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成才 > 勵志成才 > 《妖貓傳》觀後感1500字三篇

《妖貓傳》觀後感1500字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4W 次

《妖貓傳》觀後感1500字三篇

《妖貓傳》觀後感1500字三篇

導語:《妖貓傳》是一部由陳凱歌導演的奇異古裝懸疑電影,影片根據日本魔幻系列小說《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改編,主要講述了由於一隻說人語的妖貓引發的一個被人隱瞞的真相浮出水面的故事。這裏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三篇1500字的《妖貓傳》觀後感,希望你們喜歡。

《妖貓傳》觀後感1500字三篇

觀後感一:

故事是一隻貓喜歡一個女人?

故事當然沒那麼簡單。

正如電影裏的臺詞:“瓜不是瓜,貓當然也不是貓……”

貓是一個叫白龍少年的執念,女人則是大唐盛世的楊貴妃。

楊貴妃是大唐第一美人,理論上不缺人疼不缺人愛,實際也上也是花見花開,仙女一般的存在。

玄宗皇帝喜歡她,玄宗皇帝的死敵安祿山喜歡她,李白的至交好友進士阿部仲麻呂更是差點向她表白,如果不是玄宗皇帝在一旁擋着的話。我們的白龍少年當然不會不喜歡她,要不也不會直接變成貓。

按理說被很多人喜歡的女孩子,特別是被這麼多牛逼人物喜歡的女孩子,應該會很幸福很開心,會以端莊美麗的姿態在愛與被愛的時間裏走到生命的盡頭。

可她是楊貴妃楊玉環啊!歷史的劇本不是俗套的青春片。她是傳奇的女人啊!

凡是傳奇怎麼可能像秋風落葉般平常,那是如彗星閃電般迅忽啊!

玄宗皇帝在馬嵬驛被逼宮,需要她獻出生命才能控制住局面,不然她不死就輪到皇帝死。

玄宗皇帝那麼喜歡她,怎麼可能放棄她去擁抱江山擁抱天下。

事實證明玄宗皇帝確實不會放棄她,只是封閉她氣竅脈門讓她睡一覺,待風聲過去自會讓她醒過來。

白龍當時也在場,他反對師傅施針封穴的態度比玄宗皇帝堅決的多。

然而玄宗皇帝點頭,皇帝的意志高於一切,白龍反對的後果只能被師傅打斷一條腿。

阿部仲麻呂也在場,他是首先向玄宗皇帝 進諫,提出解決貴妃生死問題的臣子。

阿部仲麻呂的方法很簡單,他是倭國人,他帶着楊貴妃避開這場風波,只要貴妃願意與和他一起走。

玄宗皇帝認爲這個主意不錯,但他與阿部 仲麻打賭,賭阿部仲麻呂輸,貴妃一定不會走。

玄宗皇帝賭贏了,所以他避開了貴妃被施針入眠的場面。

阿部仲麻呂輸了,貴妃不會跟他走,所以 來到他面前想聽他說一遍未說完的話。

然而他只是一直看着貴妃,想說的話始終沒說出口。

那是表白,他沒說,貴妃自然也沒聽到,但從他眼神裏看出來了。

貴妃淡然地向着自己命運走了過去。她不哭也不鬧,發瘋撒潑的事也不做,就像真的要去睡一覺。

史書上說楊玉環是被玄宗皇帝賜白綾自縊而死。本身這種死法得到廣泛的認可,一般來說越多人認可那事實就可能是真的。

但《妖貓傳》是電影,它不這麼認爲,所以貴妃的結局也不一樣。

貴妃喝下玄宗皇帝給的酒,白龍以爲那是毒酒,就算封閉氣竅血脈有活過來的機會,也因爲這杯酒沒有了。

貴妃因白龍的師傅施針閉了氣竅脈門,徹底沒了呼吸脈搏。之後再由高力士用白綾做出勒脖頸的痕跡,由此騙了叛亂頭目,玄宗皇帝保住了性命和皇位。

貴妃被送玄宗皇帝進陵墓後有沒有出來?

玄宗皇帝都認爲施針閉氣竅脈門說法是爲了讓她安詳的死去。

送進陵墓自然就意味着永遠關閉陵墓石門。

但總有些認死理的小子,偏偏相信貴妃還活着。瘸着一條腿躲過追殺,穿過樹林硬是推開石門,要將貴妃救出來。

想法天真又美好,本來一般情節也是這麼天真又美好。

貴妃的確沒有死,因爲這是《妖貓傳》,隨隨便便死掉不就跟史書一樣刻板。

貴妃醒了過來,但醒的不是時候。

說好的,要取針才能醒過來是騙人的。氣竅脈門封閉頂多只能撐兩天。從被施針到被送進陵墓不止兩天,然後她棺槨裏活活被悶死,一雙玉手抓得血肉模糊。

貴妃還是死了……

本來貴妃應該入土爲安,但認死理的小子就是認死理。

貴妃會醒過來,白龍就是這麼認爲。

一般人會認爲白龍很可憐,基本上已經精神錯亂了。

精神錯亂的瘋子行徑不可理解。

白龍將貴妃的身體放寒冰牀上,保證身體不會腐敗。

《妖貓傳》告訴我們,伏筆那麼多,豈是你能料到能想到。

正如貴妃喝下玄宗給的那杯酒不是毒酒,而是被下了蠱的酒。

貴妃的身體,就這麼讓蠱蟲肆無忌憚的破壞。

蠱蟲是吃肉的,把貴妃身體吃完就對了。

除非蠱蟲有其它好吃的,纔不會去吃貴妃的。

白龍需要塊生肉,旁邊正好有隻黑貓。

已經拔出刀子來的白龍,還是把刀子收了回去,哪怕他的心那麼急,眼神那麼兇。

白龍仍舊符合我們認死理小屁孩的人設,他把蠱蟲往自己身上引。蠱蟲見這麼一大活人這麼新鮮又可口的,乾脆全部從貴妃身上撤下來單單吃他的肉。

白龍犧牲了自己的肉體,忍受千般折磨百般痛苦。快死了,他還想着守護貴妃,執念之深,世所罕見。然後他舍了自己身軀,去了黑貓身上。

《妖貓傳》開頭就是他展開報復行動的開始,誰曾經害過貴妃,他就殺誰,且連殺三代。

直到最後他放下執念,他也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我知道她死了,我只是一直不捨。”

喜歡她的人那麼多,也不差白龍一個,但又有誰像白龍一樣,爲了她什麼願意捨棄。

觀後感二: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欄露華濃。若非羣玉山頭見,會自瑤臺月下逢。”月光下的女子輕念,隨風起舞,姿態美好,星光如水般地撒落在她的周圍,使她宛如九天瑤臺上的仙子,驚豔了時光。小雨,這樣說話知道吧。不知成了誰,心中的白月光被人銘記。卻也由此造成了她一生的悲劇。待繁花落盡時,只剩下空空地嘆息。

楊玉環遇到的第一個影響她一生的男人是黃鶴,她不知這個人是她的生身父親,是他殺了自己的父母,讓她寄人籬下[]。

黃鶴想要復仇,恨唐玄宗因玩笑而害死了自己的妻子,所以玉環成了他手中的工具。“有什麼能比讓大唐皇帝流着自己的血脈?更能讓大唐顛覆的事呢?”於是,楊玉環嫁給了從未謀面的壽王。當她接受了壽王時,壽王失寵,黃鶴與虎謀皮,與高力士一起將她送入了唐玄宗的懷中,楊玉環沒有選擇,成了寵冠後宮的楊貴妃。但可能是命運的捉弄,楊貴妃直到去世也未能有一個自己的孩子。

在世人看來,唐玄宗是極寵愛楊玉環的。唐玄宗也是在楊玉環人生中留下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唐玄宗想要愛情,不顧倫理道德地強佔楊玉環,對他來說,楊玉環是愛情的化身。世人皆道楊玉環是最幸福的人。唐玄宗爲她在太液池注酒七千金,在花樓外種牡丹十萬株,萬方來朝只爲慶她生辰,兄弟姐妹皆是位極人臣,風光無限,她被萬人所羨忌。可誰又能看到那繁華之下空洞的靈魂?唐玄宗是王,即使再寵愛楊玉環,他依舊是王。對他來說,楊玉環更像是王權的象徵。他愛她的美貌和身段,卻從未考慮過楊玉環愛的是什麼。她從來都不想要那些風華,有誰知道她曾多次面對那些牡丹潸然淚下,有誰知道她多次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逃離這華美的籠子。

直至歷史來到了馬嵬坡事變,我想,楊玉環看着自己兄弟的屍體和麪前這些談論自己生死的人,心中一定是麻木的。生死從來都不是她能決定的。可當她被埋入土中,在這十幾年的無邊黑暗中醒來時,只能絕望地抓着石板,陷入無邊的虛妄中。所以即使在十幾年後被人挖出,她也只剩下了一副軀殼,就算穿上最奢華的服飾,仍是改變不了她已逝去的容顏和花白的頭髮,還有那快要消散的靈魂。

此時的唐玄宗早已失去了對她的愛慕,他心心念念地只是那個豔絕天下的楊貴妃,並且因爲黃鶴,唐玄宗終是沒有尋找被帶走的楊貴妃。

白龍愛楊玉環,他看到了她的痛苦與掙扎,他終是未能忍住,帶走了她,那是楊玉環第一次呼吸到自由的空氣。但他也不愛楊玉環,他明知楊玉環愛的不是他,卻仍然強行地佔有了她,帶着瘋了的她顛沛流離了十一年,他每夜每夜地看着已然老去的楊玉環跳着“霓裳雨衣曲”,卻是不知她早已從那虛妄中醒了過來“也許瘋着比醒着好”。楊玉環輕念,她早已不在乎身邊的人是誰,自己的人生從未屬於過自己。可笑地是,白龍在臨死前才發現自己同樣是黃鶴的孩子,自己對於楊玉環的愛情可能更多摻雜着孺慕之情。而這份變了質的親情囚禁了楊玉環十一年。

而對於同樣愛慕着楊玉環的丹龍,我恨他的懦弱與自卑,他不敢奢望楊玉環愛他,於是他在帶走楊玉環離開皇宮後逃走了,與楊玉環生生蹉跎了十一年。但我同樣也感謝他,他在十一年後終是對楊玉環說出“請讓我陪你度過剩下的時光”。他給了楊玉環人生中最幸福的階段,雖然只有一年,但在這一年中,楊玉環可以跟自己最愛的人暢遊天下,展現自己內心最真實的一面。楊玉環去世時是帶着笑的,只要這一年,這一生的悲哀都不值一提。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馬嵬驛事變三十年後,享譽後世的白居易創作了《長恨歌》,但他的楊玉環是與唐玄宗深愛一生,生活荒淫的楊貴妃。“因爲你是白居易,因爲過了三十年,仍然心繫貴妃的只有你。”可那又如何?他就算明白事件真相又如何?他選擇了“自欺欺人”,他留給後人的只是一個奢迷的假象,而對他來說,楊貴妃更像是用來批判君主的工具,而忽略了她自己本身是否想要這些榮耀。

楊玉環這一生,被太多的人愛過,但這些愛她的人卻一步一步地將她推入深淵,她不是仙人,她不需要他們的愛,她想要的只不過是一份自由,卻從未掌握過自己的生命。

世人皆歌頌楊玉環的愛情,可愛情下的她是多麼悲涼,繁花已謝,伊人已往,唯有華清宮外的牡丹依舊盛開,彰顯着昔日的榮光,衆人慾見伊人面,奈何繁花已凋零。

觀後感三:

天寶年間的唐,大抵就是如此。一方面,開元盛世剛剛過去,享受着上個時代的成果,國力強盛,萬國來朝;另一方面,皇帝從身到心都已經老朽,王朝的暮氣已顯,奢靡成風,政治混亂。《妖貓傳》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樣一個時代之後的三十年。那風流還沒有遠去,很多老人的回憶中還在回想着那極樂之宴;很多青年人在傾慕着那個時代的詩仙,那個時代皇帝和貴妃的愛情。人人都是愛着楊貴妃的(私以爲陳導演完全可以讓自己的夫人來演這個角色,陳紅仍然是我心目中的宮裝麗人第一),不是楊貴妃的羞花閉月沉魚落雁,而是唐明皇把貴妃打造成了那個時代的象徵——她,就是大唐的風流,代表着大唐一切美好的事物。唐明皇醉心於自己打造的這個偉大的時代,享受着掌控萬物的極樂之樂。

但美好的事物都是脆弱的,經不起一場風雨。唐明皇和安祿山的一段妖異鬼魅的狂舞,好像在預示着末日的到來,極樂之宴也成了末日到來之前的狂歡。安史之亂之後,美好的事物被打破了,美好的時代進入尾聲。唐明皇失去了極樂之樂,惶惶如喪家之狗,被手下的將軍逼宮。(印象中,如此狼狽的皇帝,除了他也就是宋朝那幾位了吧,簡直不似人君。)爲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和權位,唐明皇放棄了自己作爲皇帝的尊嚴,妥協了。親手殺死了他營造的風流——他謀殺了貴妃。貴妃香消玉殞,美好的時代落下帷幕。

總有一些人,對舊時代念念不忘。白龍就是如此,他一直守着貴妃的屍體,他捨棄肉身變成妖貓,都是因爲他放不下,執念太深,入了魔道。白居易一直思慕着那個風流的時代,那個他心目中最好的時代。但是空海早就已經告訴了他答案,那是幻術。因爲那不僅僅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一切美好的反面,是醜陋和骯髒。所以,都是幻術,一切都是假的。西瓜是假的,李白的詩是假的,極樂之宴是假的,唐明皇對貴妃的愛情是假的,那個風流的時代,也是假的。所以最後白居易知道了,他的《長恨歌》也是假的。 “崢嶸棟樑,一旦而摧。水月鏡像,無心去來。”阿彌陀佛。

白龍最終明白了,那個身體早就已經不是貴妃了,那個時代也早就已經不是那個時代了,心魔終破,他的心也可以和化作白鶴的身體一起離開了。丹龍早就明白了,他勘破了這一切虛妄,明心見性,證了佛法,修得了無上密,得了大自在。空海也明白了,所以終於進了青龍寺,得了慧果大師衣鉢,之後又回到日本開創了真言宗。白居易也明白了,所以他一生的作品中,再難見《長恨歌》一樣的敘事抒情詩,更多的是《賣炭翁》一樣的諷喻詩。

如果把《妖貓傳》當做懸疑電影來看,我覺得這部電影是不合格的,因爲電影的後半部導演一直在努力對前半部做出解釋,太過於直白。在我看來《妖貓傳》並不能單純看做是一部懸疑電影,這樣太片面了。電影裏在傳遞着導演的思考,整部電影各種象徵意味的景象,讓我這種符號控不能自已,讓我找到了當初看《少年派》的激動。這部電影與我,值得再三玩味,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