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讀書名言 > 2021年常用讀書的名言84條

2021年常用讀書的名言84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4W 次

壞書如同壞兄弟姐妹,能使咱們墮落。——菲爾丁以下是小編搜索整理的讀書的名言84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2021年常用讀書的名言84條

1、我們依靠思考,也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駕馭年輕的心靈。我們的思考能點燃學生的學習願望。我們的思考能激發學生對書籍不可遏止的嚮往。

2、一首偉大的詩篇象一座噴泉一樣,總是噴出智慧和歡愉的水花。

3、讀書創造精神財富,實踐創造物質財富。

4、讀書在古爲今用,實踐在立異標新。

5、一生富有唯學問,百歲幸福有成就。

6、古來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7、學習他人是方法,實現自我是目的。

8、書是隨時在近旁的顧問,隨時都可以借給你需要的知識,而且按照你的心意,重複這顧問的次數。一本新書像一艘船,載着我們從狹窄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凱勒

9、學和行本來是有機聯繫着的,學了必須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當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學到了手。否則,讀書雖多,只是成爲一座死書庫。——謝覺哉

10、書籍中有些並非爲讀者能有所收穫而寫的,而是作者想誇耀自己的.才學而寫的。

11、當你想讀下去而毫無所得時,你便把書暫時移開,過些時再來讀,結果它總會讓你讀懂的。——詹姆士·畢塞·浦拉特

1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貴理解,無事守章句。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

13、對於做實際工作的人,要"破"萬卷書,確實是不容易的,讀破幾本書就不壞,凡是精華——也就是比較正確地概括了前人生活和生產鬥爭經驗的書本,或者說是"好書",應該反覆地讀,不厭其煩地讀上千遍,把它讀"破",那才能生巧。讀破之意在於通,引證自己的經驗,加以融會貫通,書本知識才能成爲你所掌握的工具。爲什麼要反覆讀呢?是因爲每一次重讀好書,讀破一本或幾本典範性的好書,可以比喻在作戰中攻克一個主力堡壘,這一仗打勝,其餘殘敵,只消用掃蕩戰就可以順利地解決了。——陳原

14、壞書是帶有知識性的毒藥,它會毒殺精神。——伏爾泰

15、書籍的使命是幫助認識生活,而不是代替對生活的認識。——科爾察克

16、書雖小,但如同閃爍的寶石,在微小的顆粒中蘊藏着巨大的價值。——莫爾

17、書使一些人博學多識,但它會使食而不化的人瘋瘋顛顛。——彼特拉克

18、拾螢讀書定何益,投筆取封當努力。——陸游

19、讀書須知出入法,初當求所入,終當求所出。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善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不能出得書,則又死於言下。惟知出知入,乃盡讀書之法也。——陳善

20、古今政治家,推諸葛武侯爲第一,他讀書也是隻觀大略;陶淵明在詩界中,可算第一流。他乃是一個好讀書不求甚解的人。反之,熟讀兵法者爲趙括,長平之役,天下鬧得天怒人怨。注《昭明文選》的李善號稱書簏,而做出的文章就不通。——李宗吾

21、做讀書筆記,這不僅大有助於記憶,而且自己考試自己,看看到底有何心得。不管自己瞭解的正確與否,意見成熟與否,反正寫過筆記必得到較深的印象,等至日子長了,書讀多了,再翻翻舊筆記看?一看,就能發現古非而今是,看法不同,有了進步。——老舍

22、無論什麼書,抓着就看,先把序看了,我只看首幾頁或從末尾倒起來看或隨在中間亂翻來看,或跳幾頁看,略知書中大意就是了。如認爲有趣的幾句,我細細地反覆咀嚼,於是一而二,二而三,就思到別的地方去了。無論什麼高深的哲學書,和最粗淺的戲曲小說,我心目中都是一例視之,都是一樣讀法。——李宗吾

23、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24、朋友,你喜歡讀書嗎?書,拉進了時間的距離,縮短了地域的間隔;書,使您暢遊千山萬水,鳥瞰古今中外;書,伴您踏上理想的征途,人生從此充滿陽光,充滿希望。

25、不畏浮雲遮望眼,自——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26、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爲科學家的。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

27、讀書是至樂的事。——林語堂

28、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蠢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清:袁牧

29、不願學習的人,絕不可能成爲真正的人。——荷塞。馬蒂

30、對於書籍就跟交新朋友一樣。

31、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謹慎比大膽要有力量得多。

32、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衆鳥欣有託,吾亦愛吾廬。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33、沒有任何問題可以像無窮那樣深深地觸動人的情感,很少有別的觀念能像無窮那樣激勵理智產生富有成果的思想,然而也沒有任何其它的概念能像無窮那樣需要加以闡明。――希爾伯特

34、新書是再陳舊不過的東西。——帕蒂森

35、書——這是一代對另一代精神上的遺訓,這是行將就木的老人對剛剛開始生活的的中選,這是行將去休息的站崗人對走來接替他的崗位的站崗人的命令。——赫爾岑

3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請保留此標記——《漢樂府。長歌行》

37、書讀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但當你讀書而思考越多的時候,就會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很少 作者:伏爾泰

38、學會讀書,便是點燃火炬;每個詞的每個音節都發射火星。

39、讀書對於我來說是驅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沒有一種苦惱是讀書所不能驅散的。 ——[法]孟德斯鳩

40、讀書如飯,善吃飯者長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玻 作者:章學誠

41、不以文章害辭,不以辭害志。

42、做人簡單,做事勤奮。

43、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4、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于謙

45、中國自己就可以成爲科學、思想發展的源泉,中國自己就可以成爲生產者,它有這種潛力和能力,中國不僅是一個知識消費者,它還是一個製造者。——阿爾文·托夫勒

46、改變一切不需要太多時間。

47、知識是青年人的最佳的榮譽,老年人最大的慰藉,窮人最寶貴的財產,富人最珍貴的裝飾品。

48、圖書館使我得以有恆地研習而增進我的知識,每天我停留在裏面一兩個鐘頭,用這個辦法相當的補足了我失掉的高深教育。 ——(富蘭克林)《富蘭克林自傳》

49、成功不是靠夢想和希望,而是寧可辛苦一陣子,不要苦一輩子。

50、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

51、閱讀,比如飲食、平靜地咀嚼,其味道是將長;大咽咀嚼,味道也就永遠不會知道。

52、我讀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意義。

53、語言是思想的工具。馬馬虎虎地對待語言,那就是馬馬虎虎的思想。

54、富蘭克林讀書使人充實,思考使人深邃,交談使人清醒。

55、書籍便是這種改造靈魂的工具。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啓發性的養料。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料。——佚名

56、讀書對於智慧,就像體操對於身體一樣。——佚名

57、積財千萬,無過讀書。——北宋《顏氏家訓》顏之推

58、好書是生活中最寶貴的財富之一。

59、讀書不獨變氣質,且能養精神,蓋理義收攝故也。

60、安安份份學習。讀完該讀的書。想傷心時,痛快地傷心,想歡喜時也同樣痛快地歡喜。——米娜

61、萬事皆煩惱,唯有讀書高。書從眼前過,知識全入腦。周禮天下先,禮儀之邦源。意深品自高,詩經與離騷。書山遍開花,諸子與百家。萬花叢中過,書香滿生活。世界讀書日,讀書讓生活更美好!

62、一命二運三風水,四行善積德五讀書。

63、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卷二》

64、讀書的作用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作者:劉向

65、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作者:陸游

66、百學須先立志。 朱熹

67、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劉向《戰國策·秦策一》

68、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郭沫若

69、讀書也象開礦一樣,沙裏淘金。作者:趙樹理

70、天下事千變萬化,其端無窮。故世之苦讀書者,往往遇事有執泥處,而經歷事故多者,又每逢是圓融而無定見,此皆一偏之見。(愛情 )朕則謂當讀書時,須要體認世務,而應事時,又當據書理而審其事宜。如此方免二者之弊。作者:康熙

71、藜羹麥飯冷不嘗,要足平生五車書。作者:陸游

72、書籍把我們引入最美好的社會,使我們認識各個時代的偉大智者。——[英]史美爾斯

73、讀書是一種享受生活的藝術。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當你枯燥煩悶,讀書能使你心情愉悅;當你迷茫惆悵時,讀書能平靜你的心,讓你看清前路;當你心情愉快時,讀書能讓你發現身邊美好的事物,讓你更加享受生活。讀書是一種最美麗的享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74、讀書方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朱熹

75、讀書就是力量,因爲讀書可以幫助工作,可以增加工作的力量。 ——拿破崙

76、讀一本書,就像交了一位朋友。

77、讀書就和吃飯一樣,已經成爲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一餐不吃感覺餓,一天不讀感覺慌。——作者:劉耀鴻

78、唸書破萬卷,胸中無適主,便如暴富兒,頗爲用錢苦。

79、成功的科學家往往是樂趣遍及的人,他們的獨創精力來自他們的博學。一本新書像一艘船,教育我們從狹隘的處所,馳向無限遼闊的餬口的海洋。——凱勒

80、書是窘境中的寬慰。

81、星星使天空絢爛精通;常識使人增長伎倆。

82、莫苟且,白了少年初,空悲切。

83、求學將乃至用;唸書先在虛心。

84、唸書力爭三性:韌性、記性、悟性。有韌性沒有記性,讀了白讀;有記性沒有悟性,書是死書。三性具備,堪稱常識大亨。——魏明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