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勵志名言 > 奮鬥的人各有各的勵志,啃老的人卻一樣的流氓

奮鬥的人各有各的勵志,啃老的人卻一樣的流氓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4.79K 次

奮鬥的人各有各的勵志,啃老的人卻一樣的流氓

中國父母的悲哀:一邊被啃老,一邊被嫌棄

啃老,是中國家庭未來的第一殺手。啃完被嫌棄,則是併發症。前幾天,一個準媽媽的吐槽成了新聞:

啃老這事兒,本來就挺不應該了,沒想到這個吐槽竟然引來爭議,還有不少人已婚人士支持這個吐槽女:以後經濟好了還就可以了。

那我就好奇了:等經濟好?什麼時候纔算好?父母等不到咋辦?

住老媽的房,逼得老人家要搬出去,本來就是啃老,主動給老媽錢纔對,還得逼的老人家開口。

原來我以爲這樣的事情,就出現在新聞上,不巧前幾天,就有個結婚一年的朋友跟我吐槽公婆。

這個朋友研三未婚先孕,沒工作就結婚生小孩,公婆幫他們給了一套廣州房子的首付,倆退休老人平時就住在廣西老家。

我那個朋友開始吐槽了:“我懷孕時,還沒收樓,讓公婆來照顧我,他們要跟我老公拿錢租房,每個月還要3000塊伙食費。同樣的情況我回孃家住,我爸媽一分錢不收,還天天各種理由給我錢花。”

我說:“那不一樣,你結婚了,就得靠你和你老公了。”

她說:“靠自己,猴年馬月孩子還能落戶廣州,這就不說了,生孩子時,我要住月子中心,我們手頭錢不夠,我媽二話不說就給了一萬,我公婆直接說沒錢。”

我說:“老人沒錢也沒辦法。”

她說:“反正小孩的奶粉錢,託兒所錢,我的月子錢,新房的月供錢,公公婆婆一分錢都沒貢獻,還說來就來,想跟我們住多久就住多久,我不需要這樣的公公婆婆!”

我不知道說什麼了,多年好友,沒想到在啃老這個問題上,發現我們三觀嚴重不合。

看來要好好想下啃老這個問題了,一說啃老,也有不少人跟我那個朋友一樣的論調:“不啃老,那你怎麼在廣州立足?靠自己能30歲前能在廣州買房買車?更別說戶口和學區房了……”

還有不少人說:“你這要麼是酸葡萄心理,自己沒老可以啃就看不得別人啃,要麼就是作,爸媽有錢,你先拿來買房買車怎麼了?一定要靠自己奮鬥個十年,等到人民幣都貶值,房價都漲了,原本可以付個全款,落得只能給個首付,你才甘心是嗎?”

說的好像,靠自己全是天然傻逼,靠自己和問爸媽要錢天然對立。

我不覺得問爸媽要錢就是啃老,像買房這種早買早好的大事,爸媽有錢,願意先給你,你自己又肯努力奮鬥,以後給爸媽更好的養老條件,這是一個家庭資源的合理配置,不是啃老,是借力。

我們反對的啃老是:自己不奮鬥,想挖空爸媽的棺材本,啃得爸媽生活質量直線下降;啃老不成,就倒打一耙,說自己輸在這個這個拼爹的時代,說得生了他就欠着他似的。

奮鬥的人各有各的辛酸和勵志,啃老的人卻有一樣的流氓思維。

——“爸媽的錢以後都是我的”

還是我那個朋友的故事。她吐槽完沒錢養娃,公婆沒錢,我說,你也快碩士畢業了,馬上找個工作就能減輕經濟負擔了。

她說,可是我不想工作,我想跨專業考博。

我說,從前沒聽說過你要考博,

考博要準備的論文什麼挺多的。

她說,沒事兒,我跨專業考,就是因爲這個專業特簡單,又有熟人在哪個學院當老師,現在孩子這麼小,離不開我呀,我出去工作怎麼照顧他?再說,我還準備好進入社會……

我說,那你不工作,但靠你老公,養家還貸壓力更大吧?

她說,還好有我爸媽,還好我家就我一個,我爸媽的錢以後還不是我的,早花完花不都一樣。

雖然是我關係挺好的朋友,但不得不說,不管啃老的形式多優雅,啃老就是無恥。

誰跟你說,你爸媽的錢都是你的,人成年以後,就應該獨立,爸媽的是爸媽的,你的是你的,即使他們百年之後,也可以把他們的財產都捐出去。

——“不給我買房就是自私”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故事:樓主廣州人,父親早逝,留下一個樓梯房,寫着樓主母親的名字。

父親走了以後,母親一個人撫養樓主,直到樓主上大學,母親纔給他找了個後爹,雖然沒扯證,但母親確實是離開了廣州,去住後爹家的自建的豪華別墅。

因此樓主覺得母親十分有錢。

樓主本身大學畢業,在銀行上班,幾年下來手裏攢有30萬,他覺得以母親的有錢程度,如果母親願意,把樓梯房賣掉,再給幾十萬,就能買個電梯房,最重要的是新房添上樓主的名字。

沒想到,當樓主跟他母親開口,母親竟然說:“我沒錢,我與世無爭,那樓梯房挺好的,等你結婚再給你裝修成新房。”

樓主這就不高興了:“女人怎麼這麼自私,連自己兒子都不願幫。”

接着又說:“交往了六年的女朋友會跟我分手,就是因爲我沒法在廣州買新房。”

且不說樓主母親的有錢,是藉着後爹的光,她即使想給錢,後爹也不一定樂意。

就算是母親有錢,一手把兒子拉扯大,也算是盡到義務,說母親不給買房就自私,你年少力壯,連母親都不贍養不更自私?

人生有些路本該自己走,有些錢本該自己掏,有些苦本該自己吃。

——“以後有錢還就是了”

程生本來是學計算機的,但大學畢業卻去考了公務員。

編程,那得北上廣深到處飄着,多累呀,再說了買房壓力多大。回老家考公務員,家裏那棟四層樓的房子就歸他了。

一進單位,人人都開車上班,他回家就跟他爸說:“要買車,而且不能買差的,起碼得買個低配的寶馬。”

他爸一輩子打工,沒說寶馬,大衆都沒開過,不同意他這麼虛榮,錢還沒掙倆就買車。

程生絕食兩天,又跟他爸說:“單位人人有車,現在的女孩多現實,就我沒車,以後誰跟我交往?誰給你生孫子?你這是害人害己。我工作了有錢還你就是了。”

他爸咬咬牙,把半輩子的積蓄掏空,給他買了輛30萬的寶馬。

就程生那個3千的月薪,吃家裏喝家裏的,還要還個10年,別說孝敬爸媽了,沒過一年,要結婚了,給女方彩禮:“爸,這回千萬不能少,我是真愛她的,您可別寒磣了面子,十萬,我們以後發達了好好孝敬你和媽。”

婚禮辦完了,要蜜月旅行:“爸,我們倆這一輩子就結一次婚,要去歐洲度個蜜月,你可得祝福我們,還差三萬,您給我補補……”

又一年,有了孩子:“爸,這可是您親孫子,孫子的成長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奶粉錢、早教課,您也不幫襯幫襯……”

有多少人,工作、買車、買房、結婚、養娃,一步一步在啃老。

以後有錢就還你,以後是什麼時候?

孩子在成長,你們在啃老,爸媽在變老。

啃老族,說白了,無非本質就是這樣:

1、自私

很多啃老族是這樣,結婚前,以自我爲中心,要什麼,直接“爸媽,我要……”;

結婚後,伴侶和小孩都是自己人,他們的需求就是我的需求,我有什麼需求,還是“爸媽,我要……”。

我表哥就是這樣,從小獨生子女被嬌慣壞了,混日子混到22歲,書也不讀,班也不上,開口就說:“爸媽,我要結婚……”

我舅當然不同意了:“沒立業成什麼家?”

表哥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把人家女孩子肚子搞大:“反正,我媽肯定比我還着急,偷着樂還來不及,這媳婦他們早晚得幫我娶的。”

婚是結了,我舅還託人給表哥找份工作,想他成家了,能有點責任感。

表哥倒好,工作是做了,老婆孩子吃穿用住都蹭舅舅舅媽的,

叫他交生活費,他就翻臉:“你們就這麼一個兒子,我不吃你們要帶到棺材裏去啊。”

對於啃老族,永遠都是自己的利益至上。

永遠都是啃老,天經地義。

永遠都是不讓啃,你這老不死的,算那麼清?

2、巨嬰

我有個遠方表姑就是這樣,2000年左右的大學生多麼金貴,她就考上了,雖然是普通院校,我們家上一輩人就她考上大學,所有人都替她高興。

結果大學畢業,她沒找工作,說要考廣州的研究生。

三年,五年,她還在考研究生,沒考上。

堅持理想,不工作,吃穿用住,全都靠老爸老媽給她匯。

一晃都快二十年了,我都研究生畢業了,她還不工作,不結婚,就專門複習,考研。

她老爹終於是忍不住說她了:“做人要現實點,吃飽飯再追求理想。”

她這就賭氣了:“人倒黴的時候,連父母都看不起自己……”

摔門而去,就幾年不回老家,也不看她老爹被她氣得中風。

上個月又灰溜溜地回到爸媽身邊,良心覺醒了?根本不是,是錢用完了。

不少啃老族,生理上是成人,心理上還巨嬰。

用武志紅的觀點,就是沒處理好跟父母的共生關係。

老覺得你的就應該是我的,你應該滿足我的需求,

父母應該無條件愛孩子,你不滿足我的需求就是不愛我。

3、貪心

Coco有句名言:“生活光是吃飽穿暖,是沒有幸福感的。我纔不想那麼快工作結婚呢,那樣生活質量一定直線下降。”

她還有另一句名言:“我身邊那些靠自己的同學,沒有一個過得有爸媽養着的時候那麼舒服。”

所以她雖然很不喜歡讀書,但只要能讀研,學中文的跨專業考到科技史,研究生畢業再考博,冷門看不到就業前途沒關係,考試不累、容易過,又能多在學校裏耗幾年就好。

Coco說:“讀書,被父母養着很正常呀。”

確實是,再沒有比讀書更優雅得體、又光明正大的啃老機會。

啃老族,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貪心,就是怕吃苦又想過好日子。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甘蔗沒有兩頭甜。

不辛苦又有好日子過,啃老誰不會?

但世事公平,最該拼搏的年紀,你在啃老,總有一天沒得啃。

啃老的現在一天比一天好,但往後的日子一定會一年比一年苦。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你啃老也有啃老的代價

——靠山山倒,靠父母父母會老

張恨水的《金粉世家》特別經典,它的經典在於,寫的是民國,但常讀常新。

前半部分金碧輝煌,金家的四個少爺哪個不啃老?

但哪個不是過得倍兒滋潤,哪個少奶奶不是成天閒得打麻將?

都靠金家老爺子在朝爲官、掙錢養家。

一朝金老爺子倒臺、暴斃,啃老的少爺少奶奶比誰都緊張,老爸倒了,以後日子怎麼過?

四個少爺的後半生,丟了飯碗、妻離子散,沒有一個如意。

啃老,就是這樣,終有一日,父母會老,金山銀山會完。

民國的故事,卻把啃老的結局提前寫好。

張恨水穿越時光告訴你:你要是啃老,結局也會一樣慘。

劉墉有句話說得實在太好:“多少孩子既想要美國式的自由,又想要中國式的寵愛,卻沒有美國式的獨立,又失去了中國傳統的孝道。”

大多數的中國父母,眼睛都是朝下一代看的,奮鬥一輩子,還不是爲了孩子。

再苦再累,只要爲了孩子,一切都值得。

但大多數的中國孩子,需要你時,啃老那是天經地義。

不需要你時,你被嫌棄:去去去,房子車子都不給買,還管這麼多,太自私了。

誰自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