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成才 > 正能量語錄 > 關於端午節文化感悟作文

關於端午節文化感悟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9W 次

關於端午節文化感悟作文

關於端午節文化感悟作文

導讀:成功的道路上,肯定會有失敗;對於失敗,我們要正確地看待和對待,不怕失敗者,則必成功;怕失敗者,則一無是處,會更失敗。下面是本站小編爲你精選的端午節文化感悟作文。

關於端午節文化感悟作文

關於端午節文化感悟作文1

雨嘩啦啦的下着,奶奶望着窗外的大雨感嘆:“端午節到了,龍舟雨也來湊熱鬧啦。”

糉子香,飄十里

早上,我和奶奶起了個大早,準備着包糉子所需要的各種東西——剛摘的竹葉、新鮮的臘腸、蛋黃和板栗、浸泡好的花生米和蝦米、提前一天醃製好的豬肉、洗得幹乾淨淨的糯米和香菇、還有繩子,這些東西擺在一起,真像在辦一個農產品展覽啊!開始包糉子的時候,奶奶動作特別麻利,我這個新手卻是小心翼翼,奶奶包的糉子特別好看,我包的卻連米也漏了出來!奶奶見狀,手把手一步一步教我。淘氣的小糉子也平靜了下來,不再像剛纔那樣鬧了。奶奶一邊幫我包糉子,一邊講起了端午節的小故事。

糉子煮熟了,糉香飄蕩,令人垂涎三尺。我們準備把部分糉子留在家裏,另外一部分贈送給親戚、鄰居……

吃着糉子聊着天,我們一家人全都心裏甜滋滋的。

龍舟遊,爭先後

下午,雨停了,太陽也出來了。三艘龍舟在江中爭先恐後向前衝,劃手們緊跟着鑼鼓的節奏用力划水。兩岸插滿錦旗,岸邊的人羣歡呼雀躍高喊“加油”。在這歡聲笑語中我感受到人們對健康、幸福嚮往的熱情。

我人山人海中穿插,好不容易纔擠到江邊。賽龍舟的場景緊緊吸住了我的眼球:一馬當先的紅隊,奮力前衝;不甘落後的黃隊,緊追在後;暫居第三的綠隊,毫不氣餒。三艘龍舟似離弦之箭向前射去!站在一旁的媽媽告訴我:“你看那三條龍舟了嗎?其實划龍舟與學習一樣,只有目標堅定,堅持不懈,努力奮進的人才能登上成功的寶座。”後來,黃隊成功超越了紅隊,成爲冠軍。聽說冠軍舟每個成員可以獲得五個糉子;紅隊是亞軍,每個隊員可以獲得三個糉子;季軍當然就是綠隊了,每人也有一個糉子的獎勵。

夕陽西下的時候,人們依然意猶未盡,久久不願散去。

端午節,包糉子賽龍舟,是傳統習俗,也寄託了人們對吉祥、對平安、對健康的無限祈盼。

關於端午節文化感悟作文2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酒。龍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聽到這首童謠,一定會想到端午節。今天,我就來講說說端午節吧。

一般人認爲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也有一些人認爲是爲了紀念自殺後,被吳王投入江中的伍子胥。總之,類似的傳說五花八門,但最權威的說法是紀念屈原說了。據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着我們。

因爲這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端午節已經成爲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它仍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就拿我們重慶來說吧,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聽老人說這樣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戶自然也少不了包糉子。那透着濃濃竹葉清香的糉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還沒等糉子出籠,饞嘴的我早已踮起腳,準備大吃一場了。

我在網上查了查,知道了我們中國的民族傳統節日還有春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清明節等,並且知道了這些節日的來歷和紀念方式。我爲我們悠久的中華文化而自豪!

關於端午節文化感悟作文3

又是一年糉飄香[]。我喜歡過端午節,每年的端午節家裏家外處處都飄着糉子的清香。

記得小時候,每年的端午節,爺爺、奶奶都會忙裏忙外,泡糯米、泡糉葉,等到端午節的前一天,爺爺奶奶就開始包糉子了。每到這時候,我總會饒有興趣地嚷着,忍不住動起手來。學着爺爺奶奶的樣子,把糉葉捲起,放入糯米,中間放入蜜棗,再用繩子紮好。看似簡單的事情,做起來可不是那麼容易,總是漏洞百出,這時,奶奶總會笑着手把手地教我,可我卻總是早已迫不及待的嚮往吃糉子的時刻了。糉子包好後,要在鍋裏先煮熟了,然後再在鍋裏燜上一夜,糉子的香氣及味道才能達到極致。

輕輕扒開墨綠色的糉葉,特有的清香撲鼻而來,那清香而又甜膩的味道,瞬間騰躍了幾千年的歷史時空,氤氳了千載。從幾千年前愛國詩人屈原投江的那一瞬間,歷史便凝聚在了這一天,端午節也無疑成了中華民族氣氛最濃的節日。

在這一天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不會睡懶覺,早早地起牀到山上用露水洗洗臉,再採上一把艾蒿帶回家,插在自家的門窗上,據說是可以辟邪的。在太陽出來之前,媽媽總會在孩子們沒醒來之前輕輕地給孩子們的脖子上都掛上荷包,手脖、腳脖上都繫上色彩繽紛的五彩線,象徵着一年來健康平安。醒來時總是新奇與滿足的。再帶上煮熟的帶着棕香的雞蛋和小夥伴們一起去玩耍,在童年來說是最幸福不過的事情了。賽龍舟也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傳統項目,湖面上昂首挺立的龍舟好不威風,伴隨着震天的鑼鼓聲水花四濺、吼聲震天。

我現在長大了,每每在品嚐清香醉人的端午糉子時,偶爾也會吟上幾句《離騷》、《九歌》,靜靜的體味着歷史的滄桑和變遷,然後自己在心中默默地感悟着勞動人民的淳樸與善良,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又是一年端午節,每到這時候,總會懷念小時候許多有趣的事兒。一種熟悉的味道圍繞身邊,如同糯米一樣綿軟、香甜,又如糉葉那般的清香、悠遠!

關於端午節文化感悟作文4

端午節、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等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每逢佳節倍思親;無論是遠在他鄉的遊子,還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過一個團圓節。

“端午節”由來已久。分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是農曆五月初五大端午是在五月十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午”就是五月的第一個逢五。端午節又叫“龍舟節”“詩人節”“燈節”。說起這些節日,還有一段悲涼悽美的故事呢!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盡,周圍的人紛紛走到江邊划船打撈。人們爭先恐後的,要把屈原救上岸。打撈了很久以後,人們還不見屈原的屍體,就回家拿米團扔往江中,不讓江中的魚、蝦、蟹、鬮等把屈原的屍體吃掉,於是有了現在的吃糉子、賽龍舟。

“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就是吃糉子了。糉子一般用黃米和糯米做成。把黃米或者糯米,還有包糉子的竹葉泡在盆裏一天一夜。再用葉子把糉子包成三角形,每一個角放上大棗或花生,爲的是不讓米溢出來。糉子包好後,連同雞蛋一起放到大鍋裏,慢火煮一下午。糉子煮好後,打開鍋,芳香四溢,竹葉的香味,糉子的清香,沁入到雞蛋中,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

端午節還有一個傳統;用艾子葉驅蚊。以前醫療不發達,有些體弱殘疾的人被蚊蟲叮咬後會死亡,把艾葉放在門上有一種避邪的`作用。人們還在端午節這天綁許多五彩的小掃帚。小掃帚是用麻線做成的。人們用各種染料把麻染成七彩線。綁製成1釐米長的小掃帚,再用一些小果殼染成各種各樣的顏色,中間有一個小孔,將七彩線把小果殼穿在一起,綁在孩子們的手腳上,以示吉祥如意。

中華民俗源遠流長,這不是迷信,而是傳統習俗。我們應該去尊重它、保護它。讓古老的傳統文化成爲民族的和諧,爲經濟的騰飛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