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讀書名言 > 高三勵志教育文章精選

高三勵志教育文章精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1W 次

高三勵志教育文章精選

高三勵志教育文章精選

導語:人的一生應該是美好的,有一個目標值得你去追求,其實人人都有該有夢想,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所以,我們應該要好好學習,未來夢想努力去追逐,這樣纔會成功。這裏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三篇高三勵志教育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高三勵志教育文章精選

篇一:《高考一場不過成長一仗,餘生還有很多可能》

1

多年以後,我還常常在夢中重溫當年高考的緊張與慌亂:數只夏蟬在窗外聒噪地叫着,老式吊扇在頭頂吱吱地轉着,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問題的答案,還有半面卷子沒做完,交卷鈴就突然響了……

夢是潛意識的喬裝,它一而再再而三地帶我重返當年考場,不過是爲治癒高考失利一度帶給我的暗傷。

就如夢的結尾一樣,由於心理負擔過重導致臨場發揮失常,我的高考考得不理想。

我無法接受現實,內心糾結焦灼,一心想復讀重考,卻被父親勸阻了。他說,“你已經很努力了。我和你媽都沒有讀過大學,你能考上大學,我們就已經很自豪了,去學校報到吧。”

在父親的勸說下,我背上行囊前往本省的一所二本院校。離開家鄉的頭一天,父親在燈下和我說話:“不是怕你復讀花錢,是怕你復讀後思想負擔更重,腦子出毛病。對我和你媽來說,你健健康康的比啥都強。”

後來,我大學畢業,憑寫作特長到報社上班,紮根異鄉結婚生子。

完成這一系列人生大事後,我又自學新聞學、心理學和管理學,在持久讀寫體悟中碼下百萬文字,遇見衆多讀者,擁有兩三摯友,手握一份平和,心生十分自信。

這時,我才明白當年父親話中的深意:高考不過一場修行,分數多少並非最終。只要你在一直前行,餘生就有很多可能。

2

6年前,有位母親曾在我的辦公室裏哭了兩個多小時。

她的女兒高考時曾以優異成績被重點大學錄取,只不過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那個原本健康上進的女孩突然就像換了一個人:整天昏昏欲睡,眼神空洞無光,不願和任何人交流,學習成績一落千丈,體重也從原來的60公斤瘦到40來公斤,後被醫生確診爲抑鬱症。

爲探究女兒生病的原因,這位母親曾到女兒就讀的學校走訪,得到的結論讓她震驚不已又羞愧難當:自踏進大學校門,那孩子就無法和人正常溝通;她總是獨來獨往,很少參加集體活動;她從不照顧室友的感受,一度遭到集體排擠;有人不小心惹了她,她一下就告到輔導員那兒,幼稚得像個幼兒園的孩子……

“是我錯了。”我至今記得那位母親的懺悔,“我當年沒能考上大學,就一門心思想把她送到好學校。從小到大我把她管得太嚴,怕耽誤她學習,怕她交上壞朋友,天天跟在她身後,不給她和別人相處的機會。過去十來年,家、學校、補習班就是她的全部生活,她根本就不懂如何與人相處……”

這位母親的傾訴,還有這些年其他一些當年高考取勝後來卻陷入人生困境的讀者的自述,讓我漸生這樣的體悟:對父母來說,引領孩子成人,遠比強迫孩子成才更重要。

對於考生來說,高考決定你讀哪所大學,而心智決定你走多遠的路程。相比一時耀眼的文憑,更難得的是一生擁有閃光的靈魂。

3

今天,是備受矚目的高考第一天。全國1000多萬學子,在寒窗苦讀十年後,共上“戰場”。

考得好,當然值得慶賀和歡喜。畢竟,考上一所好大學,會去更好的城市,遇見更強的對手,歷經更多的考驗,邂逅更美的人文,也有更大機率創造更多的奇蹟。

考得差,也不必灰心和絕望。只要,你身體健康、心懷善良,一直走在成長的路上,一直堅守內心的渴望,總有一天你也會發出屬於自己的光。

不管是考生還是家長,都該直面這樣的真相:高考考的是學習實力,有時也摻雜有運氣。一鳴驚人的,畢竟是少數;普通尋常的,還是佔大多。

不管結果如何,我們都要明白:所謂高考一場,不過成長之仗。戰鼓擂起,號角吹響,從今往後,年少、父母和故鄉都成遠方,成年、奮鬥和堅守都是日常。

最後,讓我們和所有參加高考的孩子再重溫一遍這段話:

多年以後,憶起高考,你一定會明白:其實,並沒有考得好考得壞之分。重要的,是一羣意氣風發的年輕人聚到一起,在同一時間做了一份大致相同的試題。然後,決定去哪座城市,做什麼工作,遇見怎樣的人,和誰一起旅行,和誰牽手一生。

不管故事怎樣,結局都是美好。

篇二:《幾年的放縱,換來的是一生的卑微》

1

現在的孩子津津樂道於幾個文化不高、但事業有成的名人,用於堵住家長苦口婆心的嘴。

然而事實是:這樣的人只是少數,大多數不愛學習的孩子,長大之後卻發現,自己用幾年瘋狂的青春,換來了一生的卑微與底層。

現在有些孩子談到讀書,談到吃苦,猶如談虎色變,避之唯恐不及。

一幫不學無術的女孩聚在一起,號稱所謂的姐妹,以爲有了姐妹就有了全世界。他們在一起聊好吃的、聊穿的、聊化妝品、想的是網上購物、刷微信、刷微博、追韓劇;

而一幫無所事事的男孩聚在一起,號稱所謂的哥們兒,以爲有了哥們兒就有了天下。他們在一起逃課、抽菸、打撲克、玩遊戲、看玄幻甚至約架……以爲這就是瘋狂,這就是該有的青春。

他們看不起那些不會化妝、不會打扮、一天到晚只知道讀書的好學生。還罵那些好學生是書呆子,罵他們傻,只知道讀書。殊不知,兩三年後,好學生上一本,上211,上985,甚至上清華北大,而他們卻要考慮去三本,去高職高專甚至考慮要不要南下打工。

有一段父子之間經典的對話,告訴了我們努力讀書和不讀書的大不同。

兒子剛上學不久就問當農民的父親,人爲什麼要讀書。父親說,一棵小樹長一年的話,只能用來做籬笆,或者當柴燒。10年的樹可以做檁條。20年的樹用處就大了,可以做樑,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傢俱;一個小孩子如果不上學,他7歲就可以放羊,長大了能放一大羣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上幹不了別的。

如果小學畢業,在農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術種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築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當個小商小販,小學的知識夠用了;如果初中畢業,他就可以學習一些機械的操作了;如果高中畢業,他就可以學習很多機械的修理了;如果大學畢業,他就可以設計高樓大廈,鐵路橋樑了;如果他碩士博士畢業,他就可能發明創造出一些我們原來沒有的東西。

“知道了嗎?”兒子說知道了。

爸爸又問:放羊、種地、當保安,丟人不丟人?兒子說丟人。

爸爸說:兒子,不丟人。他們不偷不搶,幹活賺錢,養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點也不丟人。

不是說不上學,或上學少就沒用。就像一年的小樹一樣,有用,但用處不如大樹多[]。不讀書或者讀書少也有用,但對社會的貢獻少,他們賺的錢就少。讀書多,花的錢也多,用的時間也多,但是貢獻大,自己賺的錢也多,地位就高。

那次談話給兒子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從此兒子在學習上不需要威逼更不需要利誘,就會做出最好的選擇。

2

馬雲在《不吃苦,你要青春幹嘛》這篇演講中這樣說到:“當你不去拼一份獎學金,不去過沒試過的生活,整天掛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寶、玩着網遊,幹着我80歲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幹嘛?”

恰同學少年的你們,在最能學習的時候你選擇戀愛,在最能吃苦的時候你選擇安逸,自恃年少,卻韶華傾負,卻不知道青春易逝,再無少年之時。

什麼叫吃苦?

當你抱怨自己已經很辛苦的時候,請看看在西部的那些窮孩子,他們飯吃不飽,衣穿不暖,凍着腳丫,啃着窩窩頭的情形;請想一想幾十年如一日起早貪黑的老師們;請你對比一下那些透支着體力卻依舊食不果腹的打工者,還有你們的爸媽!

在有空調、有熱水喝的教室裏學習能算吃苦?在有空調、能洗熱水澡的寢室裏休息算是吃苦?在有爸媽當“太子伴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你能算吃苦?

著名作家龍應臺在給兒子安德烈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是啊,如果你優秀,你便擁有了大把的選擇機會,否則你只能被迫謀生。

3

讀書雖然不能帶給我們更多的財富,但它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機會!

可能有的同學會問,我現在努力,還來得及嗎?我的回答是:“我說來不及,你就不學了嗎?”我們應該把重心從問“來不來得及”轉到用功學習上來。有時候你想的越多,越什麼事都幹不成。認準目標就靜下心來幹,總會有結果。

所以接下來的時間,無論是高一、高二、還是高三的同學們,不要問什麼時間夠不夠,什麼基礎行不行。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你要從現在開始吃苦,開始用功。

40歲的柳傳志不問來不來得及,最終他締造了聯想集團;高考三次落榜的俞敏洪不問來不來得及,最終考上北大並打造了“教育航母”--新東方;經過兩次創業失敗的馬雲不問來不來得及,最終他書寫了電商傳奇,改變了世界。

4

孩子,如果老天善待你,給了你優越的生活,請不要收斂了自己的鬥志;如果老天對你百般設障,更請不要磨滅了對自己的信心和奮鬥的勇氣。

當你想要放棄了,一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起的比你早、跑的比你賣力、天賦還比你高德牛人,他們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個你永遠只能眺望的遠方。

所以,請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安逸,沒有誰的青春是在紅地毯上走過。既然夢想成爲那個別人無法企及的自我,就應該選擇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付出別人無法企及的努力!

所以,我們不能在該讀書的時候選擇放棄,要在該讀書的年紀珍惜和努力!

謹以此文,規勸那些不用功讀書的孩子。

篇三:《高三,你要習慣孤獨到沒朋友,要習慣你只有自己》

有一種煩惱叫高三的煩惱。對於現狀,你可能已經不只一次地抱怨、發牢騷。相信下面這些話,可以讓你尋回自我,找到迷失的方向。

1

高三,你要習慣你只有自己

不要妄想有太多的人關注你的高三。

在你因爲成績不好情緒低落的時候,不要因爲朋友沒有給你一句鼓勵而埋怨;老師會越來越嚴格,當你被老師批評後,不要奢求身邊的同學來努力安慰你;學習壓力會越來越大,當你痛苦於做題、背書、考試時,不要等着老師或者同學幫你解決問題。

能解決的,只有你自己。

因爲所有人都開始拼,都開始埋頭苦幹,都開始刷夜學習,能幫你從其中脫穎而出的,只有你自己。

牢牢記住你的夢想,如果現在還沒有,那就給自己定一個。哪怕現在實現它的可能微乎其微,你也要將它緊緊握在手中,作爲你前行動力的來源。

2

不要拿“學不進去”當藉口

很多同學苦惱自己想學,但就是學不進去。

我想說,如果你沒有試過要求自己每天早上比別人早一點起牀,早一點到教室,背誦語文英語;

如果你沒有試過放棄週末玩玩玩的時間,來做一套理科試卷;

如果你沒有試過狠下心告別手機、告別遊戲、告別抖音、告別網絡;

如果你沒有試過在算了5遍某道幾何題卻仍然算不出的情況下,忍着不看答案,逼着自己拿出一張新的草稿紙上繼續寫第6遍的演算步驟;

如果這些你都沒有試過,那你就沒有資格說“學不進去”!因爲你連想要學進去的慾望都沒有。

3

高考,還沒到你拼天賦的時候

不要老拿“沒有天賦”當藉口。

幾乎所有參加過高考,進入大學學習的同學,都會感嘆,高中好簡單啊,簡單到你只需要把課本認認真真學好,作業仔仔細細做完,就可以得到一個不錯的分數。

所以,天賦不是問題,你的努力和毅力纔是關鍵。

如果你語文作文總是及格都不到,卻沒有主動去搜集作文素材,去背滿分範文,去學習寫作技法,去多寫幾篇練習練習;

如果你數學次次考得不理想,卻沒有試過把教輔書上的基礎部分認認真真記背幾遍,把哪怕一丁點問題也要搞懂,然後不停地刷題、刷題、刷題;

如果你英語單選題總是錯上兩三道,卻沒有試過看着錯題老老實實翻書找到答案,並把錯因寫在筆記本上用紅筆標註出最容易出錯的地方,然後經常翻看;

如果這些你都沒有試過,那請你不要用“沒有天賦”當作逃避的理由。

因爲,區區高考,還沒到你拼天賦的時候。

4

浮躁,只是弱者逃避現實的藉口

嘴上說浮躁,或許心裏只是想逃離作業、逃離教室、逃離那令人窒息的高三生活吧。這說的是你嗎?

某個時刻,你只是翻開試題研究,看到因爲沒有按時完成作業而留下的那片刺眼的空白,卻沒有勇氣熬上一個通宵把空着的部分補上。所以你厭煩地合上它,跟自己說“我很浮躁”。

看着桌子上堆積的真題分類卷,一疊一疊的卷子像在無聲地嘲諷,本來計劃給自己業餘時間刷題,卻總是連翻開第一頁的鬥志都沒有。所以你放下它,跟自己說“我很浮躁”。

或者,你只是翻開課本,看到因爲上課打瞌睡而留下的乾乾淨淨的書頁,卻沒有膽量找到老師讓他留你在辦公室補上你缺漏的筆記。所以你痛苦地合上教材,跟自己說“我很浮躁”。

浮躁不背這個鍋,你的懶惰、懈怠纔是罪魁禍首。

5

迷茫,是你對自己還不夠狠

總是覺得迷茫不知所措,其實只是因爲沒有狠下心去做而已。

期中考試後,你拿着考試的排名,按照老師教的算法計算着自己的名次,再對照目標大學歷年的分數線,你驚訝地看到了自己的差距。

然後呢?你想自己已經很努力了,卻總看不到效果。你開始迷茫不知所措,不知未來幾何。你卻從來沒想過,現在立刻馬上,就去動手把期中試卷全部分析整理一遍,把錯的題全部搞懂弄清,並找來相同題型練一遍,再練一遍。

你要用牛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不斷的走到牛人當中去,拉近和牛人之間的距離。當你覺得自己能夠成爲他們中的一員的時候,你才能成爲了真正的牛人。

奔跑起來,縮小那個差距,你才配得上你的夢想。

6

你所做的努力,從來都不夠

不要拿“以後有的是時間”來安慰自己,因爲你“放鬆休息”的這個週末,很有可能就會累積成你和對手之間永遠也追不回來的差距。

不要拿“我今天已經很努力地做完了作業”來滿足自己,因爲你踩着晚自習的下課鈴聲回家的時候,還有人正好在十點半前刷完一張你見都沒見過的數學卷子,正拿着紅筆在一道一道地訂正……

“睡了五個小時的人,絕對贏不了睡了三個小時的人;看了一遍參考書的人,絕對贏不了看了五遍的人”。

這世界就是一撥人在晝夜不停的高速運轉,另一撥人起牀,發現世界變了。

記住,總有你所達不到的極致,總有你爭取不來的完美,你所做的努力,從來不夠。

7

高考還早?別人已經在奔跑

很多同學看到這裏,可能還會想:“沒事,高考還早”。

剛升高三的時候,有人問:“高一高二沒學好,高三還能逆襲嗎?”

寒假結束的時候,有人問:“高三上學期沒學好,下學期還來得及嗎?”

高考前一個月的時候,有人問:“最後一個月,怎麼學才能逆襲黑馬?”

在你一次次這樣問的時候,別人已經開始奔跑了;而當你想奔跑的時候,別人已經起飛了。

努力,從來都不嫌早。

因爲高考成績真的太重要,重要到只是一分,你就可以去一個完全不同的地方;多做對一道題,你的大學就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堅守夢想併爲之去努力,你的夢想終將會實現,你會感謝現在努力的你,勤奮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