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讀書名言 > 《復活》讀後感1000字精選三篇

《復活》讀後感1000字精選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2W 次

《復活》讀後感1000字精選三篇

《復活》讀後感1000字精選三篇

導語:《復活》取材於一件真實事件,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代表作之一。讀了復活,大家怎麼寫感想呢?下面是本站的小編精心爲你整理復活讀後感1000字,一起來看看。

《復活》讀後感1000字精選三篇

【第一篇】

《復活》是托爾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最晚的一部,被認爲是其創作的"最高的一峯"。它沒有《戰爭與和平》史詩般的恢宏氣魄和明亮的詩意,沒有《安娜·卡列尼娜》的波瀾與不安的騷動--它,完全是體現了一位偉人的暮年心靈的穩健和悲天憫人的大氣!

一個純真完美,以前對生活和生命充滿了完美期盼的青年人。在混混沌沌的上流社會中墮落於花天酒地。一個美麗純潔的姑娘,在長達八年的妓女生活中墮落。他們似乎是能夠就這樣生活下去的,他們也許能夠滿足生活中自己那種種簡單的快樂。

但是,當兩人在審判瑪斯洛娃的法庭上相遇時,涅赫留朵夫再也不能夠心安理得地應對他以前傷害過的瑪斯洛娃直視他的眼神。似乎是靈魂的反省,兩個人在重逢時,眼神中充滿了疑惑。那個少年,成爲了一個漂浮在上流社會中的“老爺”,那個姑娘,成了一個來源賣弄風情的“窯兒姐”。涅赫留朵夫此時感受到了他以前給予他多麼大的傷害,他的靈魂揹負了沉重的罪惡感。在一次次探訪監獄的過程中,他證明了太多的不公平。當他把自己的土地廉價分給了農民的時候,他收穫的是農民懷疑的眼神,貴族們疑惑的言語;當他決定與瑪斯洛娃結婚以洗清自己罪惡的時候,他的得到的是親友們鄙夷的眼神,衆人以爲不可理喻的迴應。他應對這一切困惑了,所有他的精神世界裏認爲正確的事務無一例外的遭到了鄙薄。然而貴族社會所推崇的卻只是花天酒地與吃喝嫖賭。一百多個年輕力壯的青年人只正因把身份證弄錯了就被關押到臭蟲漫天,疾病四溢的牢房中。

涅赫留朵夫本來是一個純潔善良、有理想,追求真正感情的青年,貴族家庭把他養成了種種壞毛病,貴族社會和沙俄軍界紙醉金迷、放浪荒唐的生活風氣又使他墮落。促使他去損害馬斯洛娃。聶赫留朵夫本身對於這種生活十分厭惡,但是人因環境而變,因此當他身處在黑暗的環境中時,變得墮落這是自己無法掌控的。但最終涅赫留朵夫在茫然中也看到了期望,瑪斯洛娃的改變。讓他足以拋棄官場的地位與金錢的誘惑,他的精神復活了。瑪斯洛娃也改變了,她爲了不連累涅赫留朵夫,理解了政治犯西蒙林的求愛。

愛過,懊悔過,反思過,最終,他決定,他復活,他重生,他在紛雜的社會中找到了他道德的衡量準則。也許涅赫留朵夫追求的不僅僅僅是瑪斯洛娃,在這條尋求重生,精神復活的道路上,他見到了,他做了,他去用心的改變了。那夜,涅赫留朵夫花了一整夜讀福音書,那以前是他看不懂的教訓。經歷了這一切,他這次突然看懂了聖經的教訓,並且發此刻其中有他務必的、重要的、且是喜悅的東西。

想想聶赫留朵夫,再想想我們自己。他在一個不甚明朗的環境中復活,找回自己,而我們在一個十分光明的環境中就就應做得更好。但是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讓人無法理解的事實。善與惡都是一念之差,只要受到影響便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只有仔細的把握好生命的小船,纔不會迷失方向,永遠持續真正的自我。

去追尋,也許受用的不知是追尋最終得到的。還有這一路上看到的風景。

【第二篇】

人爲誰而活?爲自己?爲親人?爲朋友?爲同事?爲領導?

如果我們認真而又細緻地思考這麼一個問題,你或許會發現,還真得需要仔細地想上一想!而想一想的結果,你就會發現,其實,人是自私的!

古人就說:“養兒防老”。當我們在熱情謳歌父愛如山、母愛如海之時,我們的父親、母親也許正看着孩子可愛的笑臉,爲自己完成傳宗接代之任務,也爲自己能夠老而有所養、無後顧之憂而正自鳴得意、沾沾自喜呢。是的,悠悠說得可能是太現實了一點,講出了一句大白話,朋友們看着也許不舒服。然而,現實又是如此地不容置疑。

其實,用辯證法的觀點來看待事物,則任何事物都有其雙面性。我們不能否認人有敢於犧牲、無私奉獻的陽光一面,同樣也不能否認人有自私自利、慾壑難填的陰暗一面。

用《復活》作者托爾斯泰的話說,所有的人都是“由兩個人合成。一個是精神的人,自己追求的只是也能使別人幸福的幸福。另一個是獸性的人,所追求的僅僅是自己的幸福,而且爲了自己的幸福不惜犧牲全世界一切人的幸福”。(第一部,第十四章)所謂獸性的人,在悠悠看來,更廣義地說應該稱之爲自私的人。悠悠認爲,托爾斯泰對人的雙面性分析是很透徹的,也是相當到位的。

《復活》中主人公聶赫留朵夫就是一個自私的人。他毫無顧及地利用瑪絲洛娃對他朦朧而又純潔的愛意,無情無義地誘姦並隨即拋棄了她。聶赫留朵夫滿足了自己的獸性的慾望,卻將終身的痛苦留給了年輕而又無助的瑪絲洛娃[]。最終,瑪絲洛娃因不幸懷孕而被聶赫留朵夫的兩個姑媽趕了出去,從此,走上了出賣肉體的悲慘的人生之路。

其實,對於過着荒淫無恥的生活的貴族來說,像聶赫留朵夫這種獸性的行爲是“常有這種事嘛。申包克跟家庭女教師有過這種事,是他自己說的。格里沙叔叔有過這種事,父親也有過這種事,……既然大家都這樣做,那麼,可見這也是必要的”。(第一部,第十八章)一旦獸性的人佔了上風,人的思想就會被無恥的陰暗所矇蔽着,靈活也就會被私慾所籠罩。

好在聶赫留朵夫心靈中還保留着那片聖潔的家園,精神的人還能甦醒於他的心間,使他的人性得到“復活”。他開始用他的行動爲他的“獸性的人”贖罪。他拋棄了衣食無憂的貴族生活,將自己所繼承的土地分給了農民,他爲無辜服刑的人奔走呼號,想方設法爲瑪絲洛娃爭取無罪釋放。雖然,他爲瑪絲洛娃所作出的努力沒有得到圓滿成功,瑪絲洛娃最終還是被判苦役,後改成流放。但他的努力顯然贏得了瑪絲洛娃的原諒與認可。也正是對他這種行爲的認可,使瑪絲洛娃沒有接受聶赫留夫的愛,因爲“她愛他,認爲如果同他結合,就會毀掉他的一生,而她跟西蒙鬆一起走了,就使他完全解脫了。”(第三部,第二十五章)

無疑,《復活》讓我們讀到了一個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更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復活”是如此之不易。

“人性復活”的過程中痛苦的!爲了讓人性復活,聶赫留朵夫經常進行“靈魂大清掃”。“往往過了一大段時間之後,他忽然覺得內心活動不通暢,有時甚至完全停頓,他就開始清除堆積在靈魂中的而成爲停頓的原因的種種污垢。”(第一部,第二十八章)然而,即便如此,聶赫留朵夫也時常經受不住各種誘惑的考驗,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就陶醉於醉生夢死的貴族生活,並以此爲樂。

由此可見,要真正能經受得住各種誘惑的考驗,人必須要經常進行“靈魂大清掃”,讓“精神的人”時刻保持着活躍的精神。

世界充滿誘惑。面對誘惑,我們也許真得應該做一個“精神的人”,而將“獸性的人”囚牢在人心的深處,永遠不將之釋放。儘管,這或許是一種長期的痛苦!然而,我們應該有這種作出犧牲的勇氣!

【第三篇】

“復活”不僅僅是小說的名字,更爲深刻的是其揭示了小說的主旨。看到小說的名字時我就不由自主地去想,究竟是誰的“復活”?他因何“死去”?又因何“復活”?當我最後看完了這本小說,所有的疑問最後都得到了解答。

小說描述了兩個主人公的復活—聶赫留朵夫與瑪絲洛娃在精神上的復活。兩個人的復活之路都令人敬佩不已。我尤其讚歎瑪絲洛娃的善良與堅強不屈。少女時代的瑪絲洛娃純潔善良,天真活潑。她與聶赫留朵夫公爵產生了一段完美無暇的初戀,但這一切卻在兩年後被毀掉了。在“那個溫暖的有風有雨的夜晚”,在那個小小的車站,卡秋莎的最後看到了她與聶赫留朵夫之間巨大的等級差異,悲哀欲絕的她再也不堅信上帝和善了。她深信深信關於上帝的一切以及他的戒律的一切也都是欺騙和謊話。這成爲卡秋莎抽菸喝酒以及一切墮落的源頭。她在精神上靈魂上死亡了。而此時的聶赫留朵夫也不再是兩年前那個正直而無私的少年了,正因“堅持自己的信念去生活實在太難了”,他不再堅信自己而開始堅信別人了。因此他沉溺於貴族式的腐敗與墮落的生活,同樣在精神上死亡了。

而七年後的兩人再次相遇,聶赫留朵夫是法庭上的陪審,瑪絲洛娃卻淪爲了命案的嫌疑犯。一開始聶赫留朵夫公爵很擔憂自己的罪被公之於衆,怕自己名譽掃地。當他真正看到瑪絲洛娃所遭受的苦難,纔開始真心的懺悔。難能可貴的是公爵並不只是嘴上懺悔,而是切實的行動起來了。說實話,從這時我才一開始對公爵的厭惡轉而對其改觀。他去監獄探望瑪絲洛娃,爲她請來申訴的律師,一次次的爲她上法院,甚至去農村,拜訪那些虛僞的不稱職的法官、將軍乃至國務大臣。聶赫留朵夫在對瑪絲洛娃的懺悔之中開始了自己靈魂的淨化,開始“復活”。在之後他隨着瑪絲洛娃去西伯利亞流放,毅然決然地放下自己的貴族生活,不僅僅幫忙瑪絲洛娃,也幫忙其他的囚犯,爲無辜獲罪的革命家做事,同情底層人民的苦難,“復活”的也更爲徹底。而女主人公瑪絲洛娃儘管淪爲妓女,又受誣陷入獄,但她仍保有善良的本性。雖然一開始憎恨着始作俑者聶赫留朵夫,但看到他真誠的行動後,還是原諒了他。瑪絲洛娃也因此開始了自己的“復活”。在去西伯利亞的流放中瑪麗帕芙諾芙娜和西蒙鬆對她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正因瑪麗帕芙諾芙娜的無私奉獻和溫柔善良深受感動,正因西蒙鬆對她的毫無芥蒂的感情而竭盡全力喚醒自己具有的高尚品質。獲得“復活”與新生。

同時,作者在小說中描繪的社會的黑暗,官僚的腐敗,人民的困苦即使在這天的中國也頗具現實好處。信仰迷茫的民衆,諸多不合理不完善的社會制度,層出不窮的貪污腐敗,我們的國家也同樣需要“復活”與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