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讀書名言 > 《綠皮書》觀後感

《綠皮書》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7W 次

《綠皮書》觀後感

導語:綠皮書》主要講了一個意裔美國人託尼,爲黑人鋼琴師唐駕車巡演,最終從一開始的持有偏見,到最後的共進聖誕晚餐的故事,是兩個種族、階級的人碰撞後激起的種族火花,給人以思考、以反省

《綠皮書》觀後感

篇一:

在剛剛結束的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綠皮書》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男配角的三個獎項。   今天,這部影片已在全國上映了。

誠摯地推薦給大家,真的很好看。

不用管美國媒體的評價,你就從中國觀衆的角度看,就可以了。

在超級英雄3D電影滿天飛的當下,這樣本身就不貴的2D電影,真的是良心之作。

好電影一年看不了幾部,去影院觀看吧!跟我在我的破筆記本電腦上看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關於這部電影的影評,可以用兩個詞概括:幽默有趣,感人至深。

我永遠記得大學時的系主任給我們上精讀課時,跟我們說過的一句話:反差越大越是美。尤其是喜劇。一黑一白,黑的是拿到三個博士學位的鋼琴演奏家,白的是連字都認不全的"白丁".反差如此之大,兩人三觀碰撞出來的大火星子呼呼地冒啊!一個白人受僱於一個黑人當全職司機,現如今是很正常也很平常的事,但故事的背景偏偏設在1962年,那時,種族隔離制度還沒有被廢除……各種反差是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本着對大家負責的原則,我不能劇透,僅僅舉兩個反差的例子。

影片中的黑人鋼琴家對自己有着很高的要求,堅決不肯降低專業水準,他只演奏古典音樂作品,什麼李斯特啊,肖邦啊,根本不關心當時流行的黑人音樂,他也不關注流行音樂圈。但照常理來說,黑人最擅長的應該是爵士樂,這就是一種反差。所以,影片最後在那個黑人專屬的小酒館裏,黑人鋼琴家雖然打破自己的原則演奏了爵士樂,但他卻特別開心。他對於自我身份的糾結得到了暫時的釋懷。爵士樂最大的特點是:即興創作。大家看的時候可以注意一個細節,酒館裏的表演者們先演奏了一個調,然後黑人鋼琴家開始跟上,這就是知音,你起個頭,給個調,我就可以跟你合奏了。

我最喜歡的一場戲是吃肯德基炸雞的那場戲,爆笑。時光倒退到上世紀90年代,要是中國的老百姓能吃上一頓肯德基,得高興一個月,可以成爲自己炫耀的資本,因爲很貴!!!曾經一度,中國老百姓覺得肯德基也算是"高端食品"了。反差之下,在美國,肯德基不是什麼高端食品,肯德基店也被認爲是黑人常去的店。《綠皮書》中的黑人鋼琴家是不吃炸雞的,黑人不吃炸雞,這本身就是一種反差。反而男主白人司機狂吃炸雞,這也是一種反差。

炸雞被提及兩次。第二次在南方莊園,主人用炸雞招待黑人鋼琴家,他臉上的表情非常不自然。

"炸雞",在影片中是有特定含義的。

男演員馬赫沙拉-阿里,憑藉這部影片剛剛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的最佳男配角。而就在兩年前,他憑《月光男孩》獲得了第89屆奧斯卡的小金人,也是最佳男配角。厲害啊!演技真的是好!影片中的幾段鋼琴演奏場景,每一個場景,鋼琴家的情感都是不一樣的,因爲他每到一個州,每到一個城市,遭遇都各不相同,這些遭遇會影響他每次演出的心情。作爲一個黑人,面對各種歧視,他一貫選擇的是隱忍和接受,但從長期來講,情鬱於中,自然要發之於外,最後一次,他終於爆發了……

影片的節奏把握的非常好,語言也特別好。

好劇本,好演員。

總之,各種反差是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沉重的主題用喜劇的形式呈現,看着不沉重,溫暖感人。就像一場春夜喜雨,潤物細無聲。

好電影,再一次傾情推薦。

篇二:

美國電影《綠皮書》講述的是黑人鋼琴家唐·雪利與白人司機託尼·利普之間的故事,值得一看。

故事發生在1962年的美國,男主角託尼·利普,意大利裔白人,生活在社會底層,整日爲了生計而奔波。受傳統觀念影響,討厭黑人。影片開頭,展現出利普爲了生存而玩的小伎倆:爲了搭上吉奧,他將吉奧的帽子藏起來,之後又免費交還[]。這不禁讓我聯想到《天人之際》裏作者薛仁明用的一個詞:狎侮。他寫到:“狎侮不等於霸凌,劉邦會鬧別人,但不會霸凌。霸凌跟鬧很不一樣,霸凌是會傷到對方的,可是鬧最多隻是把對方搞到哭笑不得而已。”“會狎侮的人,外表看來,常常沒半點正經,可當他嚴肅起來,卻比誰都更正經。”或者可以說,託尼就是一個混混,痞子。“像這種人,在不正經的背後,某些關鍵時候,反而會有一種異常的能量。”

託尼是一個有底線的人,爲了維護這份底線,他不惜出手!由之後的三個情節可以看出:①唐的僕人想讓託尼提行李,被託尼直接拒絕;②接待方故意刁難,隨意準備了破舊的一架鋼琴,而爲了唐要求的斯坦威鋼琴,託尼在溝通不通的情況下直接出手;③當警察挑釁:“意大利人就是一半的黑人”時,直接動手。由此可見,託尼是勇敢(雷厲風行)型稟性——優勢:敢想敢幹;弱點:盲目衝動。

男配角唐·雪利,黑人鋼琴家,做人做事一板一眼:擁有心理學、聲音學、禮儀藝術學三個博士學位。故事發生在美國黑人民權運動期間,“綠皮書”的全名叫《黑人汽車旅行綠皮書》;如果沒有它,黑人在美國南方將寸步難行!因此,當唐決定去南方巡迴演出時,白人託尼以其“與生俱來的解決能力”被唐選中。而唐之所以要去巡演,是試圖改變南方白人對黑人的偏見。

託尼這樣向妻子描述對唐的第一印象:“高高在上的坐着,穿得像個酋長。”唐具有極高的音樂天賦,由此獲得了名與利,也造就了他的高位心態。他雖然擁有心理學博士學位,卻與哥哥斷了往來,他自找臺階的認爲這是“音樂家的詛咒”;婚姻失敗,他對前妻的評價是“語法糟糕,很善良。”唐對於路邊農場裏勞作的黑人漠不關心,他所在意的只是巡演怎樣持續下去;他遇到不公選擇的是“忍”,最終,在託尼拳打警察,兩人被關警察局後;不得不亮出底牌——司法部長肯尼迪。“忍”是有極限的;在最後一場演出之前,唐決定不忍了,“要麼我在餐廳吃飯,要麼取消演出。”在對方的強勢堅持之下,唐取消了演出。使得巡演以失敗告終。

唐看不慣趴在地上與黑人司機玩兒牌的託尼,他說:“他們的出身決定了他們的命運,你不一樣!”其實,這也是在說他自己!唐一直覺得自己與其他黑人不一樣,然而,殘酷的現實教育了他,與其去企盼南方的白人改變觀念,不如勇敢的走進黑人酒吧,爲他們演奏獲得認同來得實在。

最後,唐在託尼的鼓勵下勇敢的邁出了第一步,走出了孤獨;託尼也在唐的幫助下不再衝動。二人成了一生的朋友。

篇三:

兩個小時的電影讓人震撼,那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震撼。

看完電影,雪利博士總是有種很沉默的存在,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來他第一次的開懷大笑是如此的坦然。在電影中,當託尼開着載着雪利博士進入肯德基。託尼買了一個全家桶,在車上直接用手拿着吃,並熱情地向雪利博士硬塞手中的炸雞。雪利博士表示他從來沒吃過炸雞,並且對直接用手抓炸雞這一行爲非常抗拒,而後來還是吃了,並和託尼開懷大笑,學着託尼瀟灑地將骨頭扔在田野裏。

正如電影裏說的一樣“人之所以孤獨,是因爲不敢邁出第一步”,雪利博士雖爲著名鋼琴家,但因爲其黑人身份,遭受了許多不公平的待遇。他獨自忍受一切的同事,在內心築起了一面高牆,豎立在自己與他人之間。但託尼的用自己的熱情與豪邁打破了他與博士之間隔閡。在影片結尾,雪利博士最終敲響了託尼家的門,勇敢地邁進了第一步,邁向白人的一步,收穫了友情。

在途中一次拋瞄中,穿着西裝革履的雪利博士倚在車邊與無數田間衣衫襤褸的同胞對視,雪利博士的眼裏又同情但更多的是瑟縮的怯懦,他在白人堆中得不到尊重,在黑人堆中又被人覺得他高人一等。同樣的膚色確是迥乎不同的人生,這讓他無所適從。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鼓起勇氣在一間黑人酒吧與同胞達成了和解,他在現在的處境以及未來的命運又出來勇敢的一步。

在一途中,託尼一直幫着雪利博士從捱打的人羣中解救,把醉的不省人事的博士送回旅館,保證博士的每一場音樂會不缺席、遲到,雪利博士與其吵架他也不放在心上,聽着雪利博士的演奏而醉心。在前不久託尼還將兩個被黑人喝過水的被子扔進垃圾桶,哪怕那兩個黑人剛剛把他家的水管修好。其中看出的是雪利博士的修養。他將一個亂寫信的小子變得有文筆,教他不能偷東西,不能亂堆可樂瓶。他們之間彼此拌嘴但又相互關心,他們相互包容,心靈距離逐步靠近,最終成爲一個共同體。

友情、包容、勇敢一直是人類鍥而不捨的價值。《綠皮書》中的那輛車爲着友情與包容,一路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