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華羅庚的小故事6篇

華羅庚的小故事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W 次

華羅庚的小故事6篇

華羅庚的小故事6篇

篇一:嚴格要求學生

華羅庚先生一直很重視青年數學人才的培養,爲了培養更多人才,他在清華園裏的數學研究所開辦了數學討論班。

我國着名數學家王元先生那時就曾拿着蘇步青和陳建功教授的推薦信來找華羅庚先生,希望能拜他爲師。王元從小喜愛數學,一直非常仰慕華羅庚先生,立志要拜華羅庚先生爲師。華羅庚先生看了推薦信後,並沒有表示立即收他爲徒,而是把他叫到黑板前給他出了個題目。王元一時發懵,思索半天沒有想出答案。華羅庚先生嚴厲批評了他,並且罰他在黑板前站了兩個小時。當天晚上,王元用心演算,第二天把結果報告給華羅庚先生。華羅庚先生聽了十分高興,後來又出了幾道題。王元都順利做出,華羅庚先生這才答應收下這個學生。

華羅庚的小故事6篇

華羅庚先生對學生們嚴格要求,他每天黎明即起,然後去敲學生們宿舍的門,接着是和學生們討論問題或授課,一干就是一天。有時睡到半夜,他忽然爬起來,穿上衣服又去逐個敲學生們的房門:“別睡了,別睡了,白天的題目還得再講一講!??”就這樣,華羅庚先生忘我地工作,他對學生們說:“如果自己的腦子裏沒有問題了,就不是數學家了!”在老師的嚴格教導下,這些20多歲的小夥子,兢兢業業,勤奮不息,即使假日也不休息。

華羅庚先生選擇學生時從不以貌取人,他在給廣州中山大學作學術報告時,在聽講的學生中,有一位拄着雙柺的殘疾青年名叫陸啓鏗,他聽了華羅庚先生的報告後,便產生了一個大膽的念頭:畢業後能分配到北京,在華羅庚先生的指導下搞研究。這個想法在旁人看來簡直有點異想天開,當時華羅庚先生是萬人仰慕的大數學家,不知有多少四肢健全的人以作華羅庚先生的學生爲榮,他怎會收下像陸啓鏗這樣的殘疾青年呢?陸啓鏗反覆思考之後,終於鼓足勇氣給華羅庚先生寫了一封信。他很快收到回信。在華羅庚的悉心指導下,陸啓鏗後來成爲頗有造詣的數學家。

篇二:尊師重教

華羅庚1931年去清華大學工作後,每年寒暑假都會回鄉,總要登門看望他的老師韓大受、王維克、李月波等以及他的同學、朋友。

特別令人難忘的是1946年夏,華羅庚剛從蘇聯訪問回國,又即將赴美訪問。這一去尚不知何日歸來,他特地回鄉一行。這時,他的恩師韓大受與李月波也在金壇,他立即登門請安。當時金壇各界特別舉行了歡迎韓大受與華羅庚大會。會前有人專程前來邀請華羅庚參加大會並講話,華羅庚第一句話就說:“韓大受先生、李月波先生都在金壇,理當請他們兩位講話,否則哪有我說話的餘地!”進入會場時,華羅庚堅持要兩位老師走在前面,還用了一句數學語言:“百分之百應該是老師走在前面。”華羅庚攙扶着他的老師們進入會場,並安排他們坐在中間,自己坐在側位。那天連窗子上都擠滿了人,大家都要看看家鄉出的這位數學天才。當有人稱讚他是一個數學天才。他連忙站起來搖搖手說:“我不是什麼天才,我是慢慢學出來的,在座的老師都知道。”

華羅庚對他的母校與家鄉懷有深深的感情。他常說:“我的最高學歷就是金壇初中畢業。”這句話包含着多少對母校與老師的懷念與感謝呀!

華羅庚非常感謝他的老師王維克,1961年,在南京的一次數學工作者座談會上,華羅庚親熱的指着王維克的女兒王振亞說:“她父親王維克先生還是我數學成績的第一個賞識這哩!我這位中學老師,他不僅書學好而且在物理學、天文學方面造詣也很深,並且是一個有成就的翻譯家,他還是法國巴黎大學居里夫人的第一個中國學生哩!”1950年,他在一次出差歸來時,見到王維克給他的信,不顧勞累,立即回答,寫道:“歸後見書函盈尺,但不能不先覆吾師……”

正是這種尊師重教的優良品質和對數學堅韌不拔的追求與迷戀,才使他有了今天的偉大成就。成爲中華人民共和國數學界的巨星,爲偉大的民族增光添彩。

篇三:智破“泥菩薩”

金壇縣城東青龍山上有座廟,每年都要在那裏舉行廟會.少年華羅庚是個喜愛湊熱鬧的人,凡是有熱鬧的地方都少不了他.有一年華羅庚也同大人們一起趕廟會,一個熱鬧場面吸引了他,只見一匹高頭大馬從青龍山向城裏走來,馬上坐着頭插羽毛、身穿花袍的“菩薩”.每到之處,路上的老百姓納頭便拜,非常虔誠.拜後,他們向“菩薩”身前的小罐裏投入錢,就可以問神問卦,求醫求子了.

華羅庚感到好笑,他自己卻不跪不拜“菩薩”.站在旁邊的大人見後很生氣,訓斥道: “孩子,你爲什麼不拜,這菩薩可靈了.”

“菩薩真有那麼靈嗎?”華羅庚問道.

一個人說道:“那當然,看你小小年紀千萬不要冒犯了神靈,否則,你就會倒楣的.”

“菩薩真的萬能嗎?”這個問題在華羅庚心中盤旋着.他不相信一尊泥菩薩真能救苦救難. 廟會散了,看熱鬧的老百姓都回家了.而華羅庚卻遠遠地跟蹤着“菩薩”.看到“菩薩”進了青龍山廟裏,小華羅庚急忙跑過去,趴在門縫向裏面看.只見 “菩薩”能動了,他從馬上下來,脫去身上的花衣服,又順手抹去臉上的妝束.門外的華庚驚呆了,原來百姓們頂禮膜拜的“菩薩”竟是一村民裝扮的.

華羅庚終於解開了心中的疑團,他將“菩薩”騙人的事告訴了村子裏的每個人,人們終於恍然大悟了.從此,人們都對這個孩子刮目相看,再也無人喊他“羅呆子”了.正是華羅庚這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

篇四:自學成才

1925年,初中畢業後,因爲家中的貧困,華羅庚的父母已經無力繼續供兒子唸書,華羅庚只好綴學回家,幫助父親打理家中的那間小雜貨鋪。但不甘平凡的華羅庚沒有就此放棄自己的人生,他開始了頑強艱苦的自學之路。

當時,每當有客人光臨小店鋪時,華羅庚就幫助父親打算盤、記賬,客人一離開,華羅庚就繼續演算起書中的數學題。有時算的人迷,華羅庚竟將自己演算的結果,當成客人應付的貨款價格。時間一久,對這位呆頭呆腦的少年,街坊鄰居都笑稱他爲“羅呆子”。父親對這事很是生氣,叮囑不行,有好幾次要將他的數學書給燒了,但是華羅庚卻一個勁地死抱着書不放,父親雖然很是生氣,卻也無可奈何。

冬天寒冷的時候,華羅庚就在寒風中擦着鼻涕,苦苦學習,爲此還患上了關節炎,留下了嚴重的傷寒症,落下了終身殘疾[]。1927年,在父母的安排下,華羅庚同吳筱元女士結婚。從1929年開始,華羅庚在上海的《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並受聘爲金壇中學庶務員。

1930年,年僅二十歲的華羅庚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名爲《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一文,這篇文章被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教授看到,並得到了熊慶來的賞識。熊慶來了解到華羅庚的身世後,他破格錄取華羅庚。

在清華讀書時,華羅庚用了兩年時間完成了別人八年才能完成的學業,再一次體現了他非凡的數學天賦。1933年,華羅庚被學校再一次破格提升爲助教,1935年正式成爲清華大學講師。一年後’華羅庚被清華大學推薦到英國劍橋大學留學。

在英國兩年,華羅庚將自己所有的時間,都投人到數學研究中,爲了不浪費研究數學的時間,華羅庚甚至放棄了申請學位。付出總有回報,這兩年中,他的研究成果逐漸被國際數學界重視,年輕的華羅庚在數學界聲名鵲起。

篇五:獨出心裁,我行我素

華羅庚上學期間,並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孩子,常常獨出心裁,我行我素。而且把作業亂改一通,但這些並不能掩蓋他的天資聰慧。華羅庚的數學天才大大超過了他的同學們。他上初中二年級時,教數學課的是法國留學生王維克。有一次王老師在課堂上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今有物不知其幾,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過了好半天,竟沒有一個學生能回答。王老師用眼掃視全班時,大部分學生都低着頭,恐怕被老師喊起來回答。只有一個學生在桌上用筆緊張地算着。過了一會兒,這個學生果然舉手要求回答了。他大聲說:“是二十三。”王老師問:“大家說他回答的對不對?”教室裏又是一片沉寂,同學們只是驚奇地看着站起來的那個學生,他就是很不起眼的華羅庚。王老師說:“他答對了。”接着老師告訴大家,這是我國古代算學經典之作的《孫子算經》裏的一道名題。

在楚漢之爭中,漢王劉邦的大將韓信,還用這個方法點兵呢!西方數家尊稱它爲“孫子定理”。王老師一再表揚華羅庚是個好學的孩子,前途不可限量。從此,同學們對華羅庚刮目相看了。其實,這年纔剛滿 14 歲的華羅庚,根本沒看過《孫子算經》。他完全是靠動腦筋,憑聰明才智計算出來的。王維克發現華羅庚是個數學天才後,不斷地鼓勵他、幫助他,一步一步把他領入“數學王國”。經過許多年的勤奮努力,他進了清華大學,又去了英國劍橋大學進修。華羅庚終於成了一名自學成材的大數學家,在國際上也很有影響。

篇六:乾燥的子彈有多少發

有一天,數學老師給全班同學出了這樣一道題:“有四個好朋友,他們相約到森林裏打獵,一路上,他們都興高采烈,談笑風生,可是偏偏天公不作美,半途中突然下起了雷陣雨,四人成了落湯雞。可等到雨一停,四人打獵的興致並沒有減少,於是他們檢查了彈藥槍支,發現一部分子彈已經無法使用,四人便把餘下可用的乾燥子彈平分了。打獵時,四人每人都發射了6發子彈,天黑了四人便帶着獵物回家,途中四人清點了子彈數,發現此時大家剩下的子彈數,恰好是平分子彈時一個人所得的子彈數,現請問乾燥的子彈有多少發?”

“老師,結果是32。”華羅庚馬上站起來回答說。這讓老師和全班同學都很吃驚,老師也忍不住問:“你看過這道題的解法麼?”可華羅庚搖了搖頭,說:“我覺得這個問題並不難,只要簡單思考一下就能得出答案。”驚訝的老師請華羅庚給大家解釋一下他的思路。華羅庚是這樣分析的:“由於每人都發射了6發子彈,所以四人共發射了6×4=24發子彈,根據題意知‘剩下的子彈是平分子彈時一個人所得的子彈’,也就是說,把全部乾燥的子彈看成四份的話,剩下的子彈就是一份,那麼用完的這24發子彈就是平均分後的三份,由此可求出一份子彈數爲24÷3=8發,全部乾燥的子彈就是8×4=32發。”在一片掌聲中,老師向華羅庚豎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