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成才 > 勵志成才 >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精選3篇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精選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3W 次

篇一: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精選3篇

到底什麼是中國?我想,禹劃九州是中國;堯舜禹、湯文武、孔夫子、伏生是中國;名爲邦本,本固邦寧是中國;敦睦九族,協和萬邦是中國。有典籍纔有中國!傍晚,一家四口人圍坐在沙發上,對着電視津津有味的看着《典籍裏的中國》。這是大年初一剛推出的綜藝節目,也是剛剛播出第一期。不得不說,節目的進程很有新意,採用多舞臺話劇表演,跨時空對話等方式,是觀衆有了沉浸式體驗。當然,這第一期的內容也是乾貨滿滿。由倪大紅飾演的伏生敘述了他如何保護《尚書》傳授《尚書》。秦末楚漢相爭,民不聊生,伏生爲了保護《尚書》,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顛沛流離,其間伏生的愛子爲了保護《尚書》與土匪搏鬥而死,伏生的妻子就算是冷死,也不願意燒《尚書》取暖,最終永遠地留在了荒野。而當戰亂結束,伏生回到家鄉,鑿開牆壁,卻發現被他藏在牆壁裏的尚書早已殘破不堪,只剩下28篇,於是他用自己的餘生傳授尚書,希望尚書能夠永遠地流傳下去。浮生活了90多歲,有90多年一直在讀尚書,20多年的顛沛流離,只是爲了保護尚書,若不是因爲尚書,伏生的兒子和妻子也不會死去。可是伏生卻不後悔,這需要多麼大的毅力和勇氣啊!其中還有幾個片段,是屬於尚書部分的禹貢還有牧誓。其中大禹劃九州,周武王與紂王的牧野之戰,至今還使我的眼中含有淚花。結尾部分,現代讀書人撒貝寧向伏生介紹尚書自西漢以後的傳承過程,其中不乏多種坎坷,直到唐代,還有人在一塊大青石上刻下了尚書,爲開成石經。華夏經典,絃歌不輟!如今我們更需要: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在對歷史進行深入思考過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

篇二:

今天上午我回看了央視的一檔文化欄目《典籍裏的中國》,本期選取的典籍是《尚書》。《尚書》被譽爲政書之祖史書之祖,的確堪稱典籍。這個節目採用了讓現代讀書人穿越的方式,實現了現代人與西漢時《尚書》護書人講書人伏生對話,以此來詮釋《尚書》裏邊的經典要義。其中有兩個主要場景,一個是通過王維的畫作《伏生授經圖》,引出項羽放火燒咸陽,使得許多珍貴的書籍被焚燬,伏生把《尚書》藏在牆內,若干年後已經有部分竹簡被毀導致內容散佚,又恰幸漢文帝重視文化,派晁錯向伏生學習《尚書》要義,也爲《尚書》的流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話說回來,《尚書》何以會成爲經典?最主要是思想上意義深遠。比如“民爲邦本,本固邦寧”,這就是最早提出的民本思想,它與孟子的“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是相同的,都在強調人民在一個國家發展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個主旨的表現是通過對《尚書》裏邊的《牧誓》演繹詮釋的。商周之間的“牧野之戰”是一次以少勝多的典型戰役,其中突出了以民爲本民心所向的重要性。另一個內容的展示是《禹貢》,這個故事是通過大禹治水來告訴後人劃分九州的史實及意義。那是我們中國最初的疆域劃分,在此基礎上,我們中國經歷了千年的疆域演變,分分合合之後形成了統一的大中國。

這個節目最大的意義是通過對典籍的詮釋,來告訴今人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以及沉澱出的民族精神。這也充分體現了中國的文化自信。但同時,我也覺得,觀賞這樣純文化節目的觀衆還很有限,畢竟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對中國古代典籍的理解是極不到位的。在現實生活中,能夠對《尚書》進行獨立閱讀的人,恐怕在學歷上至少要高中學歷,能夠理解精髓就需要專業能力較強的知識分子甚至專家教授了,所以《典籍裏的中國》能夠像《百家講壇》那樣,使歷史文學在一個節目裏獲得普及和推廣,這是比較有意義的。尤其在娛樂氾濫的今天,我還是比較希望主流媒體能夠多一些這樣的節目,努力扭轉一下青少年過於關注娛樂八卦的不良形勢。

篇三:

總檯大型文化節目《典籍裏的中國》自播出以來,帶動了社會上有關中華典籍傳承與解讀的熱潮。節目被《新聞聯播》播報16次,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紀檢監察報等國家級媒體刊文報道近100次,全網斬獲熱搜超150條,節目相關話題閱讀量超33億,視頻播放量超20億,更受到了《華爾街日報》《新加坡聯合早報》等不同國家和地區媒體的頻頻點贊。

10月10日晚八點檔,《典籍裏的中國》將在總檯央視綜合頻道迎來收官之作。繼與老子、孔子、伏生等古代聖賢相遇對話後,最後一期中,“當代讀書人”撒貝寧將引領觀衆親臨陽明先生學堂,走進《傳習錄》這部立志、立言之作,立德、立身之典,與三位讀書人一起爲大家解讀“知行合一”思想的真諦。

提起明代思想家王陽明,我們眼前可能會浮現出一個吟誦着“吾心自有光明月”的消瘦身影,穿越近五百年的時光,陽明學歷經跌宕起伏,仍散發着睿智的光輝。他的思想學說、處世之道,都已經成爲中國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本期節目將圍繞集中體現王陽明哲學思想的語錄體著作《傳習錄》展開,通過講述書中最富有特色的“知行合一”思想,傳承注重實踐、實幹興邦的重要理念,並從王陽明波瀾壯闊的人生命運中,感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先賢智慧。

《傳習錄》書名源自《論語》 作者王陽明用一生踐行“知行合一”思想

《傳習錄》通行本爲三卷,約八萬餘字,成書原因與另一部儒家典籍《論語》非常相似,都是弟子對老師言行、思想的記錄和整理。巧的是,《傳習錄》這一書名也源於《論語》中記載曾子的那句: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浙江大學哲學系教授董平解釋道:“‘傳’是老師所講述的內容,還包括事件的處理方式、行爲、態度;‘習’是實踐、行動,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老師所傳授給我們的東西,我們有沒有時時地去實踐、去運用,用‘傳習’作爲書名,我們就可以知道弟子們是想把陽明先生的思想記錄下來,不斷地將它運用於實踐。”

《傳習錄》反映了王陽明整個生命歷程的思想探索,其內容是對儒學理論的創造性繼承與創新性發展。“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已經成爲了中國哲學史上最富典範性的命題之一,對此後中國乃至東亞的思想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縱觀王陽明五十七年的生命歷程,他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實現了中國古代文化的理想人格,後世人評價他“真三不朽”,也就是“立德、立功、立言”。

王陽明從小立志“學爲聖賢”,曾爲鑽研格物之理,格竹七日卻一無所獲,反而因爲勞神留下了咳血的疾病,後來一直身體欠佳。入仕後,又逢官宦專權,受牽連慘遭廷杖,好不容易撿回一條性命,又被貶謫至貴州龍場。這樣的生死考驗,不僅沒讓他灰心喪志,反而促成他龍場悟道,悟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

中國歷史研究院研究員、明史研究室副主任解揚表示:“陽明先生一生都在踐行‘知行合一’的觀念,那麼我們今天要怎麼理解這句話呢?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以知促行、以行成知,陽明思想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幫助我們培養自主意識,肯定自我價值,成爲對時代有用的人。”

學史力行,行勝於言。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國家,都應銘記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於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唯有如此,才能學以致用、實幹興邦。

“龍場悟道”激發心靈震顫 身臨其境感受“知行合一”,觸摸聖賢偉岸人格

先賢典籍是源頭活水,後世典籍如百川奔流,共同匯入中華文明的不息長河,奔涌千年,從未斷流。《典籍裏的中國》開播以來,營造了感人至深的故事講述場,跨時空演繹了伏生一生守護和傳承《尚書》的故事、“古有《天工開物》,今人繼往開來”的科學精神、李時珍“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的醫者品格,並生動詮釋了司馬遷、屈原、孫武等人深切的家國情懷,周文王、老子、孔子等古代聖賢思想的精華和內涵。可以說,節目期期有文化的燃點,以及情感的爆點,驚豔了觀衆,成爲無數“典迷”心中的“封神之作”。

本期《傳習錄》的戲劇舞臺採用倒敘的創作手法,將從王陽明去世前一年接到前往廣西平叛的詔令講起,回顧他從少年立志、踏上仕途,到挨廷杖貶謫貴州、龍場悟道、平寧王之亂的坎坷一生。

王陽明人生的重要節點“龍場悟道”,在演員辛柏青的詮釋下直抵人心。首次嘗試古今穿越現場表演的辛柏青,也稱自己對這場戲的印象極爲深刻:“我想這個應該是來自生命最深處的吶喊,確實是每次喊完都差點要暈厥了。你看我(在舞臺上)踉蹌了一下,那不是設計。我衝着大屏來了一個‘我明白了’,其實是震爍古今的聖賢強有力的一句話,在那一刻他知道了什麼是聖人之道。”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介紹:“儒家歷來有重視實踐的傳統,但是在傳統思想裏頭,‘知’和‘行’往往是作爲兩件事來看待的,而且多主張知先、行後,王陽明首次把‘知行合一’作爲一個重要的,而且是系統的哲學命題提了出來,是我們中國哲學史上一次非常了不起的突破和創新。”

在王陽明一衆弟子中,徐愛因爲德行兼備而深受喜愛,王陽明曾將其比作“吾之顏淵”。他不僅是王陽明的妹夫,也是最早開始記錄王陽明言論的人。戲劇舞臺上,王陽明與弟子徐愛用生命踐行“知行合一”,最後生死分離的催淚場景也相當令人期待。

王陽明晚年時,和孔子一樣回到家鄉講學。後來,他又接到前往廣西平叛的詔令,心憂家國的王陽明抱病出徵,於第二年客死在回鄉的途中。生命的最後一刻,弟子問他有何遺言,他回答“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坦蕩地結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看到戲劇末尾,王陽明穿越歷史時空,和當代青年圍坐在一起探討《傳習錄》裏流傳後世的閃光思想,蒙曼倍感動容:“我一下子就想起陽明先生的那兩句詩‘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我覺得我們跟傳統文化,歷史跟未來在這一刻團圓了。”

10月10日晚,就讓我們一起在“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古今齊誦中,追慕陽明先生風骨,品讀《傳習錄》中的深邃智慧,共度《典籍裏的中國》第一季收官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