分享階段,一個個或梨花帶雨,或聲嘶力竭,大聲地懺悔着自己的自私自利、在工作中不夠責任感,不夠幫助別人,對不起老闆、對不起同事、對不起生我養我的父母,大有文革中“狠鬥私字一閃念,靈魂深處鬧革命”的味道。短期看,這比起什麼反覆折騰的內部流程合理化改造,繁瑣不堪的員工意見會議,細水長流卻也花費不菲的員工物質、精神福利等等,要節約成本得多。用個兩三天時間,花個兩三五萬元,“運動”一把,給大家洗洗腦,增強一下大家的幹勁與凝聚力,用精神的力量平抑一下積累已久的體制性矛盾,無疑是最符合“以最短的時間,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收益”的宗旨。不幸的是,過去近百年的中國歷史,依然沒有讓大部分中國商人明白:依靠搞“運動”帶來的“雞血效應”,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一個公司基業常青的問題。缺陷⑨:自欺欺人走歧途中國人喜歡說兩句話:此一時,彼一時;規則是死的,人是活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造就了中國商人的無比聰慧。這樣的聰慧,讓中國商人喜歡走捷徑。爲什麼別人都走的是正道,而你可以走捷徑?很多時候,是因爲你沒有遵守契約。這並不是說中國商人就真的都是雞鳴狗盜之輩,他們講的,是“天理”、是“良心”。那麼,當面對切身的巨大利益誘惑時,“天理良心”是否會被潛意識的自欺欺人所扭曲?對於中國商人而言,道義與利益,究竟孰小孰大?缺陷⑩:偏將結果作信仰西方有句諺語: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但在中國,任何信仰都會經歷實用性改造。我們經常聽見的討論是:哪一個廟裏的供奉的神仙最靈,可以保我升官發財生兒子?中國商人信什麼?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幾十年中,無數經濟理論和管理思想撲面而來:巴菲特首富了,我們就信價值投資;微軟崛起了,我們就信比爾·蓋茨;通用強大了,我們就信六西格瑪;豐田做大了,我們就信精益管理;德魯克、稻盛和夫、波特……誰成功了,我們就信誰。誰都信,等於誰都不信。任何一種管理思想的背後,都分爲約束條件、理論、模型、方法、工具等部分,是一個成體系的系統。但對於中國商人們而言,他們不需要系統,只是把每一種思想都當成工具。

推薦閱讀:

商界老闆做事九字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