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勵志名言 > 成長才是真正的贏

成長才是真正的贏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6W 次

  前幾天,帶兒子參加跆拳道黃帶考試。考完宣佈成績,有幾個孩子沒考過。其中一個8歲男孩和兒子是同學,平時訓練認真、動作到位,顯然是失手了。
  
  我們幾個認識的家長都挺替男孩惋惜,正打算安慰孩子一下,不料,男孩很冷靜地走到考官跟前,說:“考官,我知道自己剛纔沒打好。但我平時訓練挺好的,您看,能不能給我一次現場補考的機會?”
  
  當時考官和家長都愣住了,大概都沒見過一個小孩敢這樣爲自己爭取。
  
  考官猶豫了一下,答應再給孩子一次機會。
  
  果然,第二次孩子頂住了壓力,考過了。
  
  我不禁感嘆孩子有要贏的決心,敢大膽爭取機會。
  
  這時,一位家長問道:“假如當時考官沒同意,你會怎麼做呢?”
  
  男孩落落大方地回答:“那也沒關係。我知道是自己沒發揮好,下次再考。”
  
  孩子小小年紀對待輸贏的態度如此之正,既贏得了,又輸得起,在場的家長不禁連聲誇讚。
  
  就像劉德華所說:贏,我鼓掌,輸,我鼓掌。贏,是有勇氣去戰勝自己;輸,是有勇氣去接受自己。既有能力贏,又有勇氣接納輸,是一個人寶貴的品質,也是父母應該教會孩子的重要一課。
  
  看過一則新聞報道,一個男孩因爲考試未達到預期的95分以上,媽媽將他扔在了高速路口。民警電話聯繫勸解,媽媽卻很“剛”地堅稱:“就算坐牢也不要他了。”
  
  身爲人母,我相信這位母親不是真的不要孩子了,而是想通過懲罰和威脅的方式,逼孩子下次考取更好的成績。
  
  我們大多也是這麼被父母教育過來的,只是做法沒這位媽媽那麼極端:成績好的時候,各種表揚和獎勵;成績一旦退步,劈頭蓋臉的批評威脅和全盤否定。
  
  想孩子贏的出發點很好,可是這麼做問題不小:孩子會誤以爲父母只在意成績和是否能贏,會給孩子造成壓力,讓孩子失去信心,變成不敢面對競爭的迴避型人格。
  
  讓孩子敢去競爭、敢去贏,正確的方式是:鼓勵他(她),肯定他(她)。
  
  前段時間,“洪荒少女”傅園慧和爸爸因爲《我家那閨女》火了。
  
  節目中,爸爸對女兒近乎浮誇的鼓勵和肯定讓人大開眼界:“我們家傅園慧真的是天才。”爸爸跟她的微博互動,也是各種花式誇娃。
  
  傅園慧說,爸媽最讓自己感動的,是從未改變的鼓勵和肯定。
  
  一句不變的“天才”,支撐她在殘酷的競技體育中,從省隊進入國家隊,一路披荊斬棘去了奧運會,即便在最低谷,也不曾放棄。
  
  《實話實說人生》裏有一句話:讚美和鼓勵是陽光雨露,批評和挑剔是惡風暴雨,讚美和鼓勵使人完美,批評和挑剔使人殘缺。
  
  讓孩子敢競爭、敢去贏,是和孩子一同完善不足。孩子的成長路上,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是一個接一個競爭和挑戰。只有孩子具備了足夠的自信和不斷完善自己的能力,纔有參與競爭的動力和毅力,纔可能最終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相對輸贏的結果,努力的過程更重要。對結果不那麼執着,孩子才能舉重若輕,才能在起落之處都保持平和的心態,贏得更多的競爭。
  
  《爸爸去哪兒3》一期節目裏有個環節,讓五位明星老爸跟當地農民比賽“摳玉米粒”,“拳王”鄒市明和另外三位老爸落敗。鄒市明的兒子鄒明軒不幹了,在現場大喊大鬧,一定要老爸贏。“村長”李銳只好臨時增設一輪“拳擊”比賽,讓鄒市明贏,鄒明軒才轉怒爲喜。
  
  很多孩子跟鄒明軒一樣,不能容忍輸給別人。
  
  但,就像白巖鬆所說:“不但要教會孩子如何去贏,更要教會孩子如何漂亮地輸。”
  
  因爲,人生起起伏伏,沒有誰是永遠的贏家,有輸有贏纔是人生常態。我們要讓孩子明白,參與競爭,不是爲了爭輸贏,而是爲了在競爭中,鍛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很欣賞《奇葩說》選手楊奇函的人生態度:我每天都問自己,你今天變得更博學了嗎?
  
  只有把自己當成競爭對象,每一天都比昨天更進步一點,纔是實現了成長,纔是真正的贏。
  
  如果孩子不想爭輸贏,請鼓勵他參與競爭;如果孩子太在意輸贏,請告訴他,人生終極的贏不是贏別人,而是贏自己。

成長才是真正的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