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馬雲勵志熱的背後

馬雲勵志熱的背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W 次

圖書市場出現“馬雲熱”

馬雲勵志熱的背後

8年來每個月至少有一本“馬雲圖書”

近期的“馬雲熱”,似乎從阿里巴巴火爆登陸紐交所之後就開始一發不可收拾。在出版社的新書資料中,記者幾乎每週都能看見有關馬雲的新書推出。而在近期,由史玉柱、馮侖、任志強、劉永好、江南春、李靜、吳鷹、沈國軍、沈南鵬、張紀中、趙薇、郭廣昌等十二位馬雲身邊的大佬朋友共同創作的《近觀馬雲》出版,迅速席捲了書市。書中,“大嘴巴”史玉柱泄露馬雲6大戰略佈局,馮侖爆料馬雲個性在經營中的優勢,任志強戲說馬雲的不足,這些都成爲賣點,讓這本書首印20萬冊立刻就被訂購一空。

“事實上,關於馬雲的圖書暢銷神話,這不是第一回,也不會是最後一回。自2006年第一本馬雲的書《馬雲創造:顛覆傳統的草根創業傳奇》誕生以來,關於馬雲的圖書一直是出版界的熱點。”《近觀馬雲》的出版方讀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出版業第三方數據機構開卷數據顯示,寫馬雲的圖書品種多達170種,打着馬雲的旗號,如“馬雲推薦”、“馬雲作序”類的圖書更是多得數不勝數,粗略統計,噹噹網就有3283本。2006年至今,連續8年,每個月至少有一本馬雲相關圖書出版。

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更是直接導致了出版界的井噴,“2014年,馬雲相關的圖書就有58本,相當於平均每個月至少有4本馬雲相關的圖書同時上市。如此頻率,在中國企業界甚至出版界都是絕無僅有的。”

資料複製演繹就能寫成一本書

“市面上關於馬雲的書基本有三類,第一類是阿里巴巴公關部授權的`,像紅旗出版社的《馬雲內部講話》,特點是比較權威,比較正面;第二類是馬雲身邊助理、朋友寫的,如馬雲前助理陳偉的《這還是馬雲》,最新的一本是馬雲好朋友史玉柱、馮侖、郭廣昌、劉永好等人寫的《近觀馬雲》。剩下一類就是沒有授權的,這類在所有關於馬雲的書中佔比最大,大部分都是個人或工作室編出來的。”讀客圖書編輯總監程峯向記者分析。

這些編出來的書如何能夠出版?“這些沒有授權、甚至沒有采訪過馬雲就出版的書,其實在出版界有一個專門術語叫做‘攢書’。”一位業內資深出版人向記者透露,攢書通常是出版機構找一個作者或者一個工作室,根據馬雲網上相關的內容資料剪切、複製、編輯、演繹而成,“行業內精通此行的槍手,15天就能弄出一本,而且大部分都是一次性買斷,價格極低。其實不僅僅是馬雲,曾經史玉柱、楊瀾、趙本山等都曾被‘攢書’過。”

 “馬雲熱”背後的玄機

其實,不僅僅是馬雲,很多名人如史玉柱、楊瀾、趙本山等都有“被出書”的經歷,楊瀾還爲此起訴過出版方。

什麼是“攢書”?百度百科的定義是,編書的意思,但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著或者編著,往往是指用剪刀漿糊、複製粘貼的辦法摘抄別人的成果出書,或者按照當時的熱門行情,起個吸引人的好書名,再把提綱分包給很多人編寫各個章節,很快連成一本書,其目的就是賺錢。攢書人往往被稱爲撰稿人、槍手、碼字工,或者“影子作家”。

記者採訪了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出版人,他稱“攢書”是行業內普遍存在的現象,“行業內精通此行的槍手,15天就能弄出一本,而且大部分價格很低。”

攢書者不僅攢名人書,還會攢輔導書、心靈雞湯書、校園讀物、勵志書等各種圖書。這些攢出來的書在內容、編校、裝幀、印刷等幾方面都不規範或存在錯誤。這些書的特點是,侵權、質量低,甚至有些內容低俗,讀者在買書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

 原因 利益誘惑和監管缺失

一位資深編輯告訴記者,像馬雲這樣的名人,他的書肯定很暢銷,所以關於他的書極多。“這些書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馬雲知道,他沒有時間和精力寫,讓人代筆的;一種是馬雲壓根就不知道,而是出版社看中了他的名氣攢出來的書。出版方‘攢書’不外乎利益誘惑。”

中國出版協會的一位專家稱,我國每年申報的新書選題大約25萬種,佔世界圖書選題申報總數的四分之一,但目前出版社的選題、作者、編輯等難以支撐這個出版規模,有些不負責任的出版社就會求助於“攢書”機構,以完成出書指標。

海豚出版社社長俞曉羣透露,有些出版社策劃能力喪失,沒有能力出版圖書,就採取措施,或直接賣書號,或與“攢書”機構合作出版,選題策劃全靠攢書機構提供。記者瞭解到,“攢書”通常有以下環節:策劃人定選題,攢手攢書,書稿完成後交給策劃人,策劃人將書稿賣給書商,書商與出版社合作出書或者買下書號自己運作。因把關不嚴格,作者水平下降,由此造出很多“垃圾”來。

以上資深編輯告訴記者,書商出“攢書”目的就是掙錢。很多難以爲繼的出版社以賣書號維持運作,一個書號市價幾萬元。“攢出來的書”基本上沒有版稅,製作也不精良,賣出幾千本收益就很大。如果出版社和書商合作“攢書”,出版社的收益會更大。“攢書的盛行,凸顯了出版界創新的疲軟,另一方面,監管的缺失也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