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句 > 經典的句子 > 《易經》

《易經》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8W 次

  我們談中國人的行爲、中國人的能耐,總離不開中國文化和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只要窮究中國人行爲和能耐的根源,總會追溯到中國文化頭上,從而回溯到諸子百家的學術思想上。但是,中國從古到今那麼多斑駁龐雜的學術思想又是從哪裏來的呢?我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易爲中國學術思想的根本”。《易經》其實也分好多支脈,其中“周易”影響最大,此外還有“歸藏易”、“連山易”等等。近代有學者考證,儒家思想來自周易,道家思想來自歸藏易,墨家思想來自連山易,而陰陽家、縱橫家、法家、名家、兵家等,無不淵源於《易》。

《易經》

  《易經》作爲中華的原典之一,堪稱中國管理智慧的源頭,同時也是中國功夫的本原。《易經》原理貫穿天、地、人三才之道,凝聚着中國文化在漫長的文明發展過程中對自然和人生規律探索的經驗成果。《易經》原理影響着中國人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包括高深莫測的太極功夫,也是源出易理。在現代管理中,《易經》也能彰顯出其獨特的價值。研究表明,易道管理的核心就是把對世界的認知和自身的價值,在實踐操作的基礎上密切結合起來,這樣一種決策管理模式,包含着許多具體的經營策略,涉及了預測、計劃、決策、組織、溝通、變通、控制、用人原則等諸多現代管理學中所關注的問題。

  可以說,中國人的管理功夫,幾乎都深深地蘊含在《易經》這部書中。那麼,《易經》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呢?

  難道它僅僅是作爲求籤問卜之用麼?目前學界雖然對《易經》的價值尚存有許多爭議,但有一個事實無可辯駁:那就是,《易經》的諸多思想和理念,早已深入到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中,成爲國人民族心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點,單從我們現在的語彙中還流行着許多《易經》成句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來。像經常被一些人掛在口邊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等,便是源出自《易經》。

  在《易經》中闡述了許多非常高妙的哲理,到今天卻成了許多爲我們所耳熟能詳的十分通俗的諺語,流傳久遠。例如:易經中的“四知:知柔、知剛、知微、知彰”所提的剛、柔關係,就演化爲老百姓經常所說的“先禮而後兵”了。還有今天一些流行的詞彙,如“革命”出自革卦,“無妄之災”出自無妄卦,“觀光”出自觀卦,“制度”出自節卦,“否極泰來”出自否卦、泰卦等;還有人們經常說的“以不變應萬變”、“萬變不離其宗”等等乃是流於《易經》中“執經達權”的通俗表達。可見,《易經》這部書對我們今天的生活影響多麼巨大。於是我們大體上可以瞭解,爲什麼中國人一直在變,卻又變來變去永遠是中國人?主要原因在於中國思想有一個總源頭,那就是《易經》。

  “易經”的“易”字,可作“變易”講。也就是說,這本書是用來闡揚天下萬物繁衍生息演化的一般規律的學問。整部《易經》,從頭到尾,都向讀者展示了一個永恆的變異的世界,向讀者灌輸着“變易”的思想。天地萬物的一切變化,均歸於陰陽兩極、四象八卦、六十四爻之中,變幻無窮,神祕莫測。區區一個八卦,竟能包羅萬象,囊括天地,不能不讓人驚歎它的神奇,佩服先人的智慧。

  既然《易經》的大道,能適用於天地萬物,那麼它對現代企業管理,是不是也會有所裨益呢?我們在這一章中,將會領略到把《易經》和現代管理結合起來的無窮妙處。在瞭解易理大道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在中國影響深遠的陰陽五行及其相生相剋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