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說說 > 空間說說 > 關於親情的精美文章精選三篇

關於親情的精美文章精選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7W 次

關於親情的精美文章精選三篇

關於親情的精美文章精選三篇

導語:人生如畫,那親情就是花草樹木;人生如歌曲,那親情就是配音;人生如詩,那親情就是韻……親情就像是人生的補筆、背景,使人生錦上添花,更具風韻。而親情就在我們身邊,只待我們細細體會。這裏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三篇關於親情的精美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關於親情的精美文章精選三篇

篇一:《我走在父親前面》

一會兒看你

一會兒看雲

你說你覺得:

我看你時很遠

我看雲時很近

——題記

在後面看着滿身傷痛的父親,一直一斜地邁着步子,心裏酸楚得彷彿快要死掉。這些年一直走在前面的我,還不覺父親已蒼老了許多。我恨不得用拳頭打醒了懵懂的自己,告訴我,我在不珍惜着什麼!

還記得小時候,那時父親還是一個熱血青年,我與母親總是很難趕上他的步子。那時我們一家四口上街,總是一件吃力的事兒。父親總是出於天生的“傲慢”自顧自地向前走,即使是弟弟呼喊着:爸爸、爸爸,他也不會回頭。母親總是拖拽着我倆死死地跟在後面,分秒也不捨得停下來,彷彿是怕與父親失散似的,一個勁兒的趕。時常聽母親嘮叨說:“走這麼快乾嘛?是你爸在前面似的。”現在想來好笑,也不知那時一個勁兒地趕是爲了什麼。如今的我大概只會看着他,任他一個人“傲慢的”走吧,可能還會慶幸着這安靜的環境,如果他還能有那份勁兒。那時我總會想:如果,爸爸能停下來等等我們,或是,稍稍地緩和着走,那就好了。

歲月不經意的悄然逝去,我不會再想能慢一些纔好,只會害怕不夠快了。

今天,父親老了,我長大了,也還算得上熱血青年。

在回家的路上,本該是並肩而行的兩個人卻總是看着背影,講着一些不悅耳的話,不知不覺間,我與他分開得遠了。

現在,我總會拉着母親的手,與她講着瑣事兒,或是學小時撒着“嬌”,發誓將來等她老了,我一定會養她。漸漸地把父親冷冷的拋在了後面,讓他趕着步子,聽我倆的悄悄話。

有次夜深人靜時,我從夢中驚醒,還來不及清醒,回想着那可怕的夢——母親,弟弟和我在一條曲折的路上走着,四周沒人,寂靜得可怕,我彷彿是在找着父親,可總也看不見他。

我心存餘悸的喊着:“爸,爸……”直到他醒來應答我。

“什麼事兒?大半晚的。”

“沒,沒事兒,只是……害怕了。”

“快睡吧,你媽明兒還要上班呢。” 過了一會兒父親說。

我時常在想:我與父親是怎麼了?爲何我總是在“討厭”他卻會從夢中驚醒?去年春節回家,我們甚至不能好好的說上一兩句話——

“你在外面讀書一定要爭氣呀,我現在也四五十歲了,靠體力掙錢更是不易了,你媽她…常常身子又不適……”

“知道了,快吃飯吧。我哪不爭氣了?”我生硬的嚷着,悻悻地想要逃離。

正月初一的傍晚,我應父親之邀,與他外出散步。其實我是不願的,只是出於承諾,我還是去了。也沒想很融洽,我在前面大致走走,步子也很開。時而轉過身去催促地說:

“爸,快點呀,夜很冷呀。”

父親那晚的話變得很少,只是在後面看着我,讓我有些不適應了。但是,也如我願的安靜地完成了這次旅行。回到家父親顯得有些不自然,我懷着負罪感給父親遞上了一杯茶。

“爸,喝水。”

“你長大了。”父親停了下來,喝了一口茶。“我老了,趕不上你們的腳步了,走兩步,還覺得有些許累了。哎,年輕是好呀。”父親繼續說。

“你爸腿不好,你沒等他嗎?”母親有些不開心了。

轉眼間,我離家已一月有半了。父親送我走的那天,我還清楚的記得,我仍是走在前面,聽父親含辛茹苦的叮囑。我知道我仍是不在意的,心裏還嘀咕着好煩,只是辛苦了父親。

我想,或許只有在我孤獨、受挫時,我纔會想起父親[]。他那句 “有什麼事兒就給我打電話” 還會迴盪在我耳畔。這時的我會拿起了電話,撥了號碼。

時間的確會讓人清醒,悄悄地把你俘虜,翻閱着那些記載陳年舊事的書頁。

“究竟是時間,還是思想,抑或是步伐把我與父親拉遠了?”我時常追問自己。

不知道是我性格變得沉默了,還是父親越發嘮叨,他總是在說,而我依然沒聽進去;不知道是我更挑剔了,還是父親本就懂得太少,對他的大道理,我總是不以爲然;不知道是我走得快了,還是父親真的把腳步放慢了,但我們之間的距離,在多年以後的今天,仍然存在,我總是走在他的前面,愈發的遠,讓他看着我的背影而黯然心傷。

我想,如今唯一不同的,是我們交換了位置吧。

或許,我真的應該學會放慢自己的拍子。畢竟,在我身旁還有一直陪伴我的人,還有我需等待的人;畢竟,我也會走在後面。

篇二:《別忽略了父母的年齡》

前些天,幫朋友的母親寫一份申請,其中需要介紹老人的出生年月,於是我打電話問朋友,你母親是哪年出生的呀?朋友在電話那頭略爲停頓了一下,然後不好意思地說,真是對不起!我只記得我母親的生日是農曆八月十六,但我不知道她是哪年出生的。我又問他,那你知道你母親有多少歲嗎?我可以幫你推算一下。朋友說,好像是57歲,又好像是58歲,具體我也記得不是很清楚,等會兒我翻一下戶口簿再回復你。

放下電話,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沒想到一個兒子竟然不知道母親的年齡。事後,出於一種好奇的心裏,我逐一詢問了辦公室的所有同事,令我感到萬分驚訝的是,竟然有三分之一的人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有一大半的人不知道自己父母的年齡。當我問及他們怎麼不用心記一記父母的生日和年齡時,有同事毫不在意地說,那有什麼呀!親人之間無須那麼客套;有同事如實地說,從小都是父母給自己過生,而父母卻很少過生日,所以對父母的生日記憶不是很深刻;也有同事慚愧地說,平常忙於工作,對父母的關心和了解太少了。

隨後,我帶着同樣一個問題採訪了一百位母親,沒想到這一百位母親不僅能夠異口同聲說出自己兒子的生日和年齡,甚至連他們出生的時辰、天氣狀況都一清二楚。最令我感動的是,有一位患間歇性失憶症的母親,她也能夠準確無誤地說出她女兒的生日和年齡。

可以說,父母時時刻刻都關注着我們的成長,哪怕是極小的一件事。從我們呱呱墜地來到這個世上開始,父母就註定了要爲我們奉獻一切,犧牲一切,小時候,他們擔心我們凍着、餓着、生病。長大後又擔心我們沒有好的前程,含辛茹苦一輩子,爲我們操碎了心。回首回事,有哪一次母親忘了我們的生日呢?往往時間還未到,父母就已經唸叨着、準備着,到了生日那天,更是可以享受許多特殊的待遇。而父母的生日呢?他們往往準備了一大桌子豐盛的菜餚讓我們回去,可我們還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推脫。

小時候,我們十分依賴自己的父母,把他們當作心目中的守護神,可我們長大成人後,卻常常忽略了父母的感受。我們錯誤地認爲父母的愛理所當然,不需要銘記和回報,而事實上,我們最應該感恩的就是父母;我們錯誤地以爲父母不需要我們的關心,其實他們最在乎的就是兒女的低聲細語;我們錯誤地以爲父母永遠也不會老,可是一回頭,他們已經白髮蒼蒼。原來,父母並不是神仙,他們也會一天天地老去,我們不應該忽略了他們的年齡。

俗話說:“祭而豐不如養之厚;悔之晚何若謹於前。”孝敬父母一定要趁他們健在之時,不僅要在在生活上給予他們照顧,更要在精神上給予他們關心,不要等到黃泉相隔,空留餘恨,那將是一輩子無法抹去的傷痛。

篇三:《孝敬父母最難的是“色難”》

“色難”難在何處?難在很難有一顆恭敬的心,難在沒有一個謙和的態度。

有位老太太去兒子房間找報紙,正碰上兒子回來。兒子剛談崩了一樁業務,心情不太好,見母親在自己牀上摸索,生硬的說:“媽,你沒事在自己房間好好呆着,別到處亂串。”母親解釋說:“我在找個報紙,順便在你們牀上坐一會。”兒子臉色很臭出門前扔下一句:“吃飽沒事幹。”夜晚12點,老母親便從七樓跳下了。

于丹教授在一次講座中說,兒女有條件很容易做到給父母買車、買房,但是最難做到的就是不給父母臉色看。孔子曾經對他的學生們說過,孝敬父母什麼最難,是“色難”,就是不給父母臉色看最難。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視和不耐煩,這種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爲這會讓父母很不安心。

有人認爲,買房子、請保姆、吃大餐、去旅遊就是孝順父母。其實,物質上給父母的享用,這是低層面的“孝”;而高層面的“孝”,應該表現爲對父母精神上的敬重和感情上的安慰。

“色難”難在何處?難在很難有一顆恭敬的心,難在沒有一個謙和的態度。於是“色悅”成了衡量一個人孝心的道德標尺。就是說,經常對父母微笑,經常敬重地對待他們,關心他們的精神生活。每天真誠地看着母親的眼睛,跟母親交談幾分鐘——不嫌棄,不抱怨,想對母親發脾氣時剋制一下,始終和顏悅色對待父母,她們就會生活得開開心心的。

隨時都給父母好臉色,這是舉手之勞的事情,體現一個人的素養,可現實中不管什麼情況下都能做到給父母一個好臉色,又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天給父母一個“好臉色”,關鍵是心懷感恩之情,多想想長輩們的付出和哺育之恩。

真心愛父母,應該和顏悅色,從內心深處發出微笑,讓他們感到快樂、幸福。你怎樣對父母,子女也將怎樣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