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成才 > 正能量語錄 > 伍繼紅事件的思考:社會競爭無外乎兩種方式

伍繼紅事件的思考:社會競爭無外乎兩種方式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6.38K 次

伍繼紅:社會競爭的方法有兩種

伍繼紅事件的思考:社會競爭無外乎兩種方式

作者:霧滿攔江(原名崔金生,知名網絡作家)

摘自公衆號:霧滿攔江(id:lwwuwuwu)

(01)

昔日齷齪不足誇,而今放蕩回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唐人孟郊滴詩,《登科記》。

忽然想起這首詩,你懂得……又要高考咧。

很快就會有數百萬青春少年和少女,搖頭擺尾趾高氣昂,辭家前往高等學府。

可是孩紙們,你們去高校幹神馬?

講個最近非常火爆的新聞,給你們潑瓢冷水先。

(02)

2017年5月21號,江西修水幫扶幹部,走訪當地貧困戶,來到一戶人家。

家徒四壁,空無所有。

九口人,嗷嗷待哺。

村主任介紹說:別小看這家貧困戶,人家的兒媳婦,可是大學生哦。

不會吧?幫扶幹部望着眼前的村婦驚呆了。

於是村婦拿出個包裹嚴實的油紙袋,打開,裏邊是她的身份證件。中國人民大學畢業證,還有本《北京市公務員錄用資格證》。

94年的人大學生,當年稱之爲天之驕女。

網友撰文:感時花濺淚,話說伍繼紅——這些年來她究竟遭遇了什麼?

(03)

伍繼紅,94年考入中國人大,大四時考試拿到《北京市公務員錄用資格證》,98年畢業,開始尋找接收自己的單位,但多數吃了閉門羹。只有海淀區檔案館答應讓她去上班。

但她猶豫——她沒說爲什麼猶豫,但當她不猶豫時,海淀檔案館已經招錄了她的同學,不再需要她了。

公務員沒考過,考研失敗,英語六級落敗。

最後,她謀職於廣東中山,月收3000元。這在當時,是高工資了——可只幹了8個月,她自述與同事有矛盾,索性辭職不幹了。

第二份工作,月收入只有1000元。一個月後再度離職。

第三份工作,她成爲縫紉女工,在流水線上縫釦子,裁剪衣服。她說:還是第一份工作好。

畢業2年,遇到了體力勞動的男人,立即嫁之——此後一十七年,她再也沒有工作。

甚至再也沒有走出修水之地。

(04)

伍繼紅第一次的婚姻,只有5年。

她不明白丈夫爲什麼離開她,懷着身孕,帶着一個孩子,又嫁給了第二任丈夫。

又生下四個孩子,家境陷入赤貧。

——直到今年的5月21日,幫扶幹部發現了她,並把她的情況發到網上,經過校友與同學覈實後,伍繼紅這個名字,迅速成爲網上熱搜詞。

(05)

伍繼紅的經歷與遭遇,讓許多人看到內心深處的自己。

——如果有一天,我們這個社會,農夫村婦都懷揣高等學歷,卻安於淡泊,歸隱鄉野。居於花紅柳綠,臥睡樹下泉溪。看白雲蒼狗,睹風雲變幻,一邊靠雙手耕作,一邊與世無爭的研究自己喜歡的專業。那我們這個世界,雖不是天堂,卻勝似天堂了。

然鵝,伍繼紅的情形,卻不是這麼浪漫。

從媒體的報道上來看,伍繼紅並不喜歡她現在的人生,缺衣少食,貧寒凍餒,渴望着整個社會的力量,來拉她一把。

貧困並非是她的選擇,只是命運的無奈。

問題來了——在伍繼紅的命運中,究竟是什麼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壓倒了她在頂尖學府所受到的教育,迫使她的人生軌跡,偏離了自己的預期呢?

(06)

世人對教育的垢病,久矣。

然而學院教育,卻只是諸多教育中的一種——而且是最非主流的、最微弱的、始終遭受到主流教育壓制的。

比學院教育更強大的,是家庭教育

——也就是俗稱的拼爹。但這個爹,拼的不是錢之多少,而是對社會認知的開明度有多高。父母的終點,往往構成下代人的起點。如果父母過於不堪,就會構成孩子的噩夢。諸如《歡樂頌》中的樊勝美,她那不堪的家庭宛如邪惡的吸血蛭,將她的人生牢牢鎖死。除非樊勝美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可怕,絕恩斷義,斬親遠行,強迫家人自立,否則家人不會放她自由。

但樊勝美的不堪家庭,只是影視劇中的特例。

更多的家庭,走向了反面,陷入到對孩子教育的巨大焦慮之中。這類家庭與學院教育合流,擲千金,擇名師,爭奪學區房,不惜一切代價,也希望給孩子一個理想的開端。

——有時候,縱家庭與學校合流,仍是無濟於事。

——伍繼紅,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家庭與學院合流,仍只是微末之力,抗不過主流教育。

——來自於社會本體的文化環境!

(07)

來自於社會本體的文化環境,就是社會文化。

學院及家庭教育,多爲正面的良性激勵。諸如鼓勵孩子努力上進,要有高遠目標,要有狂野之心,要不負月白風清,要有凌雲壯志。

——但社會文化的力量,正相反。

(08)

設若你在大學寢室,又或是主管老闆都不在場的寫字樓裏,突然間振臂高呼:各位親,這個做人呢,要有點志向,有遠大理想,要讓自己的生命,如深夜的流星劃破天際,照亮這個世界。

你猜室友或同事們,會怎麼想?

——鐵定是在第一時間,把你扭送瘋人院。

因爲正常人類,根本不這樣說話。

正常情況下,哪怕我們真的心懷凌雲壯志,也會謙和的說:唉,咱們就是小人物,過日子就是混唄。一畝地,兩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混吃等死,就是咱們的命啊。

縱身邊的人,再不以爲然,也都會頻頻點頭,連聲道:就是就是,咱們這種小人物,就是圖個平平安安。

——爲什麼你明明胸懷凌雲壯志,卻說這種言不由衷的話?爲什麼身邊諸人明明不認可,卻頻頻點頭稱是呢?

——因爲這是社會文化!

(09)

最強大的教育,是社會文化環境。

弱勢文化,弱者教育。

雖是弱勢,卻是主流。雖不見於筆墨,不現於報端,更不爲媒體所倡導,卻瀰漫於空氣之中,無所不在。縱然是學院與家庭教育合起來,也抗不過弱文化弱教育的彈指一擊。

弱勢文化,表現爲一種迷茫、頹廢、消沉與平庸的價值取向。每個人都被這種力量所裹脅,久而久之對這種頹廢力量產生出認同感,漸成頹廢文化的一部分。言必稱迷茫,口必說困惑,雖然也知道追求事業,但裹脅於其中,如陷泥淵,縱然掙扎,也是有心無力。

(10)

伍繼紅,她實際是社會弱勢文化的犧牲品。

許多年輕的孩子,也和她一樣,身在高等學府,卻受弱勢文化的浸蝕,始終有種無能爲力的弱者之心。她畢業後的奔走,一心想找個安穩的事業單位。找不到,就寄望於他人,選擇了嫁人之途。

有種觀點稱,嫁人是女性的第二次投胎——這是再也典型不過的弱勢之論。無視女性獨立之事實,剝奪她們的思考能力。只要求她們做個沒有主見的乖乖女。到最終,喪失了自我意識的她們,往往會因爲沒有辨識眼光,所嫁非人,導致生活質量大幅倒退。

不是說女孩子不該嫁人,而是說弱勢文化對人的毒害,會如狂潮一樣將人捲入其中。縱然於高等學府習得屠龍之技,卻淪爲待宰羔羊,徹底喪失自救能力。

(11)

騰訊大家的侯虹斌先生說:社會上升的通道固然非常狹窄,但下滑的通道始終是敞開的!

大敞四開的下滑通道,就是弱勢文化所指向的黑暗之地。看似道路平坦,一旦踏上,就會陷入到滅頂之災。

甚至連學院,也淪爲弱勢文化的犧牲品。

學院教育的初衷,是喚醒人的靈魂,昭示於人生命本體的價值,讓受教育者獲得心靈自由,獲得選擇權利與改變世界的能力。

但頹廢文化瘋狂來襲,不要那麼高大上,不要那麼裝懵,人家就是想混吃等死,你弄那麼高規格幹什麼?

學院教育被迫後退,退到了促成受教育者成熟,培養社會合格公民的地步。

但弱勢文化爲依不饒,退一步,你再退一步,人家有選擇恐懼症,有成熟恐懼症,有社交恐懼症,有各種種樣的恐懼症,你學院教育再頹廢一點好咯?

於是學院教育再退,退到了傳授知識,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不堪之地。退到這一步,再優秀的畢業生,也抗不住社會變革浪潮的三刷兩打,很快就支離破碎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於大學教育之外,你更需要以強勢文化,重朔自我,淬礪身心。才足以對抗彌天遍野的弱勢心態,成就事業。

(12)

弱勢文化太強勢。

強勢文化太弱勢。

學校班裏,排在後幾名的學渣,會稱兄道弟,情交過命。但排在前幾名的學霸,可就不一定了。

——因其社會博弈的因由,弱勢文化構成整個社會的普遍性認知。所以一個人頹廢時很容易獲得認可,獲得夥伴嘉許。相反,昭示自強崛起的強者文化,明明堂堂正正,卻如落水狗一樣夾着尾巴過街,不敢吭一聲。

不敢吭,可以不吭——但必須要在心中,奉爲圭臬,言之踐行。

弱勢文化無所不在,但卻與我們的生命意志形成對衝。一旦爲頹廢觀念所壓倒,不唯是事業上縮手縮腳,處處不順,經濟收入每況愈下。而且這種萎靡不見容於生命本體,偏離自我本質,就會於心中感受到巨大的壓力,會暴躁,會憤怒,會煩悶,會痛苦。

年輕時代的痛苦,多不過是自找。

不過是爲弱勢文化所裹脅,失去目標,陷入到迷茫的心態之中。

牢記阿波羅神廟的銘語:認識你自己。

我們戰勝了數以億計的競爭對手,來到這個世界,是有爲而來。是爲了踐行生命最偉大的意義,是爲了讓智慧之光,照亮我們人生的行程。但現實世界,仍有數十億的競爭對手,在與你瘋狂爭競。他們一邊咬牙發狠的努力,一邊唉聲嘆氣,勸你頹廢消沉,希望你沉淪絕望——社會競爭無外乎兩個法子,一是讓自己優秀再優秀,二是讓別人垃圾再垃圾。正是第二種競爭,形成弱勢文化的主體,甚至連同我們自己,都構成頹廢文化的一部分。認識你自己,認識到這種頹勢文化的本質。成功只有一種,那就是做自己,活出真我。失敗也只有一種,那就是屈從於頹廢文化,不思進取卻謊說這纔是真實自己。區別於此二者的,就是你不斷的優秀,不斷挑戰生命新高度,並從中獲得無盡的快樂。勇敢的回到自我吧,大學只是一個階段,更美麗、更漫長的未來就在不遠。回到自我,耳聽那不斷的靡言頹論,笑而不語,沉潛努力。唯心境永遠春天,花徑幽雅,紅杏微雨,充斥着飆歌猛進後的溫馨,與靜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