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名言警句 > 尊老愛老的名言警句積累

尊老愛老的名言警句積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1W 次

尊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流傳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尊老愛老的名言警句,快積累起來吧。

尊老愛老的名言警句積累

尊老愛老的名言警句積累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爲也;爲老人折枝,是不爲也,非不能也。(莊子)

3、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祖孫兩人,更相爲命。(李密)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5、將出牽衣送,未歸倚閣望。(黃遵憲)

6、子孝父心寬。(陳元靚)

7、老年時像青年一樣高高興興吧!青年,好比百靈鳥,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鶯,應該有他的夜曲。(康德)

8、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孟郊)

9、母親的心是兒女的天堂。(意大利諺語)

10、我望着搖籃,我的兒子在成長,我沒有休息的權利!(何塞馬蒂)

11、老來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司湯達)

12、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於口頭上,而且應體現於實際中。(戴維德克爾)

13、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也是對人類勞動的尊重。(俗語)

14、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祕也就在於如何愛護兒童。(蘇霍姆林斯基)

15、與其批評孩子,不如做個榜樣。(茹貝爾)

16、必須拿出父母全部的愛、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養出偉大的人來。(馬卡連柯)

17、沒有父母的愛培養出來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馬卡連柯)

18、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俗語)

19、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時也沒有人來扶助。(印度諺語)

20、用毆打來教育孩子,不過和類人猿教養它的後代相類似。(馬卡連柯)

21、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魯迅)

22、莫把心愛的兒子留在你身邊,放他出外鍛鍊纔會名滿天下。(泰國諺語)

23、爲了孩子,我的舉動必須非常溫和而慎重。

24、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孟子)

25、子曰: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康熙)

【拓展延伸】

如何尊老愛老

縱觀當今社會,傳統文化價值觀日益受到挑戰和衝擊,使得學校、家庭、社會的輿論導向片面地強調知識和能力,而忽視了傳統教育。孝道——這生生不息、綿延千年的人類傳統美德出現了嚴重的缺失與危機。在不少的家庭中,子女以自我爲中心,敬老孝老的意識淡薄。在這種形勢下,深刻認識和弘揚慈孝文化就顯得尤爲重要,它是創建幸福家庭、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是當代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是當代社會公民道德教育的最佳切入點和出發點。幼兒階段是孩子性格養成、童蒙養正的重要時期,讓孩子知明禮、懂孝道,從小尊老孝老,這是孩子成人成才的根本。所以,幼兒園必須重視慈孝文化的啓蒙教育。

一、以愛的教育爲原點,喚醒幼兒慈孝慾望

“愛”是慈孝行爲的顯著特點。如果幼兒不懂得什麼是愛,不能去體驗、享受被愛的幸福感,不知道怎樣去愛自己,不能初步感知愛老孝老的具體形象,就不會產生慈孝的慾望。我們一味地憑空要求幼兒孝敬老人、尊敬師長,那麼他們只是出於被要求去實行慈孝行爲,行動是脆弱的,教育的實效性不強。所以,幼兒園進行慈孝文化啓蒙教育要以“愛”的基礎教育爲原點,讓幼兒認識愛、感受愛,奠定慈孝品德的情感基礎。

1、 讓幼兒感受愛的溫馨

“慈愛”在幼兒園裏體現出的是教師對幼兒的愛。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作爲一名教師,不僅要教給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更要給予愛。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幼兒的感情基礎,也是幼兒感受愛的有效載體。

“慈愛”在家庭中體現爲父母等長輩對孩子的愛。這種愛更是幼兒感受愛的重要載體。幼兒園可以請一些家長來園對幼兒講講自己怎樣辛勤養育兒女的事情,也可以組織幼兒開展《××愛我》的講故事活動,讓幼兒講講長輩關心愛護自己的小故事。通過同伴之間的故事交流,加深對愛的認識,分享愛的溫馨,萌發愛長輩的情感。

2、 讓幼兒學會關愛自己

孔子說:“父母唯其疾之憂。”即父母最擔心的是孩子的身心是否健康,只要孩子能潔身自愛,不讓父母擔心,就是孝。教師要讓幼兒知道這個道理,啓迪幼兒增強自愛的情感。首先要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的意識,提高幼兒自我保護的技能。筆者所在幼兒園通過安全自護教育八策略,即常規訓練滲透、遊戲活動實施、藉助情景表演、兒歌教學理解、模仿訓練強化、實踐演練體驗、自主參與探索、增強鍛鍊確保安全自護教育,讓幼兒在教師行之有效的各種教育方法引導下,形成自我保護意識,掌握一定的.自救、自護技巧。並讓幼兒懂得,只有在保護自己、快樂生活的基礎上,纔有可能去幫助別人,才能讓長輩放心、幸福,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慈孝。

3、 讓幼兒理解慈孝含義

讓幼兒理解慈孝的含義不能抽象地說教,要通過古代和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例子,讓一幕幕晚輩孝敬長輩的動人情景呈現在幼兒眼前。《三字經》中提到的“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就是適於兒童傾聽的慈孝故事。特別是,要結合幼兒身邊慈孝行爲的典型實例,讓幼兒感知慈孝的含義,爲幼兒樹立榜樣。例如,我園大二班的葉嘉年,奶奶眼睛瞎了,他長年陪同奶奶一起睡,照顧奶奶起居,扶奶奶走路,幫奶奶拿東西。同齡人的榜樣引領,有效地使幼兒加深了對慈孝行爲的理解。教師還可以組織幼兒討論,說一說自己所知道的尊老愛老的故事,說一說小朋友在家裏可以怎樣孝敬長輩。

二、以實踐體驗爲載體,養成幼兒慈孝品性

心理學家費西納認爲,人的心理活動類似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小部分,它相當大的一部分藏在水面以下,在這裏有許多觀察不到的力量在對它發生作用。無意識活動的特點以及幼兒尚未成熟的心理特徵,決定了無意識教育是一種有效的品性教化方法,對幼兒養成慈孝品性發揮“隱性”教育作用。但無意識教育具有依附性,需要一定的載體和手段才能發揮作用[1]。幼兒憑藉親身體驗、體悟,才能使外部影響逐步內化,內在觀念逐步外顯,達到知行合一,使孝親尊長活動收到顯著效果。

1、 在多彩活動中體驗慈孝

幼兒園開展以“孝道”爲主題的豐富多彩的活動。教師通過兒歌、三字經、故事、DCD、舞蹈等多種形式,讓幼兒懂得爺爺、奶奶、父母等長輩的辛苦,懂得感恩;結合三八節、父親節、母親節、重陽節、端午節等節日,開展系列活動,如“彬彬有禮”禮儀小天使活動、“孝心寶寶在行動”、“種植感恩樹”、“感恩的心DIY、感恩箴言”徵集等多種特色活動。還可以把一些體現慈孝教育的故事改編成遊戲,讓幼兒在遊戲的情境中體驗慈孝。

2、 在日常生活中體驗慈孝

幼兒對家中父母的感恩和孝心是弘揚慈孝文化的重要內容。當代著名作家冰心就非常關心對孩子孝敬父母的教育。她要求,對兒童的教育不能只講大道理,首先要教會孩子如何關心父母、愛護父母。很多事例證明,孝敬父母絕不是一件小事情!孝敬父母的教育是最基礎的道德教育。一個孩子,如果連養育自己的父母都不關心、不照顧、不尊敬、不愛戴,怎麼能去愛他人愛集體呢?如果一個孩子對生身父母都沒有深厚的情感,怎麼能昇華出高尚的愛國之情呢?所以,我園要求幼兒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體現孝心:學會對父母表達感恩和關心之情,常說“謝謝”“您辛苦了”“您休息一下吧!”增強自我責任感,對自己的言行有要求,從整理玩具、收拾書籍、吃飯、穿衣、繫鞋帶、睡覺等日常瑣碎的小事入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對父母表達孝心的小事,例如幫父母拿拖鞋、給父母捶背揉腿、幫父母盛飯等等。幼兒園要定期組織幼兒交流在家中對父母表達孝心所做過的事,及時捕捉亮點進行表揚,促進同伴之間相互啓發、學習。

3、 在社區活動中體驗慈孝

杜威明確指出要把兒童視爲社會的一員,要求學校做的任何事情都必須“使兒童能夠理智地認識他的一切社會關係並參與擴充這些關係”[2]。所以,敬老愛老的觀念要由家庭推廣到社會,有效地營造一種尊老敬老的社會風尚。我園位於鄞州區雅戈爾老年樂園附近,我們充分挖掘這個社區資源,把老年樂園作爲尊老愛老的教育基地。教師經常帶領中大班幼兒走進老年樂園,定期參加樂園“爭做心理健康幸福老人”的聊天室活動,教師、幼兒在和老人聊天互動中培養了慈孝情感;平時每月一次走進老年樂園,幼兒爭着向老人問好,牽着老人的手到戶外散步,有時還往老人手裏塞兩塊糖。老人們看到一張張稚嫩的臉龐,慈愛之情油然而生。我園和老年樂園聯合舉辦的兩年一屆的老少同樂運動會是一大盛事,開幕式上,小朋友揮舞着紅旗、鮮花、綠葉和彩環,用清脆嘹亮的童音一遍又一遍地向老人問好和祝福。老人和幼兒歡聚一堂,相互觀摩體育技能。老人慈愛的讚歎、歡笑聲,幼兒敬老愛老的熱情,使會場洋溢着尊老愛幼的熱烈氣氛。

三、以家庭爲親密夥伴,實現家園同步教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家長是幼兒園教師的重要合作伙伴。家園配合,使幼兒在園獲得的學習經驗能夠在家庭中得到延續、鞏固和發展;同時,使幼兒在家庭獲得的經驗能夠在幼兒園的學習活動中得到應用。幼兒是否孝親敬老,家庭教育是重要的環節,家長對老人的態度和關心程度直接影響着幼兒對父母和長輩的態度。一個家庭裏父母和長輩的關係好壞也會影響着幼兒對父母的關注程度。

1、 面向家庭宣傳慈孝理念

幼兒園從宣傳入手,開展“慈孝文化進家庭”工程。通過家長學校、家長園地、網站宣傳、環境創設等途徑,讓家長了解中國傳統慈孝文化的主要內容,理解幼兒園進行慈孝文化啓蒙教育的現實意義。可以結合全國首個“慈孝文化之鄉”——江北區慈城鎮,向家長講一些有關慈孝文化的歷史故事和現在的典型事例,從而增強家長的慈孝教育意識,在觀念和行動上與幼兒園的教育達成共識,做到對子女慈愛而不溺愛,並有意識地爲孩子的慈孝言行創設機會,搭建平臺。

2、 開展家庭孝親悅親活動

老人是過往薪火的傳承人,是既有財富的創造者,是未來發展的導航師[3]。老人身上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素質,幼兒園要引導家長讓子女知道長輩有哪些長處,從而增強子女對長輩的崇敬和愛戴之情。如果爺爺奶奶是鄉下農民,可以讓幼兒接觸他們的生活環境和勞動情景,感知他們艱苦樸素的精神,崇拜他們的勞動技能,向他們學習力所能及的簡單農活;如果爺爺奶奶有較高的文化水平,讓幼兒羨慕他們豐富的知識,學習他們愛讀書、刻苦學習的精神。還要讓幼兒常與長輩交談,記住長輩的生日等,懂得給老人買禮物。這些孝親和悅親活動,會使孩子從小養成尊敬長輩的習慣。

3、 組織家長慈孝專題活動

筆者所在幼兒園以家長慈孝微論壇等爲載體,引領家長進行家庭開展悅親孝親教育的情況交流,並開展慈孝專題系列活動:2011年3月,開展“慈孝文化我來說”家長征文活動,共徵得文章128篇,家長們旁徵博引《弟子規》《論語》等經典,闡述自己對慈孝的理解;2011年11月,開展了“慈孝之家”評選活動,全園家庭紛紛踊躍報名,並以班級爲單位開展“海選”活動。隨着爭做“慈孝之家”活動的步步深入,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慈孝故事“浮出水面”,最終評選出全園十個慈孝家庭,每一戶都用最真實的事件折射出慈孝文化的影響力。更可喜的是,此次活動後,慈孝的內涵與外延在活動中不斷擴大,從家庭延伸到鄰里,從鄰里拓展到社會。

“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綿延五千年而不終的道德根本,我們祈以進行“慈孝”啓蒙教育,讓傳統文化迴歸教育,在幼兒園、家庭、社區的互動中,拓展幼兒品德教育的內涵,提升幼兒各方面的綜合素養,從教育的源頭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