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句 > 經典的句子 > 寒門學子的反思:貧窮真的無法改變嗎?

寒門學子的反思:貧窮真的無法改變嗎?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1W 次

寒門學子的反思:貧窮真的無法改變嗎?


貧窮真的無法改變嗎?

作者:作者:山羊月(知乎網友)

知乎上有人提問:貧窮無法改變嗎?

題主出身農村,現在京外非TOP學校,研三,計算機專業,馬上畢業。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感覺自己真的輸了。

年前在帝都實習,過年回家,再一次被兩種價值觀的巨大反差所折磨。

公司mentor家的小孩要去美國讀初中了。在我家那邊我一個遠房親戚家的小孩,即將讀高中,前幾天問我,電腦是什麼。。

題主就是在後者的環境里長大,感覺貧窮在自己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我所之謂的貧窮不僅僅是說物質,更多的是說精神和眼界。

出生在一個臨馬路而建造的小城鎮,街道上都是土做的。整整二十年在家鄉度過,現在覺得自己當時就像是一隻困在井底的青蛙,以爲那些,就是整個世界。

高中的環境是,晚自習下課後,大家三五成羣的翻牆出去通宵,打架鬥毆更是家常便飯。老師是專科師範畢業。學生把老師氣走氣哭是常事。現在覺得他們也蠻可憐。

這樣的環境裏,壞孩子地位很高。爲了維持自己脆弱的人際關係,每次考試,我要故意做錯幾個題,這樣,每次成績就不會太出格,他們會覺得你是同類,纔會“看的起你”。

高中三年沒有上過早自習和晚自習,因爲自己有個"還算可以的腦子"。那時愚蠢的我,計算得到,每天班裏最勤奮的女生比我多學習七個小時。每次看到她們的成績變差了,甚至,他們那麼努力才比我高兩三名,我就會覺得很“欣慰”。

那時,記得晚上有一天回家時,我和同行的小夥伴說,我高中最終的目標是:考上一個最差的一本。

高考是我唯一一次從頭到尾做過的第一套試題,考到一半我突然很想逃出去。考語文很慌,因爲我不知道兩個半小時到底要怎麼分配。

後來分數讓我覺得自己“賺到了”,我那時說,我是學校裏“效率”最高的人。所謂效率,就是分數除以時間。洋洋自得,無知無畏。

讀大學是我人生第一次出遠門,父母執意送我到三個省之外的學校。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外面的世界,爲了掩飾自己的無知和淺薄,我開始喜歡了批判,對於任何事物,我都喜歡找他的不光彩的一面。

大學,是我第一次開口說普通話。我之前從來沒有說過普通話,家鄉的語調是一種普通話滑稽的變種。

我現在還記得,第一天見到大學室友後,我用家鄉話打招呼,他表示根本聽不懂我在說什麼。

第一次班會,在同學面前用生硬的普通話做了自我介紹,用的是我搜腸刮肚,找到的音節和字眼。

大學的我就像一隻把頭埋在沙子中的鴕鳥,對於任何我不熟悉的事物,我選擇了逃避。自卑,我內心深處慢慢的認識到了和同學的差距。自負,覺得他們每天和自己一樣上課,也不過如此。我依舊在用評價高中同學的眼光評價他們。

更可怕的是,我同樣鄙視成績好的學生。就像高中那樣。我開始和整天自習的人劃清界限,我覺得我是那種不用學習就會很好的人,是的,我雖然鄙視"高分低能"的人,但是其實考試是我的全部。每次考試,我基本都是及格。我覺得是老師判卷的問題。

我現在仍然覺得非常可怕,自己竟然以那樣的心態度過了三年。我鄙視一切比我強的人,盡力找他們的缺點。

大學裏對外界接觸很少,貧窮讓我自覺遠離了很多東西。我第一次受室友邀請去吃肯德基,我不知道要怎麼點餐,甚至不知道怎麼拿吸管。室友嘻嘻一笑,替我解了圍。

我是在大一下學期才知道公交和地鐵的。我第一次坐公交,以爲是隨時停的。

大學放暑假第一次回家,去火車站花了三百。第一點自己錯誤估計交通了,我覺得大城市的交通應該和我家裏是一樣的。

第二點,我不知道打車應該打那種正規的的士。第三點,我完全不知道打車到底價格多少。當他說三百時,我在腦子中浮現出某一個電視劇,打車到底多少錢呢?

大三寒假,是我第一次開始“思考人生”。當時我瀏覽了一個應屆畢業學長的博客,我驚訝的發現,他居然每天都保持了早讀的習慣。我卻沒有一天早起過。

大三寒假,有人開始保研了。我對此嗤之以鼻,覺得那些人不過是成績好,“高分低能”罷了。

當時,自己心裏最佩服的是那些“劍走偏鋒”的人。考試掛科,畢業拿百度微軟offer的人真牛逼。

但我知道自己是找不到好工作的,我內心心有不甘。覺得自己真正失敗,我第一次有奮鬥的想法。我決定考研。

貧窮的烙印再次影響了我,我選擇了考本校。考那個名不見經傳的本校。我沒有選擇去拼一拼,因爲我害怕如果考北京的學校,我失敗了會怎樣。

大三寒假,是我大學以來第一次,第一次,正式,閱讀,英語,文章。我現在都不知道四級,六級是怎麼過的。也不知道大學英語課是怎麼混過來的。

也就是這個時候,我開始去了解他人,瞭解那些拿到保研資格的學生,瞭解那些本科拿到國外名校offer的學生(我那時對國外學校毫無感覺,覺得申請國外學校是"電影裏纔有的事")。

從那時起,到現在。一直在瞭解他人,慢慢的開始覺得自己輸了。自己一輩子也不可能趕上,甚至超過他們了。

我所指的並不是物質的貧窮。是物質的富有帶給他們的眼界和精神層次。就是這些東西,是我所欠缺的,是我永遠得不到的。

也在努力的開始做事,讓自己改掉浮躁的毛病。但是總是不自覺的和同齡人比,想做到和他們一樣優秀。總是渴望又不可及。真的輸了。

出生貧窮的我總是感覺融不進北京這所城市,當和同事一起吃飯時,找不到共同的話題。當他們說起哪裏哪裏旅遊,哪裏哪裏好玩時,我總是不知道說什麼。甚至關於某一個電影,某一個事實,我都表述不出自己的觀點。因爲我不知道怎樣的觀點算主流,是不是自己的觀點太"負能量"。在城裏太羞澀,不知道怎麼開口大聲說話。總是覺得自己比不過別人,什麼都不行。不知道自己的另一半在哪。

嚮往更好的生活,心理負擔很重。想去留學接受更好的教育,卻深知家庭難以負擔高昂的費用,自己不爭氣拿不到獎。遇事不敢嘗試,總想看看其他人是怎麼做的。做事怕出醜。

請問,如何才能改變貧窮在自己身上留下的烙印?或者說有什麼做法可以儘量減輕?

以下是來自“知乎@山羊月”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