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穹頂之下的柴靜:母親、記者和公民

穹頂之下的柴靜:母親、記者和公民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5.14K 次

穹頂之下的柴靜:母親、記者和公民


穹頂之下的柴靜:母親、記者和公民

2015年2月的最後一天,一段名為《穹頂之下》的霧霾調查視訊刷爆了各大社交網路。這是柴靜從央視辭職後自費製作的一段視訊,題材聚焦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環保熱點——霧霾,風格屬於她擅長的調查領域。

舊牛仔褲,純白襯衫,《穹頂之下》裡的柴靜語調平和、態度真誠,她以演講的形式,結合多媒體展示手段,將自己和團隊一年來的調查成果娓娓道來。

視訊錄製時間是在臘八節晚上,地點在北京大興的星光影視園。面向五六百位觀眾演講的柴靜思路清晰、邏輯順暢、敘述沉靜,一邊切換演示屏,一邊像講故事般與臺下的觀眾分享,層層遞進地戳中了每個人的痛點。

此刻,她是一個普通平凡的母親,也是一個久負盛名的記者,更是一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一起來看柴靜的故事母親、記者和公民

一、母親柴靜

《穹頂之下》在各大視訊網站推出,柴靜保守了一年的祕密終於公開。朋友們也終於知道柴靜為何花一年時間來製作這樣一個視訊——情感起點原來是女兒。

視訊中,柴靜回憶了自己當時懷孕的情景,“聽到她(女兒)心跳的一瞬間,對她沒有別的期望,健康就好,但是她被診斷為良性腫瘤,在出生之後就要接受手術。”所幸,手術很成功。

只是在帶女兒回家的路上,柴靜就已經感到害怕了,“全是煙熏火燎的味兒,我就拿了一個手絹捂在她的鼻子上,這樣做很蠢”。而在生女兒以前,柴靜從來沒有對汙染感到過害怕,去哪兒我都沒戴過口罩。“現在有一個生命抱在你懷裡,她呼吸她吃她喝都要你來負責,你才會感到害怕。”

之後,柴靜從央視辭職,並謝絕一切工作邀請,專心陪伴和照顧女兒,在她看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平安就好、健康就好”。而過程中,她對霧霾的感受愈發強烈,“整個生活都被它影響了。”

為了保護女兒的健康,霧霾天時,柴靜總和女兒待在家裡,而北京有一半的時間是霧霾天。視訊中有一張柴靜的女兒照片,扎著雙馬尾的小女孩站在窗前,小手拍著面前的玻璃,似乎想用這個種方式表達自己出去玩,而窗外的世界卻是霧霾籠罩。

柴靜說:“這一年我做的所有的事情就是為了回答將來她會問我的問題,霧霾是什麼?它從哪來?我們怎麼辦?”

有人發表評論質疑霧霾並非柴靜女兒患腫瘤的原因,柴靜是故意利用女兒的病進行營銷。然而在視訊裡,柴靜並未直接將女兒生病的原因怪罪在霧霾上,而是覺得不能讓女兒生活在一個空氣汙濁的世界,何況這汙濁的空氣會極大地損害人體健康。

她也曾顧慮自己是否有權力在片中提到女兒。柴靜明白,如果從一個受害者角度來講述,可能會有違客觀性,但這確實是她無法迴避的一個動機——在有孩子,尤其是知道孩子生病後,她才會對空氣汙染格外重視,她不希望女兒生活著一個沒有藍天白雲的世界。

在接受採訪時,她說:“如果沒有這樣的一個情感的驅動,我確實很難去用這麼長時間做完這件事。”

二、記者柴靜

《穹頂之下》全長103分55秒,視訊中多次出現柴靜之前在《新聞調查》時做的節目,柴靜式調查早已成為一種新聞符號,無論外界褒貶如何,不得不承認,曾長期從事調查記者的她確實足夠專業。

作為曾經的媒體記者和環保問題關注者,柴靜在製作該視訊的過程中走訪了多個汙染現場,以尋找霧霾根源,並多國實地拍攝治汙經驗。

無論是視訊中她對中石化前總工程師、環保部官員等人的尖銳提問,還是她向專家學者的虛心求教,亦或是演講敘述時的深入淺出,合情入理,都展現了其作為調查記者的深厚專業能力。

演講現場,柴靜結合錄影、動畫、圖表等各種視覺化呈現方式,綜合運用各種資料、例項對霧霾的現象、成因、後果、應對策略等進行詳盡剖析,有理有據,是新媒體時代的一種全新報道模式。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原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主編莊永志專門為柴靜的霧霾調查視訊寫了評論文章,稱:“目力所及,這是非機構、非記者所做的信源最權威、資訊最立體、視野最開闊、手段最豐富、最有行動感的霧霾調查。”

前媒體人林天巨集感慨道:“中國是個能夠產生無數世界級選題的國度,但在我的視野裡,這個國家從未出現過一個能夠匹配得上這片新聞富礦的世界級記者——這太難,你的報道涉及的人群要足夠廣闊,問題要足夠重要,調查要足夠專業,故事講得要足夠精彩,勾勒出的解決問題的途徑要足夠清晰。如果有,那就是今日‘霧霾’之後的柴靜。”

當很多人還在討論“新媒體”,討論“網際網路思維”,討論“調查報道”何去何從時,柴靜和她的團隊已經潛心一年悄悄製作了這款令人咋舌的新媒體產品,而且在全網免費釋出。柴靜用演講的形式來展示調查成果,這一新鮮形式更是受到媒體圈許多人的關注。

也許會有人質疑該片的客觀性,認為其不能算是“調查報道”,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部優秀的新聞作品。至於具體歸屬哪種新聞類別,也許並不是那麼重要。

選擇在兩會前釋出視訊,也體現了柴靜作為一名調查記者應有的政治敏感性。相信今年“兩會”上,會有更多人關注大氣汙染、能源體制等相關話題。

三、公民柴靜

製作《穹頂之下》時,柴靜並不隸屬於任何一家媒體,她拿出來自己先前寫書的稿費,約一百萬元,投入到該視訊中,希望能和朋友們一起,為轉型中的社會做一點紀錄和分析的工作。

柴靜的自費調查,是在網際網路時代進行的一次公民調查,她竭盡全力去尋求改變,其實也可以理解為一種自發的公民責任感。

這種責任感,不僅與她過去的職業經歷有關,更與她的個人經歷密不可分——她希望能夠留住藍天,和家人一起親近大自然,讓更多人一同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在《看見》一書中,柴靜在《山西,山西》一文的開頭寫道:“海子有句詩,深得我心:天空一無所有,為何給我安慰。”

她說:“山西姑娘沒見過小溪青山之類,基本上處處灰頭土臉,但凡有一點詩意,全從天上來。中學時喜歡的男生路過我身邊,下了自行車推著走,說幾句話。分別之後心裡蓬勃得靜不下來,要去操場上跑幾圈,喘著氣找個地兒坐下,天藍得不知所終,頭頂肥大鬆軟的白雲,過好久笨重地翻一個身。”

這是她關於藍天的美好記憶,而這樣美好的經歷不應該只出現在記憶裡。

在《穹頂之下》中,柴靜描述APEC期間和先生出行時見到的藍天的心情:“我們倆就看著這一幕,那種心情特別像小孩看著最後一顆糖,你不吃你知道它要化了,你吃你又知道快沒有了,那種又甜蜜又憂愁又氣急敗壞的感覺。”

柴靜知道,大家和她一樣,都想留住APEC藍,而她,希望為留住藍天做些什麼。

她還知道,成千上萬的孩子正在孕育,出生,而這些河流、天空、大地,是應該屬於他們的。她說:“我們沒有權利只知消費不知剋制,我們沒有權利只知抱怨不知建設。我們有責任向他們證明,一個被能源照亮的世界,同時可以使潔淨和美好的。”

剛開始調查時,柴靜會問每個人,霧霾的拐點到底什麼時候來。可大家給她的答案都不太一樣。她便決定——別再問了,我也不再等了。

她開始自己行動起來。作為一個普通公民,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踐行。

在柴靜看來,—人去做什麼,是因為心底有愛惜。她愛惜空氣,所以儘量不開車而是多步行或騎自行車,她還提醒附近工地的工人將裸露的揚塵的土堆覆蓋好,向環保部門舉報樓下餐館未加裝油煙處理裝置,並參加公眾參與的立法研討會等。

每當她這樣做時,就會有一種腳落實地的感覺。“明知道自己所做對於改善大氣汙染的作用微乎其微,但就是因為一個人知道了自己做的一點點事情可以讓事情本身變得更好,心裡面就能夠踏實了。”她把自己的感受分享給更多人聽,不是想鼓動號召他人必須做什麼、應該怎麼做,而是相信別人心底有自己的愛惜,有適合自己的實踐。

後來,她發現,歷史就是這樣創造的——就是千千萬萬個普通人,有一天他們會說不,我不滿意,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諉,我要站出來做一點什麼。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時,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

這,就是公民柴靜理解的“同呼吸,共命運”

推薦閱讀:

柴靜《穹頂之下》霧霾視訊完整版和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