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故事兩則)

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故事兩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6W 次

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故事兩則)

故事一:及時肯定孩子的誠信言行

當孩子履行自己的承諾時,父母一定要給予肯定和讚許。父母的態度,會促使孩子繼續發揚這寶貴的品質。

有一次,宋慶齡的父母準備帶孩子們去朋友家做客,其他孩子都穿戴整齊準備出發了,只有宋慶齡坐在鋼琴面前不停地彈琴,一副沒有打算要出發的樣子。母親問明原因,原來,宋慶齡答應她的同學小珍,今天要等小珍來家裏,教小珍疊花。

父親問她“下次再教不可以嗎?”宋慶齡說:“不行,小珍來我家,會撲空的。”母親也出了個主意,說:“要不,你回來後到小珍家去解釋一下,向小珍道個歉,明天再教她也沒關係。”

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故事兩則)

宋慶齡堅定地搖着頭,說:“不行,媽媽!您不是經常教育我要信守諾言嗎?我答應了別人的事情,怎麼可以隨意改變呢?”母親會心地一笑說:“哦,我明白了,我們的慶齡是一個守信用的孩子,那就讓慶齡留下吧!”

當父母和其他孩子做客回家後,卻看見宋慶齡一個人在家裏。原來,今天小珍並沒有來。於是,母親心疼地問:“小珍沒有來啊?那我們的慶齡不是很寂寞嗎?”宋慶齡卻說:“不,媽媽,雖然小珍沒有來,但是我仍然很高興,因爲我信守了諾言。”

父親讚許的說到:“慶齡,你的品質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啊!”

當一個人信守自己諾言的時候,心裏會很踏實、很坦然,如果宋慶齡去了伯伯家,她在心裏可能會時時惦記着:小珍是不是來了,那她一定撲了個空。總是這樣想,心裏總是忐忑不安,可能在伯伯家玩得也不會踏實。

宋慶齡的父母在看到孩子如此守信的時候,給予了她必要的肯定。孩子的道德品質就是在父母的引導下逐漸形成的,父母重視什麼,孩子在那方面就會做得不錯,父母不在乎什麼,孩子自然也認爲那不重要。所以,父母的肯定,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支持和安慰。

故事二:要信守無聲的承諾

有一種承諾並不需要對誰答應,但是必須信守,這種無聲的承諾就是遵守公共團體的規則。最小的團體單位是家庭,最大的團體單位是國家。一個人,作爲家庭的成員、集體的成員、國家的成員,只要成爲成員之一,就表明自己願意履行這個團體的公約。如果無緣無故地違背,就是一種失信。

一位97歲的老人,在村裏當了30年的支部書記。他有6個子女,其中有3個是國家幹部,3個是人民教師。他一直教育孩子們要誠信做人。

他在“文革”後期,當了村裏的林業主任。爲了管好村裏的果園,他首先警告孩子們說:“這個果園是村子的,不是咱自家的。雖然爹負責管理,但是,果園的果子,你們一個也不能動,果子就是落在地上,你們也不能撿,想吃爹會給你們買。集體的東西只能保護,不能糟蹋,你們要牢牢記住。”

爲了管住孩子的嘴,他隔一段日子就買點杏兒桃子給孩子解解饞。孩子們非常聽父親的話,從來沒拿過集體的一個果子。他也讚許孩子們說:“你們真給爹長臉,爹自己身正腰桿就硬,這樣,爹就可以放心地去管別人了。”

是啊,當我們亂扔垃圾,亂闖紅燈的時候,就是違背了作爲公民的信義。而孩子在學校無故遲到、不遵守規則、不完成作業,也是失信的表現。所以,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守信不僅僅是守住自己說出的話,有些雖然沒有用語言表達出來,但是,依然要用行動去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