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成才 > 正能量語錄 > 全國一卷高考滿分作文精選五篇

全國一卷高考滿分作文精選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5W 次

2019全國一卷高考滿分作文精選五篇

全國一卷高考滿分作文精選五篇

導語:“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興夜寐,灑掃庭內”,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綿延至今。可是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學不理解勞動,不願意勞動。有的說:“我們學習這麼忙,勞動太佔時間了!”有的說:“科技進步這麼快,勞動的事,以後可以交給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說:“勞動這麼苦,這麼累,幹嗎非得自己幹?花點錢讓別人去做好了!”此外,我們身邊也還有着一些不尊重勞動的現象。2019年的全國一卷作文材料要求大家請結合材料內容,面向本校(統稱“復興中學”)同學寫一篇演講稿,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並提出希望與建議。,這裏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五篇高考滿分作文,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2019全國一卷高考滿分作文精選五篇

作文一:《在希望的田野裏辛勤勞動》河北

親愛的各位同學:

大家好!我是來自復興中學的李克勤,——對,和那位香港歌星同名字,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在希望的田野裏辛勤勞動》。

如今,隨着科技的創新和人工智能的發展,在曾經“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夢想快要實現的時候,我的內心時常升起一股忐忑不安的感覺。看看周圍吧,越來越多的人不尊重勞動,不理解勞動,不願意勞動,總是用各種理由和藉口否定勞動的價值。你聽,這些話你熟悉嗎?“我要學習沒有時間勞動”,“有機器人代替勞動就好”,“花一些錢僱別人勞動...”再放眼家庭生活,許多家庭日常竈冷鍋涼,沒有人願意做飯,僅僅是點外賣或者吃盒飯而已,周圍環境一時垃圾成山,廢品遍地。這難道就是科技發展帶給我們的改變嗎?

絕對不是!是因爲我們忘記了勞動的價值,不尊重勞動。曾經,我們的祖先邁着堅實的步伐,扛着笨重的工具,篳路藍縷,以啓山林,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從萬里長城到京杭大運河,從灌溉沃野的都江堰到聳入雲際的布達拉宮,每一項雄偉壯觀的建築都凝聚着千千萬萬先民勤勞的汗水。“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在科技並不發達的古代,修建這些雄偉壯觀的建築並不容易,然而先民用聰明的大腦和勤勞的雙手完成了,留給我們後人一筆筆寶貴的財富,這正是依靠勞動的力量。

由此說來,其實電子智能的發展和運用只能代替人的部分勞動和部分人的勞動,無法成爲勞動的全部。一個按鈕或者一道指令,勞動的結果就可以“不勞而獲”,效率彷彿提高了,但高效率是爲了什麼呢?難道是爲了割捨我們勞動的樂趣?難道是爲了鬆懈我們骨子裏的勤勞品質?我們該如何品味勞動之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勞動的美與自然的美高度結合,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們追求勞動美的志向是難以改變的,人們通過勞動實現自身價值的基因也是無法轉改的,這條基因深深地寫進每一位中華民族的子民的身體裏,我們不想成爲忘記勞動、漠視勞動的“轉基因人”!

其實,勞動很好地統一了身心,可以達到身心愉悅,許多智慧都是在勞動中發現的。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勞動的外在形式固然發生了變化,雖然古代男耕女織的家庭勞動模式幾近絕跡,但穿衣吃飯的樂趣不應該被人們輕描淡寫地省略掉,勞動的內在意義經典永恆,彌足珍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即將實現,在這歷史性的一刻,每一位中國人應該尊重勞動,奮發圖強,我們要接過祖先的勞動工具,繼承祖先的勤勞品質,牢記歷史使命,繼續在希望的田野裏勞動,在肥沃的土壤裏深耕!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作文二:《別以學習爲名,錯過了勞動》山東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是5月5日,勞動節返校第一天。很榮幸作爲學生代表參加這次“熱愛勞動,從我做起”的主題演講,我演講的題目是《別以學習爲名,錯過了勞動》。

就在昨天下午,我眼見多位家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寢室,手提包裹,肩扛重物,雖是五月天氣,卻已大汗淋漓,而他們的孩子脖掛耳機,兩手空空,悠閒自在;就在今天早上,我眼見班主任老師拾起教室的紙屑,用抹布重新擦拭垃圾桶蓋,而我們的值日生,已埋頭學習,兩耳不聞窗外事;就在剛纔集會之前,我聽有學生抱怨:“我們學習這麼忙,還召開勞動主題演講,太佔用時間了!“

同學們,我們以學習爲名,錯過了太多家庭勞動的美好。

高爾基說:“勞動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我們錯過了勞動,就是錯過了美好的生活。試想,每逢假期,和父母一起參與家庭勞動,刷碗拖地洗衣服,把自己的小家打扮的乾淨溫馨;甚至陪父母回到農村老家,幹一場酣暢淋漓的農活,用勞動感知生活,在勞動中體驗親情的美妙,體驗創造的快樂,該有多麼美好。可是我們的假期總被輔導班填得滿滿蕩蕩。

老師們,我們以學習爲名,異化了太多勞動教育課程。

家長爲了孩子的學習,漠視勞動教育。可學校對勞動教育課程有足夠的重視嗎?遲到學生被罰值日打掃衛生,當勞動成了懲罰學生方式之一,學生怎不滋生厭惡勞動的心理;勞動異化爲休閒娛樂課——學生的菜園參觀、水果園採摘品嚐、學習手工藝、植樹節的班會、雷鋒日的公益活動等等,都被冠以勞動教育課,學生走馬觀花,淺嘗輒止,多了參觀體驗的輕佻,少了教育樹人的厚重。

同學們,老師們,別讓懶惰的病毒蔓延,人猿相揖別,勞動最光榮。

馬克思早就說過:“體力勞動是防止一切社會病毒的偉大的消毒劑。”懶惰是種病毒,學生是易感染人羣。早先有一個報道,一個孩子帶了個雞蛋到學校,放學後雞蛋被原封帶回,媽媽問他爲什麼不吃,孩子回答說:“外邊有殼,我不知道怎麼吃。”再不重視勞動教育,我們的孩子連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沒有了。有人常看不起體力勞動者,認爲“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可是萬丈高樓平地起,郵件千里一日達,長橋如虹跨海灣,高速盤翻高山,昔日黃沙漫漫,而今魚肥稻香……哪一個離得開那些普普通通、默默無聞的勞動者?

同學們,從今日開始,多做一些家務,勤維護校園環境,踏實上好每一節勞動課,端正勞動態度,遵守勞動紀律,學會勞動技巧,形成勞動習慣,在勞動中找到生活的美與樂,讓勞動成爲崢嶸歲月的底色吧!

切記,青春最靚,勞動最美,別以學習爲名,錯過了勞動。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作文三:《拾掇一屋,玉宇澄清》湖北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還記得那一首我們兒時唱過的歌嗎?“太陽光金亮亮,雄雞唱三唱,花兒醒來了……”對!歌名就叫《勞動最光榮》。這首扣人心扉的歌曲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幸福的生活從哪裏來,要靠勞動來創造。”

首先,幸福生活靠勞動創造。在《詩經》時代,古人就吟唱“夙興夜寐,灑掃庭內”。春秋時,左丘明說“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左丘明的話在習近平主席那裏傳來響亮的迴音,他進一步指出:“幸福不會從天降,美好生活靠勞動創造。”同學們應該還記得那篇有關“中日夏令營的較量”的文章吧?如果我中國少年連雞蛋殼都不會剝,連牀鋪都整理不好,如何能做到梁啓超先生所說的“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其次,人類社會靠勞動創造。習近平主席曾說:“人類是勞動創造的,社會是勞動創造的。”在科技領域,科研人員精心鑽研,心血化爲“當空舞”的彩練;在工廠車間,工人們發揚“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精心打磨每一個零部件;在田間地頭,農民們精耕細作,汗水凝結成飽滿的莊稼顆粒。……如果沒有各行各業的勞動創造,人類社會哪來的富足?同學們,熱愛勞動,從我做起。東漢時,薛勤勸誡十五歲的陳蕃:“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拾掇好自己的一屋,纔有澄清玉宇的基礎。

最後,勞動是一切成功的必經之路。中華民族要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就要像習近平主席所說的那樣:“歸根到底要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科學勞動。”同學們,我們立鴻鵠志,做奮鬥者,其實也是做一個辛勤的勞動者。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我們唯有發揚這些習主席提倡的勞動精神,才助力自己成才,使我們將來能擔當起建設新時代的重責。同學們,我們學校的校名是“復興中學”,我們的鴻鵠之志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夢。前途似海,來日方長。復興中國,捨我其誰!同學們,發揚勞動精神,從我做起。

同學們!或許我們當中有人以學習忙、人工智能迅猛發展和勞動苦累等爲藉口,不尊重勞動甚至好逸惡勞。誠然,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類的很多勞動,但科技的進步不是用來催生“四體不勤”的特殊族羣的[]。勞動精神,在任何時候,都是要提倡併發揚光大的。科技與奮鬥齊飛,物質共精神一色,方能繪出最美的中國藍圖。熱愛勞動,從我做起。打掃一屋,澄清玉宇。

同學們!我們中或許有人會輕視普通勞動,但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杜魯門的母親爲兒子當選美國總統自豪,也爲在地裏挖土豆的那個兒子自豪。俄羅斯克裏姆林宮裏有一位清潔工叫波利雅,她曾自豪地說:“總統拾掇俄羅斯,我拾掇克里姆林宮。”“拾掇”,多麼意味深長的一次詞,包涵認真踏實的勞動態度和對勞動的自信自豪感。同學們,熱愛勞動,從我做起,讓我們“拾掇”身邊的事物吧!

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靠別人的勞動,我必須盡力以同樣的分量來報償我所領受了的和至今還在領受的東西。同學們!愛因斯坦這句振聾發聵的話啓示我們,我們應該以自己的勞動來報償別人的勞動。無論將來我們的職業是什麼,從事哪一種勞動,我們都要以自己的艱苦奮鬥和辛勤勞動報償別人,回饋社會!

同學們,熱愛勞動,從我做起。不做“小蝴蝶貪玩耍”,愛學習愛勞動,發揚中華民族的勞動精神,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夢。

幸福的生活從哪裏來,要靠我們每一個的勞動來創造!拾掇一屋,玉宇澄清!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同學們!

作文四:《我們得以掙脫牢籠》湖南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聊勞動。

雨果曾言:“未來將屬於兩種人:思想的人和勞動的人,實際上,這兩種人是一種人,因爲思想也是勞動。”換言之,勞動者始終主宰着時代。他們的身影穿梭在各個時代、地點,沉默而高貴。

陽光沿着既定的軌道滑動,那是先民們銘記於文字中的勞作日常。天有四時,他們有條不紊地揮舞着雙臂,修犁、耕種、採桑、織布、收割、釀酒……從身邊起伏而過,如松濤一般現出季節痕跡的自然之聲,彷彿一種應和:春天的鶯啼,夏日的蟬鳴,秋季蟋蟀振翅,入冬,雪沉沉壓住聲響,只有竈頭的柴火不時發出噼裏啪啦的低唱,瀰漫出一絲絲甜香,勞動,讓生命的脈絡由此相續。

鏡頭一轉,穩定而較爲遲緩的農耕時代中躍入了工業革命的火種勞動以一種新的形式在延續。電光穿透蒸汽的薄霧,世界像堆積木似地層層塗上更加鮮亮的色彩,路更平坦,車如遊蟻,留聲機裏有婉轉清晰的聲線。文學家和哲學家們在燈光下撫摸過他們被打印成鉛字的作品,那些小小的黑體字將要插上翅膀飛往世界各地,再無阻礙,在各種國籍和膚色的人心裏點燃起另一種光亮。新的勞動,帶來工業時代的喜悅歡欣以及覺醒,像碟片裏音樂家的琴鍵,不斷呼出新的渴盼,工業時代,又促進新的勞動發展。

時光繼續向前輪轉,如今大多數人都是電子科技的擁躉,“勞動”可以斷檔隱匿了嗎?並不,科技時代更需要勞動,唯有思考,唯有親自實踐,才能在信息爆炸時代獲得屬於自己的真知。我們習慣了簡化而便利的一切,只需手指輕輕一劃,很多問題似乎就已迎刃而解。但這不是生活全部的奧義,當然不是——冰冷的器械不能代替經驗、情感以及溝通。“爲學雖有聰明之資,必須做遲鈍工夫,始得。”求學問如是,其他事業何嘗不是如此?科技的進步只是爲大家提供了利器,而人的思考和直接經驗怎能被代替?要想真正瞭解並精通,除非自己動手,否則終究是紙上談兵,隔靴搔癢。打開網絡,搜索時爭先恐後冒出的種種“教程”,真可謂是“亂花漸欲迷人眼”,但如何去做,此過程中幾有分符合自身情形,如何因地制宜,適時調整,都是極其現實的問題,需要我們自己去不斷地思考、嘗試。

你仍然甘心做一個“電子奴隸”嗎?相信我,只要嚐到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快樂,可得的、重複濫用的事物所蠱惑。無論身處何處,你的思想將伸向宇宙般廣大、星河般燦爛的境地,你感到無限的幸福,因爲你在思考和勞動中實現了真正的獨一無二的自我。

從農耕時代到工業時代,從田間地頭到宇宙天空,從注目方寸到思接千里,不同時代的勞動,讓我們得以不斷掙脫牢籠,我們也可以成爲新時代的新勞動者,打破新時代出現的新牢籠!

謝謝大家。

作文五:《渺小與不朽》福建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兩千多年前,有一位渺小的詩人,歷史的塵埃拭去了他的姓名,卻蓋不住他不朽的詩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

多少年來,多少中華兒女就如這位詩人所寫的一般,耕地,織衣。在漫漫的長夜裏,期待忙碌的黎明,薤上露,露沾衣,衣不惜,願無違,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渺小而不朽的漣漪。

然而兩千多年後的今天,隨着時代的進步,我們忘卻了勞動;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沒有時間去勞動;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有了人工智能來替我們勞動;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被困在物質充裕的海洋中一個名爲懶散的孤島上;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居然要依賴別人的勞動,自己萎縮在生活的角落裏,並且嘲笑着光榮的勞動者。今天我在這裏的講演,就要說說自己的心聲。

我也注意到了,今天的社會中,有勤勞者,有懶散者,有熱愛勞動者,也有不尊重勞動者。

勤勞的人,對於勞動存有一種天然,繁忙於晨興,戴月于歸途。要知道,清晨尚在熟睡的現代都市,是被清潔工喚醒的,戴上口罩,揮動掃帚,累了就坐在路邊,從懷中摸出餘溫尚存的早餐,望一望街角,聽一聽風聲。

學生與老師,不約而同前往學校,在書聲琅琅的窗前,等待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工人爬上了吊車,農民堆好了柴草。

勤勞如此平常。

熱愛勞動的人,對於勞動有着一份超然。當陶淵明除去園中雜草,荷着鋤,拭去汗,採菊東籬,種豆南山,悠然如飛鳥,超然若浮雲。

勞動對於他們,不是疲於奔命,更不再意味着渺小而平凡,他們在享受勞動,享受這一古老的傳統,在此之中,自有一種難以言表的真性情,難以割捨,難再分辨。

勤勞如此不凡。

尊重勞動的人,對於勞動有着一份敬畏。他們能夠敬畏路邊的清潔工,能夠停下車,靜靜等待他們掃過眼前的路,而不是鳴笛示警;能夠敬畏餐廳中的服務員,能夠耐住性子,等待他們端菜過來,而不是喝三道四,指指點點;能夠對默默無聞的勞動者說一聲“謝謝”,而不是漠然路過。

勤勞值得尊重。

同學們,老師們,今天,此時此刻,我想對你們說:我們雖然處於科技發達的時代,有着人工智能,但人類仍然渺小,年壽終將有盡,榮樂也不過只享受一世,真正不朽的,在於一雙勤勞的雙手,用它去勞動,去創造,將渺小變爲不朽。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