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讀書名言 >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1000字精選三篇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1000字精選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4.12K 次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1000字精選三篇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1000字精選三篇

導語:就在近日,我從圖書館借閱了一本小說——《穆斯林的葬禮》,是作家霍達的作品,讀過之後,改變了我對中國人骨子裏的匠人精神和氣質的看法。 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大家快來看看吧。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1000字精選三篇

篇一:

很早以前就一向想看看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可惜在高中那種緊張迎考的時期找不到一份屬於自我的空閒。最後在進入大學的某個週末,從圖書館找到這本書欣喜地捂着然後跑回宿舍,拉上牀簾,隔開塵世的干擾,靜靜地把自我放進穆斯林的那份神祕和時代的淒涼中。

一口氣完成了那漫長的40萬字旅程,在書裏的主人翁都得到應有的結局時,我的心並沒有隨着書的最後一頁的閉合而釋然。我把書在從頭翻了幾遍,思緒也開始煩亂,我忽然發現這本書本不是爲了簡簡單單地向讀者闡述幾個回族的穆斯林之間恩感情仇的故事,它好像在借那幾個悲慘的人物向世人表達着什麼,呼喊着什麼。

同宿舍的朋友在討論着人間感情。我隔着薄薄的簾子,竊聽着。有人說:“如果存在不吵架的戀人她們就必須如陌生人般達不到感情的最頂峯。而最深刻的感情卻是給予對方最大極限的自由。”我也許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感情,無法體味這話裏的真諦,但是《穆斯林的葬禮》中樑君璧對韓子奇的愛卻是令我感到畏懼和寒心。我也不贊成樑冰玉不顧一切的愛,爲了自我的愛不惜毀了姐姐的家庭。她的愛是自私的。不要說是在思想封建的四五十年代,就算在新事物飛速發展的21世紀,這樣沒有限度的愛也是爲人們所唾棄的。但君璧爲了?衛自我的愛而不惜扼殺兒子、女兒的真愛。爲了挽回自我未能得到的愛,用母親的身份強行安排兒女的感情。更爲了阻止丈夫對妹妹的愛而強行趕走了妹妹。但這又得到了什麼,她只留住了一具沒有心的軀殼,她這一輩子再也沒有得到丈夫的愛。她的人生是悲慘的,爲了守住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她的一生沒有反抗,沒有掙扎,她把因爲丈夫和妹妹的背叛而產生的那份怨恨都深深埋在了心底。最後迴歸土地時再一併帶進泥土……

而韓子奇的人生卻更富戲劇化。他從一無所有的到來至兩手空空地離去,霍達給了他一個迴歸原始的命運。

他的一生雖然以前輝煌過。但他卻是懦弱的,在戰爭到來時爲了自我的收藏,爲了固守自我的那份追求不惜拋開家庭,拋開每個中國人應有的救國救難的義務藏身於英國。他是在戰爭中保住了那些玉,可結果又怎樣呢?他還是一無所有地孤獨離世。而他的感情卻更是失敗。他的背叛使兩個女人生活在痛苦中。更因爲他的固執,最終決定了他最愛的女兒新月無法幸福。

新月如她的生母一樣敢於追求自我的感情。但是她的命運是悲慘的,老天讓她在人生得意時理解了突如其來的大難。在失去母親關愛的同時還被一顆不健康的心臟牽累着,在追求感情路上她走的坎坷又甜蜜。雖然母親那句:“我寧願你死也不要你跟楚雁朝在一齊的話”讓她的心涼到了極點,但是在她辭別人世16年後的忌日,還有個楚雁朝在她墳前拉那曲《梁祝》。還有悽美的小提琴的旋律訴說着楚雁朝對她深深的愛戀。而同此時她的生母也回來看她了。一生愛她的兩個人的出現使她的結局雖悲卻不慘。

相反一向說她命苦的天星實際上卻是書中最苦的人。他的所愛因爲沒有良好的家庭背景而被親生母親拒絕。當最親的母親精心策劃摧毀他的幸福時他居然毫無所知。爲了妹妹,爲了他並不愛的淑彥的幸福,他在得知自我苦難來源後卻無法反抗。他是個老實人骨子裏卻並不懦弱。是時代的侷限,是穆斯林的那份虔誠註定他一輩子都要活在痛苦裏。他無法得到幸福,卻默默地給她人制造了幸福。

所有不幸的感情都只因爲一個穆斯林的身份。新月與楚雁朝是這樣。如果新月不是一個穆斯林,或者楚雁朝是個穆斯林,那麼樑君璧就沒有藉口阻止他們的交往,新月的生命也許就不會這麼快結束。而如果奧力弗是個穆斯林,那麼他的誠心已經感動了冰玉,他們也必將結合,奧力弗就不會成爲戰爭的犧牲品,也許準確的說是不會成爲穆斯林規矩的犧牲品。那麼這以後一切的不幸就不會發生。

再翻開書的時候注意到韓子奇的懺悔。在臨終時他再也無法繼續埋藏心底的祕密。那個韓子奇自我守了幾十年的祕密最終曝光讓樑君璧整個身心受到巨大的震撼。這個一輩子以穆斯林身份自居的老太太在晚年才得知與自我共同生活了幾十年的丈夫居然不是一個穆斯林,那麼她一輩子用穆斯林的規矩要求自我和家庭,她一輩子對真主安拉的朝拜又算什麼呢?她用這個逼死了女兒的做法又得用什麼來解釋呢?

最後我發現對標題上的葬禮開始能夠得到一點解釋了。那不是對穆斯林的葬禮,而是對穆斯林繁亂規矩的葬禮。韓子奇用自我的一生,痛苦的一生埋葬了那些屬於穆斯林的禮節。雖然在他臨死之際他懇求身爲穆斯林的妻子原諒,乞求真主的原諒,但這些不能刪除他所走過的軌跡。這本書看完了,眼淚也跟着停了,有人說所有文字的最後都是對人生的思考,我想這句話就應是對的。那麼此刻我就應思考些什麼呢?

舍友們關於感情的討論也接近了尾聲。她們最後統一意見:感情是不能夠等待的,無論男女對感情都有主動權,如果你發現了感情就務必勇敢的去追求。對啊,就向新月還有樑冰玉,在她們身上沒有愛的怯弱,沒有時代的被動[]。她們算是勇敢的。

篇二:

《穆斯林的葬禮》是十分經典的一本書,我久聞其名缺從未開始讀它,也許是因爲“穆斯林”這三個字的神祕和我對它的不理解,也許是對葬禮的的恐懼,從中學時在路邊的小書攤看到這本書,到現在纔開始翻開這本書,確實用了很長的時間。

這本書出版於1988年,1991年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將,作者是霍達,回族,生於珠玉世家。這本書的內容也是圍繞一個穆斯林家庭展開,以玉的故事貫穿始終,講述了這個家庭和社會60餘年的歷史興衰變遷,三代人的命運沉浮,又以玉爲紐帶描寫了書中幾個關鍵男女的愛情悲劇,不同時代的兩代人卻有着相似的交錯扭曲的愛情悲劇。讀完再看作者的簡介,才發現彷彿整部書的內容都是作者親身經歷一般,才能寫出如此感人的故事、如此優美的文字。

這本書講述的是樑亦清、韓子奇和韓新月三代人的故事,從晚晴民國初年祖輩樑亦清收養孤兒韓子奇開始,一直圍繞樑亦清的玉器手藝和穆斯林的地位闡述;到父輩韓子奇繼承樑亦清的玉器手藝並發展爲玉器生意,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解放戰爭直到解放後這段時間裏,韓子奇經營的奇珍齋的動盪,韓子奇與樑亦清兩個女兒的愛情糾葛;再到女兒韓新月讀了大學缺因病去世,與楚雁潮的愛情故事,穆斯林信仰的諸多禁忌;最後寫到了文革開始後,韓子奇一生珍藏的玉被奪走,伴隨着玉的流失而死去,整個家庭終歸於平靜。

整部書有五十萬字之多,但是讀起來絲毫不覺得厭倦,從頭到尾絲絲扣人心懸,一旦拿起就很難放下,非要一口氣讀完才覺得能夠舒展一口氣。從書的結構上來看,過去與現在的內容相間隔,讀完過去的那個章節,忽而又回到現在的章節,竟然不覺得唐突,兩部分內容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這是十分困難的。讀完只覺得內容十分流暢,前後銜接十分緊密,前面設置的包袱在後面某處非常自然地就出現了,也許前面並沒有專門設置包袱,但是會讓你感覺就是那麼的自然,不僅僅是文字上的前後呼應,內容、內涵、故事都是那麼的呼應。甚至連作者自己都說“我在落筆之前設想過各種技巧,寫起來卻又都忘了。好像我的作品早已經離開我而存在,我的任務只是把它“發掘”出來,而無須再補上一塊或是敲掉一塊。

它既然是“孕育”而成的,就不能像人工製造的那樣隨心所欲地加以改變。我尊重這個完整的肌體,我小心翼翼地、全神貫注地捧着它,奉獻出來,讓它呈現它本來的面目於讀者面前。”能產生這麼好的作品,作者寫之前的投入也是十分巨大的,遲遲沒有動筆,就爲了等待落筆的最佳時機。在落筆前的很長時間裏,作者反覆向身邊的朋友講述着還沒有寫出的故事,而正是因爲許多的內容都是作者的的親身經歷,才能如此的流暢,講述才能夠如此的感人,以至於她的聽衆都已哭泣。打動了別人,打動了自己,等到了最佳時機,終於落筆將書寫成,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自然,但是背後又經過了那麼多的艱難。

“隨珠和碧明月清風”是書中博雅宅的主人“玉魔”老人所寫,玉和月在穆斯林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這句話正是緊扣了玉和月的意象。“玉魔”死後他的家產由兒孫敗光,一生收藏被散賣;反而由“玉王”韓子奇通過各種努力又收集了起來,韓子奇與玉的聯繫、與妻子樑君壁和妻子妹妹樑冰玉的愛情糾葛都是圍繞着玉和月展開。女兒韓新月與她的老師楚雁潮的愛情又照應了母親樑冰玉當年的逃避與面對。無論是“玉魔”死後的家產散盡,還是“玉王”一生收藏的流失,在書的開始作者就已經給出了穆斯林的解釋,在雲遊傳教的途中,在前往麥加朝覲的途中,他離開了吐羅耶定巴巴,被虛幻的凡世矇蔽了雙眼,在珠寶鑽翠、奇石美玉中度過了自己癡迷的一生。

這部書的內容也是感人的,裏面對於穆斯林習俗的描寫內容十分的多,尤其是關於穆斯林只能與穆斯林結婚的這種禁忌,貫穿始終,也造成了女兒韓新月與楚雁潮的愛情悲劇,妹妹樑冰玉的愛情悲劇,乃至樑君璧的婚姻悲劇,當讀完整部書後,正爲如此多的悲劇所感懷時,韓子奇口吐真言,自己並不是一個穆斯林,將整部書之前架構的一套體系推翻,但這又是不能被允許的。故事引起了讀者對生命、對人生的思考。韓新月的一生雖短暫,她卻能夠像母親一樣反抗社會的偏見,勇敢的追求自我和愛情;韓子奇一生波瀾,卻在臨死前明白了人生的真諦。樑亦清勤勤懇懇,正像是目前階層分化中的藍領技術人員,卻又是無法改變的階層固化,這也是不同民族的地位不平等所導致的悲劇。

《穆斯林的葬禮》不僅僅是樑亦清、韓子奇、韓新月三代人的葬禮,還是在整個社會以漢族爲主的背景下,穆斯林作爲少數羣體的葬禮,體現了整個社會的矛盾衝突與最悲情的美,當面對諸多的選擇而無力掌控時,這就是命運的悲劇和人性的葬禮。

篇三:

隨便寫寫

對這本書,其實久仰大名,因爲它的大部頭沒有真正的下決心來看。

最近突然對伊斯蘭這個宗教產生了一些興趣——也許是因爲,我的生活中出現了穆斯林,讓我發現這個話題其實離我們很近,我們卻對其一無所知。比如,活了三十多年了,也自詡爲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我卻是最近才知道,原來這世界的三大宗教竟然是同一個源頭,打的死去活來的穆斯林和基督徒信仰的是同一個上帝,他們都是亞當夏娃的子孫。而我那受過更高教育的先生,要昨晚跟他聊起這個話題,才知道耶穌不是上帝!

不免惶惶然起來,想要惡補一下“常識”。但是歷史文化方面的書畢竟沒有這個小說看起來快。結果是先借了科普讀物還沒有讀完,後借的小說卻已經讀完了。

ok,扯遠了。不說那麼多閒話啦。

這本書的豆瓣評價挺高,我也打了一個相對高分,可是打完以後卻發現評論裏面,給極差評的很多。也是,肯花時間來白扯這個問題的人,要麼是非常的愛,要麼就是非常的厭惡了。看了別人的評論,我也來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

這本書我看的很快,因爲很想知道懸念的謎底,驗證自己的猜測。故事之所以吸引人在於敘事模式是兩個時代交錯的,如果按照時間順序來看的話,沒了懸念,可能就沒有那麼吸引人。而這個跌宕起伏的故事,也不是作者構思的,而是參照了真實人物的經歷,所以從構思上,也不能顯出其能力。

另外一點讓人詬病的是它的時代侷限,如裏面的愛情,單純的一塌糊塗。新月的純愛系列在現代社會已經沒人相信。而樑小姐打着自由平等權利追求愛情做小三,喪失了基本的道德觀,還不用說違反了其宗教信仰,讓人對“新時代、新女性”到底是什麼產生質疑。另外,樑小姐和韓先生,有愛嗎?不是要共同語言嗎?他們倆之間,看不出來有什麼共同語言吧。而所謂的愛,又在回國的一兩天之間,煙消雲散了。真是joke。

但要肯定的是,這仍然是一部好書,鴻篇鉅製。但是其價值,不在於劇情(plot),而在其對老北京(地區)、玉器(行業)、回回(人羣)、民國(時代)至今等細緻生動的描寫,是寶貴的歷史記錄,也是史詩。不要小看記錄的作用。文中不是提到歷史上著名的回回嗎。後來聽說朱元璋也有是回回的說法,在網上一搜,因爲沒有官方明確記載這個問題,明朝離咱們感覺並不遠吧,但現在竟然也成爲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說不清楚的一段公案了。但記錄的意義不僅僅在於保存歷史,也可以展現給當代人,讓我們瞭解彼此,纔能有溝通的前提。MZ、宗教問題,在網上經常引起爭論,但有多少人真正的瞭解過?而這本書,提供給我們的就是一個窺見的機會。

雖然書名是穆斯林的葬禮,裏面的主要角色也都是穆斯林,但是實際上這些人並不是非常虔誠的信徒。他們和非教徒過着差不多的生活。新月和楚老師深深相愛,卻從未考慮過宗教問題。樑小姐和韓先生的姘居,是對教義的極大違逆卻毫無自覺。但他們從大面上來說,卻都是善良的好人。而從形式上似乎最虔誠的那位韓太太卻是打着宗教的名義,爲自己行方便。不喜歡未來女婿,就用宗教作爲理由打發他滾蛋;可是在拆散門不當戶不對的兒媳婦的時候,就沒有考慮宗教因素。所以宗教,到底是造成隔閡、衝突的原因,還是我們製造屏障的藉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