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作文 > 尋找最美巾幗奮鬥者作文(通用10篇)

尋找最美巾幗奮鬥者作文(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6W 次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尋找最美巾幗奮鬥者作文(通用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尋找最美巾幗奮鬥者作文(通用10篇)

尋找最美巾幗奮鬥者作文1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徵程上,她們巾幗不讓鬚眉,發揚擔當和鬥爭精神,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用“幹一行愛一行”的執着,成就“鑽一行精一行”的精彩——布茹瑪汗毛勒朵等10位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光榮入選2022年“最美巾幗奮鬥者”。

2022年“最美巾幗奮鬥者”是新時代巾幗力量的傑出代表,是新徵程路上奮鬥女性最美剪影標杆。巾幗不讓鬚眉,女子支撐半邊天,我們敬新時代巾幗力量,我們贊奮鬥女性最美剪影。

致敬新時代巾幗力量,爲時代奔騰輸入強大能量。

“因爲我是中國人,祖國是我的根,我絕不能忘本……”20世紀50年代,李桓英謝絕世界衛生組織的挽留回到祖國,將國外先進治療方法與中國實際相結合,使瘋狂肆虐數千年的麻風病可控、可治。2016年,李桓英榮獲首屆“中國麻風病防治終身成就獎”。同年,95歲高齡的李桓英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她用生命噴薄出愛國、事業、忠誠的強大能量。五代銀河、兩代天河超算系統研製骨幹,代表團隊六次站上世界超算最高領獎臺……盧宇彤的成績單,向世界展示着中國的高精尖成果,更展示着中國女科學家的風采和擔當。大國重器、尖端科技,她們爲科技強國貢獻力量。新時代的巾幗力量在科技領域,在經濟領域,在文化領域,在各個領域釋放出強大能量,成爲奮鬥征程的活力澎湃“她力量”,她們的先進事蹟彰顯建功新時代的巾幗力量,勾勒奮鬥女性的最美剪影。

尋找最美巾幗奮鬥者作文2

奮鬥成就事業,拼搏打造精彩。新時代的壯美天地廣闊,奮鬥女性,百花齊放,拼圖祖國美景。在地處我國西部邊陲的新疆烏恰縣吉根鄉,護邊員布茹瑪汗·毛勒朵用雙腳丈量祖國的邊境線。數十年來,她親手在帕米爾高原刻下10多萬塊“中國石”,她用默默奮鬥揮毫愛國畫卷。家長口中的“秒回校長”,同行眼中的“種子校長”……每一個親切的稱呼,都如同一枚閃亮勳章,映照出上海市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校長吳蓉瑾的育人初心,她用一線奮鬥揮毫教育畫卷;秉持這樣的信念,北京姑娘路生梅,紮根陝西榆林市佳縣人民醫院,一干就是50多年,她用基層奮鬥揮毫人民健康畫卷。奮鬥女性,奔騰向前,活躍在天南海北,祖國各地,她們用奮鬥女性的最美剪影,讓我們的時代,讓我們的事業更加美好。

時代召喚巾幗英雄,奮鬥成就女性夢想。

楊寧,這個“85後”大學生村官,放棄大城市就業機會,回到家鄉帶領鄉親們拔掉窮根,她把青春力量奉獻給了脫貧攻堅事業;“發展產業關鍵要‘接地氣’。”蘭州鑫源現代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建敏,帶領企業積極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她用拼搏奮鬥揮毫鄉村振興畫卷。一個個美麗名字,閃閃發光;一個個奮鬥故事,釋放溫馨。新時代的巾幗力量,更加氣勢澎湃;新徵程的奮鬥女性,更加瑰麗多姿。

2022年“最美巾幗奮鬥者”定義新時代女性之美,這是新時代中國女性的榜樣和標杆,也是新徵程路上中國婦女事業的繁榮昌盛的美麗見證,她們奮勇爭先、頑強拼搏,充分展現了新時代女性風采。未來可期,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征程上,我國的婦女事業必將取得新的更大的發展,創造出更加靚麗的業績。

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婦女和婦女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團結動員廣大婦女奮進新徵程、建功新時代,在“三八”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中央宣傳部、全國婦聯向全社會宣傳發布了2022年“最美巾幗奮鬥者”先進事蹟。

布茹瑪汗·毛勒朵、李桓英、尹建敏、關欣、胡海嵐、盧宇彤、路生梅、楊寧、甘公榮、吳蓉瑾10位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光榮入選2022年“最美巾幗奮鬥者”。她們深入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黨忠誠、信念堅定、求真務實,立足平凡崗位,取得了不平凡的業績。她們有的50餘年如一日巡邊護邊守衛國家領土,有的長期奔波邊遠山區護佑人民健康,有的在高水平科技前沿陣地勇攀高峯,有的在鄉村振興中積極作爲,有的傳承優良家風繼續紅色血脈,有的堅守三尺講臺潛心立德樹人……她們都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用“幹一行愛一行”的執着,成就“鑽一行精一行”的精彩,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中國婦女在黨的領導下,開拓進取、勇毅前行的昂揚風貌。

發佈活動採用視頻展示、人物訪談、雲連線等形式,從不同側面講述了她們的先進事蹟和工作生活感悟。中央宣傳部、全國婦聯負責同志爲她們頒發“最美巾幗奮鬥者”證書。

尋找最美巾幗奮鬥者作文3

甘公榮,1958年出生,江西蓮花縣人,1974年7月參加工作,199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工商銀行系統“十佳儲蓄員”、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江西省三八紅旗手、萍鄉市十大傑出青年等一系列稱號。現擔任江西省婦聯兼職副主席、萍鄉市蓮花縣龔全珍志願者協會顧問等。

甘公榮是“將軍農民”甘祖昌和全國道德模範龔全珍老人的三女兒。作爲名門之後,甘公榮繼承家門的紅色基因,秉持着父輩“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家訓,在紅色精神傳承的道路上從未停歇。

1974年,16歲的甘公榮初中畢業,因父親甘祖昌堅持要把上學的機會讓給更貧苦的孩子,於是滿腹委屈的甘公榮回家當起了農民。

在甘祖昌的言傳身教下,她很快成了幹農活的一把好手。1978年,國家落實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政策,甘公榮被分配到縣電影隊做電影放映員。此後3年,她跟隨放映隊跋山涉水、走村入戶,放映電影上千場。

1981年,甘公榮調入工商銀行蓮花縣支行,在當儲蓄員的16年間,她經手的錢多達幾億元,沒有出過絲毫差錯,而且還攬儲了上千萬元,是其他儲蓄員平均水平的3倍。

甘公榮說,她的工作是屬於國家分配,所以她很珍惜國家給予的這次工作機會。工作崗位上的甘公榮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她始終把父親的箴言當作自己的工作準則:“七十二行,行行都需要人做,只要認真地去做,無論幹哪一行都能出人才。”直到退休,甘公榮也沒有忘記父親的話,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她用實際行動迴應了父親的期待。

工作幾十年,甘公榮以自己的初心和父輩留下來的精神財富踐行着承諾,以自己飽滿的熱情、紮實的作風、認真的態度,不但贏得了同事和周圍羣衆的好評,更無愧於所獲的榮譽。她把平凡的崗位作爲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不斷地爲之奮鬥。

退休後的甘公榮受到井岡山幹部學院的邀請,定期爲學員宣講甘祖昌將軍和龔老的先進事蹟,弘揚他們一心爲公、無私奉獻的精神。在課後,甘公榮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志願服務工作上。

1999年,甘公榮得知湖上中學學生李建平因家境困難面臨輟學,便主動和他結成幫扶對子,每月資助李建平,一直到他考上大學。2011年11月,蓮花縣琴亭鎮建立了龔全珍工作室管理服務網絡,下設6支便民服務隊伍,甘公榮自願加入志願者服務隊並擔當隊長一職。

2013年,龔全珍發起建立了“愛心救助基金會”,甘公榮負責基金的管理。她聯通整合了多方社會資源,推動有關組織和社會人士通過不同渠道、不同方式奉獻愛心。現在,該基金會已爲衆多困難家庭解了燃眉之急。

雖已是花甲之年,甘公榮依然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做着幫助別人的事情。她說:“爸爸媽媽說‘幫助別人快樂自己’,這是我家的家風家教,也是傳家寶,我這樣做,還要把它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傳給我的兒子、孫子,現在他們一有空我就要帶他們到鄉下去走訪,讓他們看一看別人的生活,瞭解別人的困難。這樣,當我老得動不了的時候,志願服務的事業還有人能繼續做下去。”

尋找最美巾幗奮鬥者作文4

吳蓉瑾常年推動情感教育,致力於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本文圖片均爲澎湃新聞記者 張呈君 圖9月16日,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吳蓉瑾“時代楷模”稱號,她的事蹟打動了社會各界。“‘鐵人校長’‘雲朵媽媽’,這些溫情代號的背後是用真心換真心的教育付出!”上海市商貿旅遊學校語文教師楊璐說,她要學習吳蓉瑾的大愛之心,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上海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2019級師範生陸晢文認爲,當一名教師走上講臺,便成爲了一道光,不大也不亮,卻足以照亮這方寸之地,“我想,吳蓉瑾校長便是那道光!”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專業2020級師範生孟婷麗感慨:“吳老師的事蹟如黎明時的第一縷陽光,讓初入師範卻迷茫的我看到了榜樣的力量。”師心相承,師魂相繼,孟婷麗相信,“那道光將一直照亮我的未來教師之路!”

虹口區第二中心小學校長鄭琰說,吳蓉瑾被評爲時代楷模是名至實歸,教育是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的事業。

曾受盧灣一中心小學委託管理的奉賢區江海第一小學校長褚紅輝說,從2009年開始,盧灣一中心小學與奉賢區江海第一小學開始結對,當時結對了兩輪,一共四年。在這期間吳蓉瑾將她的辦學理念、教學資源注入了江海第一小學。在她的引領下,該校不斷提升辦學質效,成爲一所家門口的好學校。

時任貴州省赤水市元厚小學校長、現任中國工農紅軍貴州赤水耿飈將軍紅軍小學校長何中遠說,吳蓉瑾是一位立說立行的好校長,自和上海市盧灣一中心小學建立幫扶關係後,她親自調度,共同建立“一校一課表”的方式推進幫扶工作。她帶領團隊到赤水對學校教學管理、上學科示範課、教學研究、藝術教學等進行指導。通過培訓,該校教育理念得到更新,管理能力得到提升,班級管理更科學、更高效,班集體更加團結,積極向上。

奧運冠軍鄒市明介紹,認識吳蓉瑾是一次很偶然的機會,她始終把學生的事作爲頭等大事,“希望我能夠將奧運精神帶到學校,看着她誠懇的表情,我被打動了。”

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主任、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代蕊華表示,吳蓉瑾是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長三角中小學名校長高級研究班的學員,她工作在小學、視野在中國、格局在新時代,是他們所期待的新時代的大先生。

尋找最美巾幗奮鬥者作文5

吳蓉瑾爲青少年學子播種紅色初心。中共一大紀念館館長薛峯表示,吳蓉瑾16年如一日地打造“紅喇叭”小講解員社團,讓盧灣一中心小學一級又一級的學生在紅色文化中成長。她是生長在黨的誕生地、中國共產黨精神家園旁邊的“屋裏廂”楷模。這樣的榜樣十分真實親切,看得見,摸得着,找得到。用生命承載教育,用平凡演繹偉大。黃浦區教育黨工委副書記、區教育局局長姚曉紅認爲,吳蓉瑾是踐行“用愛潤心”的築夢人,當前,黃浦正全力建設教育改革引領區、創新教育先行區和教育發展精品區,黃浦教育系統將深入開展“學習時代楷模,爭做‘四有’教師”的主題學習活動,弘揚高尚師德。

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書記沈煒表示,中宣傳部授予上海市黃浦區盧灣一中心校長吳蓉瑾“時代楷模”光榮稱號,這是對她紮根基礎教育、潛心教書育人、真情呵護孩子們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的巨大褒揚,也是對全市32萬餘名教職員工的有力鞭策。上海教育系統一定要大力宣傳吳蓉瑾視學生如親子的大愛情懷,教育引導全市教師向“時代楷模”學習,把理想踐行在學校教育崗位上,把信仰落實到課堂教學中,把桃李滿天下作爲人生最大榮耀,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作爲人生最大幸福,回答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爲誰培養人”這個時代交給學校和教師的根本命題,培養好全面發展、身心健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副書記、市教委主任王平認爲,吳蓉瑾獲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殊榮,這不僅是吳蓉瑾個人榮耀,也是上海教育系統的榮光。上海一定要以全面落實教育“十四五”規劃和啓動實施教育綜合改革國家示範區建設爲契機,堅持把打造一支“四有”好教師隊伍作爲教育事業改革發展關鍵環節,把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名學生、成就每一名教師作爲辦學的價值追求,把師德師風建設擺在首要位置,把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作爲核心任務,把爲教師創造人文化的教學工作環境、人情味的校園生活氛圍作爲重中之重,不斷提高教師地位待遇,持續健全教師榮譽體系,讓教師成爲令人羨慕的職業,集聚優秀人才培養更優秀的未來人才,夯實教育發展基礎和城市長遠發展根基。

尋找最美巾幗奮鬥者作文6

16年前,第一批小小講解員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開講時,有一位老師一直用讚許、堅定的眼神默默鼓勵他們。她,就是上海市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校長吳蓉瑾。

“教有真情,育無止境”,一走進盧灣一中心小學一樓大廳,人們就能看到的這句教育理念,用來概括吳蓉瑾的27年教育生涯,很是恰切。

“用孩子們自己的語言,給同齡人講黨史”

盧灣一中心小學毗鄰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多年前,兼任少先隊輔導員的語文老師吳蓉瑾在參觀一大會址時發現孩子們聽講解不太認真,便在學校支持下展開調查研究。“建一支由少先隊員組成、專門爲小學生觀衆服務的講解員隊伍,讓孩子們自己寫講解稿,用孩子們自己的語言,給同齡人講黨史!”吳蓉瑾說,想出這個新點子以後,她帶領學生一同學黨史、一同討論撰寫講解稿、一同磨鍊演講技巧。“紅喇叭”小講解員社團由此成立。

這支“紅喇叭”,至今已培養了千餘名小講解員,志願講解場次超千場,已拓展出了滬語講解、英語講解、快板演出、連環畫展示等多種形式。每一個雙休日和節假日,只要沒有出差和工作,吳蓉瑾都會站在一旁,用讚許的目光和溫暖的笑容,默默守護着小講解員們。

如今,在盧灣一中心小學,“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講解”已成爲一門特色課程。“這麼多年來,講解詞始終銘記在我的腦海中。吳老師的教導在我心中種下了一粒紅色種子,讓我牢記紅色歷史、永遠愛黨愛國。”一位已是大學生的小講解員這樣說。

“情感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學會愛”

吳蓉瑾爲當地人熟知,始於“情感教育”。20年前,關注到一些孩子出現情感淡漠、自我意識過重等問題,她積極探索,每週利用15分鐘午會課時間,開展情感教育課,提高孩子的`溝通交流和情感表達能力。後來,她和同事們一起,把情感教育融入德育、美育、勞育等各個方面,構建起了包括8個板塊、20個專題的情感教育體系。

“情感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學會愛。”吳蓉瑾曾這樣告訴同事賀春秋。賀春秋剛入職時,不小心摔倒受傷,吳蓉瑾指導她以此爲素材,上了賀春秋的第一堂情感教育課——《愛護我自己》。賀春秋說,那節課上,她和學生們坐在一起交流各自的受傷經歷,互相提醒,彼此關心,“那些溫馨的情景十幾年了還歷歷在目。”

吳蓉瑾的微信朋友圈常常“曬娃”。開學這幾天,曬得最多的是一年級的孩子們,上課時專注的目光、吃飯後沾着飯粒的小臉……張張照片都滿溢着她對孩子的喜愛與呵護。

每個學生畢業時,吳蓉瑾都會贈送一張附有自己聯繫方式的卡片。常有已畢業的學生找她交流,甚至其他學校的學生和家長也慕名找她,吳蓉瑾也樂意提供幫助。

尋找最美巾幗奮鬥者作文7

中國女科學家們很厲害,她們溫柔、美麗、智慧,她們既可上九天攬月,也可下五洋捉鱉。“獲得第24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的胡海嵐,是該獎項本屆最年輕的獲獎者……”去年11月,在世界頂尖科學家“她”論壇上,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副會長曹曉風高度評價中國女性科學家。

而她着重提到的胡海嵐,現爲浙江大學腦科學與腦醫學院院長。2021年,她被授予第24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這是唯一一個在全球範圍內獎勵女科學家的項目。

20多年前,人們對生物的瞭解還少之又少,生物系已是當時最熱門、最難考的專業。保送北京大學時,胡海嵐選擇了這個專業,並持之以恆,久久爲功。

1996年,胡海嵐從北京大學畢業,獲得了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專業學士學位。之後,她收到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錄取通知書,遠赴重洋求學,一去就是十多年。在美期間,胡海嵐獲得了生物學的博士學位,並進入了世界著名的生物學實驗室——冷泉港實驗室,進行博士後研究。2008年,在完成科研訓練可以獨當一面後,胡海嵐選擇回到祖國,在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組建了自己的團隊,並於2015年回到家鄉杭州加入浙江大學。

尋找最美巾幗奮鬥者作文8

目前,世界上抑鬱症患者達到了3.5億,關於抑鬱症的治療是一個世界性難題,無數相關領域的工作者都在爲此而努力。

胡海嵐和團隊專注於腦的高級功能及相關疾病的研究,並取得了國際領先的創新性研究成果,揭示了抑鬱症發生及抗抑鬱藥物快速作用的分子、細胞及環路機制。她的團隊爲研發更好、更安全的新一代抗抑鬱藥物提供了科學依據。

胡海嵐和團隊的研究成果還包括揭示動物個體參與社會競爭及“勝利者效應”的神經調控機制,揭示了後天的經歷經驗可以通過重塑神經環路來改變先天的弱勢。創新單細胞活性雙標記技術,揭示獎賞與厭惡對立情緒的神經編碼。

2019年7月15日,國際腦研究組織—凱默理(IBRO-Kemali)基金會宣佈:第12屆國際獎的獲得者爲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的胡海嵐教授。這是該獎自1998年設立以來,首次頒發給歐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學家。該獎項每兩年才評選一位,含金量極高。評獎委員會在推薦理由中寫道:“胡海嵐教授在情感的神經生物學機制這一腦科學前沿領域取得了令人讚歎的出色成果。在發展迅猛、競爭激烈的系統神經科學領域,她參與開發了該領域的尖端技術,並且成果突出。”

“爲世界奉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不斷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爲人類作出更大貢獻。”胡海嵐熱心學術服務,運用自己的國際學術影響力,致力於爲中國科研在國際上發聲。胡海嵐擔任Neuron、Science Advances、《中國科:生命科學》雜誌的編委,在全球最大的神經科學學會SFN中代表中國擔任議程委員會(安排大會報告)及獎項委員會委員,推選在國際神經藥物藥理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推選了更多來自中國和亞洲的報告人和委員代表。爲推介中國神經科學、建立國際聲譽作出了貢獻。

作爲一名科研工作者,胡海嵐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而作爲一名老師,她同樣盡職盡責,積極推動新型課程建設。在博士生培養過程中,她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爲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並熱心參與“教授有約”等公益講座,引導學生高效學習,快速成長。短短十餘年內,胡海嵐已培養9名博士畢業生和博士後,共獲國家級最高獎學金16人次,其中6位已在中科院、清華、華東師大和浙大獲得教職,4位獲得國家優青等人才獎項。

她“沉醉”科研,不斷提高中國科學家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話語權。她勤力科普教育,讓科學技術走出殿堂,走向社會,用科學知識點燃患者的希望。

尋找最美巾幗奮鬥者作文9

時代召喚巾幗,奮鬥成就夢想。

“科研是長期的艱苦奮鬥,不是一時的光環、激情與承諾。”對此,浙江大學醫學院教授胡海嵐深有體會。

2008年,在國外擁有獨立實驗室的胡海嵐回到祖國,扛起我國系統神經科學領域的大旗。

揭示個體參與社會競爭及“勝利者效應”的神經調控機制、創新單細胞活性雙標記技術……胡海嵐的付出,讓中國在該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領先世界的研究成果。

她們的身影在科學征程上砥礪前行,唱出新時代中國女性的鏗鏘之歌。

2019年,第34屆國際超級計算大會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主任盧宇彤擔任大會主席。

五代銀河、兩代天河超算系統研製骨幹,代表團隊六次站上世界超算最高領獎臺……盧宇彤的成績單,向世界展示着中國的高精尖成果,更展示着中國女科學家的風采和擔當。

“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是國家戰略,也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目標。”盧宇彤曾說。

大國重器、尖端科技,她們爲科技強國貢獻力量。

作爲軍隊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科技領軍人才培養對象、“泰山學者”特聘教授,關欣投身國防事業20餘年。

她的科研成果,爲國防教育、艦載航空兵戰鬥力生成和海軍信息對抗裝備轉型作出突出貢獻,爲我軍在海戰場裝上了先機制敵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尋找最美巾幗奮鬥者作文10

“敬愛的黨組織:1958年,我先後辭去了世界衛生組織聘任的印度尼西亞、緬甸的亞司和梅毒兩種熱帶病專家的職務;告別了已遷居美國的父母,毅然回國。我對投報祖國感到無比光榮和自豪……我真心熱愛中國共產黨,誠摯地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我雖已進入耄耋之年,但願意以黨員的身份爲救治麻風事業奮鬥終身!請黨組織考驗我吧!”

2016年,李桓英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爲什麼在耄耋之年申請入黨?“我還不合格,但恐怕來不及了。”李桓英言辭懇切,“科研追求真理,黨也追求真理。”搞了一輩子科研的她,對科研的態度極其嚴謹,對入黨的自我要求也同樣嚴苛。

所以聽到這個消息時,友誼醫院原黨委副書記鄭瑞芬激動莫名。“李教授幾十年前就該入黨了,沒想到她等了這麼久。”

1998年,雲南勐臘縣“麻風寨”。一條小船穿過河流,停在寨口。船上的李桓英和鄭瑞芬一眼就看見了岸邊等候的人。這曾經是一羣麻風病病人,他們正在等治癒他們的恩人李桓英。如今,這裏不再是“麻風寨”,改叫“曼南醒”,意爲“新生的山寨”,是李桓英親自取的名字。

77歲的李桓英搶先踏上了岸。

“我們的‘摩雅傣’(醫生)來啦!”……一路上,不斷有人奔走相告。北京友誼醫院、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桓英,在這裏是家喻戶曉的“摩雅傣”。

李桓英拉過一直跟着她的一個小夥子說:“把鞋脫下來我看看。”小夥子依言脫下鞋,露出感染了麻風桿菌的腳。

此時,李桓英做出一個令鄭瑞芬震驚的舉動。她的手伸進小夥子的鞋裏,摸摸有沒有沙子和釘子,再穿上。

這個動作,李桓英每年來回訪時都會做。麻風桿菌這種慢性的傳染病主要侵犯的是皮膚和周圍神經,病人的手腳是麻木的。她不厭其煩地教他們學會自我防護,是爲了避免皮膚破損、潰爛。

在一處傣族竹樓前,主人用芭蕉葉裹了一個飯糰遞給李桓英,她也不洗手,笑嘻嘻接過來就吃。

她不怕嗎?李桓英真的不怕。“戰士都知道子彈厲害,上了戰場不照樣往前衝?麻風桿菌可沒有子彈厲害。我甚至巴不得自己被傳染上——讓你們親眼看我現在就能治好它!”

臨睡前,鄭瑞芬忍不住問李桓英,“您爲患者付出這麼多,有沒有想過加入中國共產黨?”李桓英不假思索地搖搖頭,“鄭書記,我認爲自己還不夠條件。我這人其實缺點挺多的,說話直,容易得罪人。但我會繼續努力!”

就在這一年,1998年,在北京召開的第15屆國際麻風大會上,中國向世界宣佈已成功消除麻風病。世界衛生組織官員諾丁博士說:“全世界麻風病防治現場工作,李桓英是做得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