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張藝謀爲什麼叫國師,自爆別這麼叫又是爲什麼

張藝謀爲什麼叫國師,自爆別這麼叫又是爲什麼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6K 次

張藝謀爲什麼叫國師,自爆別這麼叫又是爲什麼

張藝謀爲什麼叫國師,自爆別這麼叫又是爲什麼

因爲執導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張藝謀被稱爲“國師”,此後很多重量級的國家演出項目,張藝謀都擔當起總導演的職責,2009年建國60週年聯歡晚會、2015年APEC歡迎晚宴、2016年中國杭州G20峯會、2018年平昌冬奧會閉幕式“北京8分鐘”等等。張藝謀的“國師”稱號可以說是公認的,但他說,你們別叫我國師,我就是個老百姓,就是把活做好。

張藝謀爲什麼叫國師,自爆別這麼叫又是爲什麼

2018年2月落幕的平昌冬奧會觸及了世界人民的底線。比賽還沒開始,在本國和他國隊員的待遇上就開始區別對待;在全球矚目的賽場上,更是黑幕頻現;就連閉幕式的表演,他們都想做做手腳。

作爲平昌冬奧會“北京8分鐘”演出的總導演, 張藝謀鮮有的在媒體面前表達憤怒。因爲那是演出的首次現場排練,當時沒有下雨、沒有下雪,場地卻突然變滑了,因此導致演員滑倒。一直以來,“北京8分鐘”的彩排細節都是對外保密的,張藝謀也是每次都展露出十足的自信與大氣。然而,這一次遭遇的非正常因素,卻着實讓老謀子忍無可忍。

這次演出的阻力還不止於此。之前,張藝謀曾向韓方多次要求,希望在演出前能夠多排練兩場,哪怕是凌晨三四點也行,但這也未能被批准,甚至連搭建舞臺用的道路,哪怕是一顆螺絲釘都是從中國運過去的。雖然憤怒,張藝謀還是帶領團隊在最大程度上做好了預案,剩下的只能祈禱天公作美、地利人和。

好在25日當晚,平昌的天氣與之前相比更加晴朗,溫度也所有上升,“北京8分鐘”在《歌唱祖國》的旋律中完美上演。現場24塊冰屏依次展現了長城、高速鐵路、鳥巢、國家大劇院、中國橋樑、高速公路、“中國天眼”、大飛機、空間站等新科技和新成就。22名輪滑演員身着LED串燈服飾,2名少年演繹“熊貓信使”,用光影變幻和滑行軌跡描繪出中國結、中國龍、鳳凰羽毛等象徵吉祥、祝福的中國元素。

再一次,張藝謀和他的團隊在世界面前給國人長了臉。

作爲總導演,張藝謀早在一年前便接到了這個任務,並提前四個月完成方案。他說:“短短几分鐘,通常都會展示各國的文化和理念,最重要的要展示奧林匹克精神;而這次的表演也將表現出重要的信號,就是將開啓北京時間。”

這場將科技與藝術結合的視聽盛宴,不僅展示了我國的文化自信、科技含量、五千年的文化以及如今中國的新面貌,更突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跨界張藝謀

張藝謀做人隱忍,但論做事,他從來都不是個隱士。論成就、論榮譽、論知名度,張藝謀一直走在金字塔尖上。一度,人們說起“導演”這個稱號,不需要特別冠以名姓,指的就是張藝謀。

上山下鄉、工廠做工,張藝謀的青春可以說趕上了最壞的年代,之後考入電影學院,他的人生又迎來了最好的時期[]。

作爲頂級導演,張藝謀的起點並不高。衆所周知,他28歲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34歲纔在電影《一個和八個》中首次擔任攝影師,執導個人第一部作品,已經時年37歲。

但同時,張藝謀的起點又非常之高。第一次擔任攝影師,便獲得中國電影優秀攝影師獎,36歲作爲演員的第一部電影《老井》讓他奪得國內外三座影帝獎盃,併成爲中國史上第一位國際A類電影節的影帝。而首當導演,他的作品《紅高粱》以濃烈的色彩、豪放的風格、獨特的魅力斬獲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

當下盛行“跨界”之說,張藝謀便是個中翹楚。在他的官方介紹中,職業這欄是:導演、攝影師、編劇、演員。他的主要作品類別有:電影、歌舞劇、晚會、京劇、宣傳片、音樂作品、出版書籍,甚至是設計郵票。

就電影來說,30年間張藝謀執導作品22部,不光高產,還質量頗高,他的每一部作品在國內外有分量的電影節上均有提名或獲獎。

八九十年代,《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活着》,張藝謀貢獻了極具時代特色、地域特色和個人視聽風格的作品。2000年左右,《有話好好說》《一個都不能少》《幸福時光》讓張藝謀進入轉型期。隨後的《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開啓了中國大片時代,張藝謀自此全面邁入商業化。而2010年之後,他又帶來《山楂樹之戀》《歸來》,正式開始迴歸。

從不停止嘗試,是張藝謀一直的風格。

在歌舞劇方面,1998年張藝謀初次執導意大利著名歌劇《圖蘭朵》,以紫禁城、太廟爲天然背景,演出驚豔世界。2004年起,他與樊躍、王潮歌合作推出《印象.劉三姐》《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島》系列,將演出與地方旅遊文化經濟相結合,產出巨大的經濟效益。

各項國家級的晚會、宣傳片導演自不必說,張藝謀還執導過《赤壁》《天下歸心》兩場京劇演出,《跨界冰雪王》一檔綜藝真人秀,還爲國慶60週年的紀念郵票擔綱設計。

此外,2011年張藝謀出版自傳體影像回憶錄書籍《張藝謀的作業》,記錄了一個影像工作者“俗不可耐”的夢想、不可思議的偶然、難以言說的命運、不加掩飾的坦言。

看似跨界,細數他的經歷,張藝謀從未乾過跟文藝不相干的事,對他來說,藝術形式各有不同,追求極致沒有界限

這麼多年來,張藝謀即使在拍爛片的日子裏,也極少被人質疑他的藝術水準,只能痛心他屈尊於資本。

大事不失手、藝術不將就、形式敢突破,張藝謀不稱“國師”,誰堪擔此重任?但他又極不願意被稱爲國師,這是個必然會遭人非議的稱號,可是重要時刻提到“張藝謀”三個字,帶給人的就是一種安全感。

編者認爲,張導爲了中國電影事業所做的卓越貢獻,畢生努力爲中國文化輸出而奮鬥,“國師”這個稱號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