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讀書名言 >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500字三篇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500字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5W 次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500字三篇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500字三篇

導語:整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名爲1900的天才鋼琴師從出生到死亡始終沒有踏上過陸地的傳奇故事。看《海上鋼琴師》我哭了,我不明白爲什麼會哭,只是看到小1900在輪船上的所有人都上岸以後一個人躲在船窗前眺望紐約的時候,孤獨無助而又憂鬱的眼神衝破了我的心裏防線。下面是由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一些關於這部電影的觀後感,希望你能喜歡!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500字三篇

【第一篇】

有些電影是你看過之後,心中涌動萬千卻無從下筆,是你滿腦子的思緒卻不知從何整理,《海上鋼琴師》就是這樣一部讓我欲罷不能欲言又止的電影。

看完影片之後,我的唯一感覺是孤獨,真孤獨。但是1900真的孤獨嗎之後的很多時候,我都覺得他不孤獨,他有滿滿的用之不盡的音樂的靈感,有無數的才華和無數的流動的音符。他其實不孤獨,他讓我們孤獨,沒有天才的華麗沒有天生的不俗沒有特立獨行的資本,沒有充盈的內在沒有在這個世界得到認可和滿足,所以我們孤獨;我們從1900身上看到了自我的卑微自我的缺乏自我的飄忽,所以我們孤獨。

作爲這世上存在的一個人,我們從出生到死亡都被冠以各種各樣的稱號和身份。出生的時候父母爲我們取了一生的代號即名字,我們要上戶口登記註冊,等到十八歲了要去辦理身份證;我們在學校是學生,工作了又要評職稱,我們被別人介紹時是某人的子女父母朋友同事,到底哪個纔是真正的我呢當這些東西都被去除之後,我們還是我們嗎我們還能找到自己嗎1900是一個沒有出生證明的孩子,他不屬於哪個國家也沒有我們傳統好處上的名字,如果他死了你在任何資料中找不到他存在的痕跡,可能也沒有多少人記得他的存在,他也沒有一座存放他遺體的墓穴,但是他卻實實在在地存在過,真真實實地活過,他用什麼證明了自己的存在呢

我一向覺得1900的一生是存在主義思想的體現,他藐視規則,藐視這個社會認可的規則,他害怕上岸其實是拒絕上岸,藐視上岸。他重自身的存在大於外界對自身的認可,他能夠輕易打敗爵士樂的開山祖師並對他表示鄙夷,他能夠靠他的才華賺取無數的名利但是他拒絕音樂與自身的分離,他能夠用音樂去探究所有人的心靈,能夠在音樂裏去旅行,能夠尋覓到自己的感情,但是他沒有常人那樣去要去追,他輕輕地將這些丟進了大海,他將邁向陸地的腳收回。

在存在主義者看來,人生活在一個與自己對立的、失望的世界之中,人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不確定的。絕對自由的人也是煩惱和無所依靠的孤獨者。人雖然有選取的自由,但他應對的未來的生活卻是混沌而沒有目標的。他只是盲目地走向未來,他只明白人生的真實的終結就是死亡。死亡作爲人生的最後歸宿,對於個人的存在具有十分重要的好處。所以存在主義者都是悲觀者,在他們眼裏,人生是一場杯具。

1900的人生不可避免是一場杯具,是他自己能預料到的杯具。“城市那麼大,看不到盡頭,我停下來不是因爲所見是因爲所不見,是因爲看不見的東西。連綿不絕的城市什麼都有,就是沒有盡頭,我需要看見世界的盡頭。上了岸,何去何從愛一個女人,住一間屋,買一塊地,望一個景,走一條死路,太多的選取我無所適從。漫漫無盡,思前想後你不怕精神崩潰那樣的日子怎樣過我無法遺棄這艘船,寧可遺棄自己的生命。”

我喜歡閉上眼睛,反反覆覆地聽1900幫忙好友克服暈船時彈奏的鋼琴曲,想象着自己也正坐在那艘船上,隨着海浪起伏搖擺。那時的音樂是能夠將人吞噬的,讓你忘乎所以讓你自由自在,讓你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又讓你無比清晰的感受到存在的快感。你能感受到飛翔,能感受到旋轉,能感受到跳躍,就想初春的遠行,夏日的衝浪。那裏只有完美,只有存在的完美,我以爲這就是生活,有活生生的完美存在。

之後我才明白生活的大多數時候其實是孤獨的,是我們心裏無處安放的孤獨,不被這個世界所認可的孤獨。1900是孤獨的,所以他選取一輩子不上岸,和那座海上浮城共生共死,而我們呢我們沒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城,讓我們來安放我們的孤獨,讓我們來逃避自己不喜歡的一切,所以我們比1900更孤獨更可憐。

很多時候,這個世界再繁華再喧鬧,我都只是一個人彷彿置身孤島,這時我那麼孤獨但卻沒有一座安放它的城市。這個城市越來越鄙棄孤獨,它不允許你孤獨它不給你時間孤獨,它讓你覺得孤獨是可恥的,它要讓你融入外面喧囂的海洋戀愛的洪流,它要你和別人一樣,上岸,走同一條路,一條望不到盡頭的路。

你拒絕融入,那麼你就要承受雙重的孤獨,外在的內在的,所以你更孤獨。而融入,那是一輩子都不會快樂的旅程,你踏着陸地是那樣的輕飄飄,你感受不到你的存在,你還是孤獨,無處安放的孤獨。

【第二篇】

“TheLegendof1900海上鋼琴師”改編義大利小說名家AlessandroBaricco的獨白劇,講述一位誕生於海上的音樂奇才,精采不凡且富爭議的一生。他以出生年代“1900”爲名,成長於往返太平洋間,任風浪翻騰的蒸氣船上。天賦異秉的鋼琴才華吸引了爵士樂史上普遍公認爲“第一位巨匠”的JellyRollMorton注意,特地前來船上與他較量。而這位從未接觸過陸地的鋼琴師,更因着對感情與新世界的好奇,離開他原有的世界,去尋求更美的理想……

是的,在最富於戲劇性的新的世紀即將到來的時刻,由一部講述發生在上一世紀初的傳奇故事的意大利影片,來爲僅有區區百年曆史,卻早已在當今世界所有藝術形式中獨領風騷的電影這門藝術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海總是載滿了回憶的,無論它是快樂的,期望或不堪回首……以前我並不明白在海上生活也是生命的一種方式,純粹,自然。沒有人能像他那樣簡單地活着,生命中只有鋼琴。看了《海上鋼琴師》這部影片,最初打動我的是主人公1900的個人魅力:自信而執着;優雅而瀟灑;能夠輕易的透過表象而通透他人的心跡;能夠揮灑地透過88塊音符表達自己想要表現的——自己的內心或所洞察到的。編劇賦予他不同尋常的身份、出生、收養和死亡,無師自通,天生的鋼琴師。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孤獨的,因爲我們生活的世界紛繁複雜,我們的慾望日益膨脹,所以,我們的思想有過多的束縛,我們活得也就更辛苦。而1900的生命少了這些,因此,他活着的方式更令人羨慕。他的生命只有大海、音樂、鋼琴,生於海上,長於海上,死於海上,鋼琴和音樂就是他的生命。一個屬於大海的人,在陸地上無法生存,彷佛是海洋動物,離開了海就會死去一樣。離開了大海,他聽得到只有在陸地上才能聽到的海的聲音嗎?聽得到能指引他的生命方向的呼喚聲嗎?不能。他用音樂與朋友交流,在黑夜的海上,船開始劇烈顛簸,兩個人並肩坐在鋼琴前,隨着海浪的起伏,靈動的旋律,與鋼琴一齊在地板上起舞。看到那裏,彷佛自己的世界也搖擺起來,有點暈乎乎的感覺。黑夜的海,有吞噬一切的力量,讓人恐怖與敬畏[]。然而有了美妙的音樂,這個夜晚變得如此鮮活與快樂。

每個人都有一艘船,承載着自己的夢想和生活。有一天,到了必然要捨棄它的時候,就會恐懼迷茫,彷佛自己的世界坍塌了。未知的世界看不到的無限的可能,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太多的選取,讓他失去了方向,他害怕離開了自己的船,害怕再也演奏不出音樂了,他的生命還有什麼好處呢。當他的朋友聽了他最後的告白後,獨自離開,他的生命火焰隨着船的殘骸湮沒于海洋的深處。海上鋼琴師用決絕的方式回到了天堂,回到了大海的靈魂深處。他的音樂到過很多地方,但是他的身體從未離開過大海,最後,當身體沒有了能夠寄託的角落,他選取和船一齊毀滅。也許有一天,我也要離開自己的船,我也會恐懼,但是我不會選取和船一齊毀滅,我會選取新的生活,以更大的勇氣應對未知的旅程。有時候,選取勇敢地生存遠遠比選取勇敢地死亡來得更難。

有些人認爲,1900選取死亡是悲觀的一種表現。我覺得每個人的生活都是多面體,選取什麼樣的生存方式,旁人無從定論,因爲每個人的思想不一樣,所追求的東西也不一樣。所以,在那裏我並不想評論1900選取死亡是對還是錯。有些時候,兩種選取方式都是對的,刻意去扭轉一些東西會浪費很多時間,而且沒有好處。()1900沒有父母,沒有朋友,一輩子都生活在船上,他有的只是鋼琴的天賦,他從鋼琴讀懂每個人的內心世界,他用鋼琴帶給貧苦人們最簡單的快樂,一切都是即興之作,不爲功名利祿。心靈的純淨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在影片中,1900說過:我停下來,不是因爲所見,是因爲所不見,你明不明白?是因爲看不見的東西,連綿不絕的城市,什麼都有,除了盡頭。沒有盡頭,我看不見城市的盡頭,我需要看得見的世界盡頭。這是他的內心世界的真實感受,在一片心靈的淨土上生根、發芽。

看了這部影片,自己成長了許多。雖然自己已經是大學生了,有很多事情都能夠試着去思考,個性是自己以後的人生。但是自己卻從不認真思考,對未來也只是充滿恐懼和迷茫,和1900相比,自己就遜色了許多。起碼他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也一向都在堅持自己的理想,單純地彈自己喜歡的音樂,直到生命的盡頭,哪怕和船一齊毀滅,依然堅持。而我自己呢,雖然以前胸懷大志,但是都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再也沒有一絲波瀾。很多時候,我都在問自己,難道我的人生就只能平平庸庸地度過嗎?難道我的理想就只能石沉大海嗎?不,我要重振旗鼓,重新揚帆起航,哪怕迎接我的依然是失敗。像《海上鋼琴師》的最後結局時,1900說:我無法捨棄這膄船,我寧可捨棄自己的生命。當看到1900應對即將爆炸的船時,他淡定地笑了,那時,他的雙手還在做着彈鋼琴的動作那一刻……他的笑,我至今無法忘記自己在那一刻心中曾有過的吶喊,而我只能做的也只是在心底默默地爲他,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爲自己吶喊。

大海,音樂,鋼琴,人生。1900以純粹的生命方式展現了自己的一生,我們能從他的一生中受益匪淺。《海上鋼琴師》給我的生命指明瞭方向,爲我的人生注入了動力,使我對生命有了全新的思考。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我都會堅持下去—因爲我相信只要靈魂在,一切都在!在《海上鋼琴師》的音樂聲中,我彷彿看到了不斷前進中的自己……

【第三篇】

電影《海上鋼琴師》講述的是一個在“維珍利亞”號船上的棄嬰——1900在輪船上成長的故事,他在鋼琴上的天賦和造詣讓我歎爲觀止。然而,才華橫溢的他最終未離開輪船,並選擇與船同歸於盡。這似乎是一個悲劇,常人無法理解,我覺得這與他的身份——棄嬰有非常大的關係。父母的拋棄,與母親的分離,對一個孩子來說這是最大的創傷,而鋼琴成了他的過渡客體,充當着母性客體的代理人。我們看到,以後這一生他都與鋼琴相伴。

1900一出生就沒看到媽媽,一出生就沒有愛。他遭受了兩次被拋棄,第一次是他的父母在他一出生就放棄了他,後來雖然有丹尼撫養他,丹尼在他8歲時也死掉了,未成年就遭受如此創傷。丹尼雖然非常愛他,但丹尼向來傳遞給他的信息就是說船以外的世界有多麼可怕,讓1900不要離開船,1900因爲沒有足夠的安全感,所以始終不敢走下船。在丹尼的葬禮上聽到了音樂,從此音樂成了他可以依戀的客體1900無師自通成了一個鋼琴大師,彈琴,是他生命中唯一可做的事情,然而,1900兩次可以依戀的客體都離他而去,他無法相信這世界還有什麼安全感,無法感受那種愛。1900留在船上,他的生命意義在那裏,他與船構成了緊密的關係,船是證明他存在的客體,如果他下了船,而船被炸燬,和他有關係的客體也就隨之一起都會消失,那麼他就感覺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一個完成“自我同一性”的人,對自己有一個清楚的認識,知道自己是我認爲的這個人。但1900沒有真正出生,因爲一個人的出生包括生理、心理和社會。1900在生理、心理上出生了,也成熟了。但在社會層面上沒有出生過,他從來沒有走入過真正的社會,不敢走下船,人是社會的,他沒有走進真正的社會過,也無法扮演他的社會角色,所以他走在懸梯的半中就不敢往下走了,他感到了恐懼,他不是一個真正的人,他從來沒有出生過。

影片一開始就有句旁白“他沒有國籍,沒有出世紙,連生日也沒有,可以說還未出世”從心理層面,1900確實還停留在未出世的嬰兒狀態。呆在母親的子宮裏,感覺肯定是最安全舒適的,他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姑娘離開之後,他改變人生的動力徹底被激活,決定下船。也許對於普通人來說不算什麼,但對1900,下船是一個重生的過程,1900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他走下舷梯,卻又慢慢地停下來,整個世界在他的眼中變得黑暗,恐懼充滿了內心。最終他選擇與船同歸於盡,這是偶然,但卻也是命運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