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成才 > 勵志成才 > 《敦刻爾克》電影觀後感精選三篇

《敦刻爾克》電影觀後感精選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6.98K 次

《敦刻爾克》電影觀後感精選三篇

《敦刻爾克》電影觀後感精選三篇

導語:《敦刻爾克》,本身是個歷史名詞,且有珠玉在前;好比中國人聽《四渡赤水》,結果已經知道,並無懸念。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敦刻爾克》電影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敦刻爾克》電影觀後感精選三篇

篇一:

望穿秋水卻歸國無門——評《敦刻爾克》

關於二戰,我們國人記憶最深刻的,可能就是日本人對我們的野蠻侵略。在抗日神劇的指引下,我們對那段歷史刻骨銘心,也對慘無人道的日本人深惡痛絕。生於和平年代的我們,對於戰爭的概念大多來源於課本和影視劇,那是一場不得不參與的博弈,一次次裹挾着淚水與血水的硝煙,是結束,是死亡,起於侵略,終於和平。無論怎樣,就是要像我們國歌中唱道的那樣:前進,前進,前進,進! 狼牙山五壯士,前路是崖,那便跳吧;董存瑞,捨身取義做開路人;邱少雲,任蝕骨的火焰吞噬全身,只爲戰友們順利衝出火海,取得勝利。爲了集體主義捨棄個人主義甚至生命,只爲了把敵人打得節節敗退,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美國著名作家勞德的這本書《敦刻爾克》,是一部描寫敦刻爾克大撤退的經典傑作,打破了人們對戰爭就是要不斷前進的固有思想,還原了二戰史上最壯烈的一場撤退戰。 《敦刻爾克》這本書,是作者勞德走訪世界各地、親自訪談戰爭親歷者,蒐羅各種相關資料刪減整合後完成的。這本書依託史實,本着實事求是的原則,卻有意地避免了龐大的歷史敘事,那些人盡皆知,俯首即是的內容不必贅述,作者就是要還原真相,再現40萬人扣人心絃的生死瞬間。在戰場上,任何士兵自然都是抱着必勝的心態出發的,然而戰場上卻身不由己,生也不由己,生存與毀滅,往往都在須臾之間。這種尊重史實,還原真相的書籍,沒有小說的那種鋪陳,無需傳奇色彩,更不必過分渲染,只是有一說一,爲的是讓今人瞭解真相,不忘歷史,然後從歷史故事背後看到人性的光輝。 《敦刻爾克》這本書,會讓人忍不住思考生存與正義這一永不磨滅的歷史命題。四十萬英法盟軍被困於敦刻爾克,在人多船少、上有轟炸機、下有魚雷偷襲的情況下,歷時九天,完成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行動,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奇蹟。每一位軍人,都不是生來就是爲戰爭而存在的,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每一次離家,都有可能是最後的別離。帶着求生的原始渴望,他們看着家的方向,望穿秋水卻歸國無門。在任何一場戰爭中,都不是正義註定就能夠打敗邪惡,往往會經過百轉千回、歷經磨難,就像敦刻爾克大撤退,它從來都不是一場勝利,只是一次體面的失敗,一次成功的逃亡。 關於撤退這件事,在戰場上是下下策,身不由己之舉,在撤退的過程中可能光想着要擠上歸國的船,換回一線生機。可是一旦轉危爲安,當初作爲軍人的那種榮譽感和使命感全都蕩然無存,剩下的只有滿腔愧疚和惴惴不安,怕不被人理解,怕受人唾棄、責罵,書中把士兵們的這種隱祕的心情展現的淋漓盡致。可喜的是,人們低估了普通羣衆的素養,迎接他們的不是謾罵反而是熱烈的歡迎與慶賀。 他們只是平安歸來,但這就夠了。 倖存便是勝利。 二戰已成歷史,可當今的世界也不是絕對的太平,韓國已成功部署了薩德系統,美國繼續飛揚跋扈,印度外交、軍事政策也是時晴時陰。讀罷此書寫下此文的此刻,正是911事件16週年,這不得不讓人感慨和平的珍貴和幸福的來之不易。 每個人都應該帶着崇敬之心讀一讀這本書,讓這關於敦刻爾克的故事被永遠傳頌!

篇二:

最近諾蘭導演的大作《敦刻爾克》正式登陸了國內各大院線,這部被國產電影保護月壓了一個多月的電影終於在中國放映,我就等不及立馬去看了。

本來暑假有一個活動,可以抽獎去北京提前觀影《敦刻爾克》或是諾蘭導演見面會,可惜我運氣不好,沒被抽中,不過我還是第一時間來看了這部電影。

《敦刻爾克》是描述了歷史上的英國、比利時、加拿大和法國的士兵被德軍包圍於敦刻爾克,英國政府組織海軍與平民幫助撤退的敦刻爾克大撤退故事。據悉這是諾蘭從小就開始聽的故事,所以他對這部電影一定費了許多心血,對整個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故事也會有許多獨特的見解。

影片採用了非線性敘事,通過三條不同的線描述了敦刻爾克大撤退的一部分。最讓我記憶尤深的莫過於這三條線竟不是一個時間線,還能在最後銜接的如此自然。第一條講述了敦刻爾克海灘的一個星期,幾個士兵爲了提前撤退不得不採取各種辦法,有一個法國士兵甚至爲了撤退混了進來,也充分體現出人的本性[]。第二條線講述海上的一天,一個船伕響應國家號召去參加救援,在途中遇到受到驚嚇的落難英國飛行員,最後經過摩擦成功來到敦刻爾克的故事。第三條線是空中的一個小時,講述了幾個英國飛行員與德軍飛行員交戰的過程。整部電影看似分成三線,卻在暗中互相推進,不斷推出主題。而在影片中並未出現任何一個德軍士兵的正臉,也充分體現出了戰場的恐怖,德軍如幽靈一般的恐怖。這與《血戰鋼鋸嶺》還是有幾分類似。另外一大特點就是電影中的人物對話特別的少,相較於基本上全程都在對話的《盜夢空間》,本片相比之下可以算是“默片”了。

這部電影還是讓我感到了諾蘭的才華橫溢,也讓我對戰爭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

篇三:

諾蘭的《敦刻爾克》把作戰室裏的指揮策劃場景全部刪去,開場不交待歷史背景,結尾也不交代傷亡人數。這裏沒有丘吉爾,沒有希特勒,《敦刻爾克》宏偉的結果更是沒有懸念,諾蘭只是牽掛着小人物的恐懼,聚焦“戰爭中,每個個體的情緒與命運”,個體的視角也被簡化成了“敵人到來之前,我們要跨海回家”。

有人說,諾蘭風格化的手藝和敦刻爾克事件本身壯烈的結局挽救了電影,所以你從電影院出來的時候,感覺有些難以言說,沒有如你所願般“燒腦懸疑”,也沒有血脈僨張。很顯然,在戰爭片的戰場上,諾蘭想有所突破,把激烈的戰爭史詩變成了一個關於個體的故事。諾蘭的冷觀和剋制,讓《敦刻爾克》保持了對歷史的悲憫與敬畏,讓影片的主題更加深邃與深遠,讓它在衆多戰爭片面前別有建樹。

《敦刻爾克》是諾蘭第一次拍攝真實歷史事件,將一部戰爭片拍成了劇情、懸疑、驚悚片。這一切使它與其它戰爭片之間彷彿有道巨大分水嶺,一邊的山峯上是《血戰鋼鋸嶺》《拯救大兵瑞恩》,另一邊的山峯上是《敦刻爾克》。兩座巔峯上的作品都很偉大,卻又那麼迥然不同。

作爲一部以戰爭爲背景的電影,不管它是戰爭片還是懸疑片,都不重要,敦刻爾克最大的價值在於毫無保留、不加修飾地刻畫出身處戰場的人們的生存狀態,如此真實。

這是一部“反英雄”的戰爭片,講述的不是成功,而是慘烈的撤退和有意義的失敗。諾蘭死死抓住的是人類對於戰爭的真實感受,那是包圍了陸地、天空和海洋的恐慌。

與戰爭中的人感同身受——這是《敦刻爾克》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這類電影所做的。《敦刻爾克》是諾蘭的一次寫實主義和現代主義的嘗試,在這種類型的電影中,“真”往往會擺到比“善”和“美”更重要的位置。諾蘭與李安不謀而合。諾蘭認爲,大多數的人在面對戰爭時,首先考慮的或許不是名留青史,而是“生存”。

“生存”對於那些普通年輕的士兵來說,是回家,離開敦刻爾克;對在戰爭中失去兒子的老船長來說,是到敦刻爾克接那些像他兒子一樣的年輕人回家;那個燃料耗盡的飛行員用生命堅守的,是即便自己不能回家,也要保住那艘回家的漁船。

在軍事題材的戰場上,導演喜歡從戰爭中挑揀出“一將功成萬骨枯”或“一將功敗萬骨枯”的故事,把他們變成了電影裏的勇士、俠客和英雄,再加上愛、恨、暴力、死亡。徒手擋子彈、料事如神仙的戰爭片讓人懷疑人生,另一部分優秀的戰爭片吸引人坐下來了解戰爭。“怎樣把觀衆帶去敦刻爾克,是我最先考慮的事情。”諾蘭決定將這種經驗呈現在銀幕上——

陸地上,德軍1700輛坦克持續前進,距海灘只有16公里;空中,德軍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盤旋、投彈。40萬英法盟軍被困海灘,唯一的生路是渡海,雖然那是每年兩百多天雷雨大風的英吉利海峽,但海峽對岸是遠離戰火的英國——這是歷史,也是電影《敦刻爾克》的開場。

“我會尊重人類尋求生存的本能,而不是真正的英雄主義。”貫徹於整部電影的,是那種惶惶不可終日的死亡威脅,面對絕境,每個人都不得不爲自己的命運背水一戰,纔有可能活着回家。這些戰爭中的個體,濃縮着40萬人的恐懼,像極了敦刻爾克灰藍色的海水,無邊無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