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成長中的勵志故事15篇

成長中的勵志故事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8W 次

成長中的勵志故事1

她曾經是國家花樣游泳隊隊員,因一次偶然的機會被導演選中出演《陽光燦爛的日子》中於北蓓一角而備受矚目。其後,她不但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中央戲劇學院,還因主演《黑眼睛》《說好不分手》《空鏡子》《春光燦爛豬八戒》等影視作品,分別奪得大馬士革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華表獎、金雞獎、百花獎等獎項。在發揮自身非比尋常的實力同時,她所取得的佳績讓人不得不連連稱奇。

成長中的勵志故事15篇

平時看起來默默無聞的她,沒有什麼過人的表演天賦,卻一下子考進了中戲,和同屆畢業的那些女演員相比,她也不算漂亮,卻一下子被導演選中出演女主角,還能連連獲獎。陶虹,這個家人眼裏再普通不過的孩子,總能爲人們創造出驚喜。難道她的身上真的隱藏着無窮的潛力嗎?走近陶虹,聽她聊起那些過往的酸甜苦辣,才知,成功於她,絕非偶然,不過是水到渠成的事。

陶虹出生在北京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濃厚的文化氛圍中,陶虹從小就特別懂事有涵養。姐姐比陶虹大一歲,身體卻沒有陶虹長得結實,所以,在他們家,從小就有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出門上街,走着走着,姐姐就喊“媽媽我累了,走不動了”,陶媽媽便把手上拎着的東西交到小女兒手上,彎腰把姐姐抱在懷裏。小陶虹則一聲不吭地跟在媽媽身後繼續走路。即使累得小臉通紅,也不抱怨一聲。“地遺傳了我們身上的一些優點,勤勞、樂觀、理性、心態好……”談起小女兒,陶媽媽的臉上全是驕傲。

的確,媽媽眼中陶虹的那些優點,自她很小就已表現出來。陶虹11歲那年,正趕上舞蹈學院招生,陶媽媽帶着她去參加考試。本只想讓她去見見世面,不料考試中,小陶虹卻考出不俗的成績,只是最後天不從人願,她竟然被人頂了下來。面對這樣的結果,陶家人自然有些沮喪。結果卻樂壞了旁邊一個人,那人就是來自國家花樣游泳隊的教練。整個考試期間,他一直在細心地觀察陶虹,覺得她是一名不可多得的游泳的好苗子。面對教練熱切而期待的眼神,陶媽媽卻猶豫了。說心裏話,他們從來沒想讓女兒去從事體育這一行業,感覺還是有些太苦,怕女兒扛不住。

陶虹就這樣陰差陽錯,走進了國家游泳隊的大門。家人原本以爲,她訓練些日子會主動退縮回來,孰料她的韌勁兒卻開始發揮作用,此後的訓練,無論颳風下雨,無論有多麼艱苦,她竟從來沒有退縮過。1986年春節,家人正喜氣洋洋準備着過年。小陶虹像往常一樣揹着包往外走,陶媽媽有些意外:“大過年的,你還去哪兒啊?”“去訓練啊,過年也不能停啊!”陶虹答完就頭也不回地走出家門。結果,那天,等在訓練館的教練吃驚地發現,那天的訓練館裏,只來了一個孩子,就是陶虹。她還是輾轉換了好幾趟車才趕過去的。每天高強度的訓練,讓一批又一批的孩子退縮了,陶虹卻堅持下來。到最後,當年一起由學舞蹈而改花樣游泳的一百名小隊員中,堅持留下來的竟然也只有一個——陶虹。

1993年夏天,正籌拍《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姜文來到游泳隊挑選演員,幾十名隊員中,陶虹身上那股清新自然和清純的味道一下子就吸引了姜文的目光,他當即決定由她來出演那部影片的女二號。陶虹的星運就此降臨,此後,她又順利考入中央戲劇學院,片約,獎項,接踵而至。在紛繁複雜的演藝圈兒裏,陶虹始終保持自己天真自然的本色,並以其樸實出色的表演征服了億萬觀衆。

美國有一個研究成功的機構,曾經長期追蹤100個年輕人,直到他們年滿65歲。結果發現:只有一個人很富有,其中5個人有經濟保障,剩下的94人情況不太好,可算是失敗者。這94個人之所以晚年拮据,並非他們的天分不好,主要是因爲,從年輕到年老,他們就不曾爲自己選定一個清晰的目標併爲之持之以恆地努力奮鬥過。假如當初,陶虹不是那唯一一名留下來的隊員,而是那一百名孩子當中的一個,以後的幸運也許就不會那麼順利地降臨到她的頭上了。

成長中的勵志故事2

記得第一次拔牙是在去年元旦的時候。媽媽對我說:“你口裏的恆牙已經長出來了,而乳牙還沒掉,所以你要去拔掉乳牙!”一聽媽媽這話,我嚇出了一身冷汗,問媽媽:“會不會疼啊?”媽媽笑着對我說:“其實拔牙不可怕,只要忍一忍就好了,拔掉了乳牙,恆牙纔會有小房間住呀!”聽了媽媽的話,心裏鼓起了一絲勇氣,但是心裏還是有點兒害怕。

於是,我跟媽媽來到了勝利路口的牙科診所。上了二樓,一位醫生阿姨接待了我們。阿姨讓我先躺在了一把椅子上,躺在那裏,我心裏撲通撲通地跳着。接着,阿姨拿來了針要給我注射麻醉,她看見我緊張害怕的樣子,笑着安慰我說:“小朋友,別緊張,打了麻醉,拔牙一點兒都不痛。”注射完麻醉之後,她又拿來一把大鉗子,叫我張開嘴巴。只聽“咔嚓”一聲,阿姨的大鉗子上就夾着一顆白白的牙齒,阿姨忙把一團棉花球塞進我的嘴裏,並對我說:“小朋友,是不是不太痛呀?你也很勇敢,記住半個小時以後才能拿掉棉花球哦!”我笑着對阿姨點了點頭,並對媽媽說:“媽媽,幫我把小牙齒帶回去做個紀念好嗎?”媽媽點了點頭,並對我說:“好的。”

在回家的路上,媽媽對我說:“你克服了自己對拔牙的恐懼,很了不起,下次遇到任何事,都要勇敢一點,不要因爲一點小小的疼痛而害怕喲!”聽了媽媽的話,我點了點頭。

成長中的勵志故事3

國畫大師李苦禪原名李英,山東高唐縣人,出身貧寒。1922年,23歲的他到北京國立藝術專科學校西畫系學習。

李苦禪是個窮學生,學習費用全靠家中接濟。因囊中羞澀,他住不起旅館,只得在北京一所破舊的寺廟裏棲身。遇到家中接濟不上時,他便陷入了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的困境。於是,他開始靠晚間和休息日拉洋車維持生活。爲此,林一盧同學贈其“苦禪”二字爲名。此後,他一直用着此名。

1923年秋天,李苦禪到繪畫大師齊白石先生的家中拜訪。見面後,他恭恭敬敬地對齊白石說:“我愛您的畫,想拜您爲師,不知您能不能收下我。現在我雖窮,沒有什麼見面禮給您,但等我將來做了事之後,定將好好孝敬您老人家!”齊白石見他率直質樸,當即就答應了。他急忙跪下就拜,差點摔倒,竟然把齊白石給逗樂了。就這樣,這位靠拉洋車維持生活的年輕人,就成了齊白石的第一位拜門弟子。

李苦禪雖然繼續在晚間和休息日拉洋車,但總是遠離齊白石先生的住所,並把帽檐壓得低低的。因爲,他怕熟人認出自己,給齊白石丟臉。

說來也巧,有一個星期天,李苦禪拉車到王府井大街兜生意,在路過一家書畫店時,恰巧遇到齊白石先生和幾位朋友從店裏出來。他大吃一驚,正神色慌張地拉車躲避,忽然聽到身後傳來齊白石的喊聲:“苦禪,還不過來,送我回家。”他應了一聲,將車掉轉過去,請齊白石上車後拉起車就走。途中,齊白石心疼地問:“苦禪,你經濟困難,靠拉車度日,怎麼不告訴我呀?”他回答:“我對不起老師,給老師丟臉了。”齊白石和藹地說:“丟臉?丟誰的臉哪?你不知道我是木匠出身,魯班的門下嗎?苦禪哪,靠勞動吃飯是不丟臉的,靠拉車求學是不丟臉的。”

回到家後,齊白石先生將自家院裏的一間廂房騰出來給李苦禪住,還給他的一些畫上題字,讓他賣掉解決生活困難。

在齊白石先生的資助和關愛下,李苦禪退掉了所租的洋車,擺脫了生活困境,開始專心致志地刻苦學畫。

齊白石先生對李苦禪這個得意門生的評價是:“餘門下弟子數百人,英(李苦禪原名李英)也學我手,英也奪吾心,英也過吾,英也無敵,來日英若不享大名,天地間是無鬼神矣!”

自古英雄多貧寒,從來紈絝少雄男。李苦禪沒有辜負齊白石先生的厚望,終於成長爲一代書畫大師。

成長中的勵志故事4

有個老人家在河邊釣魚,一個小孩走過去看他釣魚,老人家技巧純熟,所以沒多久就釣了滿簍的魚,老人家見小孩很可愛,要把整簍的魚送給他,小孩搖搖頭,老人家驚異的問:“你爲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釣竿。”老人家問:“你要釣竿做什麼?”小孩說:“這簍魚沒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釣竿,我就可以自己釣,一輩子也吃不完。”我想你一定會說:好聰明的小孩。錯了,他如果只要釣竿,那他一條魚也吃不到。因爲,他不懂釣魚的技巧,光有魚竿是沒用的,因爲釣魚重要的不在釣竿,而在釣技有太多人認爲自己擁有了人生道上的釣竿,再也無懼於路上的風雨,如此,難免會跌倒於泥濘地上。就如小孩看老人家,以爲只要有釣竿就有吃不完的魚,像職員看老闆,以爲只要坐在辦公室,就有滾進的財源。

成長中的勵志故事5

承受失敗需要勇氣和信心,承受成功則需要智慧。

北京時間2008年8月14日上午10時42分,中國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第29屆奧運會女子200米蝶泳決賽正在舉行。比賽剛開始,澳大利亞選手傑茜卡·席佩爾衝在最前列,排在第四泳道的中國選手劉子歌和席佩爾相鄰,前100米劉子歌都緊跟席佩爾;150米,她開始衝刺,1分31秒59,她在第150米時超過了席佩爾;最終,劉子歌在全場觀衆激動的歡呼聲中率先觸壁,以2分04秒18的成績爲中國游泳隊奪得了本屆奧運會的第一塊金牌,並且打破了這個項目的世界紀錄(原世界紀錄是由這次獲得季軍的席佩爾創造的,當時的成績是2分05秒40),這也是中國游泳隊在本屆奧運會上打破的第一個世界紀錄。

羅馬時間2009年7月30日晚,第13屆世界游泳錦標賽女子200米蝶泳決賽在意大利首都羅馬舉行。中國選手劉子歌很快就衝到第一位,到50米時,領先第二名0。45秒。此後,劉子歌將世界紀錄甩在身後,到100米時領先0。62秒。最後100米,澳大利亞選手席佩爾表現出了極強的衝刺能力,後來居上,漸漸反超劉子歌,最終第一個觸線,以2分03秒41打破世界紀錄成功衛冕。中國選手劉子歌以2分03秒90打破世界紀錄,摘得銀牌。

北京時間2009年10月21日晚,山東濟南的奧體中心遊泳館,第11屆全運會女子200米蝶泳決賽在這裏舉行。代表上海隊參賽的劉子歌以2分01秒81獲得冠軍,打破了羅馬世錦賽冠軍席佩爾2分03秒41的世界紀錄。劉子歌在本次全運會上以驚人的成績榮膺100米、200米蝶泳雙冠,進一步確立了她“世界蝶泳女皇”的地位。

柏林時間2009年11月16日晚,2009年國際泳聯短池世界盃德國站比賽在柏林結束了第二日晚上決賽段的爭奪,中國選手劉子歌再接再厲,在女子200米蝶泳決賽中以2分0秒78的成績再破她幾天前在斯德哥爾摩創造的2分02秒50的世界紀錄。這次打破紀錄的幅度之高讓人驚歎,劉子歌一口氣把女子短池200米蝶泳的時間縮短了1秒72!

四次大戰,四次改寫世界紀錄,劉子歌成功的祕訣是什麼?教練金煒給出了答案——劉子歌有“三好”:技術好、人品好、心態好。“這可不是誇張,像劉子歌這麼懂事、聰明又人品好的運動員確實少見。”在金煒眼裏,劉子歌最大的可貴之處在於始終冷靜、平和的心態。

“一個人能承受失敗,更難的是承受成功。在奧運會拿了冠軍後,她還像以前一樣,對任何人都是這樣,從來不耍大牌,從來不發脾氣,還是那麼踏實、安靜地訓練和生活,沒有絲毫驕傲、自滿。”“她穿的還是幾年前的衣服,從不亂花錢。她知道,游泳項目需要的是訓練系統,不踏實訓練,沒有體能作基礎,技術再好也沒用。人品好,這是冠軍最需要的素質。”金煒說。

劉子歌沒有電腦,需要用的時候就到電腦房發發郵件、看看新聞;她也沒有手機,她會借金煒的手機每週給家裏打一次電話。“我不需要電話,有事就找我的教練。”這是劉子歌最常說的一句話。在她看來,不用電腦和手機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避免外界的干擾。

劉子歌是那種一下水就是猛虎、眼裏沒別人的傢伙;然而,上了岸,她會會成爲另一個人:性格總是低調平和、慢條斯理。她喜歡養烏龜,因爲“烏龜性格很靜啊,跟我有些像”。

根據劉子歌的性格,金煒爲她設定了一些科目,比如多看看《百家講壇》《論語》這些東西,金煒說:“競技體育是很功利的,贏者爲王,敗者爲寇,但智慧是更高境界的東西。你多看《道德經》,書裏告訴人們,做什麼事情都不要急躁。老子說弱就是強,強就是弱。”隊友焦劉洋則覺得,研讀古文對劉子歌“幫助很大”,讓她“更加超脫”。

當一個人遭遇失敗時,我們常常會鼓勵他“要勇敢地面對失敗”,“要有承受失敗的勇氣和信心”。而對於那些已經取得一定成績,但還渴望獲得更大成功的人來說,則要有承受成功的智慧和能力。有時候,承受成功比承受失敗還要難。因爲承受失敗,只需要有勇氣和信心就夠了;而承受成功,則需要智慧,還必須是大智慧才行。

成長中的勵志故事6

曾有人做過實驗,把一隻最兇猛的鯊魚和一羣熱帶魚放在同一個池子,然後用強化玻璃隔開,最初,鯊魚每天不斷衝撞那塊看不到的玻璃,耐何這只是徒勞,它始終不能過到對面去,而實驗人員每天都有放一些鯽魚在池子裏,所以鯊魚也沒缺少獵物,只是它仍想到對面去,想嘗試那美麗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斷的衝撞那塊玻璃,它試了每個角落,每次都是用盡全力,但每次也總是弄的傷痕累累,有好幾次都渾身破裂出血,持續了好一些日子,每當玻璃一出現裂痕,實驗人員馬上加上一塊更厚的玻璃。

後來,鯊魚不再衝撞那塊玻璃了,對那些斑斕的熱帶魚也不再在意,好像他們只是牆上會動的壁畫,它開始等着每天固定會出現的鯽魚,然後用他敏捷的本能進行狩獵,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兇狠霸氣,但這一切只不過是假像罷了,實驗到了最後的階段,實驗人員把玻璃取走,但鯊魚卻沒有反應,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區域遊着它不但對那些熱帶魚視若無睹,甚至於當那些鯽魚逃到那邊去,他就立刻放棄追逐,說什麼也不願再過去,實驗結束了,實驗人員譏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魚。可是失戀過的人都知道爲什麼,它怕痛。

成長中的勵志故事7

巴斯威爾先生是一家五金用品店的老闆,他正準備招募一個新夥計。幾十位年輕人看到廣告後應徵而來,但是最終進入候選名單的只有三個:泰德、約翰和鮑勃。巴斯威爾先生精心設計了一道決賽考題,他交給他們每人一把新款螺絲起子,要求他們把它送到住在楓樹大街314號的亨德森先生那裏。

沒過多久,泰德打回一個電話,詢問是不是店裏把門牌號記錯了,那兒只有413號而沒有什麼314號。又過了一會兒,他回到店裏,說那個地址根本就沒有那戶人家。第二位候選人約翰回來時,報告說楓樹大街314號是一家殯儀館,亨德森先生從前居住的是314-1/2號,但現在已經不知道搬到哪裏去了。

鮑勃花費的時間比前兩個人要長一些。與約翰一樣,鮑勃也發現亨德森先生已經搬走了,但是他設法打聽到了他的新住址並趕到了那裏。亨德森先生不記得自己訂購過這些起子,但是當鮑勃向他介紹完這種新產品獨特的功能和低廉的價格後,亨德森先生動心了,當場付錢收貨。最後是誰被錄用了呢?當然是鮑勃。他沒有讓任何藉口妨礙自己完成工作,沒有讓任何障礙阻擋他前行的腳步。

——成功的'祕訣,就是用最不平常的努力做好平常的事。

成長中的勵志故事8

曾有人做過實驗,將一隻最兇猛的鯊魚和一羣熱帶魚放在同一個池子,然後用強化玻璃隔開,最初,鯊魚每天不斷衝撞那塊看不到的玻璃,耐何這只是徒勞,它始終不能夠過到對面去,而實驗人員每天都有放一些鯽魚在池子裏,所以鯊魚也沒缺少獵物,只是它仍想到對面去,想嘗試那美麗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斷的衝撞那塊玻璃,它試了每個角落,每次都是用盡全力,但每次也總是弄的傷痕累累,有好幾次都渾身破裂出血,持續了好一些日子,每當玻璃一出現裂痕,實驗人員馬上加上一塊更厚的玻璃。

後來,鯊魚不再衝撞那塊玻璃了,對那些斑斕的熱帶魚也不再在意,好像他們只是牆上會動的壁畫,它開始等着每天固定會出現的鯽魚,然後用他敏捷的本能進行狩獵,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兇狠霸氣,但這一切只不過是假像罷了,實驗到了最後的階段,實驗人員將玻璃取走,但鯊魚卻沒有反應,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區域遊着它不但對那些熱帶魚視若無睹,甚至於當那些鯽魚逃到那邊去,他就立刻放棄追逐,說什麼也不願再過去,實驗結束了,實驗人員譏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魚。可是失戀過的人都知道爲什麼,它怕痛。

成長中的勵志故事9

挪威小提琴家歐雷·布爾從小非常喜歡拉小提琴,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學習拉小提琴上。當歐雷·布爾第一次開始巡迴演出時,米蘭一位報紙評論家在報紙上寫道:“他是一位未經正式訓練的音樂家。如果說他是一顆鑽石的話,它還處於粗糙、未雕飾的狀態。”

歐雷·布爾對這個批評可以有兩種選擇,他可以因此而生氣,也可以因此而進步。很幸運,他選擇了後者。歐雷·布爾去了報社,要求編輯幫他引見那位評論家,接着用了一整晚的時間向這位70歲的評論家請教。

接受這位評論家的建議,歐雷·布爾取消了餘下的巡迴演出,回到家裏,重新開始練習。當他再次舉辦音樂會時,年僅26歲,卻轟動了整個歐洲。

——一個人對待批評的反應,往往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能成功。

成長中的勵志故事10

1995年底,中央電視臺準備籌建一檔新節目,著名製片人時間找到還在廣播電視臺做記者的他,問他想不想做主持人。

那天回家後,他站在鏡子前,一邊看電視上的趙忠祥、羅京,一邊看鏡子裏的自己,越看越沒有自信。他想,如果有一天,自己上了電視,觀衆會不會以爲是家裏的電視機壞了呢?他的出現,會不會打碎大家對主持人的所有期待呢?

但是做主持人一直是自己的夢想啊,怎麼能這樣放棄呢?

思索之後,他接受了時間的邀請。

第一次錄樣片,片名叫《拾金不昧,該不該回報》。頭一天晚上,他背了20多頁名言警句。第二天,看着黑壓壓的現場觀衆,坐在後臺的他,雙腿不停地哆嗦着。他當時心裏想,我現在上去說一段,如果成了,我就接着幹,如果不行,就捲鋪蓋回家,再也不幹這個了。然後,他就衝上去了。

一旁的時間馬上喊停,你就這樣上場沒氣氛,應該一上場馬上跟大家揮手,說大家好,誰離得近,你就跟誰握手。

燈光大亮,他再次跑進來,說“你們好”,觀衆很給面子,都鼓掌。他就跟最近的人握手,握完手往臺上走去,他聽見背後有人說:“這孫子是幹什麼的?”

上臺後,他結結巴巴開始講:“一家美國人,很窮,父親給上帝寫了封信,說:上帝呀,我家沒吃沒喝,你能不能給我100美元?郵局的工作人員一看是給上帝的信,沒地方投呀,就拆開看了,大家湊了80元錢給他寄了過去。過了一星期,這人又寄來一封給上帝的信,大家一看,上面寫着:感謝上帝,我說需要錢,你就把錢寄來了。但是上帝,提醒你一下,以後你要再寄錢的時候,千萬別讓郵局的那幫孫子知道,他們扣了20美元!”全場鬨堂大笑。

一場拍下來,他問工作人員:“多長時間,大概有20分鐘了吧?”工作人員說:“已經兩個半小時啦!”

這期節目播出後,他收到了做主持人後的第一封觀衆來信,上面寫着:“我們全家問,中央臺怎麼了,欺我中華無人吧?你要識趣,該幹什麼幹什麼去,沒聽說又要嚴打了?”

他的名字叫崔永元,他主持的這個欄目叫《實話實說》。

成長中的勵志故事11

他叫呂克·貝鬆,法國人。

那一年父母帶他去摩洛哥度假,晚飯後沙漠上開來一輛拖拉機,有一條白色帶暗花的牀單又被橫空扯起來,用兩根樹幹狀的東西支在了沙漠上。忽然,白色牀單上竟然出現了人影與音樂,他順着一束有很多飛蟲在跳舞的光望過去,發現它們來自拖拉機裏一臺神祕的儀器。

“那是放映機”,媽媽說:“我們看的是電影。”

他安靜下來,仰着頭看電影,那是一部喜劇片,但他並不覺得怎麼好笑。看到一半的時候,有隻駱駝剛巧經過,因爲牀單擋住了它的去路,它看樣子是打算把牀單扯下來。於是很多人就跑去抓駱駝,這一回他笑了,對他來說,“屏幕”下的這部喜劇更可樂。

他後來說那是他第一次看“三維電影”。事實上,那也是他第一次看電影:“第一次,我認識到電影是這麼有趣的東西。”

那一年,他9歲。

青春期的時候,滿腦子的奇異幻想簡直令他痛苦,他就寫下來,並把那些文字自稱爲“劇本”。大多數劇本的第一閱讀者都是那隻黑色的垃圾桶,可是,那發生在那個時代的《第五元素》就是16歲那年寫的,這部影片在他40歲那年被搬上銀幕,全球票房2億美元。

20歲的時候,他已經寫了30個劇本。因爲想像力太發達,更因爲無事可做。他的法語拼寫實在不怎麼樣,所以不太敢把那些劇本拿出來給人看,那些令日後的人們驚喜的奇思妙想就這樣成爲他青春裏的祕密。不過他也有這個年齡裏特有的狡黠,去找班上法語成績第一的女孩幫他糾正錯誤和打印劇本——因爲他發現“她有點喜歡我”。可是事實上她有點醜,他並不想和她在一起,但又必須有人糾正他的錯誤……很多年以後,他評價說:“你看,藝術家的生活就這樣。”

就在20歲那年,他去報考一所電影學院。第一關面試,考官讓他說出他最喜歡的導演,他就說了幾個名字,可還沒等說完,就被制止了,對方告訴他不適合這裏。而15年後,已名滿天下的他被這所電影學院請去教書,他說“我教的東西你們不適合”。是的,這個大導演還有點兒記仇。

他確實不打算原諒他們。20歲,他那麼年輕,他渾身上下充滿那麼不可思議的力量,他剛剛確定自己一生的夢就是“電影”,可是,他們說他不適合。

這個“不適合”的年輕人此後摸爬滾打於好萊塢的電影圈,從最底層的小工做起,四年之後他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皇太子影片公司”。之後,《碧海情》《尼基塔》《這個殺手不太冷》《第五元素》……他拍攝了九部影片,部部經典,成爲世界上最牛的導演之一。

20xx年12月,他的第十部電影在法國上映,而48歲的他就在此時宣佈:這之後,他將放棄電影,投身於慈善事業,去幫助那些有夢的年輕人。

“夢想對一個人來說就相當於汽油對汽車一樣。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種政權下,誰都不能阻礙你去夢想,這是一種難以置信的力量。即使你被關在一個很小的囚室裏,什麼都不能做,但是誰也不能阻止你去夢想。”是的,誰也阻止不了,而他更要幫助那些有夢的年輕人去實現夢想,因爲他們就是曾經的他自己。

電影的本質不就是夢嗎?48歲的呂克·貝鬆在他美夢成真之時,要讓更年輕的人去做夢,這是他對電影最虔敬的理解,更是他對夢最深邃的感悟。

成長中的勵志故事12

一隻小豬、一隻綿羊和一頭乳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裏。有一次,牧人捉住小豬,他大聲號叫,猛烈地抗拒。綿羊和乳牛討厭它的號叫,便說:“他常常捉我們,我們並不大呼小叫。”小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呢!”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因此對別人的失意、挫折、傷痛,不宜幸災樂禍,而應要有關懷、瞭解的心情。要有寬容的心!

成長中的勵志故事13

小蝸牛問媽媽:爲什麼我們從生下來,就要揹負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媽媽:因爲我們的身體沒有骨骼的支撐,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這個殼的保護!小蝸牛:毛蟲姊姊沒有骨頭,也爬不快,爲什麼她卻不用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媽媽:因爲毛蟲姊姊能夠變成蝴蝶,天空會保護她啊。小蝸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沒骨頭爬不快,也不會變成蝴蝶他什麼不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媽媽:因爲蚯蚓弟弟會鑽土,大地會保護他啊。小蝸牛哭了起來:我們好可憐,天空不保護,大地也不保護。蝸牛媽媽安慰他:所以我們有殼啊!我們不靠天,也不靠地,我們靠自己。

成長中的勵志故事14

一隻小豬、一隻綿羊與一頭乳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裏。有一次,牧人捉住小豬,他大聲號叫,猛烈地抗拒。綿羊與乳牛討厭它的號叫,便說:“他常常捉我們,我們並不大呼小叫。”小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與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與乳汁,但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呢!”

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因此對別人的失意、挫折、傷痛,不宜幸災樂禍,而應要有關懷、瞭解的心情。要有寬容的心!

成長中的勵志故事15

讓傑西永遠也忘不了的,是她上三年級時的一次午餐時間,學校排戲時,她被選來扮演劇中的公主。接連幾周,母親都煞費苦心的跟他一道練習臺詞。可是無論她在家裏表達的多麼自如,一站到舞臺上,他頭腦裏的詞句全都無影無蹤了。

最後,老師只好叫傑西卡靠邊站。她解釋說,他爲這齣戲補寫了一個道白者的角色,請他調換一個角色。雖然他的話挺親切婉轉,但還是深深地刺痛了傑西-尤其是看到自己的角色讓給了另一個女孩的時候。

那天回家吃午飯時,傑西沒把發生的事情告訴母親。然而,母親卻察覺到了他的不安,沒有再提議他們連臺詞,而是問他是否想到院子裏走走。

那是一個明媚的春日,棚架上的薔薇藤正泛出亮麗的新綠。傑西無意中瞥見母親在一棵蒲公英前彎下腰。我想我得把這些雜草統統拔掉。她說着,用力將它連根拔起。從現在起,咱們這庭院裏就只有薔薇了。

可我喜歡蒲公英傑西抗議道,所有的花兒都是美麗的,哪怕是蒲公英!

母親表情嚴肅的打量着她。對呀,每一朵花兒都以自己的風姿給人愉悅,不是嗎?他若有所思地說。

傑西點點頭,爲自己戰勝了母親而高興。

對人來說也是如此。母親又補充道,不可能人人都當公主,但那並不值得羞愧。

傑西知道母親纔到了自己的痛苦,他一邊告訴母親發生了什麼事,一邊失聲哭泣起來。母親聽後釋然一笑,但是,你將成爲一個出色的道白者。勵志電影母親說,並提醒傑西是如何愛朗讀故事給自己聽的。道白者的角色跟公主的角色一樣重要。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們去做,有宏偉的大事業,也有細微的小事情,但只要對成功有益,我們都要努力去做。

萬物構成這個完整的世界,每個部分都是不可缺少的。假如你在生活中做不了太陽,那就做一顆小星星吧!假如你不能成爲一棵參天的大樹,那就做樹下的一棵小草吧!不可能每個人都能成爲船長,那就當一個合格的水手吧!其實問題不在於你在幹什麼,從事何種職業,而在於你是否能夠做一個最好的你,並出色地完成本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