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身邊的真實勵志故事4則

身邊的真實勵志故事4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6W 次

導語:勵志故事能夠激發我們的鬥志和信心,從某種意義來講,人不是活在物質世界裏,而是活在精神世界裏,活在理想和信念之中,對於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易之又易,只要一碗飯,一杯水就足矣,但要活的精彩,就要有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理想信念可使貧困的人變成富翁,使黑暗中的人看到光明,使絕境的人看到希望,使夢想變成現實……以下是本站的小編給大家分享的身邊的真實勵志故事4則,歡迎閱讀。

身邊的真實勵志故事4則

說說我身邊的一個真實的故事。

1976年冬,東北一個小鎮的中學操場上,下課的同學們在做各種活動,有玩球的,有跑步追逐的,有三一羣,五一夥聊天的。突然,只聽有人喊:“不好了,張珍暈倒了,來人啊。”順着喊聲我看到同學珍珍暈倒在雙槓下。:“珍珍,醒醒,醒醒。”我搖着珍珍的肩膀。:“大家幫幫忙,擡到宿舍吧。”回到宿舍我拿出媽媽昨天捎來的煮雞蛋,攆碎加了一點白糖喂珍珍吃了下去。一會,珍珍蒼白的臉上漸漸變得紅潤,慢慢緩了過來。:“真是餓的,沒事了。”

我的同學珍珍,從小喪母,爸爸也在她十歲的時候離開了人世,是她的姐姐靠在生產隊掙工分養活着她。姐姐爲了照顧妹妹,三十多歲也沒嫁人。珍珍從小要強,心裏清楚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雖然姐倆吃了上頓沒下頓,珍珍從來都沒有放棄過學習。

珍珍的家在大山裏,離鎮上有30里路,30裏山路,珍珍每週都要步行回家背上下週的口糧,交到學校食堂,那時候,我們的日常口糧都是大碴子,學校食堂的一日三餐都是煮大碴子,珍珍家裏拿不出應交的糧食,每次都比別人少一半,每頓飯也只能吃一半的量,又沒有錢買菜,偶爾加幾根淹疙瘩條就是奢侈了。

那時我們都是十六七歲的年紀,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長期的吃不飽,珍珍就出現了上述暈倒的事兒。

儘管生活這麼艱苦,珍珍卻是我們之中學習最刻苦的人,她曾跟我說:“我和你們不一樣,姐姐供我上學不容易,爲了養活我,連自己的終身大事都耽誤了,我只有好好學習,才能改變生活現狀,將來有能力報答姐姐。”東北的冬天特別寒冷,四面透風的教室裏,唯一用於取暖的火爐子早就隨着下課學生的離開沒有了溫度,珍珍每天都是一個人在這樣的環境裏學習到半夜,一個冬天手上長滿了凍瘡。有時遇上停電,那個搖曳的蠟燭下學習的小姑娘珍珍,給我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

功夫不負有心人,1978年珍珍考上了師範大學,畢業後一直在家鄉縣城的一箇中學教書,她的學生可謂桃李滿天下。珍珍姐姐一生未嫁,後來一直和珍珍生活在一起。

現在,珍珍退休了,有時候我們在一起說起當年的那段歲月,珍珍就特別感慨:“一直相信知識能夠改變命運,感謝那個當年奮鬥的我,因爲努力了,才能報答姐姐的養育之恩。”

我們身邊的每一位普通人,背後都有一段不平凡的故事。今天就分享一下我的堂哥的勵志故事。

他長得不高,一米六幾的身材,黝黑黝黑的,粗壯的臂膀顯得力大無窮。他談吐隨和,給人一種親切感,年輕人、小孩、老人都和他談得來。

堂哥原來在深圳工作的,他是工廠的模具師傅,身邊的朋友都很喜歡他。大家都認爲在中國的一線城市工作好賺錢,其實不是這樣的,不管在哪,思路對了,踏實地幹,收穫不一定比一線城市低呢。

因爲家裏上有老,下有小的,爲了能更好的照顧家庭,他最後還是選擇回鄉下發展。剛回去的時候找不到什麼好項目,我見他騎着摩托車到處走,還以爲他無所事事去兜風呢,原來他都在默默考察市場的行情。我們家鄉盛產沙田柚,當時他就在想如何把自己家鄉的水果輸送至深圳、廣州、珠海等珠三角發達地區。

做水果批發,首先是要有貨源,然後是要有銷售的渠道。現在貨源有了,憑着他在深圳工作呆過十年的經歷,用他做人的誠信及多年建立好的優質人脈把這個銷售渠道也打通了。

接下來的困難便是如何統一貨源的問題。因爲村裏的每家每戶,水果的銷路都是各自爲政的,也有本地的水果商上門來收,價格低廉,大部分差價被水果商賺去了。針對這種情況,堂哥克服各種困難,在不影響村民的經濟收入,並且保障村民利益最大化的同時最後獲得村民的同意,統一支配沙田柚,把這貨源問題也解決了。

有了沙田柚的成功案例後,接着便是更多的農產品,相當於堂哥起到了鄉下農產品與經濟特區的傳輸紐帶的作用,銷售商和他合作得很愉快,村民也很感激他,每天見他不停地跑來跑去,一個電話接一個電話的忙碌,他說就是要這種充實感的幸福[本站:lizhigushi_com]。

其實堂哥的故事很普通,但我想表達的是,只要你勤勞,肯動腦,踏踏實實的幹,你就能收穫穩穩的幸福,你平凡的故事在身邊的人看來都是不平凡的勵志故事。

一天,山上滾下一塊巨石。

巨石不偏不倚把一位青年的腿壓斷了。他落下了殘疾,每天一瘸一拐地行走在大街小巷。

由於行走不便,他常常摔得人仰馬翻,渾身上下沾滿了泥巴,散發一股難聞的臭味。

望着苦苦掙扎的兒子,父母難過得失聲痛哭。他倆爲兒子以後的生活而擔憂。鄰里也爲他的不幸搖頭嘆息。以前遇見常與他說話的姑娘們此刻默默無語,最多同情地點點頭,匆匆而過……

在人的眼裏,他是名殘疾人,這輩子完了,註定伴隨着貧窮、困苦、流浪……

母親甚至爲他準備好一本相命的書和一根打狗棍。

然而,這青年卻不屈服命運的安排。他到處求師拜藝。幾年下來,他學會了一門編織手藝。編織的產品,既漂亮又耐用,在當地十分暢銷。很快,他娶了妻,生了子,並建有一棟很漂亮的三層小洋樓,成了當地屈指可數的千萬富翁。

他的結局,出乎人的意料。

是什麼力量改變了他悲慘的結局呢?

這位青年一席話說出了問題實質。

他說,我是一名殘疾人,自然經常遇到異常的目光。面對別人的譏諷、嘲笑和挖苦,我始終激勵自己,賞識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渾身充滿向上的力量,從而擺脫了一次又一次難堪。

的確,很多時候,我們都有可能不被人看好,不被人賞識,但是不管面臨怎樣的處境,自己首先要賞識自己,就象這青年一樣,堅信自己的價值,調動自己所有潛能與不公平展開競爭。

他用40年時間,完美詮釋了什麼叫生命在於折騰,致富後吃水不忘挖井人,帶領全村人民脫貧致富,名利雙收。

這個世界從來就不缺乏勵志的故事,放眼望去社會上那些成功人士:馬雲、馬化騰、馬未都等等,比比皆是。但今天樓主也說了,身邊的勵志故事,我就來說是我們村的軍子哥,他的勵志故事真是接地氣!

從我有記憶起,我們村子就是個貧困村,沒有一個有錢的主,都是老農民,女人在家種地帶孩子,男人農忙回家務農,農閒揹着四兩被褥出去打工。從建國以來,幾十年如一日沒有變化,直到軍子哥的出現,貧困面貌才更換。

10歲的時候調皮的他在房頂上發生觸電事故,跌落下來,病牀上‘癱瘓’了一年,醫生認定他再也站不起來了。但奇蹟總是留給和命運抗爭的人的,他恢復走路後,接着上了初中,畢業後沒再繼續學業,也沒像其他人一樣出去打工。當然,他身體其實也沒有完全康復,走路還是能看出來有點瘸。

16歲自己採購了些設備,自己發明了孵蛋器,開設了小雞孵化場。最開始一年左右,沒經驗,全村人沒少吃毛蛋(黑暗料理,有吃過的網友評論區留下大名哦),我從那個時候到現在再也沒有吃過,但記憶裏特別香!

18歲,孵化廠穩定,還把生意向下游發展,開始了養雞場,解決了村裏很多家庭婦女的就業問題。

24歲開設了村裏的第一個魚塘,現代化豬場,蘑菇大棚,承包了兩座山頭,他的農業據說都是存在生態鏈條關係的那種,不斷出去學習,後來還上了電視節目。

29歲,在政府的“慫恿”下開設了代表當地旅遊產業的菊花茶項目,據說投資數千萬。32歲,連續投資了三年的萬畝菊花田和菊花廠實在堅持不下去了,入不敷出,不得不申請破產,據說欠下了數百萬的債務。都說他是被當地領導的形象工程給害了,咱也不好說。

33歲,回到老本行,養雞。組建自己的合作社,但和之前的品種不一樣,養了一種叫貴妃雞的品種,兩年又虧了上百萬,基本都是欠合作社的農戶的。那時候,他幾乎跌入谷底。

35歲,在政府的幫助下,他從銀行辦了200萬低息貸款,也許是命運垂青吧,他又承包了3座山頭,搞起了山雞養殖,並把五座山規劃成了當地有名的農家樂旅遊區,每年舉行很多有趣的項目,比如少年兒童抓雞比賽,舌尖上的山雞烹飪比賽等等,非常火爆。

此後,不僅帶動了本地經濟發展,還主動幫助老百姓脫貧致富,成爲很多青年的勵志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