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句 > 經典的句子 > 外賣庫大學生創業團隊的創業故事和創業經歷

外賣庫大學生創業團隊的創業故事和創業經歷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4.05K 次

在講述這個創業故事之前,先介紹主角——三個80後大學生創業者,互聯網創業團隊:

外賣庫大學生創業團隊的創業故事和創業經歷

80後創業者:孟超

外賣庫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兼總裁CEO and President。

200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後留校工作,懷揣創業夢想,在2009年告別了清華大學的鐵飯碗,開始獨立創業。堅信“努力的創業未必能獲得成功,但一定能讓人生更加精彩”。2010年開始外賣庫的精彩創業之旅。

80後創業者:趙珏映

外賣庫創始人,市場副總裁 VP of Marketing,負責網站營銷和推廣。

來自香港,200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抱着“在我們面前的不是三個選擇(工作、考研和出國),而是一個世界”的信念,畢業後赴拉丁美洲擔任國際實習生,兼任中國文化推廣工作。回國後於Procter & Gamble 香港區客戶生意發展部任大客戶經理,同時進修取得Uniart平面設計傳意文憑。2010年與合作伙伴共同創建“外賣庫”網站,開始喂人民服務。

80後創業者:羅晟

外賣庫創始人,產品副總裁 VP of Product,主要負責產品開發。

200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曾經給中小企業開發過整套信息管理系統,也在IBM和國企從事過大客戶銷售。抱着年輕不怕折騰的想法,2010年加入了朝氣蓬勃的外賣庫團隊,希望他們的努力能給大家帶來方便。

三位80後創業者,都是清華畢業的高材生,我們一起來看他們的創業故事和創業經歷:

2010年的一天,三個創業的年輕人加班很晚,突然想吃外賣,在網上找了半天也沒找到滿意的外賣信息,他們靈機一動:“爲什麼我們不自己做一個呢?”

這個“靈機一動”變成了現在的“外賣庫”,一個蒐羅外賣信息的網站,最近還推出了外賣庫APP。到目前爲止,外賣庫收錄了北京外賣近8000家,提供了外賣菜單、電話、地址等詳細信息,讓想吃外賣的人隨時隨地都能下單。而這三位創業的年輕人也成爲當下創業熱潮中的互聯網創業精英。

一起做點什麼?

外賣庫的創始團隊頗爲惹眼,他們三個都是清華大學的畢業生,孟超是2006清華土木工程系的碩士畢業生,趙珏映是2006年生物系的本科畢業生,羅晟則是2009年機械系的碩士畢業生。

三個不同年齡、來自不同院系的年輕人結緣於清華大學對外交流協會(簡稱ASIC),孟超正是ASIC的創始人及首任會長,而趙珏映是ASIC的首批會員及第二任會長,羅晟也曾在ASIC擔任部長。

作爲創始人的孟超,將這個學生團體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一點一點建立起來。在他的帶領下,ASIC進行過外事接待(比如丹麥首相及惠普總裁)、組織過境外交流訪問。在共同的工作中,孟超與趙珏映、羅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既然大家做事這麼合拍,以後是不是可以一起做點什麼?”孟超這樣提議。

於是,“一起做點什麼”的想法爲他們後來的創業埋下了種子,這個種子在2009年開始生根發芽。

到底做什麼項目,一開始目標並不明晰。當時他們三個人一個在北京,一個在比利時,一個在香港,雖然有各自的工作要忙,每週還是會抽出時間開兩次電話會議,“我們列了好多種可以做的事情,逐個討論分析。”這樣討論了半年之後,他們辭掉了原先的工作在北京相聚並開始進行嘗試,他們做過管理諮詢、做過旅遊項目、做過設計、貿易。直到2010年那個想吃外賣的夜晚。

創業過程是一種收穫

孟超2006年畢業後直接留在了清華大學基建部工作。在外人看來,這是一份又穩定又體面的工作,但是孟超做得並不是特別開心。“讀書的時候比較活躍,在事業單位的體系裏不太習慣。”孟超回憶說,於是他下定決心,到09年三年合同期滿,他便辭職創業。

但是這個決定遭到了孟超父母的反對。“我父母認爲,你現在有車有房有家庭,你還要什麼呢?我的觀點剛好相反,我現在有車有房有家庭,我還怕什麼呢?”爲了說服父母,孟超做了將近半年的思想工作。

趙珏映則原先在寶潔香港區客戶生意發展部任大客戶經理,羅晟曾在IBM做大客戶銷售,爲了創業,都辭掉了高薪的工作。

對於創業,孟超說:“創業當然有風險,但是最差的結果無非就是創業失敗、公司關門、資產賠光,但是至少我很努力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了。人生是一種體驗,創業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收穫。創業是很苦,但是好多事情你不做你永遠不知道,我還年輕,安穩的時間有的是,而創業,錯過了這個時機可能就永遠錯過了。”

先跑起來

說到外賣訂餐,外賣庫並不缺少競爭對手,比如美餐網、餓了麼、外賣網等等。但外賣庫與它們有個最大的不同,其他網站的模式是在線查詢、在線下單,外賣庫則是在線查詢、電話下單。爲什麼不支持在線下單?孟超有自己的考慮。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幾家外賣網站如今的規模大小相差無幾,誰能快速獲得儘可能多的用戶,誰就更有可能脫穎而出。

“如果做在線下單,有的商家你沒有跟它打通訂單系統,你就不能把它收錄進來,用戶來了一看,沒有想要的那家,就可能走掉了。”孟超認爲,另一方面,沒有在線下單業務,則不需要在與商家的系統關聯上進行投入,有利於輕裝上陣,“先跑起來,回頭再加。”在線下單仍在孟超的考慮之中,從支持一部分合作商戶在線訂餐開始,逐漸擴大到所有商戶,但是這個目前並不是外賣庫業務的重點。

重點還在外賣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上。外賣庫創立之初,公司員工用掃街的方式,一家一家地找飯店的外賣菜單,再收錄整理。這是個體力活,靠這種笨辦法,兩年時間內,他們將收錄商家數從零做到6000多。

不過最近剛剛推出的外賣庫APP幫了他們的大忙。用戶的手機安裝了外賣庫APP後,可以自行拍照上傳外賣菜單,再由工作人員審覈通過。短短的時間內,商家數量增長值將近8000,趙珏映介紹稱,現在單就審覈用戶上傳菜單這一件事,已經讓他們忙瘋了。

目前這個10人左右的小團隊在海淀區雙榆樹的一套公寓裏面辦公,他們還獲得了來自天使灣創投的天使投資,目前正在尋找新的融資,我們一起祝福這些年輕人吧,祝他們創業成功!實現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