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句 > 經典的句子 > 80後對文學概念的理解

80後對文學概念的理解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4W 次
80後對文學概念的理解
在裏當時專門開設這個欄目——80後文學名人,除了想講述這一代青年文學家的一些勵志故事以外,主要還是想接觸點文學的東西,接受一些文學的薰陶。

既然關注了文學二字,什麼是文學呢?其實我也無法準確地把握其意。

先來聽聽一個80後關於文學的理解:

文學是一個很廣泛的也很寬泛的概念,如果要讓我們說文學,我想我們都不能說清楚,因爲它的範圍太廣。文學的含義很廣,至少有兩種不同的含義:廣義的文化含義和狹義的審美含義。

首先是文學的文化含義。在中外文學史上,文學最初並不是指今天所謂的“語言藝術”或“美的藝術”,而是泛指廣義的文化過程。文學是指一切口頭和書面語言行爲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學政治、哲學、歷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態。



文學可以被視爲一種審美形態。文學是指具有審美屬性的語言行爲及其作品,包括詩、散文、小說、劇本等。這是從文學的廣泛的文化含義中分離出來的狹義的文學觀念。
“文學”一詞在中國古籍中早已有之。先秦時代文學兼有文章、博學兩重意義;至兩漢始把文與學、文章與文學區別開來,稱有文采的、富於藝術性的作品爲文或文 章,把學術著作叫做學或文學;至魏晉南北朝,纔有人在同一種意義上使用文學和文章。即把這兩個詞都用來表示現代所說的文學,而將學術著作另外稱爲經學、史 學、玄學等。至唐宋,由於強調文以載道,重道輕文,重又忽視文與學的區別。一直到清代,文學一詞通常都是作爲一切學術的總稱來使用的。在中國,文學作爲專 指語言藝術的美學術語,是20世紀初、特別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被確定下來、並被廣泛使用的。 在西方“文學”一詞也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含義。廣義的文學泛指用語言文字記錄下來的具有社會意義的人的思維的一切作品;狹義的文學專指語言藝術。後者是18 世紀之後始被確定和流行的。因此,在現代世界,通行的還是文學的審美含義:文學主要被視爲審美的語言作品。
文學不僅屬於文化的範疇,具有審美屬性,而且文學是人運用語言符號系統,展現人生意義和精神追求的,具有人類深層文化的一種語言藝術。

文學是以活動的方式而存在的,是整個人類活動的一種高級的特殊的精神活動。它是以現實爲基礎的一種精神活動。文化是人創造的,人又是文化創造的,文化在一 定意義上就是“人化”,是與人的精神密切相關的。文學刻畫人的形象,表現人的心靈,展示人的世界,是以活生生的人爲基本對象的。往更深一層想,文學是人類 本質的現實展開,是人類活動的直接延續……動物是沒有文學的,孔雀開屏,在人類看來是美的,因爲人類對“美”有一定的概念,而且他認識孔雀是什麼,知道孔 雀開屏的樣子,所以人們纔會感嘆、纔會產生審美關係、或許還會進行寫作。可對孔雀(動物)來說,只是一種直覺的物質活動,它開屏只是爲了求偶,它不會進行 生產。

對於文學的本質,我覺得還是要歸咎到我們人類的身上。文學作爲人類所從事的特殊精神活動,對於人類來說,並非隨意行爲,無足輕重。只有聯繫人類的本質,聯繫人類的生命活動,纔有可能從最深刻的層面上揭示文學的根本性質。

文學體現人類對自身的關懷。首先就在於文學以其獨特的方式,始終不渝的探索着人的生命意義,探尋着人的存在價值。更在於文學以及其擁有的詩意,爲人類提供 了一塊理想的精神家園。家園,對於所有的人都有特殊的意義。它是我們人生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是心靈可以放棄戒備的休息所,是精神可以獲得寧靜的避風港。人 類艱難跋涉,四處漂泊,隨時渴望着能有一塊能使心靈得到舒展和慰藉的精神家園,而文學就是這樣的家園。文學是人類不可代替的精神家園。
要認識文學的本質,只能從文學本身去尋找。可是,文學自身的多樣化又給人們把握它造成了一定的困難。文學並非一成不變,也不是隻有一種類型。在中外文學理 論史上,人們之所以會對文學本質的看法不盡一致,甚至矛盾牴觸,除了他們的認識要受各自的主觀條件和社會環境的制約之外,客觀上和文學自身發展所帶來的多 樣化也有着直接的關係。所以,只是一般地指出認識文學本質的對象是文學自身還嫌籠統,確定研究對象還要顧及到文學不斷演變的事實,在發展中而不是靜止地把 握研究對象。文學是不斷髮展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