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創業故事 > 創業者的四項要素3:方法

創業者的四項要素3:方法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W 次

創業者的四項要素3:方法

創業者的四項要素3:方法

創業者的四項要素3:方法

牛頓養了一隻貓和一條狗,平時那個門都要關着的,但是貓和狗要自由地出入,就在那個門上就掏了兩個洞,一個小的洞讓貓進來,一個大的洞讓狗進來。有時候最聰明的人犯最愚蠢的錯誤,就在於他忽略的是那些基本的常識和基本的規則。原因就是他們太迷信這些數字,太迷信這些統計圖表,按部就班的機械思維,而忘了一個最簡單的思維,就小孩兒都會的那種思維。

逆向思維

杯子裏有半杯水,有人說只剩半杯水了,有人說還有半杯水。同樣的事情,看法不同,感知也就不一樣了。如果抱怨說:“那麼多比我強的人。”創業就沒戲了,換個說法:“不如我的人多得是。”那到處都是機會了。就像淘寶,每天有上億網購者來訪問。如果是以前,一個小賣店也就能覆蓋方圓一里,就那麼幾十個人,而今天可以打到全國甚至全球的數十億人,問題是自己拿出來的東西是不是夠獨特,能否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知己。

夫妻開了時裝店,妻子設計裁縫,丈夫在店頭賣。有一天,妻子哭喪着臉跑過來了,“短褲不小心都做了左腿的!”常有的事,只是一下子做了十條,布料都用完了。

“扔唄。”丈夫自言自語,“還能怎麼辦?”這時腦子裏閃過一個想法,用別的布料做右腿,看看行不行。

丈夫就趕緊叫妻子去做一條右腿,做了一個兩腿顏色不一樣的短褲,拿到店裏擺設。很快就有客人看中了它,樣子新奇又可愛,就立即買走了。就乾脆把剩下的九條都做了這種短褲,居然好評如潮,成了店裏最熱銷的產品。後來還爲健美操班做了左右顏色不同的褲子,能夠看清腿的動作,也受到大歡迎。

人們習慣於沿着事物發展的正方向去思考問題並尋求解決辦法。其實,對於某些問題,尤其是一些特殊的問題,從結論往回推,倒過來思考,從求解回到已知條件,反過去想往往能夠找到答案。比如說做一個戰略,“我們該怎麼辦?”這種問題的提法,通常很難得到答案的,就問“別人該怎麼辦?比如我們的對手。”思路一下子就活躍了。創業和經營也是這樣,有些時候從正面看,越看越糊塗,先行到結局,倒過來看,一看就清楚了。

生意很大程度上是以舍爲得,要得到什麼,先要準備好割捨什麼。貪小便宜,患得患失,放不下,都是人的動物本性。比如客戶開了一張十萬元的支票,很快破產了。你就趕緊去銀行要提現,還是晚了一步,被告知賬戶餘額不足,只剩下九萬塊錢。客戶已經破產了,別說十萬塊錢沒戲了,這九萬塊錢都兌現不了。怎麼辦?自掏腰包,一萬塊錢存到客戶公司的賬戶裏,這樣一來,賬戶裏就有了十萬元,把它兌了現,總算保住了九萬。

一件事抓不着頭緒的時候,就試一試把一本書倒着讀,就是先看故事的結局,看它到達這個結局的經過,然後再來看從哪一點開始。

因果關係

說世界上有三種謊言:一種叫謊言,一種叫拙劣的謊言,還一種叫調查報告。很多問卷調查,目的是用數據來支撐提問者的假設和觀點而已,只問自己想問的問題,想不到的也就沒問着。就這樣,數據經過了一次人爲的篩選,結論都隱含其中了。

很多諮詢公司就拿來各種投資提案、業務改善或者戰略強化,沒有多大效果,就是因爲他們站在自己所設計的那個框架,編出一套故事,放到演示文稿裏頭,去給別人做診斷,結論往往就是“砸錢了事。”其實每一家公司,都是一個生態場,實際情況怎樣,裏面的人最清楚[]。只不過很多經理人就爲了推卸自己的經營責任,或者就算失敗了也能找到藉口,就扔給諮詢公司,從他們那裏要一個結論,強調自己的主張。拿破崙說:“不曾做過一番事業的人,不足以成爲一個良好的顧問。”

前提有問題,結論不可能沒有問題。很多時候,想一個問題重要的是別搞錯了因果關係。就看保潔公司的速亦捷拖把,無非就是一個棍子和一塊板,夾一條毛巾用,用完了取下來,把那個毛巾給洗掉。很平常的一個產品,但是長期以來很多家庭都被一個問題所困擾,就是拖地之後麻煩的還在後頭,就是洗拖把,甚至還要幾個小時泡在水裏。主婦們有的拖完地以後,就在那個浴缸裏頭洗那個拖把,然後晚上回來老公又在浴缸裏面洗澡。

就是那個棍子洗拖布的時候礙手礙腳,但沒了它就不是拖把了,沒辦法。保潔就顛覆了這個常識,棍子跟拖布之間沒有因果關係,“把兩個拆解了不就行了?”洗的時候拆,用的時候裝。就這麼一個小小的改進,速亦捷誕生,第一年的銷售額就是四億多美金。

看那些成功的人和失敗的人,成功的人目標是不怎麼改變的,但是爲了達到這個目標他會不斷的改變他的方法和路徑;而失敗的人呢,經常改的是目標,然後方法和路徑不怎麼變。

簡化和剔除

我們一天大腦當中動的念頭,據說是六萬多個,其中95%以上是毫無用處的。

剛買來的電腦就是快,過一段時間就不知道爲什麼,越來越慢了,非常費勁。有幾種可能,一種是零部件的磨損,還有一種情況,是裝了太多垃圾程序,佔了內存,而且它們都同時運行,電腦的處理能力跟不上,就是你的頻率太雜,你要做的事情,你的意向太多,這比同時打開數十個窗口更消耗電腦的腦力。這就需要定期進行清理。

人們往往不太能理解一長串晦澀難懂而且複雜的想法。你得非常簡單明瞭地告訴你的人,接下來要做什麼。你得分解,將一個大的宏觀而不具體的目標分解成兩、三件具體的事情,並且形成一個他們可以參考的框架。刪減和去除一些內容,你給出的指令越清晰越明白,他們就會做的越好。

喬布斯名言很多,最著名的應該是:保持飢餓,保持簡單。馬雲的話是對它的最好的解釋:“我爲什麼能活下來?第一是由於我沒有錢,第二是我對互聯網一點不懂,第三是我想得像傻瓜一樣。”

選擇是人的自由,選擇多是對人的尊重,其實選擇多了是麻煩。就像搜索引擎,一個點擊,零點零幾秒內幾百萬個網頁。實際上,第一頁之後的那些結果,我們是很少看的。就像谷歌的運氣不錯,只搜出了一條網頁,運氣不錯的話,正好就是要找的。所以搜索技術在不斷進化,更精準的,減少大家選擇的麻煩,讓每個人都各得其所,就是一百個、一千個人搜同一個詞,能夠給出不一樣的答案,這個搜索引擎就是最好的了。

“人生難懂,就因爲有人把它解釋得太難了。”簡單、整合和統一是萬事萬物的終極目的。愛因斯坦推出相對論公式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難看。這個公式其實是對的,就是很難看,很複雜。他有一個信念,大自然裏頭的真正的核心的那些真理,它一定不是那麼複雜的,複雜都是人造成的。所以他就進一步推,最後推出了一個非常簡單的一個等式,質量和能量成正比。智慧一個特點就是簡單,就是能夠把一個複雜的東西簡單化,缺乏智慧就是複雜化,陷入複雜性的災難。

生意沒那麼簡單,方法也應該沒那麼複雜。戴爾說:“最單純的做法往往是最有效的。”