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名人名言 > 魯迅的名言和對聯

魯迅的名言和對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2W 次

魯迅先生的文化造詣很深,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魯迅的名言和對聯,希望喜歡!

魯迅的名言和對聯

魯迅的名言

一個人如果一生沒有遇到橫禍,大家決不另眼相看,但若坐過牢監,到過戰場,則即使他是一個萬分平凡的人,人們也總看得特別一點。 ——摘自1932年12月16日《兩地書·序言》

成語和死古典又不同,多是現世相的神髓,隨手拈掇,自然使文字分外精神;又即從成語中,另外抽出思緒:既然從世相的種子出,開的也一定是世相的花。——摘自1926年5月25日《集外集拾遺·<何典>題記》

孩子是要別人教的,毛病是要別人醫的,即使自己是教員或醫生。但做人處事的法子,卻恐怕要自己斟酌,許多人開來的良方,往往不過是廢紙。

在要求天才的產生之前,應該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衆。——譬如想有喬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沒有土,便沒有花木了;所以土實在較花木還重要。

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纔有路。

、死亡的生命已經朽腐。我對於這朽腐有大歡喜,因爲我藉此知道它還非空虛

青年們先可以將中國變成一個有聲的中國。大膽地說話,勇敢地進行,忘掉一切利害,推開了古人,將自己的真心的話發表出來--魯迅

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藥的民族中,一定有許多英雄,專向孩子們瞪眼。這些孱頭們。

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爲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

智識太多 ,不是心活,就是心軟。心活就會胡思亂想,心軟就不肯下 辣子手……所以智識非剷除不可。

與名流者談,對於他之所講,當裝作偶有不懂之處。太不懂被看輕,太懂了被厭惡。偶有不懂之處,彼此最爲合宜

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

讀書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腦到--魯迅

時間就是性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魯迅

要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魯迅

寫不出的時候不硬寫--魯迅

哪裏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工作上。------魯迅

一滴水,用顯微鏡看,也是一個大世界。--魯迅

社會上崇敬名人,於是以爲名人的話就是名言,卻忘記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種學問或事業--魯迅

魯迅的對聯

對聯是漢字文化中特有的產品。漢字是方塊字,古漢語中一個字幾乎就是一個詞,安排對偶非常方便。對聯至今仍有頑強的生命力。魯迅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修養,撰寫對聯亦優爲之,但他寫得很少,而很見功力。試舉二例來看。

其一,他早年有一副爲客死於南京之同鄉同學丁耀卿寫的輓聯——

男兒死耳,恨壯志未酬,何日令威來華表;

魂兮歸去,知夜臺難瞑,深更幽魄繞萱幃。

丁耀卿是魯迅在南京礦務鐵路學堂的同班同學,1902年1月死於肺病(詳見周作人《魯迅的故家·園的內外·丁耀卿》,又《魯迅小說裏的人物》附錄一《舊日記裏的魯迅·辛丑四》),令人非常惋惜。古代小說中有遼東人丁令威死後化鶴歸來棲息在故鄉城門華表柱上的故事(詳見《搜神後記》卷一),其人恰好也姓丁,魯迅遂引此故實,代爲表達耀卿君壯志未酬的遺恨。下聯說其人逝世後最放心不下的是自己的母親,幽魂耿耿,環繞着母親的住處(“萱幃”)不肯離去。魯迅本人是一個大孝子,終身不稍懈怠,所以他設想丁耀卿也是如此。

其二,後來到1924年9月,魯迅曾集《離騷》句爲一聯,請書法家喬大壯(1893~1948)寫出,掛在北京阜內西三條衚衕新居(今北京魯迅故居)的“老虎尾巴”西壁,聯曰——

望崦嵫而勿迫;恐鵜鴂之先鳴。

按《離騷》有云:“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羲和是神話中爲太陽趕車的人,詩人命令他慢慢兒趕,不要讓太陽早早地從崦嵫山落下去,因爲自己要上下求索,還要走很遠很遠的路。二十年代中期魯迅正處於彷徨求索的時期,也正有許多工作要做,對這些詩句很有感情,容易共鳴。《離騷》中又有句雲:“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恐鵜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爲之不芳。”詩人擔心惡鳥一叫,花草萎折,自己培育的人才會蛻化變壞;魯迅則變其意而用之,重點講必須愛惜時間,同時也有感嘆若干青年趨於消沉,自己必須加緊奮鬥的意思。稍後魯迅在《野草·希望》中寫道:

我早先豈不知我的青春已經逝去了?但以爲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墜的蝴蝶,暗中的花,貓頭鷹的不祥之言,杜鵑的啼血,笑的渺茫,愛的翔舞……雖然是悲涼漂渺的青春罷,然而究竟是青春。

然而現在何以如此寂寞?難道連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麼?

我只得由我來肉薄這空虛中的暗夜了……

這一席話恰恰可以爲這集句對聯做註釋。從同一首詩裏集句爲對聯,難度相當大,而魯迅卻舉重若輕,且能寄託遙遠深,這是很難得的,至今仍然能給我們以教益和啓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