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句 > 經典的句子 > 80後窮學生的互聯網創業成功故事

80後窮學生的互聯網創業成功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6.66K 次

年輕真好,這恐怕是每個80後創業者最感慨的一句話,在我們身邊,每天都有80後一代在創造奇蹟,給人驚喜,在互聯網迅速發展的今天,網上創業已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在的很多創業故事裏,80後朋友們不停地用事實證明了,我們不是垮掉的一代,我們正逐漸成爲社會浪潮中的頂樑柱。下面要說的這個創業故事裏,80後大學生尚貞濤再一次證明了這點。

80後窮學生的互聯網創業成功故事

12年前,18歲的尚貞濤兜裏揣着42塊錢,從老家湖北坐了20多個小時的火車到杭州的一所大學報到。當時,他最大的願望是能通過打工把大學唸完。12年後,三十而立的他通過自主創業,已是身家千萬的老闆,他從250元辦網站起步,到現在擁有5個項目公司,他的企業成爲“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而他也成爲杭州市優秀的創業導師,成爲很多高校大學畢業生創業的指路人。人生因爲夢想而改變,命運因爲堅持和努力而扭轉,創業改變人生,創業同樣成就夢想。一起來看看這位80後創業者是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

1983年,尚貞濤出生在湖北廣水一個偏遠的山村。父親在他出生不久後就查出患了直腸癌。經濟條件捉襟見肘的家境,讓尚貞濤勵志要好好唸書,要走出小山村,要成爲家裏的頂樑柱。從懂事開始到上大學之前,尚貞濤沒穿過一件新衣服,全身上下都是打滿補丁的舊衣服,無奈的母親連20元錢一件的新外套也捨不得買給他,因爲家裏的錢要留給他讀書。

上天從不辜負真正付出了 努力和勤奮的人,尚貞濤十年寒窗苦讀,終於換來了他的大學夢,2001年,尚貞濤考上了浙江理工大學。

金秋十月,是學校開學的日子,母親東拼西湊,給尚貞濤攢了42塊錢,揣着這42元,尚貞濤走上了他的求學路。儘管學校爲他的解決了學費問題,但他還是被入駐宿舍需要繳100元才能拿到的飯卡和鑰匙擋在了門外。無奈之下,他跟班主任借了100元。

尷尬的事情不止一次。第一次上電腦課,老師讓大家開機,從沒摸過電腦的尚貞濤連開機按鈕都沒找到。

“開始的時候難免自卑,但正是這種差距讓我更有奮進的動力。”尚貞濤說,他推銷過輔導書,賣過鎖,當過辦公室助理,最忙的時候還得給五六個孩子當家教。“自己就像一個陀螺,爲生活而奔波。”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困難和挫折沒有磨掉一個年輕人上進的心。靠打工解決生活費後,不服輸的尚貞濤又琢磨着做點“稍大的事情”。

尚貞濤就讀的學校在下沙,當時屬於杭州剛剛開發的新城,集中了很多高校和居民。已經學會電腦的他就和幾個朋友討論,建一個網站介紹下沙的吃喝玩樂,方便本地新居民的生活。

說幹就幹,幾個同學湊了280元錢,註冊了一個域名,建成一個簡單的網站。這個網站起名“下沙網”,如今已成爲國內區縣級門戶網站的成功樣本。

“不過過程遠沒有想象的順利。”尚貞濤回憶說,當時有一個企業贊助他們,但一段時間後這家企業突然撤資,導致他們難以爲繼。途中,參與創辦的多位同學選擇退出,最終只剩下包括尚貞濤在內的3個人。“那時沒想過一定要怎麼賺錢,只是覺得這樣放棄太可惜,挺多網友覺得我們的網站辦得不錯,方便了他們的生活,是這些堅定了我們走下去的信心。”

尚貞濤團隊選擇了堅持。在接下去的兩三年裏,他們靠沒日沒夜給別人建網站打工支撐“下沙網”的發展。到了2006年,終於出現轉機。

“我記得很清楚,第一筆大廣告是5萬元,高興壞了。”尚貞濤說,到了2007年,他們網站的收入達到100多萬元。此後,他們立足下沙多元發展,啓動了軟硬件及公益服務等多個項目,現在累計營業額達到幾千萬元。

在競爭激烈的互聯網行業,爲什麼自己的網站能逆勢而上?尚貞濤總結說:“我們以免費服務本地用戶爲宗旨,用戶得到好處,自然受歡迎。”創業成功的機會是位有準備頭腦的人準備的。

夢想可以很大,但支點必須很實。利他主義,成爲尚貞濤創業的重要理念。他將公司的宗旨定爲“做一份事業,福一方百姓”。“創業首先是要承擔社會責任,其次纔是賺錢。這樣的創業者才能成爲未來的企業家,才能走得更遠。”尚貞濤說。

正是因爲這種理念,尚貞濤在公司剛剛盈利的時候就開始做公益:他的公司與當地政府先後投了100多萬元在下沙建設了“大學生創意集市”,免費爲大學生提供創新、創業的攤位;成立了“下沙義工聯盟”等一批義工聯盟,組織愛心人士爲別人提供幫助;尚貞濤個人也堅持資助貧困學生,他常用自己的故事鼓勵貧困學生“起點不決定終點,決定終點的還有加速度和方向”。

“中國夢,需要我們年輕人的努力。不論創業還是就業,責任與愛心都是我們年輕人不能丟掉的兩個品質。只有這樣,社會才能走在溫暖和希望的路上。”尚貞濤說。

我們80後一代,懷揣創業夢想的年輕人還有很多很多,年輕的創業者正在爲建設富強中國注入新的正能量。

很多人都會問,“年輕人創業成功有多難?用尚貞濤的話來總結是:“很難,窮學生創業更難,但若你願吃苦,夠勤奮,肯學習,再加上堅持,機會總會降臨。我的創業經歷就是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