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讀書名言 > 西遊記讀後感1500字

西遊記讀後感15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9W 次

西遊記讀後感1500字

西遊記讀後感1500字

西遊記是一個悲劇故事

“所有喜劇的內核都是悲劇”。

“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

作者吳承恩創造西遊記時的初衷史書上並無明確記載,現在亦無從考究,只能結合作者生平和西遊記本事來進行推測。

關於西遊記的解讀古往今來數不勝數,今天我們也試着從西遊記喜劇還是悲劇的角度來解讀。

先從西遊記來看。

西遊記故事的主線是唐僧師徒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修成正果的經過。

孫悟空則是西遊記中的絕對男一號,因此西遊記中孫悟空的戲份最多也最能反應作者的創作初衷,關於孫悟空在西遊記中的具體經歷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從大鬧天宮一戰成名到五指山下被囚五百年再到被迫接受觀音菩薩護送唐三藏西天取經再到真假美猴王事件後自願西天取經以求修成正果的心路和選擇轉變,孫悟空漸漸的被歲月磨平了棱角從而更好的融入了主流社會,進而得到了觀音、如來等佛教高層的認可,最終修成正果成爲鬥戰勝佛榮升佛教上層,一洗在道教得勢天庭時的弼馬溫之恥。這其中的種種概括起來就是現在的窮小子城市職場奮鬥心酸史,用悲苦心酸來形容應該更恰當些。

再從吳承恩生平來看。

1512年(大明正德一年)吳承恩出生於淮安府山陽縣一個學官淪落爲商人的家庭。他的父親吳銳性格樂觀曠達,奉行常樂哲學,爲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讀書做官,上承皇恩,下澤黎民,做一個青史留名的忠臣。

1529年(嘉靖八年),吳承恩到淮安知府葛木所創辦的龍溪書院讀書,得到葛木的賞識。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吳承恩大44歲才補得一個歲貢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沒有被選上。

1551年(嘉靖三十年)吳承恩接任河南新野縣知縣。修建行臺察院,尊經閣,增修儒學,表彰貞節,興辦水利等德政事蹟。

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周遊湖南新化(古梅山)賣文寫書爲生。

1556年(嘉靖三十五年),由於母老家貧,去做了浙江長興縣丞,常與友人朱曰藩豪飲,寄趣於詩酒之間,和嘉靖狀元沈坤,詩人徐中行有往來。

1558年(嘉靖三十七年),終因受人誣告,“拂袖而歸”,晚年以賣文爲生,約六十七歲時到過杭州,活了大約76歲,晚年在貧窮中逝世。

吳承恩小時候勤奮好學,一目十行,過目成誦。他精於繪畫,擅長書法,愛好填詞度曲,對圍棋也很精通,還喜歡收藏名人的書畫法帖。少年時代他就因爲文才出衆而在故鄉出了名,受到人們的賞識。

但是青年和中年並不得志,官場的失意,生活的困頓,使他加深了對封建科舉制度、黑暗社會現實的認識,促使他運用志怪小說的形式來表達內心的不滿和憤懣。

《淮安府志》載他“性敏而多慧,博覽羣書,爲詩文下筆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補上“歲貢生”,後流寓南京,長期靠賣文補貼家用。晚年因家貧出任長興縣丞,由於看不慣官場的黑暗,不久憤而辭官,貧老以終。30歲後,他搜求的奇聞已“貯滿胸中”,並且有了創作的打算。他自言:“雖然吾書名爲志怪,蓋不專明鬼,實記人間變異,亦微有鑑戒寓焉。”

因此我們可以從吳承恩的生平來看,吳承恩少年得志,才華橫溢,名聞鄉里,躊躇滿志,就像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一樣,但是卻科舉不順,朝裏無人提攜,鬱郁不得志四十五歲才某得一知縣,可想其內心有多憤懣,也不像孫悟空那樣有七十二變般的武藝可以把世間攪個天翻地覆,也看清了改變不了的世道,因此只能發揮所長創作了寓意深長的諷刺長篇小說《西遊記》。

因此,綜合原著內容和作者生平來看,西遊記的喜劇色彩和打怪橋段掩飾不了作者想借孫悟空心酸蛻變升職路的悲劇核心。所有從這個角度看西遊記是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