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名人名言 > 曾國藩名言大綱

曾國藩名言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9W 次

1、作善豈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謗招禍也。

曾國藩名言

2、君子之道,以知命爲第一要務。

3、處有事當無事,處大事當如小事。

4、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5、胸懷廣大,須從平淡二字用功。

6、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業。

7、不隨衆從之喜懼爲喜懼。

8、天下事未有不由艱苦中來,而可大可久者也。

9、盛世創業之英雄,以襟懷豁達爲第一義。

10、常常提其朝氣爲要。

11、遇棘手之際,須從耐煩二字痛下功夫。

12、百種弊病,皆從懶生。

13、養得胸中一種恬靜。

14、養生以少惱怒爲本,事親以得歡心爲本。

15、書蔬魚豬,一家之生機;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氣。

16、帶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禮。

17、遇憂患橫逆之來,當稍忍以待其定。

18、一身能勤能敬,雖愚人亦有賢智風味。

19、口腹不節,致疾之因;念慮不正,殺身之本。

20、以能立能達爲體,以不怨不尤爲用。

21、凡有用之物,不宜拋散也。

22、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

23、省事是清心之法,讀書是省事之法。

24、何必擇地?何必擇時?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

25、以體察人才爲第一。

26、無實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禍。

27、凡事留餘地,雅量能容人

28、見得天下皆是壞人,不如見得天下皆是好人。

29、不深思則不能造於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30、凡行公事,須深謀遠慮。

31、特患業之不精耳。

32、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33、凡讀無益之書,皆是玩物喪志。

34、責己厚而責人薄耳。

35、不可背後攻人之短。

36、常存冰淵惴惴之心。

37、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見異思遷。

38、守篤實,戒機巧,守強毅,戒剛愎。

39、爲人不可過於聰明。

40、先靜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41、見異思遷,欲求長進難矣。

42、好勝人者,必無勝人處,能勝人,自不居勝。

43、遇詭詐人變幻百端,不可測度,吾一以至誠待之,彼術自窮。

44、勿揚人過,反躬默省焉,有或類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45、智慧愈苦而愈明。

46、人宜減者決減之,錢宜省者決省之。

47、凡人無不可爲聖賢,絕不繫乎讀書之多寡。

48、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49、死生早已置之度外。

50、只是一個見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盡墮。

51、人生莫懼少年貧。

52、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

53、知足則樂,務貪必憂。

54、事前加慎,事後不悔。

55、好便宜不可與共財,狐疑者不可與共事。

56、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則爲小人所忌,亦爲君子所薄。

57、凡辦大事,以識爲主,以才爲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58、人之制性,當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壞之易。若不顧其氾濫,一傾而不可復也。

59、衣冠之族,以清白遺世爲本,務要恬穆省事,凡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與之相接。

60、清則易柔,惟志趣高堅,則可變柔爲剛;清則易刻,惟襟懷閒遠,則可化刻爲厚。

61、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穩當,次求變化;辦事無聲無臭,既要精當,又要簡捷。

62、貧賤時眼中不著富貴,他日得志必不驕。富貴時意中不忘貧賤,一旦退休必不怨。

63、失意事來,治之以忍,方不爲失意所苦。快心事來,處之以淡,方不爲快心所惑。

64、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氣,力戒自滿,毋爲人所笑,乃有進步也。

65、立身之道,內剛外柔;肥家之道,上遜下順。不和不可以接物,不嚴不可以馭下。

66、一個忍字,消了無窮禍患,一個足字,省了無限營求。

67、自其外者學之而得於內者謂之明,自其內者得之而兼於外者謂之誠,誠與明一也。

68、辦大事者,以多選替手爲第一義,滿意之選不可得,姑節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69、家中無論老少男婦,總的習勤勞爲第一義,謙謹爲第二義。勞則不佚,謙者不傲,萬善皆從此生矣。

70、從人可羞,剛愎自用可惡。不執不阿,是爲中道。尋常不見得,能立於波流風靡之中,最爲雅操。

71、以愛妻子之心事親,則無往而不孝。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

72、有理義以養其心,則雖老而神明不衰。苟爲不然,則昏於豢養,敗於戕賊,未老而志衰矣。勵志之士,可不戒諸。

73、世間事各有恰好處,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則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則失難。存心君子,自得之體驗中耳。

74、禮義廉恥,可以律己,不可以繩人……爲子孫做富貴計者,十敗其九。爲人做善方便者,其後受惠……爲善最樂,是不求人知。爲惡最苦,是惟恐人知。

75、以忠沽名者訐,以信沽名者詐,以廉沽名者貪,以潔沽名者污。忠信廉潔,立身之本,非釣名之具也。有一於此,鄉原之徒,又何足取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