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句 > 經典的句子 > 90後大學生自述三次創業的經歷

90後大學生自述三次創業的經歷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5W 次

一個90後大學生的三次創業歷程

90後大學生自述三次創業的經歷

畢業即失業,彷彿是每一個大學生畢業時都要面臨的壓力。在每年幾百萬畢業生中有這樣一羣人,他們不畏艱難,勤奮刻苦;他們有夢想、勇於追求;他們用自己的智慧、雙手打拼屬於自己的天空;他們用自己的青春書寫着燦爛的人生。他們就是大學生創業者。他們離我們並不遠,就在我們身邊。

一個90後創業者分享自己三次創業的經歷,他叫陳哲,2012級漢語專業的學生。

陳哲,是一名90後,和大多數中國的年輕人一樣,從小接收着新中國改革開放的帶來的巨大紅利。使得有機會在小的時候可以接觸到計算機及互聯網,瞭解到從信息產業中崛起的一代企業家,這些人影響着他,並在那時心中埋下了創業的種子。曾經的他給互聯網雜誌投過稿、開發過程序,現在的他在前兩次創業經歷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堅持自我,嚐到了創業爲他帶來的寶貴財富。

以下是90後創業者陳哲自述的創業經歷:

第一次創業:

2011年初,讀高一的我開始了休學創業,和朋友一起開始了北漂生活。團購市場剛剛興起,資本市場大量投資公司開始涌入這個市場,我們也認定這個市場存在着巨大機會,憑着激情和熱度就開始踏上了第一次創業。

做了和團購相關的電商平臺團送網,由於競爭對手的大量出現,業務規模出現了嚴重降低。業務也從給團購網站提供商品的電商平臺,變成了一個專門給企業供應商品的團購平臺(現在看就是個僞命題),在微博了發了無數私信後,我們在北京見過了天使投資人薛蠻子,去過了李開復老師成立的創新工場,商業計劃書的PPT幾乎投過了北京各大風險投資公司的郵箱。

風光的一面就是《創業邦》雜誌有一期在一個角落裏提到過我們的項目,再有就是接受過《電腦報》對我個人的一次專訪,也就這些算是小小的成功吧,雖然那時我已經知道那個項目離結束已經不遠了。

創業的同時也要兼顧生活,和大多數初次創業的企業一樣,我們一路搬家從剛開始團隊住着5000租金一個月東城區,輾轉到離機場不遠的順義,最後搬到了通州還住過了幾天地下室,也算是爲了創業這個夢想輾轉奔波吧!像所有北漂青年一樣,我們承受着夢想的重量。

這次創業讓我從理論的世界走向了現實,以前看CCTV出品的《贏在中國》,總是覺得創業是件很輕鬆的事情,而風投公司的投資經理都是行業中的精英,就想靠簡單的幾頁商業計劃書就打動投資人其實沒那麼容易。

同時還驗證了一個叫做六度空間的理論,多年前在網上聽過俞敏洪的演講中提到:“當你想認識一個陌生人時,你和任何一個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中間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曾經出現在CCTV《贏在中國》上的某位知名企業家,在後來在北京真就見到了。再後來認識了很多人,有創業者有投資人,還有各行各業的一些精英,在和他們交流中你會發現,他們說的問題普遍具有前瞻性,提前看到了項目問題的存在,多與行業頂尖的人接觸,接受他們的質疑,對企業的成長一定是飛快的,當然也不要盲目的相信權威,多一些自己的思考。

接下來你是不是也想試試,下一個你想見誰?習大大、還是奧巴馬?

第二次創業:

之後回到家鄉遼寧撫順,休整了幾個月,自己又做了一個平板電腦的測評網站。當時一直在給《電腦報》寫稿子(連續寫了半年關於軟件方面的小豆腐塊),那段時間國產平板大量出現,價格也越來越低,電腦報在新的一年把平板電腦和手機頁面合併變成了一個專版。

我覺得是機會來了,就做一個專門報道平板電腦方面的網站《平板電腦一族》,經過一段時間的推廣,包括和電腦報方面的合作(在電腦報論壇當過很長時間的版主),在資金財力人員都很有限的情況下,聯合商家做了一些關於線上線下的活動。

直到上了大學,由於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平板電腦網站慢慢的開始荒廢了起來。做平板電腦這類IT電子的測評網站平臺,包括其他數碼產品網站幾乎沒有在北方成功的先例,尤其對消費類數碼產品這塊,很難第一時間拿到新產,慢慢的網站停止了更新,這算是第二次創業失敗吧。

這次創業離我要的目標離得實在差了一些。但是我知道興趣是人類最好的老師,跟着自己的心走,就算沒有做成功至少也不會很痛苦,心態上就比較平和

我喜歡互聯網和消費數碼,做的項目都會與它們相關,在不賺錢和沒人理解的時刻,至少不會很痛苦,因爲我熱愛這份事業。在興趣中不尋求任何回報,在孤獨時享受自我沉澱的過程,過一段時間之後你會有很多收穫。其實不光是創業,做任何事都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