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成才 > 勵志成才 > 《芳華》讀書筆記800字

《芳華》讀書筆記8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4W 次

《芳華》讀書筆記800字

《芳華》讀書筆記800字

導語:看來電影之後,我們總是有自己的想說的,那就吧他們寫成文字。這裏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三篇800字的《芳華》讀書筆記,希望你們喜歡。

《芳華》讀書筆記800字

讀後感一:

多年前讀過馮小剛的自傳《我把青春獻給你》,其中曾經提到他的文工團情結,女兵情結:“她的長相我已經記不清了。印象最深的是她的脖子十分的光潔。因爲是在8月裏,天很熱,她沒有穿白襯衫,空堂穿着的確良夏裝,光潔的頸部優美地立在軍裝的小翻領中,使脖子看上去更白,領章看上去更紅。女兵這種穿軍裝的方式在夏天裏很普遍。

洗完澡,披着溼漉漉的頭髮,光着脖子空堂穿上軍裝,把軍帽塞進軍挎包裏走出軍營。嚴格地說,這種着裝方式是不符合條例的,但看上去卻是楚楚動人。

現在只要是提到性感這個詞,我首先想到的畫面就是以上的描述。直到今天我都想爲這樣一個細節拍一部電影,抒發多年來埋藏在內心深處的女兵情結。”電影《芳華》,讓馮小剛了結了自己的心願,他把他心目中的“性感”詮釋得淋漓盡致。穿着綠軍裝的,擁有天鵝一樣優美脖頸的女兵們,跳着優美的芭蕾舞,很是賞心悅目。

然而,他了結的終歸是他自己的心願,對我這個旁觀者來說,那些畫面只能說的確很美,但很遙遠,沒有帶給我感同身受的代入感。自始至終,我都是一個局外人,自始至終,我都清清楚楚地知道,我是在看電影,在看別人講故事。看張藝謀導演的《歸來》時,就不是這樣的感覺,馮婉喻、陸焉識,雖然也是那個時代電影中的人物,但他們的感情糾葛,讓我覺得撕心裂肺。

我會在心裏不斷地問自己:假如我是馮婉喻,我會怎樣?假如我是陸焉識,我又會怎樣。看《芳華》時,就不是這樣,我的內心很麻木,沒有被觸動到。

還有那段戰爭戲,也覺得很假。與之前馮小剛拍的《集結號》沒有可比之處。給我的感覺,就是爲了電影故事的需要,而設置了這樣一段戰爭戲。

雖然也很慘烈,卻不驚心動魄。

改變劉峯命運的那場“觸摸事件”倒是值得一提。我也很理解林丁丁對劉峯的感受。一個身上毫無缺點的活雷鋒,一個神一樣存在的人物,突然對自己表白,並且說出自己一點也不高尚,心裏也有很多齷齪的想法,那種神像突然崩塌的感覺,足以讓一個少女目瞪口呆反應過激。就像直到現如今,有人爆料偉人的私生活如何如何,還是有很多人無法接受,是一樣的道理。神,怎麼可以走下神壇等同與凡人呢?

我明白,哭得稀里嘩啦的人,自有哭的道理。而我沒有哭,是因爲這部電影的確沒有觸動到我的淚點。聽說,嚴歌苓的原著,比電影表現的要複雜得多,我想,我還是去買本書看看吧。

《芳華》裏的青春很精彩也很曲折,然而我只是一個過路者,我從他們的青春旁默默走過。

讀後感二:

《芳華》展現的,是一種時代情懷,我們認識了那個年代的青春特有的情感與命運。

影片開頭曼妙的革命舞蹈,隨處可見的領袖頭像、紅色旗幟,十分有年代韻味,讓人們深深感受到那個年代熱血青年的革命理想。

片中以第二主角蕭穗子的視角來敘述整個故事,作爲旁觀者,無法得知其他人物內心的具體想法,卻能將他們的悲歡看得一清二楚。

何小萍第一幕出現在火車站,第一次跟劉峯敬禮的時候,就讓人感到,在這個富有生命力的年輕人身上,還隱隱透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悲傷。這種悲傷,從劉峯報出的她的家庭身世可知,從她後來不自然的微笑中可知。她在家庭中是受盡了冷漠和恥辱的,雖然影片中沒有具體展現,但我們不難想象。她不得不凍病自己以換來媽媽的一個擁抱,她是受盡了多少委屈啊!她是多麼渴望被愛啊!

她無比地珍惜進入文工團的機會,可是在這裏,她依舊不得不忍受戰友們的嘲笑、鄙夷她的自卑和過度敏感。所以她刻苦練習,渴望能夠被重視,然而副政委卻連這個機會也不給。當年,她因優異的舞蹈成績、不可多得的人才身份被帶入文工團,而後卻一直處在B角位置,這大概是一種諷刺吧。

在文工團,遭遇同樣悲慘的,還有劉峯[]。他善良,在這個集體做盡了好事,被稱作“活雷峯”,以至於讓人們都認爲“他做好事是理所當然的”。可因爲一次“觸摸”事件,他受盡冤屈,身份變得一文不值。他上了戰場,成了獨手英雄,但卻不幸被埋沒於時代末梢。

“一個始終不被善良對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只有小萍一人,爲劉峯送別,只有她一人,敢於大聲承認劉峯是個值得被珍重的人。她對這個集體寒了心,徹底地對它厭惡起來。她又做了軍醫,拯救無數病人成了英雄。她被人當作英雄。是怎樣的一種渴望被關注與突如其來的榮譽的落差導致了她的精神錯亂?

小萍穿着病服,在月下獨舞的那段,尤爲動人。那一刻,她的眼神不再混濁,她的嘴角再次揚起微笑,她是動人的。以這段獨舞,來紀念她已逝的青春芳華。

那些文工團的男女們,心裏曾經的神聖和光榮被時代的更迭所擊潰,芳華在那一刻落幕。

所有人,都不可阻擋地,被時代潮流裹挾着散去了,各人的命運各不相同。

芳華已逝,面目全非。這,是一部有情懷的電影。

讀後感三:

《芳華》,這是一個發生在西南軍區文工團的故事,講述了那些被無情的炮火和肆意的時代所碾碎的芳華。

電影的主角何小萍和劉峯,他們並沒有所謂主角光環,。在何小萍很小的時候,她的父親被關進勞改所,母親改嫁,她在一個沒有溫暖的家庭長大。她以爲當了兵之後就能開始新的美好的生活,卻不幸被選爲集體嘲笑和攻擊的靶子。但幸好還有劉峯,給予了她發自內心的善良。當劉峯被髮配到滇越邊境後,她對這個集體徹底寒了心。在西南的戰地醫院裏,她見識了戰火和生死,她拯救了一個個傷員,也眼睜睜看着一個個年輕的生命化爲塵土。她直知道劉峯也在不遠的戰場上,卻未曾見他一面。在一個醫院被轟炸的日子,她瘋了,同時也獲得了一枚英雄勳章。

如果說何小萍代表了青春的殘酷,那麼劉峯則代表了時代的殘酷。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人,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活雷鋒”,但就是這樣一個一無所有僅有善良的人,卻因爲愛一個人而身敗名裂。他被誣陷,被髮配到滇越邊境,接着他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雖然撿了一條命回來,卻少了一隻胳膊。

劉峯在他的後半生依舊是一個好人,但是他的靈魂卻隨着那個戰車旁的年輕人死去了。在新的時代,他不再是軍人,不再是英雄,不再年輕。他不明白爲什麼要回一個車會這麼困難,不明白自己的老婆爲什麼會跟別人跑了,不明白自己做好人究竟有什麼錯。他迷失在過去的芳華里,承受着未來的隆隆戰火。

在觀影的過程中,我忍不住想:值得嗎?然而我清楚地知道,那個時代像篩子,篩得每一個人流離失所。何小萍和劉峯的選擇,大概也是對“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的最好詮釋吧。畢竟,在我們的生命中,痛苦總是追逐着歡樂,片刻也不願分開。影片的最後一段話是:“我不禁想到,一代人的芳華已逝,面目全非,雖然他們談笑如故,可還是不難看出給每個人帶來的改變。倒是劉峯和小萍顯得更爲知足,話雖不多,卻待人溫和。”他們在時代的滾滾車輪中始終不忘芳華,永葆真我,又何嘗不是一種抗爭呢?

芳華只有一瞬,隨後,你就會進入一生連綿不絕的戰火之中。

那些逝去的青春年華,那些不堪回首的血染歲月,永遠存在於記憶之中。

馮小剛導演曾表示,不擔心年輕的觀衆看不懂,因爲兩代人的芳華之間是有共同點的,“熱血、激情、擔當、躁動、純真,不論任何時代的人,他們的芳華都具有這樣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