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句 > 經典的句子 > 創業案例:看年輕創業者怎麼打擊創業路上的“妖魔鬼怪”

創業案例:看年輕創業者怎麼打擊創業路上的“妖魔鬼怪”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5W 次

創業案例:看年輕創業者怎麼打擊創業路上的“妖魔鬼怪”

創業案例:看年輕創業者怎麼打擊創業路上的“妖魔鬼怪”

創業案例能給我們創業提供可學習的經驗,今天小編爲大家分享創客“打怪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春風起,吹皺幾許波瀾,雲涌處,人心驛動。

再過兩月,765萬大學畢業生即將浩浩蕩蕩踏上社會。在國家戰略層次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生投身“雙創”,創新創業的熱潮在神州大地風雲際會。

“每一種挫折或不利的過往,都帶着同樣或更大的有利的種子。”年輕人在創業途中會遇到哪些“妖魔鬼怪”?如何從失敗中汲取經驗,並將其變爲成功的墊腳石?文章聚焦4個典型創客案例,邀請頗有影響力的創業投資人和企業家幫助大學生“捉妖打怪”。

一、【創客打怪之一將難求】“劉小仙兒”的萬萬沒想到

“陽春三月,家鄉早已百花齊放,而我卻在北國孤軍奮戰,同行的夥伴,你們在哪裏?”

劉芸(化名)是雲南某高校的大四學生。2015年,她憑藉一個專注於少數民族服飾文化和輕奢產業結合的創業項目,獲得了首屆全國互聯網+創業大賽的金獎。

去年底,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劉芸和她的團隊獲得了投資人的青睞。但輕奢產業只有在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纔有生長土壤。於是,爲了獲得投資和發展,2016年初,她一個人帶着夢想,千里迢迢來到北京。

“暖黃色的燈光映出一排排忙碌的剪影,不時能聽到對面小哥調試代碼的鍵盤聲。這是週末凌晨的孵化器。一股濃縮咖啡的味道,一羣精神飽滿的年輕人。”初到北京,這個極具文藝範兒的小姑娘對未來發展信心滿滿。

但當這股新鮮勁過去之後,劉芸突然發現,這片創業熱土上,大多數人都成羣結隊相伴而行,而她卻成爲找不到隊友而落單的獨行者。身邊靠譜的夥伴家業與學業皆遠在雲南,基本沒有人願意割捨一切來到陌生的北方。有工作經驗且能力尚可的應聘者開價離譜,用一刀實用主義狂砍情懷與理想。招人、退人、再招人……劉芸的創業團隊陷入這不斷進出的非良性循環。

直到現在,從財務到設計再到跑訂單,幾乎所有的事情都得一個人扛。團隊竟成爲劉芸創業路上的最大絆腳石。這個自稱算盡人生的“劉小仙兒”萬萬沒想到,在北京這樣人才濟濟的地方竟然很難找到同行者。

【打怪支招】用戶亦可成隊友,李知庭水木清華校友基金運營總監

劉芸面對的招人難問題,也是目前大學生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典型問題。大學生創業之後,社會經驗不足導致人脈、資源等受到極大制約。早期創業拼的是速度,產品、模式、市場等要全面出擊,一人多能,一人頂兩三個人用很正常。但CEO不能既管着行政也負責財務。

雷軍說,CEO就幹兩件事:找人、找錢。在這過程中,即便時間按秒計算也是不夠的。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對創始人能力很好的考驗。

好的產品總有粘性很高的粉絲和用戶,慢慢培養他們對企業文化的認知,他們也許就會成爲你的成員,加入到創業項目中來。劉芸利用互聯網思維把民族刺繡文化推廣到用戶面前,可以充分發揮自己在線上的優勢,幫助線下傳統店面轉型或者改爲加盟,同時慢慢培養忠實的用戶和粉絲。

其實,創業就是要找信得過的人,早期創業不確定因素很多,產品、市場、技術變化性很大,那麼如同學等信得過的合夥人就減少了很多的溝通成本,這個至關重要。

此外,做商業模式的項目鼓勵創業者多參加一些公共關係活動,吸引用戶和粉絲,同時可以專注地結交行業裏面的一些牛人,快速提升自己的社交水平。

二、【創客打怪之二策略失當】無視現實的理想如脫繮野馬

“無視現實的理想,就像一匹脫繮的野馬,越是桀驁不馴,離初想就越遠。”

劉雨欣是安徽某高校2014屆畢業生,回到家鄉後,內心並不安定的他,一直有一個老闆夢。終於,當看到鄰居在自家小區開了一個食品雜貨店,並且收益不錯,他覺得自己的機會也來了。於是,火急火燎地辭去工作,連借帶湊籌集十多萬元錢作爲啓動資金,開了一家食品雜貨店。

從一個大學生的角度出發,小劉認爲柴米油鹽市場已經固化,加上週邊已經有好幾家這樣的雜貨店,又破又舊,沒什麼能吸引顧客。爲了凸顯特色,他花了大力氣對店面進行了精裝修,並且將經營範圍鎖定在沙司、奶酪、芝士等一些進口商品上。同時,在開業初期,花大心思進行發傳單、商品打折等促銷活動。

自以爲很聰明的小劉,覺得自己的賺錢美夢很快就可以實現。但現實無情地碾壓了他。剛開業時,來瞧新鮮的顧客的確很多,但叫座不叫賣,每天的銷售量很小。而且,隨着新鮮感下降,顧客越來越少。於是,剛剛過去兩個月,食品雜貨店不得不關門。

明明很熱鬧的開局卻以冷場結束?小劉一直想不通。自己每一步都算得很精細,可爲什麼同樣是食品雜貨店,鄰居可以幹得紅紅火火,自己的店就經營慘淡呢?

有着一定工作經驗的姐姐對他的創業項目進行認真分析後認爲,小劉的創業夢有點太“理想化”。他在學校裏接觸的生活方式和居民區有一定的區別,學生趕時髦,求新鮮。可普通居民對他的貨品需求少,大家更講求實惠和實用,柴米油鹽纔是他們每日生活節奏裏的主曲調。

【打怪支招】切中用戶剛需喬丹零壹時光孵化器CEO

劉雨欣所經歷的其實是許多大學生創業者面臨的一個共性問題,即不考慮用戶的實際需求,只按自己“理想化”的方式做事。創業的本質是一門生意,切中用戶的剛需是商業社會的基本常識。如果作爲一個社會新兵去和其他有經驗的商人競爭,勝算會非常的低。對於像經營小賣部之類的實體店鋪,大學生由於缺乏實際操作經驗和基本的社會常識,通常很難成功。

衣食住行確實是人們的剛需,消費升級也是近年來非常火爆的創業方向。但若想顛覆諸如零售、餐飲、服裝等傳統的行業,必須運用一些先進的技術手段逐步去引導和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比如“餓了麼”這樣的網上訂餐平臺,即是運用移動互聯網的手段去改變人們傳統的訂餐方式,從而獲得成功。

因此,作爲從象牙塔走出的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更多應該利用自身專業知識,發揮智力或者技術優勢,在某些特定領域裏做出一定的創新,纔有成功的可能。

推薦閱讀:

從研究生面館創業失敗案例,看大學生創業失敗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